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通》速讀:輕鬆到不可能放棄的技能學習手冊

2020-12-11 終生學習的思考
封面

你好,本次為您解讀的書是《微精通》,它的副標題是「輕鬆到不可能放棄的技能學習手冊」。我們在人生之中或多或少會對某些因為一些原因而無法學習的技能或者興趣的遺憾吧。比如誰都有學一門樂器的想法,卻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學。每次想學的時候又會找各種藉口來逃避,如此反覆之後留給內心的不是遺忘,而是自責和內疚。那會給心靈造成傷害,從而影響到我們的家庭生活與工作。

本書作者

羅伯特·特威格爾(Robert Twigger),畢業於牛津大學政治系、哲學系。暢銷書作家、探險旅行家、終身微精通實踐家。他的第一本書《憤怒的白道服》(Angry White Pyjamas),講述其在日本道場學習一年武術的經歷,獲得威廉·希爾年度體育類圖書獎(William Hill Sports Book of the Year Award)和薩默塞特·毛姆獎(Somerset Maugham Award)。他曾為多家機構講授風險管理、自由博識、領導力課程,其中包括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商學院、牛津大學、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寶潔公司、馬士基航運公司等。多領域的涉獵讓他可以有眾多不同的視角來觀看問題,同時也能更樂此不彼的享受著學習的樂趣。

為什麼要讀本書?

來暢想一下,如果可以用輕鬆到不可能放棄的方法快速學會一樣感興趣的技能的話,人生是否會更加多姿多彩呢?本書作者就是這麼一位掌握多種技能,生活又多姿多彩的人。我們自小就從老師或者別的什麼書籍中經常看到「一門技能要用一生去體會,去練習」,這也讓我們對學習這件事情本身帶來了一些恐懼。誰都想日子過的愜意,誰都想嘗試不同的事情,誰都不想被一件事情框定住自己的一生。

本書告訴我們一種方法,可以對感興趣的技能或事物進行一定程度的「精通」,甚至可能其過程讓你愉快到不可能放棄。我們未必一定要對某一項技能鑽研成達人的程度,但我們可以達到一種靈活運用的「微精通」的程度,從而拓展我們的思維,讓生活和工作變的更多姿多彩,也讓人生變的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1、微精通的好處

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之中。我們可以精通一件小事,把它做大,也可以二者都做。它可被復驗,且往往能取得成功。它也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對其進行調整。

大部分的技能實踐中,入門技巧佔很大的比重,是整件事情的主要組成部分,且是推動任務前進的主要動力。許多學霸自稱他們有能力搞定多門外語、微積分、C語言,但他們都會故意忽略掉一點:學校的那種學習太死板,太乏味,還傻乎乎的。但是入門技巧卻能將這些缺點一掃而光。它能從入門技巧中學到改技能的核心,為我們的技能樹中拓展出新的分支。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都學過很多東西,最後都會放棄。並認為學會那些東西的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承認自己的無能。但是運用微精通的理論,我們就可以從一小點入手,然後逆流而上,學到更多。

無法學會一樣技能的最大原因是半途而廢、失去動力、心煩意亂。實際上更多的原因是得不到更多的反饋來激勵自己。得不到反饋,或者得不到進步的體現的話,很快便會失去信息,甚至放棄,尤其是在自學的情況下。

快速學習、強化課程、捷徑什麼的都無所謂,如果拿不出像樣的作品,最終還是會放棄。當你把自己所學的在聊天的時候說出的時候,朋友們通常會說:「別光紙上談兵,展示一下吧」。

如果實現了「微精通」,你就能得意洋洋了,無論是炫技還是暗自高興都隨你了。通常我們被灌輸的想法是,當你獲取到了足夠的知識之後,才能夠對別人進行傳授。但人們想要把學到的東西馬上傳遞給別人,而不是再登上五年。

當我們用微精通學會了多種技能之後,就能更快的學會更多的技能。因為很多技能其實是跨領域的。還能對思維有更多的創造力,無論對於工作還是學習都至關重要。想想那些創意大師,那些偉大的企業家,哪個不是興趣濃厚的跨界人士?

