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兒子復仇,倆爸爸約架」:你什麼脾氣,孩子就什麼命……

2020-10-21 菡媽育兒文檔

這兩天刷微博,看到了一則新聞,有點哭笑不得:


上海有兩個爸爸,因為孩子之間的小摩擦,先是在「家長微信群」裡互放狠話。


後來居然直接在校門口大打出手,上演了一場成人版的全武行。


結果一個爸爸被打得頭破血流,進了醫院;一個爸爸,被警察叫去詢問,進了警局。



這兩位爸爸,看起來都是給孩子出頭,但其實都是在給自己的情緒尋找出口。


仔細看看聊天截圖,大家能明顯發現,張姓爸爸一上來語氣就比較衝,再三挑釁約架:


「狠三狠四儂不買帳,那明天校門口見!」


「你是不是沒吃過苦頭!」



另一個陳姓爸爸更是,別人說自己兒子有錯在先,第一件事不是找孩子求證,而是因為賭氣,直接打了孩子一巴掌,連指痕都清晰可見,當媽的看著都替孩子疼。


打完之後才想起來問兒子,結果兒子說,自己沒有絆過其他孩子。



吵到盛怒時,兩位爸爸的爭論幾乎與孩子已經無關了。


他們想要的,是通過「暴力手段」獲得自己的話語權,甚至不惜受傷流血,辭掉工作。


轉過頭來看看,兩個孩子早就和好了,記者採訪時,倆人正手拉著手玩呢。


孩子的小打小鬧其實再平常不過,他們自己處理,或者我們大人中立調停,都是合適的做法。


但這兩位爸爸,卻把自己的理智拋諸腦後,肆意的發洩情緒來處理問題。


富蘭克林說過:處於盛怒之中的人,駕馭的是一匹瘋馬。


當父母的情緒失控時,受這匹瘋馬傷害最深的,永遠都是孩子。


圖片來源:電影《西小河的夏天》


小到陳爸爸給兒子那一巴掌,大到將來孩子的性格。


千萬別讓你的情緒失控,把孩子推向深淵。



你的壞情緒

終將遺傳給你的孩子



經常聽身邊有朋友吐槽:


這孩子,人不大,脾氣卻不小,也不知道隨了誰。


但其實一個孩子的性格和修養,多多少少都能從他的父母身上找到痕跡。


因為孩子只是個複印件,而父母才是原件。


哪有天生壞脾氣的孩子,他們不過都是有樣學樣罷了。


在綜藝《考不好,沒關係?》中,就讓爸爸和孩子角色互換,去參加孩子日常需要面對的一系列考試。


節目開始前,主持人張紹剛先採訪了小朋友們:


「如果你的爸爸考不好怎麼辦?」


面對同一個問題,孩子們的回答,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有的孩子卻想趁此機會訓斥、諷刺、罰站來「報復」爸爸平時對自己的所作所為。


「回家揍他,罰站,誰讓他以前那麼對我。」


「這麼簡單的題都沒考好,你是怎麼當爸爸的?」



「這麼容易的題都考不好,你記性被狗吃了?」



甚至還有個小女孩手拿戒尺,想要體罰爸爸:


「你怎麼對我的,我就怎麼對你,這個『掌中寶』是麻辣味的,還脆脆的哦。」


正如主持人張紹剛所言,孩子說的,就是父母平時做的。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成為那樣的人。


如果想要養出溫暖樂觀的孩子,勢必要我們自己先情緒平和,讓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愛和尊重。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父母情緒不穩定

孩子很難有幸福感



父母的臉色,就像孩子內心世界的天氣預告。


而陰晴不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不亞於一場龍捲風。


颶風過境,孩子的世界將一片狼藉。


記得國外心理學家Juliette Virzi ,採訪過許多父母情緒脆弱家庭的孩子,總結了15種性格特點:



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呢?


