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諧=老人心理健康?不,情緒要靠自己來守護

2020-08-18 李霞醫生談

家庭氛圍影響老人心境,但並不是唯一因素

圖源來自網絡

人到老年,由於身體機能減退,與社會接觸也慢慢減少,老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感到抑鬱和孤獨。

都說「家是港灣」,對老人來講居家是長期身處的環境,家庭無疑是他們互動最多的場所,因此家庭氣氛是不是和諧對老人心情的影響也很大。

如果家庭氛圍和諧、有強大的支持作用,老人的心境也會相對好。

反之,如果家裡面總是各種衝突爭吵或者是子女在外無人陪伴,老人就更容易孤獨傷神。

圖源來自網絡


談到此處,我們似乎可以下結論或受啟發:

認為只要家庭和諧了,老人的心理健康也能保證了

其實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清晰的自我認知,能夠有效化解老人的負面情緒

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家庭功能對老年人情緒的影響機制中還受到老人內部的心理因素影響


圖源來自網絡

比如自我概念中對環境信息加工時的自我感知與刻板印象等,這些因素就像是老年人內在心理免疫的「屏障」。

如果老人對自我的看法是偏全面、靈活、理性的,也就是說能夠對自我有清晰、完整、客觀的了解和認識那麼在面對情緒風險時也更可能輕鬆化解,即使在家庭功能亞健康的情況下也能使自我心理得以保護。


圖源來自網絡

因此,在生活的零碎片段中,不妨也關注「心靈」和「自我」,多去感知自己頭腦中的想法,關注自我應對各種事情時腦海中的情緒反應,並接納這些紛繁的想法和感受。

在面臨心理衝突難以化解時也找尋出口,自己探索化解方法,也可以向朋友傾訴,或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

那麼,請從「心」出發,關照自我吧!


(本文作者:高奕寧)


參考文獻:Qingxiu Dang, Ruibei Bai, Baoshan Zhang & Yao Lin (2020) Family functioning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older adul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integrit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stereotyping, Aging & Mental Health, DOI: 10.1080/13607863.2020.1799940

