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的好事與壞事

2020-12-19 首條財經

導 語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疫情之下,「危」與「機」並現。

作為首家「A+H+G」的上市公司,華泰證券的表現又如何?

作者:葉蘭

來源:首條財經——首條研究院

抗疫一線物資緊缺的消息,牽動人心。

截至目前,華泰證券及旗下各子公司已累計捐贈2000萬元。

同時,相關疫情的各方解讀,也影響著資本市場走勢。華泰證券研究所聯席負責人張光耀認為,宏觀、產業、A股市場的走向,儘管受疫情影響會有一些短期調整,但經濟和股市運行的大邏輯未發生變化。

這種積極預判,穩定了不少投資者的信心。

相比之下,身處煩惱、利好交織中的華泰證券又如何重振信心、自解自優呢?

業內最大反洗錢罰單

近日,央行官網陸續公布針對反洗錢的罰單,涉及銀行、券商等多家金融機構。

2月14日晚間,央行公示三份行政處罰信息,其中,華泰證券因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被央行合計罰款1010萬元。據了解,這是央行對券商反洗錢違規開出的最大罰單。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從央行公告看,時任公司多位部門負責人也同樣受到處罰。包括時任華泰證券經紀及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運營中心總經理、信息技術部聯席負責人、合規法律部副總經理,處罰總額共計1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華泰證券過去一年已被監管處罰兩次。

2019年2月19日,四川證監局發布《關於對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晉陽路證券營業部採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措施的決定》。

2019年8月23日,華泰證券在代銷「聚潮資產-中科招商新三板I期A、B專項資管計劃」過程中,存在使用未經報備的宣傳推介材料情形,被江蘇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監督管理措施。

近年來,央行對於反洗錢的監管工作不斷加碼。自2016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反洗錢客戶身份識別有關工作的通知》等多個文件陸續發布,此後央行也多次在工作會議中強調,將進一步加強反洗錢協調機制建設,繼續強化反洗錢監管力度。

2020年1月3日,銀保監會官網顯示,銀保監會辦公廳下發通知,強調加強銀行業保險業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提升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水平。

監管力度可見一斑。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曾表示,加強對反洗錢工作的管理及對不規範、不合規行為的支付機構進行處罰,是加強管監管的主要措施之一。

據央行2019年11月發布的《中國反洗錢報告2018》顯示,2018年,央行全系統對1569家義務機構開展反洗錢專項執法檢查,罰款金額合計1.66億元,同比增長54.55%,基本實現「雙罰」。為2016年以來之最。同時,各分支機構對428家金融機構開展綜合執法檢查,涉及反洗錢罰款共計2334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就有東興證券、海通證券、信達證券、國信證券、光大證券、申萬宏源、大通證券、東海證券、招商證券等9家券商分支機構因反洗錢工作不到位被處罰或行政監督管理措施,罰金在20萬元至80萬元不等。

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稱,反洗錢是具有支付結算類功能的金融機構的監管重點,一直屬於合規紅線,監管力度也一直處於高壓態勢。

某資管部合規總監表示,行業內有句開玩笑的話,反洗錢幾乎逢查必罰,因為目前很多對券商的反洗錢要求,在實操過程中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表示,反洗錢是一項日常工作,時常有銀行被罰,主要目的是以儆效尤,讓更多其他商業銀行在反洗錢方面合法合規經營,恪盡職守。

1月報營利環比下降 排行第八

這種高壓態勢,對於行業是一種持續考驗。尤其是對華泰證券來說,如何加強風控、品控,守好合規紅線是一個嚴肅考題。

再來看業績表現。

截至2月18日,已有35家上市券商公布1月報。

據iFinD數據統計,1月份行業平均營業收入為5.24億元,平均淨利潤為2.16億元。其中,共有15家券商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佔比為43%。

業績環比下滑主因是1月主要股指承壓,春節效應致投行項目後移,12月券商年底業績兌現導致高基數。

華泰證券表現如何呢?