我想心理學上這個著名的實驗,可以解釋原因。


如果分別用三隻籠子關著三隻老鼠,第一隻老鼠一踩開關就有食物,老鼠不久就掌握到獲得食物的秘訣。


第二隻老鼠一踩開關,就被電擊,很快它也不再踩開關,避免傷害。


而第三隻籠子裡的開關是無序的,老鼠有時候能踩出食物,有時候卻會被電擊,久而久之,這第三隻老鼠就因為糾結而發瘋了。


被父母情緒化對待的孩子,就像這第三隻籠子裡的老鼠一樣。


圖片來源:電影《紅氣球》


同樣的行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迎來的是旭日清空,還是疾風驟雨。


他們渴望靠近父母,卻又怕被父母傷害到。


他們想愛又不敢愛,內心充滿了痛苦、糾結、無助,甚至在某一瞬間情緒崩潰,採取極端方式來發洩。


電視劇《小歡喜》中,英子就也對媽媽說過:


「您從來都是打一巴掌,給一顆甜棗,我都不知道您哪天突然又變了。」



生活中這類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讓父母滿意,給了自己無盡的壓力,更難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學業和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上。


日本心理學家加藤諦三說過:


「倘若父母相當情緒化,不知何時會大發雷霆,即使父母對孩子表現出百般寵愛,孩子只會覺得不安且緊張,『依賴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情緒管理,應該是為人父母的一堂必修課。


因為你是什麼情緒,孩子就是什麼命運。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父母並非聖人

情緒也要宣洩



網上特別流行一句話:


內心強大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


但生而為人,喜怒哀樂是正常不過的。


總是強行壓制,要麼爆發情緒的小火山,要麼就是把自己憋出病來。


這裡有個典型誤區就是:


拒絕對孩子情緒化表達≠壓制父母的情緒。


亞里斯多德有句名言:


「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


但要適時適所、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就難上加難。」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搞清情緒來源、改變表達方式,及時善後復盤,才是父母處理情緒的正確方式。


▍你的壞情緒,不要讓孩子買單


這幾天微博上有個視頻,讓無數的網友憤怒:



孩子從後座跌落了,騎電動車的爸爸在前面渾然不知。


孩子在後面追著跑,好不容易在轉角處,爸爸停下了,卻一腳將孩子踹倒在地。


明明是爸爸的疏忽,卻對無辜的孩子拳腳相加,肆意發洩情緒。


我們雖然不至於此,但當孩子撞在槍口上時,讓他充當了受氣包的角色。


當我們想對孩子發脾氣之前,首先一定要搞清楚,真的是孩子惹你生氣了嗎?


▍坦言情緒,平和表達


當我們已經遊走在情緒爆發的邊緣時,不妨和孩子坦誠直言:


「媽媽今天工作不順利,心裡很難過,你可以自己先去做作業嗎?」


這種表達模式應該是「行為+感受+需求」,這樣孩子才能明白你要什麼。


圖片來源:電視劇《不完美的她》


不然孩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父母愈發生氣,就演變成了惡性循環。


▍發火也不要緊,及時道歉、復盤


就像教育學家尹建莉說的那樣:


「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那有什麼能讓已經造成的傷害,減少一點呢?


很簡單,放下自己的身段,真誠的和孩子說明自己發脾氣的原因,有哪些做錯的地方。


綜藝《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對Jasper特別沒有耐心,兒子問他:


「你能不生氣了嗎?」



他很快反應過來,自己太兇了,再三向Jasper道歉。


面對爸爸的誠懇道歉,Jasper感受到爸爸的愛,兩個人又親密抱在了一起。



蒙臺梭利曾經寫過一句話:


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別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更別因為一時之氣,給孩子童年留下終生的遺憾。