更重要的是,在別人眼裡,你會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本質上裝逼是第一需求,是否實用那都是後話。

如果你對這樣的技能有興趣的話,那麼請隨我來一起來對「微精通」一探究竟。

2、如何進行微精通

首先要選擇一個項目

先選擇一項微精通的項目,一項我們一直想學,卻一直遲遲沒有動手學習的項目。比如:攝影、畫畫、製作小點心,爬繩等等。

這個項目還得稍微有點難度,需要一定的努力才可以夠得著。

「只有哪些具有陡峭學習曲線的東西才值得學習。」

進入這樣的學習時,我們才會靜下心來,不再給自己找藉口。所以找點有難度的事情來做。

拆解項目

微精通的其中一個好處就在於不要讓自己處於「過於複雜」的陷阱之中。我們經常遇到那種有很高門檻的事情。這讓人望而卻步,我們需要許多的資格或者裝備以及更多的東西。這些東西看起來都複雜的荒謬至極,搞的我們都遠觀而不可褻玩。要麼拒絕,要麼像苦行僧那般的前行。

為了避免淹沒在錯綜複雜的事務之中,將項目拆解成多項任務之後,我們將回到簡單而精妙的有益世界世界之中。

樊登讀書會的老師曾經說過一個例子:把大象放到冰箱裡要幾步?打開冰箱,把大象放進去,關上冰箱門,只要三步。但是如果大象放不進去呢?在把大象放進去的這一步驟,在分解出三步,如果還不行,再進行分解,如此往復。把重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可實現的小步驟小任務。

仔細鑽研入門技巧

所有的新技能在實踐的初期都會存在障礙,而掌握入門技巧能夠克服這些障礙,其中一些需要增強自信心和熟悉度。

入門技巧能讓我們快速的對事物有基本的把握,可能到中期階段就不需要了,但在最初階段,它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我們大致可以把需要掌握的技巧分為入門技巧和實驗方法。所幸的是很多入門技巧都可以在各大視頻網站上找到,尤其是B站,還能諮詢專家詢問竅門。有時候竅門不止一個。

入門技巧有很多種形式,它可以是最簡單的改進方法,比如握筆的姿勢高一點,做煎蛋卷前先分離蛋清和蛋黃;也可以專注訓練某一方面,比如要玩滑板,先要可以站在滑板上不跌倒;要用滑板做360度空翻動作前,先轉動眼睛和腦袋,然後身體跟上等等。

入門技巧可以讓我們很投入的做事情,我們可以很安心的告訴自己,知道了技巧就能做。即使不能很快做好,起碼可以提高速度,讓我們可以忍受長達幾個小時的練習時間。

隨著學習的推進,到達了某個點之後,我們會發現不再需要這些技巧了,這說明它們一件完成了讓我們達到「微精通」的使命了。

我們想對某項技能使用「微精通」來學習的時候,並非一定有什麼宏偉的目標,可能僅僅是因為好玩。那麼我們有時候也沒必要從最基礎的部分開始學習,可以從感興趣的部分開始學習。

比如畫畫,我對畫畫的興趣在於畫出可愛的女孩子。那麼我的起步就並非是從圓錐體與靜物開始,而是直接從畫人體的局部開始。再或者直接從描畫開始。當描畫不能滿足我之後,再開始對基礎技能的學習。因為我明白每一步的基礎技能才能讓我後面的畫畫變的容易。

入門技巧和基礎能力固然重要,保持最大的興趣可以讓我們堅持下去,而不是讓學習變成一種「苦修」。

諮詢專家,借用工具

有時自己琢磨會走許多的彎路,尤其在瓶頸無法突破的時候。

我在學習口琴演奏的時候即時如此。《小星星》是我第一個演奏成功的曲目,當我覺得這首曲子只是開始的時候,遇到第二首曲子《雪絨花》的時候才知道《小星星》是我的「巔峰」。

而這個時候諮詢專家是少走彎路的最好方法。專家會告訴你許多在練習時候會忽略掉的問題,從而可以指出突破瓶頸的道路。

再說說《雪絨花》,我之所以無法完整的吹出這首曲子的一個原因在於我心中根本沒有節奏的概念。僅僅是按照腦子裡聽過的那個節奏進行吹奏,因此常常在吹奏的時候忙不過來。

在諮詢過專家之後,懂得了節奏的重要性,而不是跟隨著腦中所記憶的進行演奏。我的大腦還不是演奏腦,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覺,依靠節拍器可以將這個過程變的更加簡單。

