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進廚房的人,當然少不了對砧板的關心。
家裡應該備一塊什麼樣的砧板?材質怎麼選,是實木還是塑料?拼接還是整板?實木材質中究竟哪種更好?
菜墩子的回憶
菜墩子大概是不少人小時候的回憶。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砍了棵樹,就會鋸很多的菜墩子分給鄰居們用。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廚房裡的物件也更新換代的非常快。菜墩子重且沉,不專業處理非常容易開裂,使用時木屑也很多,而且也非常容易生黴,使用一段時間就非常容易黑黑的。市面上也慢慢出現了各種材質的砧板,菜墩子也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挑一塊好用的砧板呢?
▌菜板規格
「厚度」
中式菜墩的厚度決定了它的重量不可能小,拿出來用的時候搬著太費勁了,過於笨重的外形也不太適合現代廚房的裝修風格;塑料菜板則是另一個極端,將厚度降到最小保證了使用拿取的方便,很輕便,但是對於砍剁需求較大的人來說,這有點難以滿足了。
▌安全問題
菜板作為廚房用品,是要與我們的食物密切接觸的,因此菜板的安全問題也是我們及其關心的。一般而言,砧板最大的安全隱患來自於膠粘板的膠水,劣質膠水不僅會釋放甲醛,還有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木屑及食物碎渣進入人體的風險。
拼接還是整板,一般而言整板由於不使用膠粘,顯然更加安全。
拼接板分為膠粘與榫卯兩種結構,榫卯款安全性高但價格更貴,膠粘款則成本更低,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那麼膠粘一定不安全嗎?當然不,膠水也分好壞。大廠商使用的一般是無醛膠生物基膠黏劑,其甲醛釋放量為零,與傳統的甲醛基膠水是有本質區別的。即便一些廠商使用的是甲醛基膠水,只要甲醛釋放限量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因此,大廠牌的膠粘板是完全沒問題的,大家也不需要過於擔心這個問題。
另外,部分鐵木菜板還存在著有染色的風險——將食用添加劑和醬油精塗抹在雜木菜板上,讓劣質菜板一秒變身「高端鐵木菜板」。我們消費者很難判斷菜板是否是染色菜板。而且,鐵木菜板通常是需要鹽水浸泡以進行固定防止開裂的,不少商家也確實在宣傳材料中特意說明了有「鹽水浸泡」的環節,但是同樣難以區分工業鹽還是食用鹽,對人體健康安全有一定風險。
類似的也有竹菜板,銷量巨大,價格更低廉,雖然沒有染色的風險但是貓膩卻藏在內部,分三層的結構基本都是以劣質甲醛基膠水粘合,切割之後可以發現,這些打著實心整竹旗號的菜板基本都是爛木頭、邊角料、密度板等等在缺乏嚴格產品標準的情況下,非常不建議選購這些貓膩極大的板材。需要消費者睜大眼睛。
至於塑料菜板就更是魚龍混雜了,高端像英國品牌Joseph Joseph有專門的PP砧板系列,低端的白色PE砧板則橫行十元店。儘管國家標準中對塑料菜板的抗菌性能與衛生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但低端產品的衛生安全實在難以保障。
英國品牌Joseph Joseph分類菜板。
另外,抗菌性同樣是選擇實木種類的重要標準之一,不少烹飪書籍在推薦銀杏、柳木等菜板時都有耐腐抗菌,結實耐用的說法。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曾對木材天然耐腐性進行檢測,使用變色多孔菌與褐腐菌作為實驗菌種,在161中木材的室內天然耐腐性試驗中,銀杏木的重量損失率僅為3.8%,屬於非常優秀的木材。
▌材料選擇
砧板挑選的核心是材料硬度,過硬毀刀,過軟起屑,一定要適中才好。
鐵木/蜆(xiǎn)木:二者雖然並非同一樹種,但基本特點卻極為相似:硬。南方地區曾頗為流行廣西產蜆木砧板,不過由於資源稀缺,早已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並禁止砍伐,目前市面上售賣的鐵木砧板木材大多來自越南等地。但是這種砧板非常硬,保養起來也麻煩,而且容易開裂。
竹板:低端市場的主力軍。價格低廉的同時各類問題也層出不窮:硬度高,毀刀等等。
銀杏木/柳木:二者特點類似,一直是傳統烹飪書籍中砧板推薦的主力軍。銀杏木、柳木等軟木料細密有韌性,不掉木渣,木質堅固而有韌性,既不傷刀又不易斷裂,經久耐用,防凹能力強。
檜木:日系各價位的產品線都有大量使用,含油量較多,有天然的防蟲抗菌和疏水性等的特性,同時有一定的自愈能力。
合成板:由樹脂合成,並非木材而有與木材類似的質感。由於不吸水,清潔衛生與後續保養等方面要比實木砧板強出不少。與家裝市場的同名兄弟不同的是,這種材料無明顯缺點,不僅不廉價,反而逐漸成為日系中高端砧板產品的代名詞。
總之,在中低端市場中,銀杏木、柳木、檜木以及日式合成板都是不同價位上比較好的選擇。
▌綜合推薦
總之,如果我們的預算有限,不妨可以試試銀杏木砧板,性價比很高。
你們一般選擇的是什麼材質的砧板?歡迎大家在留言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