相關焦點

  • 你找什麼脾氣的老公,孩子就是什麼命
    每天與你不見不散。這種時候,如果好友的兒子再有一點點小錯誤,那就剛好撞在槍口上。一定會被他爸爸以十足火力,劈頭蓋臉,炸的體無完膚。因為爸爸的暴躁脾氣,好友的兒子渴望與爸爸親近又害怕靠近爸爸。對爸爸的行為很憤怒卻又因無可奈何而沮喪。明明因為爸爸的無理而傷心卻又要像個男子漢一樣假裝不在乎。在多重矛盾的心理壓力下,孩子就出現了問題。
  • 你找什麼脾氣的老公,孩子就什麼命
    好友想央求他幫忙做件小事,他要不裝著聽不見一動不動,要不大聲埋怨:煩死了,回家也不能讓人消停會…… 這種時候,如果好友的兒子再有一點點小錯誤,那就剛好撞在槍口上。一定會被他爸爸以十足火力,劈頭蓋臉,炸得體無完膚。 因為爸爸的暴躁脾氣,好友的兒子渴望與爸爸親近又害怕靠近爸爸。對爸爸的行為很憤怒卻又因無可奈何而沮喪。
  • 倆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
    【上海#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一人頭被敲破,警方已介入】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次日一早在學校門口,一位爸爸用U形鎖敲破了另一爸爸的頭,後者鮮血直流被送醫。
  • 上海2個爸爸放狠話、約架、打得頭破血流,結果:孩子隔天和好了
    文/海盜君標題:上海2個爸爸放狠話、約架、打得頭破血流,結果:孩子隔天和好了上海兩個爸爸約架,結果打進醫院的事情引發關注。因為兒子之間的打鬧,兩個爸爸之間在校門口乾架,一方甚至被打進了醫院。這件事引發網友熱議,而漩渦中的2名小朋友轉眼間又手拉手一起玩耍了。
  • 你什麼脾氣,孩子就是什麼命
    」尤其是家長發著脾氣對孩子講道理,只要開始質問說教,孩子便意識到你是不理解TA的,會從心理上形成抵抗,更加歇斯底裡。他媽媽見狀,立馬衝他吼道:「你打她呀,她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嗎!你是個男子漢,別給我丟人!」原本小男孩沒覺得,被他媽一吼,小臉一下漲得通紅,轉而聲嘶力竭地哭起來,當他哭著走向媽媽的時候,他媽還在數叨著男孩性子懦,說了也不聽,到哪都要受欺負。女孩被她媽媽拉著過去道歉,男孩媽媽也沒理會,仍在批評自己的兒子。
  • 倆爸爸約架:大人學校門口打得頭破血流,孩子學校門口好得手牽手
    如果孩子受欺負,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為孩子「出氣」,難道就是為了孩子好嗎?前兩天就看到了一則新聞,真是又氣又好笑!上海兩名小學生發生矛盾,雙方爸爸(張爸爸,陳爸爸)知道後在家長群裡放狠話「約架」。張爸爸:「狠三狠四儂不買帳,那明天校門口見!」陳爸爸:「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
  • 家長群兩個爸爸約架,最後反轉亮了......
    「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上海兩名小學生的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
  • 上海兩小學生打鬧引發雙方爸爸約架,網友熱議:孩子之間的矛盾升級...
    虎撲10月10日訊 近日,一則上海兩小學生打鬧引發雙方爸爸約架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  #兩小學生打鬧引發雙方爸爸約架# 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
  • 兩孩子打鬧,兩家長約架,最終結果:又玩在一起讓倆家長情何以堪
    曾經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兩孩子打鬧,兩家長約架,一人還被「爆頭」送進了醫院。對此倆熊家長,網友紛紛也送上期盼:倆孩子又玩在一起,讓倆家長情何以堪!可是,倆熊家長卻要把芝麻粒大的事放大到比天高比海深的仇恨:兩個熊孩子的熊爸爸便在家長群裡相互指責,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繼而發展到叫罵,互不相讓,儼然兩隻好鬥的公雞!
  • 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警方已介入
    「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上海市楊浦區兩名小學生爸爸 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 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 家長約架微信群截屏 圖片來自網絡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 「陳爸,你是不是沒吃過苦頭!」記者在聊天記錄截圖中看到,其中一名小學生的父親張某因為兒子疑似在校被打,在家長群內率先發難。被點名的「陳爸」反駁稱,自己兒子確實打了對方三下,但起因是對方做操踢了自己兒子屁股。
  • 上海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 警方已介入調查
    原標題:上海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一人頭被敲破,警方已介入「狠三狠四儂不買帳,那明天校門口見!」「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兩名小學生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
