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通:真正的高手,都能花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技能

2021-02-08 Sunny視界


 

最近,老師在教我們用PPT做知識卡片來整理自己所閱讀過的書籍。

 

學習過後,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很快就將知識卡片做了出來,並把卡片發到群裡,讓其他不會做的同學好一陣羨慕。

 

看著這些知識卡片好看又美觀,做出來的同學說其實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就那麼一張小小的卡片,可能需要耗費幾個小時的時間,可即便這樣,好多人也認為只要花幾個小時就能學會一項技能,也是值得的。

 

回想過去,我們想要學習一項新本領,很多時候會先去買來一大摞與之相關的書,然後再花上大量的時間啃,再接著可能理解能力不好的人,看到後面就忘了前面,又再翻回去複習幾遍,且不說花了那麼多時間到底掌握了沒?但別忘了這還是理論,要是真讓實踐一下,解決一下問題,有幾個人是出師的?

 

恐怕很少。

 

仔細想想,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也曾有過以上這樣的經歷,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做一件事,時間越長越好,你投入進去是對的,但是方向要正確、對所學的知識要感興趣、要有熱情,若是在副業上的學習還能對主業有所幫助,那就再好不過了。

 

有人說,光看主業都來不及,哪有那麼多時間看別的啊。

 

別急,最近在看的一本《微精通》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其實開頭講的做知識卡片這件小事,就是一件微精通。

 

《微精通》這本書是畢業於牛津大學政治系、哲學系的羅伯特.特威格爾寫的,作者自己就是一名終身微精通的實踐家,很難想像他既是一位作家,又是一名探險旅行家。

 

微精通倡導人們可以多學習一些小技巧,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只用掌握幾個要點,說不定學到的技巧以及受到的啟發,在未來的某一天能給你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  那微精通的具體含義到底是什麼呢?

 

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但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中,你可以精通一件小事,然後把它做大,也可以兩者都做,微精通可被復驗,且往往能取得成功,它的實踐本身就是令人愉悅的過程,你可以試著去實踐微精通,它有一定的彈性,可以對其進行調整,同時,當你用一種三維立體的方法開展學習時,大腦中的各種感覺神經元也會被調動起來,變得活躍。

 

二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微精通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做過一項研究,得出了以下成果:

 

相較於一般的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跨界的可能性更大,比例為:攝影師-2倍,音樂家-4倍,藝術家-17倍,工匠-15倍,非專業寫作作家(如詩人或小說家)-25倍,表演者(如演員、舞者或魔術師)-22倍。


 

從中可以看出這些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已經是專家了,但他們還對專業之外的領域感興趣,從中獲得了很多新的視角,這又反過來增強了他們的專業性。

 

又比如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博士的兒子路易斯是個科學天才,但雷斯博士卻把兒子送進一所以藝術和手工著稱的學校,以此實現通識教育。

 

路易斯沒有沿著高等微積分的道路一路狂奔,而是先做了技術製圖和木工方面的工作,這並沒有妨礙他後來繼續研究科學,最終贏得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路易斯把他的成功歸功於自己能夠搭建任何想得到的實驗裝置,這和他接受的通識教育及職業初期的工藝工作密不可分。

 

這說明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從其他領域獲得靈感,藝術家和作家也可以從非藝術背景中得到啟迪。

 

這些都是微精通的經典案列,對於我們自身的學習來說,也有一定的啟發。

 

有段時間很多人主張只要學習10000個小時就沒有學不成的事,可是若你對於你所學的內容絲毫沒有興趣,也談不上什麼熱情,只是一味的單調重複,再加上方向沒有選擇好就開始蠻幹,其實結果並不一定就能成功。

 

這樣,倒不如找一個微小的方向,學習精通,在大的方向上只要不偏離,反而對於專業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三 學習微精通的方法:通過實踐6個精確結構來掌握

 

每一種微精通都有以下6個結構:入門技巧、協同障礙、背景支持、成功回報、可復驗性和可實驗性,掌握好這幾點,學會一項微精通就不難。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入門技巧:就是讓你邁開步子走上微精通之路的方法或技巧,比如握筆的位置高一些、做煎蛋卷前先分離蛋黃和蛋清等,它使你能夠很投入地做事情,即便不能很快做好,起碼可以提高速度,讓你有耐心忍受長達幾小時的練習。

 

協同障礙:這是你學新東西時所要解決的最大麻煩,嘗試學習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會遇到協同障礙,比如雜耍你得同時一手拋一手接,這裡的技巧可以先集中於拋,再轉換到接,分離並建構這些技能,會幫助發展相關的神經通路,從而使你玩起來更遊刃有餘。

 

背景支持:嘗試一項微精通之前,需要良好的裝備、時間和開放思維,比如練琴的時候就準備好琴,潛水的時候就準備好醫用耳塞;當然還包括周圍的環境和人,好的背景支持才能激勵你一遍遍堅持練習。

 

成功回報:所有的微精通結構中都含有成功回報:或是不錯的機會、或是面臨自我挑戰,又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不論事情有多小,微精通都能讓你感到有所收穫。

 