學習推進的時候,有工具來打破固有習慣思維會讓人覺得驚喜,它能建立合理分配精力的層級結構。而我們只需要在關鍵時刻集中精力奮力突破就可以了,不需要全程使出吃奶的力氣。

但是在找尋專家之前,應該先發掘出該技能的興趣點。能用電腦程式弄出點好玩的東西可比只了解紙面上的知識要有趣和有用的多。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童心,孩子們在正式搞懂一個東西之前,就能發現很多樂趣。

可反覆驗證,可實驗

微精通必須能不斷的被重複,不然就太無趣了。最重要的是要能越做越好,一遍遍的實踐,看著自己持續的進步,會感覺非常的好。

用網際網路的話語來說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其過程可以重複,結局卻令人驚喜,從而讓人上癮。如果太容易預測結局,就會覺得無聊。這也是所選項目要略微有點難度的原因。

每次重複後都做總結,給自己機會在下一次做的更好,這就是遊戲性。要做到這一點,微精通就必須是易重複的。

比如:寫小說不算微精通,但寫100字的微小說就算。攀登珠穆朗瑪峰不算,攀爬巖牆就是。

反覆驗證的過程也是反覆的實驗,在驗證之中找尋可以改進的部分繼續進行實驗。一旦有了進步,就會有收穫,會讓我們更加持續不斷的練習,完善改進。

每項微精通的實現都是螺旋上升的過程,總能讓我們樂在其中。而這也能讓我們知道這些變化能推進到什麼程度,它們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學習的過程中暫時忘記學習結果,沉溺於改進的過程,那才是真正的學習。

而每一個反覆驗證的階段也可以展示給朋友看,得到稱讚的同時也能更激勵我們走向下一步。

到這裡為止,微精通的方法已經在這一節中說完了。但還沒有結束,我們會在下面一節裡具體列舉幾個微精通學習的例子。

我們先把微精通的核心用最快的速度來整理一下:

1、選擇一個自己有興趣且略有難度的項目。

2、仔細鑽研入門技巧,那是大多數技能的核心。

3、諮詢專家並借用工具。

4、過程要短,並可以反覆驗證,那樣才可以獲得持續性的進步和堅持下去的興趣。

3、微精通的例子

以上所說的微精通的方法似乎太過於抽象化了,何況每個需要微精通的技能情況又不太一樣,很難徹底理解上面所說的方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那麼我們用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如何使用微精通。

繪製出漂亮的線稿

畫畫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尤其是看到那些大神們作品的時候。這些大神的作品讓我們仰慕,同時也會掐滅我們心中的一絲希望。對於那些已經從業很多年還在持續不斷的訓練的大神來說我們的確望而卻步,也追趕不上。

但是我們把畫畫這一過程拆解開來無非是:線稿、上色、修改/

我們只說線稿,因為繪畫領域首先接觸到的都是線。然後找一張自己喜歡的線稿圖開始臨摹吧。很多大師也都會出版過適合臨摹的草圖集,非常適合與用來練習。

在繪畫的時候,初學者通常會追求畫的又好又像。但一味追求「好」是非常錯誤的。比如畫一個冰激凌,即便上面的花紋畫錯了,只要看著「酷」就可以了。那種複雜的線條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只要把臨摹的對象作為靈感的來源而不只是參照物就可以了。這樣畫起來更開心,效果也更好。

告訴自己,不論多基礎的畫,完成就能獲得快樂。而畫相同的對象並不一定會讓人厭倦,有人一直在畫茶杯和玻璃杯,每次都能通過更仔細的觀察看到物體和周圍環境之間的細微差別,於是又向前進了一步。與攝影不同,同一物體的繪畫可以有千變萬化的區別。

或許有人會說臨摹不是原創,那是一派胡言。臨摹是入門方法,可以藉此獲取信息並慢慢上手,更重要的是用臨摹來找尋自己喜歡以及順手的風格。

有沒有發現,僅僅是入門的方法,卻是可以反覆驗證的,且每一次都能看到不同的效果且提高。臨摹喜歡的作品也能讓自己堅持下去,並看到不足,並在下一次練習的時候提高。

我們可以在這裡停下來,用這個方法去學習別的技能,也可以繼續深入的去練習這個技能,直到成為下一位大師。

即興演講15分鐘

傑出的人都善於演講,善於在別人的面前表達自己。看看那些美國政客們哪個不是口若懸河,哪個不是張口就來?