  • 上海兩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
    【上海兩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狠三狠四儂不買帳,那明天校門口見!」「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兩名小學生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陳爸,你是不是沒吃過苦頭!」記者在聊天記錄截圖中看到,其中一名小學生的父親張某因為兒子疑似在校被打,在家長群內率先發難。被點名的「陳爸」反駁稱,自己兒子確實打了對方三下,但起因是對方做操踢了自己兒子屁股。
  • 孫儷談教育:你什麼脾氣,孩子就是什麼命!家長別忽視性格教育
    之前,孫儷發表了一篇微博:「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如果想讓孩子有不好的情緒的時候,這時候不要立馬講道理,先讓孩子冷靜下來,這樣才會聽。
  • 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一人頭被敲破,警方已介入
    「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兩名小學生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陳爸,你是不是沒吃過苦頭!」記者在聊天記錄截圖中看到,其中一名小學生的父親張某因為兒子疑似在校被打,在家長群內率先發難。
  • 上海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一人頭被敲破,警方已介入
    「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兩名小學生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陳爸,你是不是沒吃過苦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聊天記錄截圖中看到,其中一名小學生的父親張某因為兒子疑似在校被打,在家長群內率先發難。被點名的「陳爸」反駁稱,自己兒子確實打了對方三下,但起因是對方做操踢了自己兒子屁股。
  • 上海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 一人頭被敲破,警方已介入
    「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兩名小學生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家長約架微信群截屏 圖片來自網絡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
  • 上海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一人頭被敲破 警方介入
    「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這樣的對話居然來自兩名小學生的家長近日,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兩名學生家長竟在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還真的打起來了。被點名的「陳爸」反駁稱,自己兒子確實打了對方三下,但起因是對方做操踢了自己兒子屁股。「陳爸」還不甘示弱地表示:「口氣這麼大,你說,我隨你。
  • 7歲兒子被爸爸嚇出多動症:脾氣暴躁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因為爸爸的暴躁脾氣,好友的兒子渴望與爸爸親近又害怕靠近爸爸。對爸爸的行為很憤怒卻又因無可奈何而沮喪。明明因為爸爸的無理而傷心卻又要像個男子漢一樣假裝不在乎。在多重矛盾的心理壓力下,孩子就出現了問題。爸爸的脾氣預告著孩子的未來。能有一個好脾氣的爸爸,是一個孩子一生中最幸運的事。因為,爸爸的好脾氣會孕育孩子成為一個溫暖善良,勇敢有擔當,能頂起一片天也能「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熱血兒女。
  • 上海倆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一人頭被敲破,警方介入|上海政法一周
    上海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陳爸,你是不是沒吃過苦頭!」,但起因是對方做操踢了自己兒子屁股。
  • 你是什麼脾氣,就代表你的「命」
    都說,脾氣能代表一個人的品行。脾氣越大的人,快樂也會少很多。脾氣越好的人,也會有很大的「福報」。都說,成年人,合理控制自己的脾氣就是本事。一個人有情緒很正常,但是能合理宣洩情緒,也是一門學問。曾經有個故事,下屬對著領導喊,「我無論怎麼樣都不能讓你滿意!即使我做什麼都沒用。」因為自己的委屈,領導不能明白自己的需求,有不滿的情緒也很正常。更重要的是,下屬很渴求領導的認可,假如你是領導,你會怎麼做?脾氣有時候能摧毀人的關係,也能讓人明白你的需求。站在領導的角度來說,領導有時候的確沒看到下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