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老祖宗的金玉良言,句句有智慧

2020-12-12 珊珊開心

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老祖宗的金玉良言,句句有智慧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萬裡長城令世人折服,秦兵馬俑讓人驚嘆古人的智慧,四大發明又是享譽世界,我們的古人創造一個又一個驚人的奇蹟。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俗語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它是古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富有深刻的做人道理,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三句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透露出古人的智慧。

第一、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

「半路夫妻」指的是離婚社會,人們對於離過婚的女人非常鄙視,就算是再婚也不被別人看好,因為半路夫妻有違從一而終的封建看法,然而隨著社會後再婚的夫妻,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二婚夫妻經過上一段的婚姻傷痛之後,就算再婚彼此之間也不會敞開心扉。在古代封建的發展,離婚並不是女人的過錯,相反二婚的女人更「吃香」。

主要的原因就是彼此之間都受過上一段婚姻的傷痛,因此會更加珍惜這次的婚姻,從而會好好的過日子,因此無論是二婚還是頭婚,並不是衡量夫妻間關係的條件,婚姻就像一份事業,需要夫妻兩人共同的經營。「從小夫妻軟如棉」中的從小夫妻指的是「原配夫妻」,意思就是兩人從相知相愛,走向婚姻的殿堂,感情基礎就深厚一些,因此兩人之間的關係就是「軟如棉」了。

第二、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

自古以來都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過去封建社會,女子出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婚嫁不僅需要拿出八字對照,還會特意留意男女之間年齡的差異。在古人的觀念中,男性年齡基本上都比女性大,女性年齡如果大於男性的話,最好是在三歲,為什麼不可以大一歲反而可以大三歲呢?

大一歲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區別,雙方的年齡差不多,一旦雙方之間出現矛盾,那麼久很難包容和理解,那麼婚後的摩擦肯定很多。如果女性比男性大了三歲,情況就會截然相反,因為女性的心智要比男性成熟,因此如果雙方結婚組成家庭,女性就會更加懂得照顧人,這樣的家庭也不會出現摩擦,因此娶個這樣的老婆就如同「抱金磚」一樣幸福

第三、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

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年2019年是「寡婦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年沒有立春的節氣,在農村人們把一年沒有立春的節氣稱之為「寡婦年」,有傳言稱寡婦年不能結婚,其實大家不用擔心,這些都是傳說而已。在農村還有人稱今年是個豐收之年,為此流傳一句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意思就是今年的寡婦年正好遇上豬年,那麼這一年的收成就會很好,就像就像珍珠一樣難得與珍貴。