根據1月報,華泰證券實現營業收入9.24億元,同比增長18.07%;實現淨利潤3.59億元,同比增長25.93%。

雖然營利雙收,但從環比看,就不那麼樂觀了。

華泰證券1月份營收與淨利環比均呈下降趨勢,其中營收環比下滑59.65%,淨利潤環比更是下降67.89%。

此外,從整體排名看,華泰證券的業績並不超前。在35家券商中位列第八名。

中信證券以19.04億元的營收、8.6億元的淨利潤雙雙位於行業首位。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則次之,營收均為13.2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建投的增速較為明顯,營收、淨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為66.12%、182.78%。

另外,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分列第四名和第五名,其1月份營業收入也超10億元,分別達到12.22億元和11.45億元。

不難看出,華泰證券1月業績表現仍與頭部競品存在差距,加之盈利表現環比下滑明顯,在業績排名中並不亮眼。

再融資新政迎轉機

不過,華泰證券近期也並非全是「壞事」。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優化主板、創業板再融資系列配套政策,在融資規模、發行對象、定價機制、批文有效期、減持、鎖定機制等多維度優化改革,落地時間和部分修訂略超預期。

至此,再融資新規成為周末以來的市場熱詞。

受新規落地利好刺激,滬深兩市在2月17日雙雙放量大漲,滬指漲2.2%,回補節前跳空缺口,創業板指更是大漲3.7%,創3年新高,呼應了這一利好政策。

諸多受益者中,券商業顯然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券商股也因此全線走強。2月17日,國金證券漲停,國元證券漲9.65%,東吳證券漲8.24%,華泰證券也上漲5.67%。

這種市場熱度,是有邏輯基礎的。再融資新規將帶來定增規模及投行業務收入擴張,已成共識。有機構預計,再融資規模將回歸到2016年左右水平,對應當前水平有1萬億左右增量,考慮到需求壓制,增量有望高於1萬億。按1%的費率測算,對收入和利潤的直接影響約3%左右。

行業人士均認為「寬鬆程度超出預期」,預判定增品種將很快重回萬億市場規模。

有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肯定利好投行業務,相當於前幾年很火的主流再融資品種又復活了。」

確實如此。

2月1日,中央五部委聯合發文,要求金融機構發揮專業優勢,為與疫情相關地區、企業、投資者提供支持。

華泰證券表示,公司主動擔當,利用一流投資銀行的專業能力,積極推進「金融抗疫」。

從近期數據表現來看,華泰證券線上業務辦理規模上浮近40%。其中,帳戶密碼重置、客戶信息修改、港股通開戶等業務辦理的增長趨勢均比較明顯。

在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下,據華泰證券統計,公司節後首周經紀業務日均股基交易量達到1176億元。

華泰證券的線上業務激增並不意外,據華泰證券中報披露,華泰證券已擁有超1328 萬客戶。截至2019年上半年,A股約有1.54億投資者,也就是說市場中每11個投資者就有一個是華泰客戶,這也意味著華泰證券獨佔市場上近一成的投資者,剩餘九成由其他100多家券商「分食」。

華泰客戶帳戶總資產規模也非常可觀,達到3.01萬億元。股票基金交易量達到11.09 萬億元,繼續保持行業龍頭地位。

以此來觀,華泰證券優勢盡顯。

不止如此,定增市場也有無限可能。

據數據梳理,截至2020年2月18日,2019年以來共有逾300家上市公司披露增發預案,其中披露主承銷商的增發項目為233家,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獨立承銷家數排名前三,分別承銷22家、21家、17家。

隨著再融資新規頒布,券商再融資承銷及保薦業務有較大復甦空間,已成行業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wind金融終端數據統計發現,2019年再融資承銷規模中,華泰聯合證券再融資承銷總金額為1040.02億元位列第三位,增發募資752.64億元,可轉債150.82億元,總計承銷家數36家。

圖片來自網絡

張偉的挑戰與機遇

國開證券指出,受疫情衝擊影響,節後券商板塊PB從1.8倍下降至1.6倍左右,隨著疫情影響的消化,行業估值壓制狀態將得到改善。長期來看,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和金融對外開放大背景下,券商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建議關注股權業務基礎較好、機構業務布局領先的龍頭券商,包括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招商證券。

不難看出,華泰證券的發展空間很大。

不過,一系列紅利,也考驗著華泰證券的業務能力。

事實上,再融資政策先後歷經多次變革。

2013年以來,定向增發由於發行條件相對寬鬆、定價時點選擇靈活、發行風險小,開始受到上市公司追捧。

到2015年,市場整體的併購重組融資力度有所加強。在資產置換重組、殼資源重組和實際控制人資產注入等眾多項目催化下,定增規模出現大幅上升。

但與此同時,市場也出現了過度融資、跨界炒作和脫實向虛等傾向。於是,2016年達到1.8萬億歷史峰值。2017年,監管對再融資政策及減持規定進行收緊,導致業務快速縮水,2019年定增規模僅為0.66萬億元。

從興起、繁華到亂象、監管,再融市場的大起大落,凸顯了機構合規經營、品質經營的重要性。這對華泰證券而言,是一個嚴肅考題。

專家表示,能夠進行再融獲得資金的應該是相對優質企業,如果有上市公司和機構借再融資政策放寬而圈錢自肥的話,對市場環境、對投資者信心都會造成不利影響,這種情況之前也出現過。這也對券商的把控力、合規性也提出新要求。

