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飽受PM2.5威脅 "環保署"正式向老舊柴油車開刀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鋒面影響,中部空氣品質不佳,一對情侶在臺中熱門望遠景點「望高寮」木棧道相擁,絲毫不受朦朧天色影響。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3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飽受細懸浮微粒PM2.5威脅,臺灣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來源最大宗是汽機車等「移動汙染源」。臺中南部被曝整個2月都籠罩在細懸浮微粒濃度中級以上的不良空氣,臺「環保署」決定向老舊柴油車下手。

據報導,臺「環保署長」魏國彥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高屏區將啟動空汙總量管制、中部及雲嘉南減量管制。臺中市政府提出17PM2.5減量對策,擬優先實施在港區及工業區,要求柴油車加裝濾煙器,並加嚴鋼鐵業、電力設施排放標準。

臺灣地區每年10月到來年34月有霧霾,根據研究,臺灣空氣中的PM2.525來自工廠排放物,汽、機車等「移動汙染源」佔36,其中又以柴油車佔1成以上最多。

臺「環保署」擬推動各縣市管制計劃,逐步管制車齡16年以上的一、二期老舊柴油車進入港區及工業區,三期柴油車則須加裝濾煙器,輔導業者汰換老車。「交通部」表示,營業車輛是民眾生財工具,「環保署」要先制定更嚴格的排放標準,「交通部」執「法」才有依據。也有民眾擔心貨運公司會將換車經費轉嫁給消費者。

