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蘇軾的《水調歌頭》,這些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你知道嗎?

2020-12-17 天天一首古詩詞

中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那些描寫中秋的古詩詞更像是血液流淌在每一個華人的身體裡。

說到描寫中秋的古詩詞,大家想到的第一首一定是這首。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的意思是: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裡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上,照著屋裡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裡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首詩的意思是: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可以欣賞同一輪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難眠思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中秋

唐.司空圖

閒吟秋景外,

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

一年虛過秋。

閒吟秋景外

這首詩的意思是:閒暇之餘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聲吟唱,總覺得心裡空虛鬱悶、心裡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今年秋天多雨,於是可以吟起這句: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

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

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

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

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這首詞的意思是:

回憶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臺舉杯賞月,可是烏雲密布,雨水浸溼了紗窗,哪裡還有月光。

我簡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畫堂裡沒有月亮,只有紅燭高照,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慢慢把曲唱到終。

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應悔偷靈藥

這首詩的意思是:

用雲母製作的屏風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嫦娥應該後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長河漸落曉星沉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丹桂飄香,月圓人圓。中國的古詩詞更是為這個傳統節日增添了一抹含蓄的美。

中秋節快樂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最後,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

相關焦點

  • 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久經不衰
    眾所周知,中秋節有很多別稱,例如祭月節、月亮節、月娘節,根據這些名字不難發現,中秋節與月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古代文人墨客,一言不合就寫詩作對,有關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多如牛毛。今天給大家分享其中五首,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經久不衰。 《一剪梅·中秋元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  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基本上都是由很多神話故事串聯起來的,這也印證了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刻板的知識往往很難讓人們記住,但是形成了故事,經歷了無數代人的傳承,只會越來越廣為人知,不會因為時間,媒介而發生改變,我們今天要聊的中秋節的來歷也是一樣,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其背後的神話故事同樣迷人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其在中秋之夜所作的詞。當時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輾轉在各地為官。因此在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詩人依舊不能與胞弟蘇轍團聚。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 我愛記詩歌|蘇軾《水調歌頭》
    一、說文解字在記憶《水調歌頭》時,第一步是理解《水調歌頭》全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蘇軾的基本情況、詩歌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水調歌頭》就無從談起了。1.作者介紹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 中秋節詩歌朗誦優美句子段落卡片賀詞 古詩詞名句大全
    ­2018年9月24日是中秋節,放假三天,與周六日連休,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節日,中秋的月最美,中秋的情最深,中秋節本就是我國最具有詩情畫意的節日,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曾留下過關於這個節日的詩歌,有哪些適合在中秋節朗誦的詩歌呢?描寫中秋節的優美句子有什麼呢?
  •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有哪些?讚美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句賞析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有哪些?2019年9月13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富詩情畫意的傳統節日。古往今來,古人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有很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讚美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句賞析。
  • 有關中秋節的古詩詞句: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譯文+注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 【朝代】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譯文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
  • 描寫中秋節的經典詩詞大全
    描寫中秋節的經典詩詞大全     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隱《嫦娥》     3、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 為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讚美中秋的終極之作?
    中秋節一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中秋節那是情有獨鐘的。每到節日來臨之際,也就是騷客們大發詩興,抒發情懷的時刻。著名的描寫中秋佳節的名言絕句不絕於耳。可是後來卻戛然而止了,再也鮮見這些感天動地的名句了,這是為何?那都是因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橫空出世。此詞一出,冠古絕今。
  • 關於描寫中秋節的詩句佳句
    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2、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隱《嫦娥》3、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____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4、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5、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溼地之聲】經典課文品讀:《水調歌頭》蘇軾
    【溼地之聲】經典課文品讀:《水調歌頭》蘇軾近期溼地之聲即將改版,具體內容安排敬請關注下周溼地之聲。每周三由燕璇和忠冕進行經典課文的解讀。今天一起品讀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蘇軾,是為很多人所喜歡的,林語堂說:"提到蘇軾,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可見蘇軾確實深入人心。
  • 與中秋節有關的四首經典詩詞,蘇軾竟然佔了一半
    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
  • 正是橘子成熟季,在古詩詞中有哪些描寫橘子的名作,你知道嗎?
    橘子是很多朋友都喜歡的一種水果,將它的果皮輕輕的剝開,還能聞到陣陣清香,一口咬下去,甜汁亂濺,香甜可口,如今正是橘子成熟的季節,你知道古詩詞中有多少描寫橘子的名作嗎?5、浣溪沙·詠橘宋代:蘇軾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 蘇軾《水調歌頭》為何被譽為豪放詞第一名作,只因它渾然天成
    尤其春節和中秋節這兩大傳統節日,漂泊在天南海北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回家,跟家人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是約定俗成的觀念。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關於這兩大節日的詩詞非常多,如果要說關於中秋詞裡邊最著名的一首,無疑是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名作。
  • 除了賞月、吃月餅,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很多人都在朋友圈裡曬出了和親朋好友團聚的照片,並且為大家送上了祝福。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在這一天都有哪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嗎?一、祭月、賞月提起中秋節,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月亮。
  • 蘇軾的30句經典古詩詞,句句驚豔世人!你最喜歡哪句?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曹操;「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蘇軾。說到蘇軾,這位豪放派代表人之一。他的詩詞等作品,影響了我們整個求學生涯,從小學到大學,甚至終生。而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身與書香世家,是文學家蘇洵之子。
  • 李白這首詩意境高遠,更是啟發蘇軾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李白的這首《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也是他眾多作品最有意境的一首詩,同時他的這首詩更是啟發蘇軾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千古名篇,所以說文人與文人之間,文學與文學之間在某些方面,應當說都是有著共同之處。
  • 943年前的中秋節,月下寫詞的蘇軾在思念著誰?不止是弟弟蘇轍!
    導讀:北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蘇軾與幾個好友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的超然臺上飲酒賞月。這是蘇軾擔任密州知州的第三年,也是他在這裡生活的最後一年。對於即將卸任的蘇軾來說,他的心情是矛盾和複雜的。
  • 蘇軾一首《水調歌頭》,道盡人間悲歡離合,送給中秋在外的您!
    且看他光照亞洲一千年的中秋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以看出是一首中秋望月思念親人之作,思念的對象是作者的胞弟蘇轍,作者在中秋佳節通過對月亮的描寫,表達對胞弟的無限思念之情。丙辰年也就是公元1076年,蘇軾的父親蘇洵已經去世了十年,蘇軾在世上的親人只有胞弟蘇轍。蘇軾才華橫溢,是個很驕傲的人,能被他看中眼的人實在不多,而他的弟弟蘇轍恰恰是其中之一。
  • SJP 中秋節活動
    (當地學生說中文)活動三:正式開始介紹中秋節(power point)        主持人從中秋節來歷切入,講述了古時人們對月亮的崇敬。然後介紹了人們在中秋節的各種習俗。當然,要知道近年來中秋節不止是中國一個國家過的節日,日本、馬來西亞都開始有了過中秋節的習慣。中秋佳節,月餅自然是必不可少,這也是最吸引學生的地方。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怎麼來的?月餅有著什麼含義?這些問題在活動中都被一一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