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演講簡直就像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一樣的難受,甚至大小便失禁都有可能。

尤其是公開演講。但這無疑是大多數職業需要掌握的關鍵技能之一。

工作中或者宴會上,有時候會突然被輪到自己發表致辭,一昧的向後躲只會造成別人更想推你上去的舉動。這個時候很需要即興演講的能力,有關這方面的具體學識可以去看一本叫做《即興演講》的書籍,這裡講述的是用微精通歸納的技巧。

1、描述我們現在的所思所想。如果覺得緊張,沒準備好,就直接告訴聽眾。如果要說的主題並不是我們所知道的,就說這個主題讓自己聯想到什麼,給自己什麼樣的感覺。即便說的不太好,讓大家笑一下總是好的。

2、如果卡殼了,積極熱情的馬上請教觀眾。可以肯定,總是有人對你說的話題了解的更多一些。要積極熱情、非常尊敬的對待那些願意來幫助你的人。

3、儘可能的享受公開演講。只要儘量放鬆,和聽眾積極互動,不去刻意思考演講稿的內容,就算說的不太好玩,大家也會覺得你很有趣。

4、主動演講,在酒吧,聚會上都行。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但這是增強信心和提升幽默感的方法,而自信和幽默常常是成功演講的關鍵。

有沒看出來,與上面一個例子略有不同,但方法大致是想通的:

先找到入口(入門),用自己所知道東西的來說,實在不知道就通過聯想來說。一旦卡殼請教現場觀眾,保持謙卑的態度。享受演講來讓這個技能可以堅持下去,主動在可以練習的區域進行練習,並不斷的提高。在演講這個技能中,可以更多次的公開表演,自然就會獲得更大的提高。

寫一手漂亮的字

誰都希望寫一手漂亮的字。尤其是在這個觸控螢幕幾乎稱霸天下的時候更需要字跡來展現自己。想想我們去面試的時候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歪歪妞妞的字跡會留下多麼不好的印象?其中也包括我在內。那麼良好的手寫體就是解決的方法了。看本文的各位應該都早就工作了吧,也看過許多公文的手寫體,那麼只需要在原本寫字的習慣上略微改進一點點即可。

1、首先就是握筆高一些,要真的很高。握筆高的話我們就不只是用手腕和手指用力了,而是會讓整個手臂動起來。利用手臂可以提高手寫水平,字體會更飄逸,看著更好。

2、儘量寫的快一點。速度和美感是會相互對抗的。如果寫的慢,結果就是字形會歪歪扭扭非常醜。所以提高速度但保證精確度是非常重要的。改善的最好方法是練習,可以多寫日記的方法來進行。尤其是寫字的對自我的反饋非常的迅速和快捷,十分有利於快速進行調整。加上日記也是一種生活的記憶,誰也不想在年老的時候看到日記上的蝌蚪文而發怒吧。

3、合適的工具。不得不說好的筆寫出來會非常的順滑,並讓自己可以愛上書寫。再買一本精美的筆記本。有了合適的工具,我們會更加的努力。但請不要只停留在「新年計劃」的階段。

4、每一次書寫都當作自己成果的展示。可以收集一些明信片,堅持用它們來與朋友之間保持聯繫。古老的方式往往更能加深與朋友之間的友誼。卻也更能激勵自己要寫一手好字。

成為街頭攝影師

街頭攝影現在已經是一種時尚,隨著小型數位相機的興起進入了所有人的事業。加上現在的智能機的攝像頭也擁有了不亞於部分小型數位相機的功能後,一種全民攝影師的風潮似乎正在興起。