臺「環保署」周五將召開第一次「空氣汙染減量行動督導聯繫會報」,由「環保署副署長」符樹強主持,包括「衛福部」、「農委會」、「經濟部」、「教育部」、「內政部」及「交通部」與會,希望監理單位落實柴油車定檢、汰換15年以上二行程車,並研商特定區域禁止老舊柴油車進入的可行性。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臺"環保署"修"法":PM2.5達350微克 禁開車、騎車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環保署」今天預告修正「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應變辦法」,規定各縣市的懸浮微粒(PM10)24>小時平均值達每立方公尺500微克或細懸浮微粒(PM2.5)達350微克以上,須禁止戶外運動賽事、禁止大眾運輸及電動車以外車輛通行、工廠空汙排放須減量4成,並由縣市政府決定是否停課因應
  • 數據顯示:去年臺灣地區6281人死於PM2.5所造成的慢性病
    原標題:數據顯示:去年臺灣地區6281人死於PM2.5(圖) 數據顯示:去年臺灣地區6281人死於PM2.5。(圖/《中國時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大學公衛學院發現,去年全臺6281人死於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臺灣近3年PM2.5平均值僅2地合格(圖)
    臺灣近3年PM2.5平均值僅2地合格(圖) 2016年01月06日 15:2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84萬柴油車3年未定檢 臺環保部門、新北市府遭糾正
    「監委」仉貴美調查發現,臺環保部門為空氣汙染防制主管機關,就柴油車定期檢驗業務一事,遲未能與臺交通部門達成共識,導致全臺84萬餘輛柴油車,近3年來未依規定接受定期檢驗,另新北市政府接受環保部門補助,辦理「柴油車底盤動力計排煙檢測站設置計劃」,8年內耗資3239萬餘元(新臺幣,下同),原核定項目卻皆未施做,臺監察機構今通過糾正環保部門、新北市政府。
  • 你所不知的9個PM2.5指數超標的地方
    逢年過節燒香拜拜,你知道即使是隔壁宮廟燒香,家裡的PM2.5也會飆高嗎?來看看9個你不知道的pm2.5所在:1.馬路邊交通廢氣 ——道路交通汙染是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車、電車、摩託車等機動車輛在道路上運行時排放廢氣、產生噪聲和振動所造成的環境汙染。
  • 西安PM2.5濃度晚上高於白天 黃標車夜間扎堆出行
    而大家知道,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導致霧霾的一個重要元兇,按道理說,白天街道上跑的車比晚上要多得多,可環保監測數據卻顯示:晚上西安城區PM2.5等汙染物的濃度卻明顯要高於白天,那麼,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西安城區PM2.5濃度晚上高於白天    最近一段時間,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一到晚上,西安市一些街頭設崗查車的交警明顯比以前多了,他們可不是在查酒駕或者例行檢查,而是和環保部門一起,突擊檢查黃標車。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臺灣跨年煙火導致空氣汙染 澎湖馬公PM2.5超標8倍
    中國臺灣網1月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短暫絢爛煙火,帶來的卻是致命空氣汙染!臺灣「環保署」3日公布高雄義大世界、澎湖馬公2處跨年晚會煙火施放的空氣監測狀況,結果義大世界的PM2.5濃度飆升超過250微克,澎湖馬公更是達到447微克,超過紅色警戒54微克的標準8倍。
  • 北京明確2020年各區PM2.5改善指標 重點治理柴油貨車
    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近日,《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實施。行動計劃對2020年北京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的各項目標數值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並提出了改善的相關細則。同時,確定了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等目標。其中,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在內的中心城區,PM2.5的年均濃度要控制在52微克/立方米左右。
  • 廣東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2018年,深圳制定新一輪老舊車提前淘汰獎勵補貼辦法,率先執行輕型柴油車國四標準,對國一、國二汽油車和國三柴油車限行,重點加大柴油貨車補貼力度,通過打出「組合拳」堵疏結合,提前淘汰老舊車12.9萬輛,佔全省淘汰數量近一半。
  • 臺灣空氣汙染嚴重 "環保署"祭出重手處罰超標工廠
    華夏經緯網11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歷經入秋最嚴重一波空氣汙染,禍首完全來自境內工廠、汽機車排放,臺「環保署」祭出重手,最快本周五預告修訂「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除了增訂細懸浮微粒(PM2.5)標準,更將下修五種汙染物標準值,一旦達到標準值濃度時,地方政府可要求電廠降載、工廠停工、車輛通行或學校停止戶外活動。
  • 廣東去年PM2.5僅31微克,深圳26微克創15年來新低
    2018年,深圳制定新一輪老舊車提前淘汰獎勵補貼辦法,率先執行輕型柴油車國四標準,對國一、國二汽油車和國三柴油車限行,重點加大柴油貨車補貼力度,通過打出「組合拳」堵疏結合,提前淘汰老舊車12.9萬輛,佔全省淘汰數量近一半。
  • 北京市2017年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能否持續下降?
    治散煤 調整高汙染企業 淘汰老舊機動車上個月,國家「大氣十條」第一階段和北京市2013年至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也告一段落。北京市經過五年的大氣汙染治理,到2017年底PM2.5年均濃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任務目標。這與2013年的90微克/立方米相比,降幅達到35.6%。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合肥PM2.5和PM10濃度持續下降
    4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合肥市對外公布的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該市生態環境質量和汙染防治水平穩步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3%、0.6%,2014年以來,合肥市大氣顆粒物PM2.5和PM10濃度已持續6年下降
  • 洗鼻器可清PM2.5? 臺灣醫師:別傻了
    華夏經緯網1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PM2.5空汙嚴重,不少民眾以為洗鼻器可清除鼻腔內的細懸浮微粒,但醫師指出,以洗鼻器清潔鼻腔黏膜,確實能夠舒緩鼻炎、鼻竇炎等不適症狀,但無法降低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 臺灣西半部空氣汙染髒到爆表 環保部門稱只是開始
    (臺灣《聯合報》/蔡維斌 攝)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9日臺灣西半部灰濛濛一片,幾乎看不到天空,不少人一早起床咳不停。「環保署」表示,9日空氣汙染是今年入秋最髒,汙染範圍廣、濃度高,臺灣西半部14個測站髒到爆表,又以臺南新營、善化最嚴重,但這波空汙並非境外威脅,主要汙染物是島內汽機車、工業區。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2020年穗空氣要達國家標準】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年起開始實施,日前,@廣州環保 就落實新環保法的情況在官網向社會公布。(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2012年發布標準,至今有效)  目前中國的pm2.5年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第三階段標準一致,但與世衛組織pm2.5指導值差距較大。
  • 奧司汀空氣淨化器HM450 徹底消除室內PM2.5
    據權威機構研究顯示,當PM2.5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的死亡風險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約增加15%。研究也顯示,PM2.5濃度越高,呼吸系統病症和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同步增高,這也正是人們擔心的主要原因。國慶小長假剛剛過去,霧霾天隨之而來,霧霾天氣籠罩了京津地區,「霧霾天氣」是我們對PM2.5的另一種叫法,也是人們對重度汙染的一種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