ARNI心衰基石地位再夯實,ARIADNE真實世界研究解讀 I ESC 2020

2020-12-12 瀟湘名醫

真實世界研究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明確提高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與生活質量,早啟用早獲益,在臨床實踐中已成為心衰患者的治療基石!

201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年會發布了經典的PARADIGM-HF研究,首次證實沙庫巴曲纈沙坦相較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能給射血分數降低性心衰(HFrEF)帶來更多獲益,一舉奠定了沙庫巴曲纈沙坦在心衰治療中的基石地位。隨後國內外權威心衰指南也陸續將沙庫巴曲纈沙坦作為HFrEF的一線治療用藥,以進一步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

儘管沙庫巴曲纈沙坦在HFrEF治療已有明確的指南建議,但現實中大多數患者的治療方案選擇基於醫生的臨床經驗,其預後和生活質量並不樂觀。眾多學者仍在不斷評估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今年8月28日,ESC2020上公布的ARIADNE註冊研究,就旨在聚焦歐洲門診患者的治療現狀,對沙庫巴曲纈沙坦在真實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評估。

心衰患者優選ARNI,

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及壽命!

ARIADNE研究[1]是一項前瞻性註冊研究,納入了真實世界中不受幹預,且由診室心臟病學專家和特定的除極保健醫師所管理的的HFrEF患者。共有674名研究人員參加了該項研究,最終從17個歐洲國家687個中心前瞻性招募了9069例患者,其中入選標準與其近期治療是否改變無關。研究人員根據是否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將患者分為傳統藥物治療組和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

分析發現,研究中52.5%患者在基線時接受了ARNI治療,而接受傳統藥物治療組僅有47.5%,與傳統藥物治療組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的使用的年齡段範圍更廣, 特別是70歲以下的心衰患者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的比例較傳統藥物組升高28%, 顯示臨床醫生普遍將ARNI作為早啟用早獲益的基石治療。

左:不同年齡組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的可能性;

右:不同心功能組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 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較傳統藥物治療組心衰症狀普遍更為嚴重。嚴重呼吸困難比例為14.1% vs 8.6%,中度呼吸困難比例為46.4% vs 40.8%,心功能 III級比例為 42.8% vs 30.9%,其中與心功能 I/II級的患者相比,III/IV級的患者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的可能性升高一倍以上118%。此外,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的平均LVEF也更低(32.7% vs 35.4%)、既往1年內≥1次心衰住院率也更高(73.3% vs 69.9%)。

ARIADNE研究反映了真實世界中,對於全年齡段、心功能III級、臨床症狀更重以及近期有心衰住院病史的HFrEF患者,臨床醫生會更傾向於優先選擇沙庫巴曲纈沙坦,而不是傳統的ACEI/ARB。換句話說,若門診HFrEF患者有明確提高生活質量及壽命的需求,臨床上更多會一線優選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

ARIADNE研究1年隨訪數據,

ARNI療效與安全性並存

經過1年的隨訪,在療效方面[2],研究人員發現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的全因死亡率(3.8% vs 5.0%)、心血管死亡率(1.8% vs 2.2%)均低於傳統治療組。

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顯示雖入組較多心功能分級較高的患者,在治療1年後心功能分級及生活質量評分部份均優於傳統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症狀得到相當明顯的改善。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患者的心功能III/IV級比例從44.6%大幅降低至24.0%,有43.6%的患者由心功能III級恢復至心功能II級。

此外, 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左室射血分數(LVEF)平均提升5.2%,生活質量KCCQ-OSS評分亦平均提高了1.9分。各項患者的心功能及症狀體徵皆顯示, ARNI較傳統治療相比改善更多、獲益更大。

沙庫巴曲纈沙坦組和傳統治療組結果對比

在安全性方面[3]: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因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其中84.3%的皆為輕中度的不良反應, 真實世界使用時安全高且耐受性高。

ARIADNE研究的1年隨訪結果表明,即使是基礎心功能較差的門診HFrEF患者,沙庫巴曲纈沙坦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仍能明顯地提高生活質量及減少全因死亡,很好地契合了HFrEF患者的治療目標!