1、入門的技巧很簡單,就是「靠近點」。按下快門前,勇敢的上前兩三步,儘可能的靠近要拍攝的物體。如果是為了拍場景的話,則需要離遠一點,有大廣角的話則最好。但是街頭攝影往往是針對某一個很有趣的物體進行拍攝,因此靠近點是最好的入門技巧。原本想推薦某一款手機的,怕被嫌疑打廣告,還是算了。

2、手抖動是初學者常見的問題,現在的大部分手機和卡片機都有防抖的功能,記得要開啟。而利用雲臺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常常會碰到一種問題,就是看到一個好玩的事情拿出相機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或者說拍出來太過於模糊,最後開始懊悔為什麼動作那麼慢。

這裡說一個街頭攝影師森山大道的故事,他以「行走模式」拍攝時,並不會刻意的去尋找正在發生的有趣的畫面,而是找到一個好的背景,等待著好玩的事情在面膜發生(比如一輛自行車過去、一群玩耍的小孩子)。但是這種動態的拍攝即便快門設置的到1/500秒也會出現模糊。所以他也要儘量的靠近拍攝,在可能造成別人不快的情況下,他用黑膠帶裹住相機,那樣就不太顯眼了。

(看,這就是一個借鑑專業人士的範例,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3、裝備不需要昂貴,只要合適即可。現在手機攝影的流行也是因為設備不便利的話就很難帶到外面去。加上手機拍攝不會對周圍的陌生人造成太大的反感。

4、成果的回報刻意在社交網站上展示拍攝的照片,儘可能的多上傳,就會有更多的人來評判它們的優劣,而我們的興趣和精進會越大。

5、比起單反,數碼攝影更容易上映。一天拍攝上千張也可以,還不會手酸。(我家的無敵兔相機每次摸到它們就覺得「累」)日復一日的拍攝,很快就能提高技術。重要的是可以隨手拍攝。

6、有無線的實驗性。色彩、黑白、濾鏡,處理過程可以增加色彩的飽和度,提高對比度。尤其是現在的各種P圖軟體,更是把攝影帶入了一個具有實驗性和創造性、充滿期待的精彩世界。

4、微精通後的人生

得到的王爍老師說過:「我們哪裡有資格去教育孩子,孩子在求知慾上遠遠高於我們。他們不畏懼失敗,永遠在饑渴的學習。」

一切始於興趣,如果不感興趣就不會關注,更不會學習。快樂的人有很多興趣,人也很風趣,嚴重缺乏興趣是心情抑鬱的徵兆之一。但沒有人會給我們送「興趣許可」。

我們依靠著影像來產生快感,卻理所當然的放棄了真正的參與。那顯得我們很「專業」,但無法感動。所以,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釋放熱情,投入到自己的興趣到一切事務中去,並付諸行動。

生活的目標並非精通一門學科,儘管看起來很誘人。很多某一領域的大師活的並不快樂,還浪費生命。生活的目標是利用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過我們能夠過的日子。那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加博學、開放、有活力。實現各種微精通,讓自己對任何東西都有興趣而積極投入。

當我們懂的越多,越能對事物提出不同的觀點,對我們就越有利。不同領域的知識常以驚人的方式取長補短。畢竟,創造的核心是將未曾有過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想想看,多領域的知識協同的時候,我們的精進速度就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了。而對多領域的「微精通」也並非要花上太多的時間,只要按照相關步驟反覆實驗幾次就可以了。

因此學習了微精通後,會變得更加的多才多藝,更快樂、更成功。我們拖延、我們學習、我們懶惰。本質上不就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嗎?但了解了微精通之後,我們將獲得平靜,獲得成長。就仿佛有了一個可以幫助我們的朋友那般。

所以,想做就做,先從入門階段開始,不斷的精進,不斷的「精通」新的領域,這是我們走向平靜和幸福的途徑。

總結

這本書說到這裡算是結束了。我們來重新總結一下本書所說的觀點,所謂的「微精通」是以興趣和入門作為出發點,快速了解一門學科和技能的手段。從感興趣的方法入手,滴水滲透式的方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來對一門學科進行基本的掌握。入門之後是否要再繼續深入,則要看這個學科或者技能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了。如果沒有可以立刻換一個,有的話則繼續用這類可以反覆驗證小步快跑的方法繼續深入和練習。