以上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三句金玉良言,句句都充滿著智慧,各位讀者你們對以上這些俗語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關注小編給小編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不逢春,遇牛五穀登」,啥意思?
    年前立春過年暖,年後立春二月寒,今年立春節氣是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二到來,距離春節還有八天的時間,所以也是典型的年前立春。隨著立春節氣的到來,今年的春節的氣溫也將會有所回升,並不會特別的寒冷。由於今年出現了閏四月,所以導致了下一個年年份,全年之間是不會有立春節氣的,這也是農曆的規律所致。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語「寡年無春,一豬九屠」,啥意思?
    ,俗語「寡年無春,一豬九屠」,啥意思?但是我們說2021年是一個無春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春年的概念就是沒有立春節氣,一般來說二十四節氣從立春開始,並且這個陽曆年的春季開始的,所以我們說陽曆年肯定是有立春節氣的,而只有陰曆年的因為有閏月的情況,導致可能存在陰曆年中沒有經歷立春節氣的。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
    金牛年的到來,還恰逢是一個寡年,由於農曆的閏月存在,也就導致了有的年份之中會沒有立春節氣,從而形成了缺少立春,古人把缺少也稱之為寡,所以就把沒有立春的年份稱作了寡年。由於今年出現了閏四月,明年則就成為了兩頭無春的寡年。其實寡年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年份,十九年之中就會出現七次寡年。明年是牛年,對於牛年在民間向來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年份,熟知的俗語有:牛馬年,廣種田。
  • 農村俗語:「腌臢氣,吃不得」,老祖宗的金玉良言,有沒有道理?
    在社會上闖蕩,大家都來自於五湖四海,風俗習慣、飲食觀念都略有不同,在不經意之間很容易產生誤會,乃至於爭執;每當在這個時候,父輩們的告誡就會迴響在耳邊,那就是:「以和為貴」!正是基於這樣的傳統觀念,老祖宗們總結出來這樣一句俗語「腌臢氣,吃不得」,表面上看它似乎是讓我們「挺直腰杆子鬥爭到底」;真實原因卻是告訴我們一定要有底線思維、是非原則不容退讓!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寡年遇牛,九屠共豬」,這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二十四,記錄2021年春節還有三十多天的時間。眼看著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關於新一年的消息越來越多。明年是牛年,在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所以還是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遇牛,九屠共豬」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遇牛,米麵生蟲」是什麼意思?來看看
    明年為辛丑年,在歷史上,辛丑年曾有過很多不平凡的事件,比如1900年的《辛丑條約》,以及上世紀60年代的自然災害。但明年為牛年啊,牛在12屬相中地位舉足輕重,頗受人們的喜歡。在農村,有經驗的農民常言「寡年遇牛,米麵生蟲」。朋友們,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要想了解這句農村俗語,我們要搞清楚以下兩個問題。其一,什麼是寡年遇牛?
  • 2021年是寡年,老話「牛遇寡年,人旺谷收畜不旺」,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寡年,老話「牛遇寡年,人旺谷收畜不旺」,啥意思?離2021年時間越來越近,人們關注2021年的年景運程就越強烈,每個人都想在2021年有個好的彩頭,趁著是辛丑牛年,人們希望能夠「牛氣沖天」,給自己帶來好運。
  • 2021年是辛丑寡年,俗語:「牛碰寡春,五穀生蟲」,啥意思?
    其實掐指一算,距離2021年只有2天的時間了,人們經歷了庚子鼠年的磨難之後,對於明年牛年的到來顯得更為期盼,所以這兩天村裡的老人們沒事就坐在炕頭討論明年的年景,而今天筆者無意間聽到了一個關於明年年景的俗語「牛碰寡春,五穀生蟲」,想必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吧,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年,二人七鋤」,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年,二人七鋤」,啥意思?今天我們當地天氣很好,微風大太陽天,這個時候大家都坐在自家門口曬太陽,有兩位鄰居老人過來曬太陽,我就立馬搬出來了兩把板凳,讓老人坐下來一起曬一曬太陽,我最喜歡聽農村老人講一些農村俗語的,我剛好有幾個問題要問這兩位老人。我問老人,說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老人立馬說「寡婦年,在過去是不宜結婚的年景。」,「寡婦年,無立春,會有倒春寒天氣,農作物會被凍壞。」
  • 2021年有盼頭,農村人說「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啥意思
    從陽曆來看,現在已經過了元旦,我們也辭舊迎新迎來了2021年,但是在很多農村人的心目中,只有過了農曆年才算是過去了舊的一年,而新一年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到來。2020年實屬(鼠)不易,2021年大家都盼望著能在牛年扭轉乾坤。
  • 俗語「腿軟同房,自取滅亡」,說的是啥意思?老祖宗的養生之道!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這沉浮了五千年的漫長歲月裡,代代先民用他們的智慧,總結了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因為文化水平的限制,這些哲理沒有過多華美辭藻的修飾,但正是因為它通俗易懂的特點,所以才能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至今。這些富含哲理的句子,就是我們常說的俗語。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日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什麼是「橫財」?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雖然農村人的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農村卻是充滿底蘊的地方,有很多至理名言在農村流傳,比如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的俗語。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仔細品味,每一句俗語中都含有大道理,警示後人。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老祖宗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了人性
    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面也有句經典臺詞:「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越是社會底層,越會有赤裸裸的人性展示。老祖宗總結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人性。學會了這3句農村俗語,我們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會和人性。1、人窮莫走親,富貴不回鄉。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在理
    古人們憑藉著辛勤的耕耘和卓越的智慧,創造並流傳下極其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俗語」便是其中之一。作為民間傳統文化的俗語,通常言簡意賅,看似粗俗的一句話卻蘊含著人生的大道理,是祖輩先人智慧的結晶。俗語的隨意性和通俗性更受人們喜愛,於是在民眾之間流傳廣泛,雖然隨意粗俗,卻是至真至理,正應了那句話「話糙理不糙」。那麼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真是老祖宗的金玉良言,經驗之談。
  • 俗語「豬變窮,狗變富」,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告誡不得不佩服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和瑰寶,俗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於勞動人民的智慧經驗總結,因此俗語也是我們在生活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俗語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內容貼近人們的生活,語言簡單,而且蘊含著人生的智慧和哲理,都說話糙理不糙,俗語就是用淳樸的語言來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頗具趣味性,俗語包括的內容也很多,大多都是和老百姓周圍發生的事情有關,其中有關家畜的俗語也不少。
  • 俗話說:「鄰有3不比,親有3不走」,老祖宗的智慧確實在理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簡單易懂的俗語,每句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這句「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則蘊含了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處世智慧。古人都是從農村時代過來的,所以這句話講述的也是農村的房子,農村的每戶房子都是自建的,所以會有差別,在現在這個時代,我覺得不要比的就是家世。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際遇,一生安安穩穩,平平淡淡即好。雖然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畢竟是親戚,平常還是要多走動,不過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到底哪三種親戚不能走呢?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居住的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明年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是啥意思?
    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臨近,關於2021年的新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不見春,地收人不收」的說法,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裡那些流傳至今的俗語,話糙理不糙,句句都是智慧!
    說起俗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人人都能來上幾句,什麼「飽漢不知餓漢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等,都可列為俗語。農村,作為我們的根,雖然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換了面貌,不過仍有一些膾炙人口的俗語流傳下來,易懂好記,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智慧,那是老祖宗的智慧,是他們多年生活經驗摸索出的道理,雖是話糙,但道理卻不糙,一如明月當空,照耀著今人,給我們以些許啟發。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農村流傳至今的俗語,句句扎心。第一句:好事不背人,背人沒好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