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沒有契約精神了?

2020-09-15 紅衣心理

原創、深度、格調

一談到契約精神,很多人便會認為是西方國家因商品經濟的誕生而隨之衍生出來的。通過交易雙方達成協議,用合同的方式來保障雙方的權益。

契約精神維護了市場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中國是以農立國,農業自給自足,沒有交易,所以導致國人認為我們不需要契約精神。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當下中國是否適合契約精神? 答案是肯定的。21世紀的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這片土地上誕生,為中國經濟開拓未來。

雖說我國目前依舊是農業大國,但市場經濟扮演著重要角色。契約精神是文明的起源,是維持經濟穩定發展的先決條件。

反觀歷史的軌跡,農業和市場經濟都需要契約精神。以農業為主的古代早就實施了契約精神,在銀帝藝術館藏有較大數量的元、明、清到民國時期的農田房產交易的契約記錄。

土地所有權的變更已有3000多年歷史,且一直延續至今。由東周之前的「井田制」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卒士之濱,莫非王臣」;從魯國的「初稅畝」至秦國的商鞅變法,我國逐漸開始以法治理土地私有問題,不同朝代、時期都有土地法的更替。

土地法伴隨著貢奉和稅收等出現,具有強制性,本來就是一種契約。這些歷史證據足以證明以農立國的中國一直都有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的起源

契約精神源於古希臘,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如今,中國需要契約精神為發展保駕護航,包括了私人契約精神和社會契約精神。

如果一個國家只是依靠道義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缺乏契約作為底線,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會亂套。

違背契約精神帶來慘痛後果的案例數不勝數,例如,陳曉違反協議披露公司信息案,在持續6年後,最終判定陳曉償還協議稅後對價金額1000萬。

作為當今市場經濟的領軍人物,陳曉沒有堅守底線違背了私人契約精神,讓自己損失了名譽,同時也讓國美集團受到強大的衝擊。

一個國家需要法律來維護國家秩序,而法律就是契約。如果我們藐視法律,輕則罰款,重則有牢獄之苦,甚至是死刑。

嚴重違背社會契約精神對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都會帶來危害。所以,契約精神必不可少。

為什麼國人越來越缺乏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創造了人類文明,是我們應該堅守的底線,然而國人越來越缺乏契約精神,是什麼原因?

從古至今,中國人崇尚儒家思想,提倡道義來約束個人行為。道義的譴責是思想上的認識,沒有具體行動力。

深受中國歷史人物與事件所影響,孫子兵法被運用到如今的政治與企業中,兵不厭詐,用謀略來致勝。我們用違背誠信、無視條約規定、自以為的聰明和投機取巧來贏得地位與財富。

我們所讚揚的田忌賽馬,通過打破賽馬規則,從而贏得勝利,歷史認為孫臏聰慧過人,通過打破規矩來尋找生機幫助田忌。


這樣的歷史事件有很多,以至於宮廷劇裡的女主採用此招數屢試不爽,國人觀看時也會拍手叫好。我們會將有這種行事風格的人與聰明人畫上等號。

所以大家紛紛效仿,很多大企業的老闆已經擁有巨額財富,卻依然偷稅漏稅,違背作為公民的契約。我國缺乏創新精神,想做到0到1很難,但從1到100卻手到擒來。

詐騙、造假在身邊隨處可見,稍微不留神就會被套路。看似風平浪靜的環境下,每走一步都膽戰心驚。大家都為一個「利」字背叛誠信,通過衝破契約精神的底線來獲取自身利益。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技術的提高,優勝劣汰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人在鬥爭中被淘汰,開始運用小聰明削尖了腦袋突出重圍。

現如今的社會利慾薰心,競爭激烈,套路得人心成為了大家都默認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套路、背叛讓越來越多的人捲入了這場角逐中,被迫違背了自己作為人最本質的道義,不惜突破契約底線。