在不斷的拓展新領域的時候,我們可能成不了專家,卻會更加的博學。這樣可以讓我們思考問題時候有更多的角度和觀點。當然也更適合與創新。

如果對「微精通」感興趣的朋友的話,希望可以去看看原書,裡面大量的實例可以讓人更透徹的了解其原理和實踐步驟。

我做的解讀僅僅是我個人對本書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歡。

謝謝。

相關焦點

  • 微精通,輕鬆精通一項技能
    本書的前30%是理論闡述,回答了3個主要問題:什麼是微精通?如何做到微精通?微精通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獲益?後70%列舉了可以去嘗試的微精通,包括繪圖、愛斯基摩翻滾、砍伐原木、衝浪、砌牆……有些不太適合我們國情,這部分隨意就好。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中。你可以精通一件小事,然後把它做大。微精通可被復驗,且往往能取得成功。
  • 走上微精通之路——《微精通》
    這本書告訴我們,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但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中。你可以精通一件小事,然後把它做大,也可以二者都做。微精通可被復驗,且往往能取得成功。它的實踐本身就是令人愉悅的過程。學習微精通,並不是讓你遵循讓人失去活力的方法(比如購買入門教科書);也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要做那些似乎永遠做不完的事情。它的有限性能讓你對這個世界保持興趣,同時消除焦慮,不會讓你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
  • 微精通:終於有一本書為「三分鐘熱度」正名了!
    想提高廚藝,又覺得處理食材、掌握火候、調節口味都太過複雜,不知從何下手,於是索性放棄。多少次,你興趣的小火苗才剛剛燃起,就被「達到精通太難了」給無情澆滅。不怪你,因為想要精通一門技藝,真的很難。放棄嗎?
  • 微精通:快速學會任何一個技能的方法論
    這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技能學習方法。書中包括了 39 項具體技能的微精通方法,我要找時間去嘗試一些。只要能對你學習有幫助,你儘可能嘗試一下。4. 成功回報在實現微精通的過程中,你都需要取得明確的、毫不含糊的成功。所以說,烹飪、汽車駕駛、劃皮划艇都不屬於微精通,而做煎蛋卷、手剎轉彎、愛斯基摩翻滾確實是微精通。
  • 《微精通》告訴我們,找到「中心點」是成功做好事情的關鍵
    我們的一生不可避免會遇到很多變化,很多新知識,新領域,為了能夠及時應對變化,掌握更多技能,儘量確保自己能夠活到老學到老,保持大腦充滿活力。而微精通,正是一種理想的學習策略,同時也是一種嘗試開展新的潛在課題研究的方法,對人一生的學習都大有裨益。我們今天繼續來分享《微精通》這本書。
  • 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學習過後,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很快就將知識卡片做了出來,並把卡片發到群裡,讓其他不會做的同學好一陣羨慕。 看著這些知識卡片好看又美觀,做出來的同學說其實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就那麼一張小小的卡片,可能需要耗費幾個小時的時間,可即便這樣,好多人也認為只要花幾個小時就能學會一項技能,也是值得的。
  • 速讀技能適合哪些人,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提到速讀,我們很容易把它和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等詞語聯繫起來,這是一組讓大家覺得很神奇的詞語,充滿了好奇。        那麼問題來了,學會速讀到底能來用來幹嘛呢?首先我們要明白,速讀不是萬能的。簡單來說,速讀就是在保證閱讀理解記憶效果大於或者至少等於我們傳統閱讀,但是閱讀速度是傳統閱讀速度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一種技能。通常用速讀法閱讀,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取知識結構,理清知識脈絡,找到需要格外理解掌握或者記憶的重點。
  • 速讀 第一課|了解 速讀的6個基本概念
