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學數學是什麼體驗?醍醐灌頂,安排的明明白白

2020-12-11 中國網科學頻道

近日,一篇「我在知乎學數學」的文章火了。知乎用戶、圖像算法工程師「z.defying」將線性代數、微積分和概率統計相關經典回答整理分享了出來,獲得近萬個贊同。「對於單個不懂的知識點,我經常在知乎搜大佬的回答,看完如醍醐灌頂,要是當初學數學也經常光顧知乎就好了。」他文章中熱情的「自白」,也讓很多用戶找到共鳴,在評論區呼叫他繼續更新。

知乎竟能學數學?「z.defying」不是孤例。在知乎,有超過100萬用戶關注數學相關話題。他們學數學的「姿勢」可謂多種多樣:不懂的知識點,去知乎提個問;遇到瓶頸了,上知乎學習大神的經驗貼、電子書和課程;成績/工作有進步了,來分享心得;日常看一看熱門討論,感嘆數學世界的奇妙。多樣的學習方式帶來了良性循環和正向激勵,也讓知乎數學類內容不斷沉澱演進,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大價值。難怪「z.defying」感慨道,「在知乎學數學太爽了,各個知識點的原理、計算和應用,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百思不得解?用戶親歷學渣到學霸

「知乎有些觀點直觀易懂,配合嚴謹但抽象的教科書使用效果不錯。」

「知乎最重要的是提供了很多不同的分析框架,簡直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很遺憾為什麼我讀大學的時候還沒有知乎,只能一個人摸索,走了很多彎路。」

用戶不僅頻繁「示愛」,還曬學習成果。在「高中數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問題下,高中生「扎個馬尾裝清純」說,自己通過在知乎上取經,數學成績從平均分提升到了年級前列。

小學生都開始上網課了,考研黨怎麼能落後?「2020考研數學該怎麼複習?」問題下,知乎用戶「陳車式」的經驗值得借鑑。「陳車式」考研期間,消化了許多知乎上的數學複習法,最終考研數學獲得了130分的高分。

如果說高考數學與考研數學是對在校所學知識的集中檢測,那麼數學教師資格證則是一個頗受青睞的職場進階路徑。知乎用戶「七月」是文科生,大學期間對數學接觸甚少,她的老師也並不建議她跨專業考初中數學教師資格證。此後,「七月」一直在知乎上搜相關經驗。經過科學準備,她順利拿下了證書。

知乎數學世界 幫助用戶體會數學之美

知乎數學話題共分趣味數學、燒腦分析、數學學習、延伸討論四大板塊。板塊下,問題包羅萬象。「怎樣證明 0.999… = 1?」「無法理解高等數學怎麼辦?」「哪些數學書讓你相見恨晚?」......回答者不乏賓夕法尼亞大學、中科院、華東師範大學等海內外高校的數學博士和科研工作者,以及谷歌、BAT等企業的算法工程師。

除問答外,專欄、Live、電子書、讀書會等知乎產品,還承載了更結構化、形式更豐富的定製內容。譬如,知乎周刊《數學妙啊!妙!》文字通俗,角度新穎,哪怕是中學數學水平的人也能讀懂數學之美;《機器學習入門需要哪些入門基礎》、《如何準備數學建模競賽》、《德州撲克中如何正確使用數學》等多元主題的Live視頻好評不斷,方便用戶各取所需。

此外,知乎也聯合眾多教育領域合作夥伴,為用戶提供優質教育內容和服務。近期,知乎「放著我學」專題活動中,知乎精選數學輔導名師楊超、考研名師張雪峰、雅思前考官Paul老師、饅頭商學院創始人王欣等人的優質課程,提供免費借閱,讓大家宅家抗疫期間充分蓄能。截至目前,相關課程人均瀏覽時長已高達90分鐘。

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谷超豪所言,「數學世界充滿了精神的創造,只要深入其中就會發現奧妙無窮」。在知乎學數學,始於提問,後逐漸在交流分享中深度認識數學,了解數學之用、之趣、之美。未來,知乎將充分發揮用戶群體的多元性與平臺影響力,通過站內不同領域的優質內容,陪伴更多學習者前行。