如今的中國應該恪守契約精神,將契約精神廣為流傳。契約精神越來越缺乏,更應該自我反省,拋棄那些自以為的小聰明,行事坦蕩,將契約精神刻進我們的骨子裡。

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不在乎、或者說沒有沒有契約精神?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中國人不在乎契約、誠信,歷來只在乎聰明,在乎變通,在乎兵不厭詐。而如今的中國需要契約精神的保駕護航航,需要契約精神維護社會秩序,需要契約精神來約束人的行為,如果國家沒有契約精神,那便會大大的阻礙了國家各方面的發展。
  • 年輕人跟社會較勁的一天:契約精神有多重要!
    為什麼蓋章的合同都可以不作數,那企業還有什麼值得人信任的地方呢?與其說這位實習生這樣和企業「槓」,恐怕以後沒有單位敢收,不如說這麼不講誠信的企業以後又有誰敢與之合作呢?02 契約精神的缺失魯迅先生曾說:「中國人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說的沒有契約精神,一旦自己違約,便開始自以為是地開脫,並且絲毫不覺得自己有錯。
  • 培養孩子契約精神的重要性
    類似於這樣的問題我認為都是一個契約精神的問題,而契約精神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交往最重要的一個品質。如何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明白契約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日常的行為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我認為是每一個家長和老師應該去關注的事情。
  • 工作中,為什麼契約精神那麼重要?|【經緯低調分享】
    基於社會人的屬性,我們與他人之間都是有契約關係的——物質利益的來往,有法律的契約;行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約。 而靠譜的人正是將契約精神貫徹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就是將權利、責任、義務進行明確的劃分。但這並不意味著死板和不懂變通,而是人與人合作交往的基礎。制度越是完善的公司,契約精神就越為重要。
  • 關於潛水界契約精神的那些事兒
    負責接待的美女她嘰裡呱啦講了一堆,大概的意思就是,曾經有中國人做了郵件預訂,潛店為其準備了裝備、船隻、潛水船做好了計劃,但是如約沒有等來客人,潛店發過去郵件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至今未收到任何的回覆,於是他們從此需要支付預訂金才可以安排潛水計劃。
  • 2014年英語四級翻譯專項練習:契約精神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4年英語四級翻譯專項練習:契約精神 2014-05-02 14:21 來源:
  • 陳祥毅:契約精神的捍衛者和培塑者
    陳祥毅的業務遍布全國各地,其經辦的涉案標的額累計高達數百億元,眾多客戶對陳祥毅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水平交口稱讚。在與客戶的交流對接中,陳祥毅感受最深的是,發生訴爭的主體往往法律意識不強,對契約精神重視不夠,從事的經營活動甚至沒有任何協議約束,導致他們在經營活動中踏入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法律陷阱,進而造成被動和紛爭。「契約精神」起源於西方,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 聊聊美國的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是一切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它基本上可以包括私法契約精神,和公法契約精神。私法契約精神促進了商品交易的發展,是商品社會得以有序、良性發展的基礎。公法契約精神在控制公權力,實現個人權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契約精神本體上存在四個重要內容:契約自由精神、契約平等精神、契約信守精神、契約救濟精神。契約自由精神是契約精神的核心內容。
  • 中國人為什麼排斥不接受西方心理學
    八十年代初期,國內外心理學家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型,東西方文化的加深交流,中國人所面臨的心理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它的威脅將遠遠大於一直困擾人們的生理疾病這也是很多國人不能正確理解接受心理學,心理醫生,及心理諮詢的主要原因。五、中國人都有很強的虛榮心,愛要面子,與陌生人接觸時。都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說話特別慎重,有所保留,多採取試探方式,根據對方的反應態度和表現,決定是否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和溝通。在現實生活中無論遇到任何心理問題,基本都視為個人隱私,竭力壓抑、偽裝、掩蓋、隱瞞,不願公開表現流露出來。
  • 大V一句話戳穿社群運營真相,留下兩點思考:認知陷阱和契約精神
    第二,契約精神,課程與作業的時間安排是在一開始就告知的,所以還是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精力。為什麼觸動我呢?看文章。直到我越來越明白,所有的東西一和網際網路搭上邊,傳統模式的效果就會不同程度的被打折。我同事為什麼要精心研髮菜品?首先,再好吃的菜多吃上幾次後,就喪失了吸引力,好不好吃已經不足以構成絕對的競爭力。
