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家都說經濟現在很糟,甚至要進入衰退了,我是不是應該留在大公司工作,不要辭職創業比較好?」這是一部分人的疑惑。
經濟不景氣,被迫創業
在經濟形勢好的情況下,雖然同質化競爭激烈,但市場需求大,相對創業的成功概率相對大一些。而在經濟不景氣時創業,創業風險會增大,此時市場競爭會變得非常激烈,大家工資下降,錢少了,當然消費需求不旺。
但是,在經濟不景氣時,卻有很多人出來創業,那麼,他們又是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首先,經濟不景氣,企業效益不好,很容易造成企業降薪減員。近年來網際網路企業裁人事件比比皆是,很多人離開了企業後,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只能選擇創業這條路。
在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是被迫創業,而在經濟形勢趨好的情況下,才叫主動下海創業。經濟形勢好,單位效益都還不錯,管理也較為寬鬆,很多人沉浸於小康即安的生活中,不想創業。
多數人創業其實也是受周邊環境影響,經濟形勢不好時,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去創業,因為沒有太多其他的選擇。 其實在很多創業者看來,就算創業失敗也可以再去找份工作,但是不創業就等於不給自己任何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才是關鍵。
經濟不景氣,也可能是機會
經濟不景氣,對於有些人來說,也可能是一個好的機遇。有些人在經濟不景氣當中能夠發現新的商機,從而能夠抓住這些商機,那麼就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產業。
比如,時裝行業可以說經濟都不算太景氣。但是優衣庫的創始人當時就發現了一個商機,好多人喜歡比較便宜的時尚大牌產品。因此,優衣庫的創始人就開始創立了一個快消品的概念,請來了知名設計師,推出了很多款的比較便宜時尚的衣服,店鋪就開在奢侈品品牌的旁邊,你買一件奢侈品衣服,就能夠買到好多件優衣庫的衣服。
消費者在逛了一下奢侈品店以後,又順帶逛一下優衣庫,發現衣服比奢侈品牌便宜這麼多,就會順便買優衣庫的衣服,這樣優衣庫就越做越大了。
最佳的創業時機其實和經濟景氣沒有關係。事實上有許多成功的科技公司都是在泡沫破滅或者股市盤底時創建的,歸根到底,公司的成敗取決於創業者本身的特質,對於那些專注於特定創業的人,最佳時機永遠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