相關焦點

  • 在知乎學數學是什麼體驗?醍醐灌頂 安排的明明白白
    近日,一篇「我在知乎學數學」的文章火了。知乎用戶、圖像算法工程師「z.defying」將線性代數、微積分和概率統計相關經典回答整理分享了出來,獲得近萬個贊同。「對於單個不懂的知識點,我經常在知乎搜大佬的回答,看完如醍醐灌頂,要是當初學數學也經常光顧知乎就好了。」他文章中熱情的「自白」,也讓很多用戶找到共鳴,在評論區呼叫他繼續更新。
  •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是什麼意思 安排梗出處介紹
    網絡用語「被安排」中所說的安排是指處理、教訓、懲治。「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一詞我們可以理解為「被收拾/修理的服服帖帖。」比較常見的用法是「被xxx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這種被動句式。》》你有你的XX我有我的XX雖然不XX但是XX安排句式  安排梗最早來自快手,是東北話裡的一個詞,安排上了,安排好了,也就是事情辦好了的意思,東北帶哥的口頭禪。  後來經過鬥魚6324孫笑川狗粉絲和廠長明凱的傳播,開始廣為人知。
  • 女生學微電子是一種什麼體驗?
    想想一個小姑娘,三更半夜大家都睡了,憑什麼自己還要面對這些煩人的電路和版圖啊,這樣拼又有什麼意義啊。這是多麼多麼的委屈,偷偷去洗手間哭一場,發洩下情緒,稍稍振奮下,繼續開始工作。當她半夜在洗手間哭時是一種什麼體驗呢?我猜想,大概就是我們大多數人面臨萬般困難、快要堅持不下去時候的體驗吧——憤怒,委屈,平靜情緒,再試一次。
  • 法亞小語種:你印象中的「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課堂」是什麼樣的?
    在昨天下午兩點正式開始這6個小時裡每一堂課都引人入勝每一堂課都能感受到老師獨特的個人教學風格此次賽課主題定義為「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上次採訪中法語李琪老師也說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而是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關係」。而一千個老師就有一千種上課風格,老師與學生之間長久磨合形成的默契,也造就了不同的課堂氛圍。
  • 微信張小龍在知乎發起「用戶體驗」大辯論
    Axure中文社區創始人、WebPPD.com產品原型創始人尹廣磊(TechWeb配圖)【TechWeb報導】5月11日消息,Axure中文社區創始人、WebPPD.com產品原型創始人尹廣磊針對騰訊副總裁、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發表的關於用戶體驗一文進行了逐條質疑
  • 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安康一小學生剛畢業被家長叫去感受高考!
    這可把孩子給唬住了,小小的年紀就要親身體驗如此緊張刺激的環境,可太難了!這位小學生說自己6號才剛考完小升初,打算第2天和同學出去玩,沒想到考完試當晚就被安排7、8號去考場外,稱感受到了高考緊張的氛圍。最後就是來自父母的壓力,利用周末、假期各種空擋給孩子安排滿滿的補習班、興趣班。孩子們甚至連看個動畫片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孩子們沒有了看電視時間、沒有了約幾個小夥伴在門外瘋跑玩耍的時間,沒有了做遊戲做自己想做感興趣的事情的時間。
  • 周源:創造「知乎」是一種什麼體驗?
    創造「知乎」是一種什麼體驗何潤鋒:創辦知乎的靈感從哪裡來?當時,我們一下就把apple4.us和這個事情打通,那天的飯局上,我們就決定要做知乎了。第二天下午,我們開始寫了三頁紙,第一頁寫商業計劃書,每個月要幹些什麼;第二頁是這個月的計劃和預算;第三頁是你投多少錢,給你多少股份。晚上,我們帶著三頁紙去見了天使。如何選擇投資人?
  • 第一次在知乎碰到個傻逼,學數學得先做個人
    事情是發生在前天晚上,不知道怎麼知乎蹦出個沙雕,來評我寫的這篇文章辣雞,然後指導我去看其他同學的回答,我這篇推文是寫於2017年,就是大概對於這塊做了一個簡單解題方向
  • 大話降龍:白皇后把降龍安排得明明白白,還出動了「殺手鐧」勸留
    哈囉大家好,我是么兒,今天接著給大家分享漫畫大話降龍的有趣小日常,凡人降龍在天宮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希望大家看漫畫能夠看得心情美美噠!大話降龍:白皇后把降龍安排得明明白白,還出動了「殺手鐧」勸留上回說到降龍等人為了逃避娥姐的追殺,逃到了一個樹洞,被當成開路人的降龍意外穿越到了一個夢中仙境,看到的人都格外的嬌小降龍吃了夢境甜點,
  • 王者榮耀:天美內部日誌意外流出,把玩家安排得明明白白