  • 人文主義和契約精神——《威尼斯商人》讀後感
    與前述觀察角度不同,法學家則看到了契約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衝突,夏洛克在法庭上的辯論,特別是其對契約精神的理解,給人印象十分深刻,夏洛克辯稱:  公爵不能變更法律的規定,  因為威尼斯的繁榮,王利明:人文主義和契約精神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  完全倚賴著各國人民的來往通商,  要是剝奪了異邦人應享的權利,  一定使人對威尼斯的法治精神發生重大的懷疑
  • 莫讓「賣慘」毀了契約精神
    復盤此事起因,法院的判決事實清楚,合法合據,沒有任何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第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費。而9歲女孩陳蔓作為唯一的繼承人,法院最終把房子判給孩子,然後讓孩子還買家55萬本身是沒錯的。
  • 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會說漢語?
    這把中國人惹急了,可那是你自己不爭氣。面對這一漢語教育與研究的危機,中國人不是沒考慮過。早在2005年,中國首次進行「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雖然,這僅僅是為求職而設立的一個證書。漢語不過關,將會找不到工作。反過來想,要是沒有那麼多漢語不過關的人,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中國人找工作還要漢語技能考核,只能說明,在學校所受的教育出問題了。
  • 職場警鐘:這才是真正的契約精神
    生意做到極致,就是誠信問題,誠信的一個很重要體現方式就是契約精神。我們籤訂勞動合同,籤訂合作協議以及各種備忘錄,都是契約精神的一種體現。我們生活動中,契約精神也是隨處可見。我們使用花唄消費還款,共享單車,信用卡,消費金融等。
  • 心理學:好女孩為什麼越來越少了,原因真的很引人深思
    但是,我們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現在的社會中一個好女孩越來越難找了,其實真正的原因真的是引人深思。在心理學上,「喜新厭舊」是我們人類的欲望,但是我們也曾經發現有的人換女朋友就像換衣服一樣頻繁,但是有的人從一而終,就像公園裡散步的年邁的老夫妻一樣。這可能就關乎每一個人的道德,反思自我的態度。
  • 餘世存、胡赳赳: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會說漢語?
    這把中國人惹急了,可那是你自己不爭氣。面對這一漢語教育與研究的危機,中國人不是沒考慮過。早在2005年,中國首次進行「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雖然,這僅僅是為求職而設立的一個證書。漢語不過關,將會找不到工作。反過來想,要是沒有那麼多漢語不過關的人,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中國人找工作還要漢語技能考核,只能說明,在學校所受的教育出問題了。
  • 弗洛伊德 VS 孔夫子:為什麼中國人偏愛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至今已經走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從誕生之日起,其不僅僅是一種用於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理論與方法,更作為一種哲學思想、文學理論等被寫入西方哲學史、文學史中。精神分析的理論包含其人性觀、決定論、本能理論、潛意識、人格結構理論等等(Gerald Corey, 2010)精神分析被稱為深度心理學,注重對人性及潛意識的探索,這跟中國文化所強調的自我覺察似乎一脈相承。精神分析使當代中國人擁有內在資源,去抵抗來自家庭、外部的壓力、權威和道德脅迫。對當代中國人來說,精神分析是一種解放自我的工具。
  • 契約精神能讓你走得更遠
    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於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係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救濟的精神。職場中為了更大的利益失信於人,撕毀契約的行為更是不可取的。我們評價一個人靠譜、誠信、有職業素養時,其實就是在稱讚其具備契約精神,反之,那些不靠譜、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缺乏的便是契約精神。
  • 契約精神、尊重規則、SOP,對製造業來說是蜜糖還是毒藥?
    契約精神、尊重規則、執行SOP,這些詞兒都天然帶有光環,也有很多相關的好故事,全球範圍內的企業家都對其推崇備至,擺出一副虔誠教徒的模樣,事實上,缺乏契約精神、不遵守規則比之缺乏資本、丟掉訂單更加不可接受。
  • 劉德華遭控爽約直播,網紅報警,網友:沒有契約精神
    香港天王劉德華魅力風靡40年,以謙和、親切態度聞名,近日卻疑似得罪網紅「舞帝利哥」,還遭嗆「作為巨星能不能有點契約精神?」且該名網紅還去警局報案了。粉絲則湧入劉德華粉絲微博,批評「從小到大喜歡的偶像,那麼沒有契約精神」、「每天我就評論你違約華」。有關劉德華受到網紅指控報案,網上同時傳出另一個截圖,指《拆彈專家》劇組相關人員發文,強調劉德華沒有經紀人,只有華仔天地個人官網,請相關人士不要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