大額罰單面前,利益誘惑面前,如何做好風控、品控,防止把好事變成壞事,考驗著華泰證券的管理層水平。

作為首家「A+H+G」的上市公司,看點十足。

公開資料顯示,華泰證券前身為江蘇省證券公司,總部位於南京。

2019年12月,華泰證券剛迎來新董事長張偉,接棒周易。

據悉,周易是華泰證券的靈魂人物,在公司管理層任職十餘載。2019年,周易先後卸下華泰證券黨委書記、總裁職務。根據10月30日華泰證券公告,周易被董事會聘為公司首任執行長兼執委會主任。

張偉簡歷顯示,其1964年11月出生,為工商管理碩士,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江蘇省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曾在江蘇省電子工業綜合研究所工作,曾任江蘇省電子工業廳正科級幹部、資產管理處副處長,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9年3月至今,張偉任華泰證券黨委書記。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華泰證券再公告了三位高管任職批覆情況,自2月17日起焦凱正式履行公司合規總監職責,自2月18日起陳天翔正式履行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職責,自2月18日起翟軍正式履行公司監事會主席職責。

至此,華泰證券的「職業經理人改革」再進一步。

如今,張偉新官上任僅3個月,罰單、疫情、業報與新融資政策的疊加效應,對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利好或利空之下,華泰證券亦或張偉如何表現,首條財經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華泰證券被曝佣金收取言行不一,華泰證券佣金是多少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導,炒股的人都知道,炒股需要向證券公司交納手續費,手續費也就是佣金,是證券公司為客戶提供的證券經紀業務的服務價格,股民每買賣一筆股票都會收取
  • 有人在華泰證券GDR上賺到大錢了嗎?
    周一大跌5.7%後,華泰證券(SH:601688)昨日(10月22日)終於企穩,收漲2個點。華泰證券跌不動了,說明4個月前在倫交所發行的GDR(全球存託憑證,每份GDR代表一定數量的境外公司發行的基礎證券)可供套利的價差已基本消失。
  • 華泰證券資管公司簡介
    公司介紹:近年來,在華泰證券集團戰略指導下,華泰證券資管積極貫徹黨和國家發展戰略,響應監管政策導向,回歸資管本源,積極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各項業務全面、穩健發展,各項經營指標表現良好,資產管理總規模、主動管理規模呈平穩發展態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均排名行業前列。
  • 華泰證券可以網上自助開戶了
    記者昨天獲悉,華泰證券近日已正式啟動網上開戶業務,開戶流程全程線上自助辦理,相關帳戶可正常參與A股交易。  華泰證券網上開戶頁面顯示,網上開戶需準備好身份證原件、銀行卡、配有攝像頭的電腦等,投資者登錄後,可以申請並安裝中國結算的數字證書,在通過視頻完成一系列後臺見證程序後,即可直接開立證券帳戶,全程不需要與券商工作人員現場見面。
  • 華泰證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GDR
    華泰證券於6月17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全球存託憑證(GDR),成為首家同時於中國上海、香港及英國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
  • 華泰證券子公司「換帥」 資管「老將」王錦海加盟華泰資管
    本報記者 羅輯 北京報導5月6日,華泰證券(601688.SH)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資管」)第二屆董事會召開會議,聘任王錦海為總經理。此前傳聞王錦海從華菁證券離職並「加盟」華泰資管的消息正式官宣。與此同時,華泰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正在加大業務創新力度,主動收縮通道業務規模,積極向主動管理方向轉型。根據華泰證券2019年年度報告數據,2019年,華泰資管實現營業收入25.94億元,同比上升10.15%,實現淨利潤13.08億元。
  •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證券簡稱:華泰證券 證券代碼:601688 編號:臨2021-006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獨立董事公開徵集投票權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華泰證券推0.3‰佣金率
    據《證券時報》報導,網際網路企業進軍證券業,首當其衝的將是客戶基數大但技術含量不高的證券經紀業務,為了應對這種局面,華泰證券已將部分營業部的交易佣金降至0.3‰,而另一家上市券商甚至計劃推出零佣金交易。
  • 華泰證券2020筆試、面試真題!
    筆試題型分析一、華泰證券總部考試範圍:EPI行測、英文邏輯(類似GMAT)、英文行業題(類似CFA)、華泰通、調查問卷題量(90題):行測15題(單選)、英文邏輯題35題(類似GMAT)、英文行業題30題(類似CFA)、華泰通5題(單選)、調查問卷
  • 華泰證券:焦曉寧履職公司財務長 曹群出任華泰紫金董事長
    華泰證券:焦曉寧履職公司財務長 曹群出任華泰紫金董事長
  • 華泰證券秋招筆試面試真題
    考試範圍:EPI行測、英文邏輯(類似GMAT)、英文行業題(類似CFA)、華泰通、調查問卷題量(90題):行測15題(單選)、英文邏輯題35題(類似GMAT)、英文行業題30題(類似CFA)、華泰通5題(單選)、調查問卷5題(單選)時間:1
  • 張敬華到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走訪調研