相關焦點

  • 父母的心理健康問題您了解多少?原來心理不健康還有這些影響
    這些生理變化往往導致老人焦慮不安,精神不振,生活興趣低下,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嚴重的還會影響身體的健康。那我們該從發哪幾個方面正確的認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呢?今天小樂就帶來了針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認識和調適方法。快來看吧!
  • 【心理課堂】不健康家庭文化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抗擊疫情,打贏與不良心理和情緒鬥爭的「心理防禦戰」至關重要。省婦聯特開設「心理課堂」,每期特邀一位心理學專家講解心理防護、調解情緒、緩解壓力、調適家庭關係等心理健康知識,為您構築防疫抗疫心理防線,奉獻一份特別的關愛!
  • 家庭關係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構建健康家庭,要遵循123法則
    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也不明白父母,雙方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起爭執和矛盾。要知道,家庭關係總是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想構建健康家庭,要遵循123原則。|家庭關係不和睦,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家長有時候不把孩子的情緒當回事,直到孩子發生了極端行為才發現背後隱藏的情緒問題:焦慮、抑鬱、消極、悲觀等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家庭結構、父母關係和生活環境是離不開的。孩子是一面鏡子,反映出家庭關係的好壞。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呢?
  • 不!情緒和健康都是自己調試的
    阿蓮平靜地說「婆婆有她自己的事情要做,我自己生的孩子沒有理由推給老人」。是呀!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心疼、不幫忙帶又是本分,但很少有媽媽可以明白這一點,很多的不平衡都體現在帶孩子的艱辛、生活的抱怨裡,但這些抱怨和情緒上的不平衡又有什麼用呢?無非是自己越來越生氣、生活越來越糟糕罷了。
  • 老人帶娃衝突不斷?《童年不缺愛》化解矛盾,家庭和諧,孩子安心
    其中一個寶媽小莉抱怨道,自己和孩子爸爸工作都很忙,孩子只好交給婆婆來帶。婆婆覺得孩子還小,擔心他自己吃飯吃不飽,就喜歡餵孩子吃,小莉看見後當著孩子的面說過她幾次,但婆婆總是不聽,有一次急了竟然很嚴厲的說小莉不像親媽,不疼孩子。小莉見老人如此固執,擔心自己再提意見很可能會激化婆媳矛盾,並且在孩子面前起衝突的話,影響不好,所以之後就選擇了視而不見。
  • 早發現、早幹預,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多位心理衛生專家呼籲,家庭是守護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要早發現、早幹預,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精神心理問題,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疫後」心理健康受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生活帶來明顯影響。多位學校心理教師反映,持續數月的延期開學,學業壓力、家庭親子衝突等情況對一些兒童青少年心理帶來影響。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評估 增加心理諮詢服務
    開展試點,意味著心理健康幹預有望和慢病管理一樣成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得到全社會關注和重視。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什麼意義?各地推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有哪些好的做法?如何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採訪。老人開懷,社會和諧發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對社會和諧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到女兒家生活,每天樂呵呵,親戚都說我變了。」
  • 深圳加強返校複課後學生心理建設:加強家校互動 守護心理健康
    原標題 深圳加強返校複課後學生心理建設:加強家校互動 守護心理健康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下午好,心靈下午茶,單周星期五與你相約。」
  • 誰來關心老人的心理健康?
    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面前,誰來關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誰有這個主動意識在意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呢?恐怕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事出有因,臨下班還有十幾分鐘,突然接到老父親的電話,他說他要死了要我立即趕回老家……結果是,他和老母親因為瑣事吵起來了,母親情急之下誤傷了父親,頭部有些許血痕。
  • 溫暖有愛的家庭,更容易養出優秀孩子,家長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只要吃飽穿暖,就是對孩子負責任,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最重要的就是要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和諧幸福的環境中健康成長,這對於孩子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 「心心相依,守護成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情緒大轉盤
    8月21日上午,由德陽市婦聯主辦、德陽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承辦的「心心相依,守護成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服務項目在旌陽區花園巷社區舉行,這次的主題是「感受情緒大轉盤 釋放內心壓抑情緒」——心理團體活動。
  • 推薦理由:專家與家庭醫生 共同守護老人健康
    推薦機構:成都錦欣九九樂齡康養服務中心 推薦理由:專家與家庭醫生 共同守護老人健康   今年4月,成都錦欣九九樂齡康養服務中心4樓入住了一位88歲高齡的吳大盛老人,剛來中心的時候,吳爺爺生活完全無法自理,需要在床上餵水餵飯,無法自行行走。
  • 健康科普堂 | 如何呵護老年人心理健康?
    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般有離退休、喪偶、家庭矛盾、經濟問題、天災人禍等。有資料顯示57%的老年人對生活失去興趣,52%的老年人有孤獨感,45%有憂鬱感,40%有衰老感,55%有性格上的改變。有些老年人退休後百無聊賴,子女也成家立業,還有老伴和朋友相繼離世,「空巢期」的悽涼和人生遲暮的悲涼感很容易引發老年人的孤獨、苦悶和寂寞,覺得自己「老來無用」的心理導致老人小孩般的舉止變化。
  • 老年人GPS定位手錶 全面守護老人安全健康
    老人GPS定位智能手錶的存在,是與時俱進的市場需求,現階段國內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老年人失聯等現象突顯,厚重的家庭負擔普遍存在。因此在科技快速進步,市場需求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一款應對國內當下人口老齡化現象,目的在於方便社會,緩解家庭負擔的老人GPS定位手錶順應而出。
  • 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容易養出失控的孩子,父母要避免當孩子面吵架
    夫妻兩人來自不同的家庭,平時的生活難免會有分歧,偶爾吵吵鬧鬧也很正常,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去吵架,成年人激烈的情緒很容易給孩子的內心留下陰影。據調查結果顯示,生活在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心裡有問題的孩子達到31.68%。遠高於離婚家庭的孩子28.33%,這說明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心理傷害要比父母離婚還要嚴重。
  • 情緒與心理健康
    有人調查發現,幾乎所有長壽老人平時都非常愉快,並且長期生活在一個家庭關係親密,感情融洽,精神上沒有壓力的環境中。  (三)達觀快樂的積極情緒還能使別人更喜歡接近自己,從而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美國心理學家傑·列文甚至認為:「會不會笑,是衡量一個人能否對周圍環境適應的尺度。」此種說法雖不免有些誇張,但真誠的笑,確能感染別人,消除隔閡。
  • 心理健康的人更長壽?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出發,要保持身體健康,長壽要做到以下幾點: 快樂、樂觀和穩定的情緒會增強人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和諧,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有利於健康和長壽。情緒穩定是指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有利於身心健康和長壽。   2,心理的穩定 。
  • 認識你的情緒——心理健康講座進社區
    為加強社區居民自我情緒管理,提高居民心理健康、家庭幸福指數,近日,潼涇一社區邀請蘇州市振華中學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沈敏霞老師,為居民們開展一堂關於「認識你的情緒」心理健康講座,吸引了40餘名社區居民參與。
  • 自測——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用國內的心理健康標準給自己做個判斷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心理健康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就是怎樣衡量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心理健康的標準要能以衡量判定個體心理狀態與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否良好。國內外不同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論述。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齡健康不僅包括老年人在身體各方面生理機能的健康,還包含在基本認知、記憶、情緒、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健康老齡化是80年代後期,由於世界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而產生的一個新概念。身心健康是老齡健康的完整內涵,這兩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根據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維度,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進行評估時要全面考察以下五個方面:1、認知效能 老年人能保持基本的日常認知功能,如:注意、學習、記憶、思維等,才能生活自理,完成日常任務,這是保證生活質量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