本次ESC2020發布的ARIADNE研究,從真實世界的角度闡述了當下門診HFrEF患者的治療現狀,沙庫巴曲纈沙坦已經作為心衰治療一線處方藥物,再次證實了沙庫巴曲纈沙坦在HFrEF治療中的療效優於傳統藥物,適用於全年齡段,豐富了沙庫巴曲纈沙坦的循證醫學證據鏈,也為臨床實踐中早期應用提供了更多的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 U Zeymer, et a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European real-world, non-interventional registry study. ESC Congress 2020 The Digital Experience.

[2] A Maggioni, et al. Treatment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in European out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Europe: results from ARIADNE registry. ESC Congress 2020 The Digital Experience.

[3] U Zeymer, et al. Safety of sacubitril/valsartan in heart failure out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real life in Europe: Results from ARIADNE registry. ESC Congress 2020 The Digital Experience.

專家簡介

董籲鋼 教授

主任醫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為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

現任衛健委輔助循環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臟起搏和電生理學會委員兼抗心律失常藥物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代謝性心血管疾病學組副組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體外反博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內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心內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高血壓學組組長、廣東省醫學會起搏和電生理分會常委兼抗心率失常藥物和心電圖學組組長、中華心力衰竭和心肌病雜誌副總編、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委、中華心律失常雜誌編委、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版編委、中國介入性心臟病雜誌編委、臨床心血管病雜誌編委、嶺南心血管病雜誌編委。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ACC心衰熱點丨新證據夯實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基石地位!
    ACC.20/WCC Virtual發布了多項重要研究結果,從心衰住院, 門診和藥物並用安全性的多角度, 夯實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在HFrEF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是迄今為止第一個同時覆蓋急性與慢性、住院與門診的心衰治療基石。
  • ACC 20精彩回顧,ARNI開啟心衰治療新紀元
    張瑤教授還表示,雖然本次ACC20發布了一些新藥用於HFrEF患者治療的研究數據,但是部分結果尚待進一步證實,且這些新藥皆未獲批治療心衰適應症,臨床醫師應聚焦提升指南推薦的心衰基石治療——ARNI。
  • 從2019ESC(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再談心衰的基礎藥物治療
    溫故而知新-心衰治療理念演變 半個多世紀以來,心衰藥物治療理念經歷多次演變:從20世紀50-60年代的「解剖學階段」,到70年代「血流動力學階段」,再到90 年代以後,基於心衰基礎及臨床研究的突破,心衰治療理念進入「神經體液治療階段」。逐漸採用ACEI、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的「金三角」治療方案。 進入新世紀之後,新型心衰藥物不斷出現,心衰治療理念發生重要轉變。
  • CSC攜手ESC,中歐專家權威解讀ESC 2020前沿進展
    Jean-Philippe Collet:2020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解讀 ARIADNE研究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明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級、提升生活質量。 PARALLAX研究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顯著降低LVEF>40%患者的心衰住院風險達51%,心衰住院/死亡複合事件風險降低36%。這是首次在大型HFpEF研究中,觀察到心衰住院及死亡預後顯著改善陽性結果的心衰治療藥物。
  • 心梗後心衰管理,看ARNI如何突破!
    PCI大國,更應關注心衰治療!目前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各疾病之首,2002~2016年,急性心梗死亡率總體仍呈上升態勢,2016年死亡率城市為58.69/10萬,農村為74.72/10萬[1]。與之相悖的是,中國介入手術量逐年上升,目前已居世界前列。
  • ...風險並減緩腎臟害進展,ESC 2020公布Ⅲ期EMPEROR-Reduced研究結果
    近日, 202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年會上公布了Ⅲ期EMPEROR-Reduced臨床試驗的完整結果,對於伴和不伴糖尿病、射血分數降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恩格列淨可將心血管死亡事件或因心衰而住院的相對風險顯著降低25%。研究結果同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5項研究,匯總心衰藥物治療新訊息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最後的戰場,儘管近年來心衰治療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患者的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藥物治療是心衰治療的基石,近期在心衰藥物治療方面有哪些進展呢?一起來看看這些最新訊息吧!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虞巍教授、何志嵩教授解讀恩扎盧胺真實世界研究PREMISE
