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同樣是生孩子,為什麼有些人痛痛快快就生完了,有些人要熬上好幾天?
身邊有個90年二胎寶媽,才不到六小時就成功生下了娃,可把大家羨慕死了。聊到這件事,同事更說「人比人氣死人,她當初生孩子整整疼了兩天,生完全身乏力,還在發抖。
的確,生產是對孕媽媽們最大的考驗,由於個人體質和胎兒狀態的差別,
產程的長短也是不一樣的。
表妹當時39周見紅,進了醫院後肚子疼了二十多個小時宮口才開全,入產房後又生了一個小時,她自已也沒力氣了,說要做剖腹產,但這時孩子已經露頭了。
醫生說不能剖,於是又給她打了一針,寶寶這才順利出生,真是受了不少罪。
為何同樣是生孩子,怎麼就有人快有人慢?分娩過程的難易,
與產婦、胎兒的身體狀況有直接關係,還是可以努努力的。
有這五種特徵的產婦,往往是「幸運兒」
1)在適齡階段
最佳生育年齡在25-30歲之間,此時的女性身體狀態最佳,生理功能、心理狀態都已做好了準備。
而且,
懷胎時的不良狀態少,胎兒也健康,胎停、流產等情況出現的機率不高,生產時自然不那麼受罪。
不過現在大部分人都晚婚晚育,有位35歲懷孕的同事,聊天時說為了要孩子受了不少苦。
先是孕酮低,日日注射黃體酮,孕早期過了不用打黃體酮了,又被查出了妊娠糖尿病,這下好,吃東西又開始忌口了,孕後期恥骨一直痛得忍不住,生娃時折騰了近三天。
她跟我們一個勁兒抱怨,再三強調生孩子要早一點。
的確,條件合適的話,建議女性朋友們還是
在25-30歲這個時間段生娃,產後恢復也會比較快。
2)骨盆要寬
老一輩的人常說「屁股大好生養」,話糙理不糙,這也是長久積累的經驗。
寶寶出生之時,首先要經過孕婦的骨盆,如果骨盆寬,順利通過的可能性就大些,生產也不會太費時間;反過來,要是骨盆窄的話,胎兒通過時就會很費勁兒,有難產可能,產程必然不會短。
因此,從這個方面來分析,還是骨盆寬的女性生產過程順利一些。
3)愛運動、體質好
生寶寶也是件「體力活」,在產力的作用下把胎兒從腹中「擠出」,這個因素非常重要。
產力是指宮縮的力量、孕婦膈肌收縮力、腹壁收縮力還有膈肌收縮力等四個方面。倘若生產時產力缺乏,會導致產程加長;若產力足夠,產程也會縮短。
產力的增長,除了來源於孕期飲食營養之外,與準媽媽平時的運動也有著不小的關係。
那些懷孕前就愛運動的孕婦,懷孕後也會每天堅持,
散步、遊泳、練瑜伽等,對增強產力都很有益。
4)體重增長合理
準媽媽必須合理膳食,不要因一時的口腹之慾導致體重超標。
未懷孕時胖瘦都無所謂,只是影響美觀,不利身體健康,但一旦有了寶寶就需要按醫囑,
將體重增加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懷孕狀態。
胎兒的大小和體重合理,生產時才會更順利,縮短產程也是理所當然。
反之,若孕婦的體重超標,就易出現各種併發症狀,還會導致胎兒體重過大,生產難度增加,甚至有難產可能,最後只得剖腹產。
因此,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生產時不那麼受罪,一定要嚴格控制好體重增長。
5)非頭胎的孕婦
有過一次生產經驗的孕婦,之後再生產時通常會更加順利、輕鬆。
一是因為孕婦心理素質更好,知道怎樣才能令自己和寶寶更健康;二是子宮有過宮縮經歷,再次「開全宮口」的時間,也會較上一次更短些。
上述這五種特徵的產婦,順產時產程較短,痛感也輕不少,大家可以朝這方面努力。
媛媽寄語
順利分娩的影響因素,除了前面說的這些外,
胎兒的大小、胎位、頭盆相稱度也不可忽視,都會對生產有影響。
當然,孕媽也無需太緊張,只要聽從醫囑,一定會順利生下寶寶的。
合理飲食、合理運動,了解相關知識,做好心理準備,分娩於你,一定會是次相對輕鬆的體驗,不用羨慕他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