    速讀,聽起來是不是一個很高大上的名詞呢?有些人天生就擁有比常人更快的閱讀速度。比如,一本五十萬字的小說,平常人可能需要一整天才能讀完,而閱讀速度快的人幾個小時就搞定了。速讀,首要的好處就是能夠節省出更多的時間。
  • 萬王之王3D技能精通怎麼點_全職業技能精通加點推薦
    萬王之王3D技能精通怎麼點?遊戲中每個職業都需要進行技能精通的加點,各職業加點也不一樣,很多萌新玩家都還一頭霧水,下面爪遊控小編整理了萬王之王3D全職業技能精通加點推薦,希望能幫助大家。
  • 淺談掌握速讀技能能給我們帶什麼樣的好處
    現在社會因為人口急驟的增長,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很多的朋友都想在工作過後,或度假之餘讀一些書籍,以此來放鬆下自己的心情,其次是提升自己的文化能力,但是如今人們的閱讀速度依舊過慢,然每日的時間又略顯緊迫,工作中可能有大多的文件需要處理,而生活中又有太多瑣事要忙,時間緊湊閱讀速度過慢限制我們一顆熱情想要學習的心
  • 151頁電氣識圖實操手冊,入門到精通快速提升
    151頁電氣識圖實操手冊,入門到精通快速提升作為電氣施工人員,日常工作中,離不開電氣識圖,電氣識圖是電氣施工人員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技能之一。但是電氣圖紙也是比較複雜的,對新手而言確實不容易搞懂,還有一些常用的術語、電氣符號,都跟電氣施工息息相關。
  • 弱電電工基礎技術手冊,新手從入門到精通利器!
    弱電電工基礎技術手冊,新手從入門到精通利器!大家熟悉的電工,一般都是從事高壓強電方面的工作,但是弱電電工的概念人們並不是很清楚,弱電電工是指從事建築物內部以及內部和外部間的信息交換與信息傳遞工程安裝維修工作的電工。如今,信息化發展越來越好,弱電電工在建築領域中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 雙語速讀:3個方法助你放棄計算器,構建自己大腦智算的技能
    大家好,今日與大家分享雙語速讀:3個方法助你放棄計算器,構建自己大腦智算的技能。許多學生已經非常依賴計算器,因為這些設備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然而,在沒有計算器的幫助下完成數學問題解題的能力可以幫助考生避免某些錯誤,並能更快地完成ACT和SAT等相關學科的考試.
  • 速讀速記成高效學習「利器」
    通過記憶力開發,學習對於學生來說不再是枯燥的事,整個學習將是一個開心快樂的過程。    右腦潛能開發潛力無限  「右腦潛能開發就是在短期內迅速激活人的記憶潛能,喚醒人的創造潛力,快速提高閱讀和記憶能力的一種培訓課程。但目前,僅有少部分人初步認識『右腦開發』。」
  • 「速讀風雲榜,高手齊上榜!」 —— 楊氏速讀暑期結業典禮
  • 你知道的所有「速讀法」可能都是錯的
    做書註:一直以來,都會有人聲稱可以在不影響理解程度的前提下,非常快速地閱讀,並且能夠將這種不可思議的技能傳授給別人
  • 人人需要高效速讀
    今天聽了貝貝老師《高效速讀》課程的介紹。感受頗深,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高效速讀的看法。一、閱讀是學習必備技能閱讀的重要程度無論說多少遍都不為過,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語文學科地位凸顯,閱讀重要性水漲船高。高中以前的語文依靠解題技巧和自身的積累尚可應對,到了高中之後,對於語文的要求不再是解題技巧,考核的重點是閱讀的積累和理解,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單純靠去上補習班就能在短時間內有較大幅度提高的。
  • 速讀訓練堅持不下去?試試「想像成功法」
    看著自己之前取得的成績連續跌落,內心有一種想要放棄速讀訓練的想法,可是又不甘心,就在這左右為難之際,我想到了用「想像成功法」讓自己堅持下去。聯想到這些文字,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對啊,為什麼我要一直糾纏在速讀訓練當下遇到的困境,為什麼我不可以試著從問題的另一面去解決它!
  • 讓學習真正發生,掌握30微技能,中考英語140分So easy!
    「學英語是不可能高能低分的。如果你的語言能力很強,學了會運用,那麼,你在考試中就不可能拿低分。」專家說。30項微技能全掌握, 140分以上So easy 語言能力強不可能低分,但是對於有應試需要的學生來說,怎麼才能獲得更高分,甚至在中考英語中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