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現自己突然噁心、嘔吐、明顯不正常的上腹痛,到緊急送入杭婦院ICU,前35周產檢一向正常的柯女士,只花了3天……
產檢一向正常
卻因嘔吐、上腹痛被緊急剖宮產?
柯女士今年31歲了,因為一些原因,無法正常妊娠。
就在去年,柯女士接受了胚胎移植,順利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雙胞胎寶寶。
對於來之不易的寶寶,柯女士一家人都十分重視。
從受孕成功開始,柯女士的起居生活都被小心對待,加上她十分遵醫囑,一直到孕35周,產檢都正常。
但就當柯女士以為自己能夠順利度過最後幾周時,情況急轉直下!
還有一周多到36周常規產檢時,柯女士開始表現出「孕吐反應」,對餐桌上的食物不僅沒有食慾,期間還吐了兩三次。
最令她緊張的是,在此期間,自己的上腹偶爾還隱隱作痛。
放心不下的她將36周產檢提前,讓老公陪著到杭婦院進行檢查,將自己的情況反饋給醫生。
她擔心的真的發生了:醫生說情況不好,需要進一步化驗,讓她做好緊急入院的準備。
化驗單被緊急反饋給主治醫生,是「妊娠急性脂肪肝」!
柯女士就這樣被緊急剖宮產,所幸手術順利。
但柯女士的危機還沒有解除,分娩手術後,她馬上被送入ICU進行觀察。
在病房內,她一度出現凝血功能異常、肝酶升高、高膽紅素、腹痛、低血糖和高尿酸。
那幾天,醫生一直圍繞著柯女士變化的病情給予緊急治療……
病情雖緊急,但因為發現與搶救及時,幾天後,柯女士情況轉好,不久終於平安出院了。
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柯女士和她的家人:
脂肪肝看上去像是體重超標或飲食不規律才有的疾病,為什麼她飲食規律、體重正常也會得呢?
到底是哪裡做得不對?
你真的了解妊娠急性脂肪肝嗎?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疾病,發病率低,約1/10000。
雖然病發率小,但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很多被找上的孕媽的病程進展跟柯女士類似,從出現病症到病危,中間可能就只有3、4天的時間。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危及母體及圍產兒生命。
患者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患上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媽咪,通常都會在消化道、肝功能、凝血功能上有明顯的異常表現:
1、孕晚期無明顯誘因持續性噁心,嘔吐,乏力,上腹痛或頭痛,厭油,食慾減退。
2、黃疸且進行性加深,眼白、皮膚發黃,皮膚瘙癢,高血壓,蛋白尿,低血糖症狀等。
直到現在,具體什麼原因引起肝脂肪代謝異常還沒有定論。
專家推測疾病的產生與妊娠晚期激素變化、胎兒生長發育有關,是一種胎源性疾病,治療的關鍵是終止妊娠 。
妊娠急性脂肪肝高危人群:
但通過總結患病孕媽的特徵,專家發現,有以下特徵的孕媽患上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概率會比其他孕媽高。
1、孕周在30-38周的青年初產婦
2、雙胎妊娠孕婦
3、男胎孕婦
4、妊娠期高血壓孕婦
5、妊娠體重增加大於18kg的孕婦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知道:被緊急剖宮產並不是柯女士孕期做錯了什麼,而是作為初產婦兼雙胎媽媽的她不幸被疾病選中……
相比於普通孕婦而言,雙胎媽媽體內增加了一個胎兒的脂肪酸代謝產物,這讓她們發生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機率比其他孕媽要高。
另外,超重或者日常飲食不健康的孕媽也明顯可見會加重肝臟負擔,在妊娠時期患肝臟疾病的病發率也會增加。
不僅病發機率小似乎還防不勝防
孕媽應該怎麼做?
妊娠急性脂肪肝屬於致命的高危疾病,病程進展快,發病原因也不太明確,似乎防不勝防,那麼孕媽媽應該怎麼做呢?
醫生建議:孕媽應適度進行體育活動,控制體重,避免不良嗜好如吸菸、酗酒、暴飲暴食。
到了孕中晚期,出現無誘因孕吐、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疑似妊娠急性脂肪肝症狀的情況下及時就醫。
妊娠過程表面平靜實際危機四伏,這也是醫生囑咐孕婦定期產檢、做好自我監測的最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預防脂肪肝,平時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養肝護肝,注重休息,偶爾聽聽音樂,對自己和寶寶都是有好處的哦。
杭婦院ICU團隊
素材提供 | 王園
醫學審核 | 蘇俊
編輯 | 姜潔斯
監製 | 鄧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