    王者榮耀新版本以來bug不斷,而最近有兩張天美內部絕密日誌也因為王者榮耀出現bug意外流出,在玩家之間廣為傳播,實錘了天美安排玩家勝率,以及玩家連勝連跪背後的真相。這一份日誌就非常真實了,看起來是王者榮耀遊戲後的結算過程,那個elo就非常顯眼了,雖然信息很少,但根據前面的溫暖局,可以看出策劃安排的不僅是連跪之後安慰你的福利機器人,連勝之後的四個豬隊友也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 5-12歲|小學數學的高段位學法,這套書講的明明白白!
    3.小學學數學再也不用擔心解釋不清概念了,《嗨,小學數學》內容優質和性價比高,5—12歲孩子都值得擁有!5-12歲|小學數學的高段位學法,這套書講的明明白白!,最難的是什麼?孩子一邊玩一邊學,特別容易堅持下來,等做完一個單元的練習,鞏固了才學過的內容,抽象複雜的數學知識點也自然而然理順了。
  • 指點迷津,醍醐灌頂丨A咖牛師第六期:劉立華,點燃你學習數學的熱情!
    讓學生心有所依,讓家長心中有數,學大教育A咖牛師系列風採展示隆重推出,帶您直觀了解牛師風範,真實感受學大「教魂」!專注初中數學教學的劉立華老師,課堂嚴謹但不缺乏幽默,有極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善於挖掘解答中考數學試題的通性通法,並以飽滿的熱情和生動的課堂感染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聽課完畢學生均紛紛表示有如醍醐灌頂一般的感覺,所帶學生均能取得優異成績。
  • 學生會的權力大到什麼地步?這幾個方面,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學生會的權力大到什麼地步?這幾個方面,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大家好,很多大學生除了要面臨課業壓力的以外,還要求有各種的德育分,所謂德育分就是你在大學所參與的社會實踐互動所獲得的分數,對於期末的綜合測評佔有一定的比例,甚至有些人成績不好但是因為德育分非常的高所以總能躍居班級前三名。為何你的你的活動永遠都是講座?
  • 學 AI 該學哪些斯坦福 CS 課程,這個清單安排得明明白白
    這一年的主要精力應該花在學習軟體和算法基礎上,這些知識將貫穿這四年的學習和整個職業生涯,課程安排:程序設計基礎 課程代碼:CS 106BCS 106 是斯坦福計算機課程中的經典課程,內容包括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集合
  • 知乎神回復: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數學
    今天的推送早就編輯好躺在後臺的文章但是小編早上手殘忍不住上知乎搜了一下「為什麼要學數學」想看看那些認真的回答那些超乎想像的答案-匿名用戶-2、數學能讓你花掉很多精力, 沒力氣到街上當混混。-steven zhang-3、學音樂有什麼好處?學詩歌有什麼好處?
  • 「醍醐灌頂」中的「醍醐」是什麼意思?
    「醍醐灌頂」是一個意會詞,它絕不是指用一桶「醍醐」從腦袋上直接澆下來,實際上在古代「醍醐」很難得,可不是一般人能「澆」得起的。那麼「醍醐」到底是什麼呢?實際上它就是從酥酪中精煉出來的奶油。「醍醐灌頂」最常見的用法是佛教中用來比喻通過灌輸佛性智慧使人產生靈感,大徹大悟,從而除卻煩惱、身心清爽的感覺。那麼佛教又是怎麼跟「奶油」扯上關係的呢?這就要從「醍醐」二字講起。一、醍醐「醍」本是一種速釀的薄酒。《說文新附·酉部》說:「醍,清酒也。」
  • 一天一個成語:醍醐灌頂
    【成語名字】醍醐灌頂【成語拼音
  • 孩子離家出走,父母安排的明明白白
    生下來就開始拼起跑線→寒暑假補課班→生病難受自己在寄宿學校獨立去→推攘著送到大學站牌→苦口婆心勸孩子留在本地踏踏實實掙工資→急急忙忙安排相親結婚生子。每一步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生怕踩不住孩子的影子。以「為你好」的名義忙活大半輩子,千辛萬苦排掉認為的一切萬難,孩子能養活自己養活父母就成。把自己生活的井底當做最好的歸宿,阻止孩子追求更大的天空。
  • 《蒙氏數學》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帖子這樣討論學數學的重要性。 一個人去餐廳點了一個12寸的披薩,服務員說12寸的賣光了,換兩個6寸的,可以嗎?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呢? 很多人這麼一聽,沒覺得哪裡不對勁兒。然而真相是,根據圓的面積公式S(面積)=π(圓周率)*r²(半徑的平方)。
  • 知乎周源首次英文演講:知識付費創業是種什麼體驗
    用戶也在重新定義他們想要的知識是什麼樣子的。周源公布了知乎Live的數據: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227 萬人次參與了知乎Live ,講者時薪平均過萬元。「未來我們消費的知識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工具來生產這些知識?每每想到這些,我腦子就會浮現起,電影《黑客帝國》的一個情景:「我需要直升飛機的駕駛程序!」然後,接線員會把直升飛機的駕駛程序直接下載到女主的腦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