    醫脈通特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虞巍教授和何志嵩教授,對這篇研究結果進行詳細解讀。 研究介紹 PREMISE研究是一項長期、前瞻性、觀察性研究,以非幹預性的形式,捕捉臨床場景中,恩扎盧胺用於mCRPC一線或者阿比特龍/多西他賽後的使用情況,評估真實世界中恩扎盧胺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生活質量。
  • 從心衰轉戰高血壓,ARNI類藥物治療前景值得期待!
    12月11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中國高血壓聯盟、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共同發起推動的全球首個《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在高血壓患者臨床應用的中國專家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在「2020華夏網際網路+高血壓峰會」上正式發布。
  • 心內知名專家解惑,心衰患者心率管理之β受體阻滯劑與伊伐布雷定
    在前段時間召開的第31屆長城心臟病學會議(GW-ICC 2020)虛擬會議上,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上海市心血管研究所的周京敏教授,進行的題為「心衰患者心率管理之β受體阻滯劑與伊伐布雷定」的精彩講座對此進行了解答。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PARALLAX試驗:ARNI打開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患者治療的一扇窗|安貞...
    隨著對心衰認知的逐漸深入,指南中心衰的分類更加具體化,其中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與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對於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臨床預後具有特殊意義。如何選擇用藥以及治療周期的確定成為心衰領域的熱議話題。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否成為心衰治療的利器,仍需接受臨床嚴苛的考驗。
  • 貧血:心衰常見合併症,須恰當處理
    心衰患者一旦合併貧血,其因心衰導致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將會顯著增加。因此,臨床需要高度重視心衰合併貧血患者。如何採取正確恰當的方法做好處理?要點問題歸納如下。心衰合併貧血時,貧血的診斷標準須正確認識目前國內外心衰指南對心衰合併的貧血並沒有統一診斷標準。
  • 真實世界也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這個 SGLT2i 的心血管獲益夠硬核
    那麼在真實世界複雜的環境中,恩格列淨還能帶來全因死亡獲益嗎? 圖 4:恩格列淨較 DPP-4i 對全因死亡的影響 真實世界研究 EMPRISE 作為 EMPA-REG OUTCOME 的補充,進一步證實了恩格列淨在
  • ...2020大會熱點解讀!|AHA|心血管|冠心病|患者|研究|藥物|醫學|...
    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病變中末期應用SGLT2後心力衰竭事件發生率有所降低。但是,這些藥物主要還是針對沒有明顯心衰事件的。那麼對於惡化的心功能不全(worsening heart failure)的患者使用SGLT2會不會改善預後呢?AHA2020發布的SOLOIST研究進行了相關分析。該研究納入1222例因心衰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8例索格列淨組+614例對照組)。
  • 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研究:回顧與進展
    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研究:回顧與進展 2020-08-05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梗後心衰防治難?看中國專家共識最新解讀!
    2001~2004 年CREATE研究就發現,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患者心梗發作後7日內心衰的發生率為19.3%[1]。此外,BRIGHT研究顯示,接受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的急性心梗患者(88%為STEMI患者)入院時心衰的發生率為14.3%[2]。
  • 心力衰竭器械行業研究|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心肌梗死|研究|心衰|...
    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表現或晚期階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CRT是利用三腔起搏器使房室同步激動的同時,達到左、右心室及左心室內的同步激動,實現心臟電—機械再同步;其使心衰再住院率下降35%-40%,全因死亡率下降24%-30%
  • 彭曉霞:如何利用真實世界數據開展臨床研究?
    真實世界數據 真實世界數據區別於特定的"臨床研究背景"下產生的數據,是在日常診療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來源多樣化,包括電子醫療記錄、醫療保險資料庫、產品或患者註冊登記資料庫等。 真實世界研究並不是一種新的研究方法。
  • 今年,糖尿病領域又有哪些研究新進展?| CSE 2020
    對於糖尿病的防控,流行病學研究也一直在行動著。大慶研究通過對糖尿病前期人群進行長達30年的隨訪發現,生活方式幹預能夠顯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風險。02再探降糖新機制,β細胞起死回生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因此對糖尿病發病機制的探索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