可復驗性:微精通必須能被不斷重複,比如寫小說就不算微精通,但寫一百字的微小說就算;攀登珠穆朗瑪峰不是微精通,而攀爬巖牆就是,一遍遍實踐,越做越好,看著自己持續進步,那真令人驚嘆。

 

可實驗性:微精通就像一間微型實驗室,是一個可做無數實驗的地方,它能拓展知識面,帶你深入課題研究,通過實驗,你能對反覆做一件事情增加興趣,進步神速、收穫滿滿。


 

四 自己讀完這本書的感受

 

讀完《微精通》,我用做知識卡片這件事來實踐了一下,收穫很大:

 

我的入門技巧是用PPT快速上手,電腦、軟體以及老師的課都給了我不錯的背景支持,但是在剛做不久我就遇到了協同障礙:就是排版、配色和想要表達的邏輯之間的衝突,後來我按照書中方法,先在稿紙上寫下邏輯,草擬一遍想要排版的樣式,做完後再來統一看配色是否協調,這樣一件事情做完再做另一件事,避免幾件事帶來的衝突,最後完成的小小成就感就是帶給我的成功回報,還有,這件小事是可復驗也是有可實驗性的。


 

綜上,在這忙碌的時代,留給我們大塊學習的時間不多,但我們還是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多學習一些技能,只要我們多做生活的細心觀察者、探索者,不斷將一個個微精通實踐起來,相信在未來的路上,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對這本書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微精通:快速學會任何一個技能的方法論
    這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技能學習方法。書中包括了 39 項具體技能的微精通方法,我要找時間去嘗試一些。初期要精通一件小事,然後把它做大,也可以二者都做。(書中指一件小事,是指通過專業技能來完成一個作品或做好一件事,比如:彈好一首曲子、做好一道菜、做一個基礎的程序)通過這種方式,每完成一個微精通,都需要實踐並能看到成功的反饋。從一小點開始,然後逆流而上,探究更多。
  • 《微精通》速讀:輕鬆到不可能放棄的技能學習手冊
    我們未必一定要對某一項技能鑽研成達人的程度,但我們可以達到一種靈活運用的「微精通」的程度,從而拓展我們的思維,讓生活和工作變的更多姿多彩,也讓人生變的具有更多的可能性。1、微精通的好處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之中。我們可以精通一件小事,把它做大,也可以二者都做。
  • 微精通,輕鬆精通一項技能
    本書的前30%是理論闡述,回答了3個主要問題:什麼是微精通?如何做到微精通?微精通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獲益?後70%列舉了可以去嘗試的微精通,包括繪圖、愛斯基摩翻滾、砍伐原木、衝浪、砌牆……有些不太適合我們國情,這部分隨意就好。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中。你可以精通一件小事,然後把它做大。微精通可被復驗,且往往能取得成功。
  • 走上微精通之路——《微精通》
    這本書告訴我們,微精通是一種完整的、獨立的實踐體系,但也可以擴展到更大的領域中。你可以精通一件小事,然後把它做大,也可以二者都做。微精通可被復驗,且往往能取得成功。它的實踐本身就是令人愉悅的過程。學習微精通,並不是讓你遵循讓人失去活力的方法(比如購買入門教科書);也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要做那些似乎永遠做不完的事情。它的有限性能讓你對這個世界保持興趣,同時消除焦慮,不會讓你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
  • 微精通:終於有一本書為「三分鐘熱度」正名了!
    想學鋼琴,又害怕每天一小時的枯燥練習。想學畫畫,又覺得素描基礎練習實在是無聊透頂。想提高廚藝,又覺得處理食材、掌握火候、調節口味都太過複雜,不知從何下手,於是索性放棄。多少次,你興趣的小火苗才剛剛燃起,就被「達到精通太難了」給無情澆滅。
  • 《微精通》告訴我們,找到「中心點」是成功做好事情的關鍵
    我們的一生不可避免會遇到很多變化,很多新知識,新領域,為了能夠及時應對變化,掌握更多技能,儘量確保自己能夠活到老學到老,保持大腦充滿活力。而微精通,正是一種理想的學習策略,同時也是一種嘗試開展新的潛在課題研究的方法,對人一生的學習都大有裨益。我們今天繼續來分享《微精通》這本書。
  • 如何花少的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
    花時間學習不見得就是真正的學習。因為你的學習方法一開始就是錯的話,那麼花再多的時間在學習上也是無濟於事。所以你得看看這篇文章,如何花少量的時間卻仍然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知識整合法聰明人不僅是學習成績優異,更重要的是有獨到的學習方法。不像大多數學生憑記憶來求取好成績,聰明的學生追求的是把知識串聯起來構成一幅大的畫面。
  • 0基礎,如何快速精通Excel​?
    有時候,判斷一個技能究竟「有沒有用」或者「能不能用得上」的前提是你是否已經足夠掌握了這個技能。我也見過很多學員,每次我推薦他/她學習某一塊知識的時候,總是聽到這樣的回答:老師,我現在用不到那麼多,先不學了。
  • 萬王之王3D技能精通怎麼點_全職業技能精通加點推薦
    萬王之王3D技能精通怎麼點?遊戲中每個職業都需要進行技能精通的加點,各職業加點也不一樣,很多萌新玩家都還一頭霧水,下面爪遊控小編整理了萬王之王3D全職業技能精通加點推薦,希望能幫助大家。
