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是語言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若能學好一門外語,對於將來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幫助。而當前在初中、高中考試中英語分值佔的比重較大,且大多數學生在此期間學習英語,覺得較為困難。因此一些年輕的父母開始思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雙語學校學習,讓孩子開始上學就在這種環境當中,以期待孩子能夠像學習中文母語一樣學習英語,讓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有所提高,而不是過去的那種啞巴英語,即只會做題而不會語言表達進行交流。而你家孩子適合雙語教學嗎?作為孩子家長又該注意些什麼?
目前的小學雙語課程一般包括雙語物質情景、雙語文化情景、雙語人際情景三大類,設置這些課程種類的初衷是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給孩子學習雙語營造良好的條件,讓孩子在英語的聽、說、讀、寫方面能力有所提升。而從目前的雙語教學實踐來講,在孩子一年級雙語教學中,由於缺乏英語基礎,在雙語教學環境中開始學習英語,其實效果不是很好。雙語教學實踐中,發現孩子對英語的文化環境不了解,對中英人際關係交往認識還比較突兀,此時上課效果較好的主要還是雙語人際情景類課程,即在英語情景中讓孩子學習英語,但是這種模式又很容易淪為純英語教學課程,失去了雙語教學的意義,雙語教學變成了簡單的中文加英語,而不是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因此若孩子年紀小,英語基礎缺乏,一開始並不適合在英語雙語學校上學。反之,如果孩子英語具備一定的基礎,學習能力強,可以在英語雙語學校上學,跟得上老師教學進程。
從當前雙語學校發展的現狀來看,很多雙語學校管理不規範,把雙語教學當成了招生的噱頭,並沒有實行嚴格的雙語教學規範,沒有注重課內課外課外結合,沒有專業教師隊伍,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而作為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雙語學校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第一,學校的師資條件。要注意雙語學校教師的基本資質,如英語教師是否專職、是否有英語外教等。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學校教師水平較低,上課效果欠佳,導致家長不滿的現象發生。
第二,教師的教學內容。雙語教學顧名思義,是中文和英語二者相輔相成的教學,而不是認識單詞的教學,要看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是否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在課堂導入、練習等環節也儘量採用英語交流的形式,強化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表達能力。
第三,孩子的英語基礎。若孩子幼兒園就已經接觸過英語,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對學習英語感興趣,可以在雙語學習環境當中,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如果孩子沒有相應的英語基礎,就在雙語教學環境當中,不僅不利於英語能力的提升,反而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提高。
結語:雖然雙語教學已經實行了好多年,但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講,依然是一個新生的事物。同時由於財力及人力的限制,家長、學校對雙語學校還有一定的認識誤區,導致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達不到相應的目的。因此在給孩子選擇雙語學校時候,要結合學校教師的專業性、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孩子學習的興趣結合起來,讓孩子在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把英語學好、學好英語。建議家長在孩子幼兒園時期進行英語的學習,讓孩子對英語的學習感到不再陌生,從而為將來小學英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