    本報訊(記者 吳明亮) 5月1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到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走訪調研。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以及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大力度促進南京與華泰證券融合發展,借力資本市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為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 華泰證券:把握優質金融股配置機遇;① 華泰證券指出,宏觀經濟漸進...
    華泰證券:把握優質金融股配置機遇;① 華泰證券指出,宏觀經濟漸進修復,貨幣利率企穩,把握優質金融股配置機遇(推薦順序:銀行>保險>券商)。銀行基本面已步入利潤增長壓力減輕、息差逐漸企穩、資產增速保持較高、信用成本有望下降的新階段;② 近期銀行板塊內部輪漲,反映市場對銀行股的信心逐漸修復,我們預計銀行股將迎來跨年行情。
  • 安信證券:GDR兌換機制將如何影響華泰證券A股股價?
    來源:新浪財經6月17日滬倫通正式啟動,華泰證券成為了滬倫通的首個GDR項目,率先實現了上海與倫敦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目前,華泰證券GDR的120日鎖定期已到,已經在10月18日放開兌回接受GDR註銷指令,兌回後的A股將於10月22日在A股進行流通。這一變化是否會影響華泰證券的A股價格?由於上周收盤時華泰證券GDR價格相較A股股價存在著約8%的折價,可以預計兌回機制的啟動將在未來兩天內拉低A股股價並抬升GDR價格,並使得兩者價差趨於收斂。
  • 華泰證券受理首批外籍人員開戶申請
    9月15日,華泰證券受理首批外籍人員開戶申請。作為行業首批實現外籍人員境內開戶的券商,華泰證券從制度、系統、客戶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建設和籌備,以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員開戶、交易。   外籍人員開戶熱情顯現  9月15日,是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關於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員開立A股證券帳戶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施行的第一天,在境內工作的外籍人員可辦理開戶手續。儘管當天適逢周六,一大早,就有外籍人員趕到位於上海市中心的華泰證券來福士廣場營業部辦理開戶手續。
  •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三季度報告
    (2)2008年11月18日,公司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聯合證券」)以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不履行與華泰聯合證券之間的合同義務,拖欠款項為由,向深圳市羅湖區法院起訴,請求法院處置變賣其所持華泰聯合證券的900萬股股權,將所得款項用於抵償其對華泰聯合證券的所欠債務。經法院開庭審理,法院作出中止審理的裁定,該案進入中止審理階段。
  • 華泰證券榮獲網易傳媒「2016年最佳證券公司獎」
    華泰證券成立於1991年5月26日,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准的綜合類券商,也是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其以做最具責任感的理財專家為服務理念,已成長為國內金融市場極具競爭力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作為最早向網際網路轉型的傳統券商,華泰證券近年來銳意創新,尤其是為投資者量身定製的專業理財軟體漲樂財富通APP,2014年4月9日上線後,短短2年時間就領跑同業。
  • 標普維持華泰證券BBB/A-2評級 展望「正面」
    4月30日,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報告,維持對華泰證券及子公司華泰國際正面評級展望,授予 「BB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及「A-2」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並確認了華泰證券擔保的高級無抵押票據「BBB」長期發行評級。標普認為,華泰證券在未來一至兩年能夠將風險調整資本比率(RAC)維持在15%以上,這也是未來提升評級的重要標準之一。
  • 華泰證券公布年報 多項業務指標行業領先
    3月29日晚間,華泰證券(601688)公布2018年報,營業收入161.0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50.09億元,同比下降17.01%。2018年華泰證券堅定戰略轉型方向,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在優勢業務繼續領跑行業的同時,著力提昇平臺化、體系化、數位化運作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國際業務的聯動和協同,多項主營業務指標穩居行業前列。
  • 華泰證券高管人員職業經理人制度正式落地
    華泰證券在繼成功完成「混改」後,日前在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上再獲突破。近日,華泰證券公告稱,根據公司在南京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議,12名董事審議並全票同意聘任現任董事長兼總裁周易,為華泰證券歷史上首任執行長兼執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