  • 讓學習真正發生,掌握30微技能,中考英語140分So easy!
    Isabella的媽媽說,樹童的「我能演」課程,用經典童話劇表演的方式,讓孩子在有趣的場景中開口說英語,孩子從小就喜歡學英語、自信說英語。「學英語是不可能高能低分的。如果你的語言能力很強,學了會運用,那麼,你在考試中就不可能拿低分。」專家說。
  • 真正的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
    但是,要真正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遠遠沒那麼簡單。02 做長半衰期的事,讓時間放大努力想成為真正的長期主義者,最先要過的一關,是學會如何對待時間,因為時間是長期主義的核心所在。採銅根據這兩個維度,把事情劃分成了四個種類: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收益值高,也就是你能體驗到的愉悅度等各種價值,都非常明顯,另外,衰減速度還很慢。
  • 《優秀到不能被忽視》:興趣源於精通,4點策略幫你打造完美工作
    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激情,往往來自於精通這件事情,激情往往是精通的副產物。耶魯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艾米·瑞斯奈斯基,一直在研究人們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所有頂級的專業高手,無一不是經過長期的刻意練習獲得優秀的專業技能,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一萬小時理」定理,告訴我們精通任何事情,至少需要練習一萬小時。莫扎特三歲就開始學習音樂、科比六歲就迷上了籃球、扎克伯格11歲就開始學習編程。
  • 真正的養花之人,都有一個「過程」,並不是花多、花貴,就是高手
    真正的養花之人,都有一個「過程」,並不是花多、花貴,就是高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花,而且這些湧入的喜歡養花之人,都是盲目的去買花,買貴的買好看的,結果買回來一堆,最終的結果養上一段時間全部都死掉了,然後再去買一批,這樣一直循環,其實您並不是養花的高手,真正的養花之人它都有一個過程
  • 這才是Excel高手真正的水平!
    他這些年招聘了很多人,有應屆畢業生也有社會成熟人才,這些人的簡歷裡不約而同的寫著「精通office辦公軟體」,可在實際工作中卻令人大跌眼鏡,他們以為記錄個數據,進行個匯總就是精通Excel了。Word不好,不會太明顯;PPT不好,還可以下載模板;可Excel要是不好,連"度娘"都救不了.然而學會Excel,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 高手才知道的真相:真正厲害的人能甩你10條街
    後來他們將這個模型也用到很多地方,譬如醫院護理人員的能力提升。 在德雷福斯技能獲取模型中,他們把能力水平分為新手、高級新手、勝任者、精通者、專家5個層次,每一階段都有相應的判斷標準。
  • 卓有建樹的人都是學習高手!這兩張圖建議永久收藏
    作者舒生在某一領域卓有建樹的人未必天賦異稟,但一定是學習高手,尤其是那些依靠自身努力成功的人,他們無一不有自己卓有成效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怎樣判斷學習水平高低?能夠分析所學、評估所學和創造性地運用所學,才是有效學習和深度學習的標誌。如何進行有效學習?——不可不知的學習金字塔從主觀上看,主動學習要遠比被動學習有效;從吸收轉化來看,輸出式學習遠比輸入式學習有效。
  • 那些不加班的人,都是怎麼做Excel的?
    然而如果你每天能花5分鐘學一個簡單的技巧,10倍提升工作效率絕對不是空話!例如在做求和時,一般人都是一個個點求和按鈕,或者輸入公式計算,而高級的操作是輸入「alt+=」,所有一秒搞定!其他類似的操作不勝枚舉。
  • 怎樣花最少的時間來背單詞?
    怎麼背單詞一直困擾託福雅思考生,同學們都想花最少的時間快速的記憶單詞。本文介紹背誦英語單詞的記憶方法,同樣適用於託福和雅思備考的考生。怎麼背單詞是一個老話題了。這次在開始講背單詞的方法之前,我們先認清一些事實。
  • 真正的AI高手,都在成人培訓班裡
    其他三個專業,與其說是人工智慧,倒不如說基礎的程序語言學習,主要學Python或者Java,「剩下的時間就做大量的實戰項目」,與真正的人工智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具體的課程,蛋蛋姐沒有上過。但一些社交媒體上的評論,也間接地反應了一些問題。「學歷、工作經驗直接卡死,根本沒有面試機會,就業協議、合作企業都是假的!」
  • 碼農:簡歷千萬別寫精通java,我都被問到字節碼內容上去了!
    比如「精通」,「熟悉」,「熟練掌握」,「了解」等,通過這些詞就能大致了解候選人對該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了,既然是這樣,那好多人就會想那就寫精通不就行了,其實這樣的話可能並不是什麼好處,近期就有一名碼農朋友去阿里面試,他的簡歷上寫到精通java, 結果當被問到java部分時,他尷尬了,用他的話說就是已經問到字節碼上去了,說明問到的問題比較有深度了,他實在是接不住了,可見這個「精通」二字也不能隨便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