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那些描寫中秋的古詩詞更像是血液流淌在每一個華人的身體裡。
說到描寫中秋的古詩詞,大家想到的第一首一定是這首。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的意思是: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裡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上,照著屋裡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裡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首詩的意思是: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可以欣賞同一輪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難眠思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中秋
唐.司空圖
閒吟秋景外,
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
一年虛過秋。
這首詩的意思是:閒暇之餘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聲吟唱,總覺得心裡空虛鬱悶、心裡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今年秋天多雨,於是可以吟起這句: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
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
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
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
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這首詞的意思是:
回憶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臺舉杯賞月,可是烏雲密布,雨水浸溼了紗窗,哪裡還有月光。
我簡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畫堂裡沒有月亮,只有紅燭高照,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慢慢把曲唱到終。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詩的意思是:
用雲母製作的屏風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嫦娥應該後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丹桂飄香,月圓人圓。中國的古詩詞更是為這個傳統節日增添了一抹含蓄的美。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最後,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