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學老師,現在教二年級,我來個大家說說這個問題。
有的網友還問過我說,自己孩子班裡在期末考試前,經常有各種測試,班容量50人左右,也就10多個100分的,怎麼一到大考滿分的同學這麼多,這裡面是不是啥貓膩。我來給大家分析下,一年級的孩子考雙百那麼多的原因。因為我教一年級時,標準班45人,有23個雙百的。也是百分過半。
首先現在孩子成績好,和孩子的三年學前教育以及孩子家長的啟蒙教育分不開。
家長們從孩子很小就開始進行親子教育,讀繪本,講故事,各種的開發智力,現在的小孩子們都令大人們刮目相看,一個個都是小人精。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就盯著完成作業,不會的題,家長會付出很多的努力來幫助孩子學會搞懂,並且一年級的知識很簡單,就是和幼兒園所學的知識對接,沒有什麼難度。這也是造成孩子一年級的成績高得有個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一年級的老師功不可沒。
每年家裡有新生入學的家長,都會託人打聽,教新一年級的老師都是誰,誰是最負責的老師,就願意把孩子分到負責任的老師那裡去,有時候寧願花錢託託關係也把孩子送到負責任的好老師那裡去。所以在家長們看來,一年級的好老師就是負責任的老師。往往學校安排一年級的老師時多把責任心強的老師安排到一年級。雖然說一年級教的知識簡單,但是能夠把一年級教好,因為需要老師又很大的耐心和責任心才可以。
一年級的老師們真的在每節課都對孩子們付出很多。知識簡單,但是孩子年齡小呀,每每沒有見過的題型出現,孩子們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做,老師就會耐心的講解,然後進行一遍遍的練習,直到95%的孩子學會,才可以繼續進行別的內容。那5%每次都會把老師氣的咬吐血,付出很多,效果甚微!
再就是跟考試命題有關。
為什麼孩子平常考試考不到滿分,最後卻能考到滿分呢。因為大考命題是按新課程標準出題,沒有超出標準的命題,而孩子們平時練習的題,都比考試的題稍難點,拓展題和拔高題型老師練習的也不少,雖然這些題考試不考,但是在練習的過程中開拓了孩子的思路,對於掌握基礎知識不無裨益。
再就是大考出題大多是各市的教研室出題,負責出題的老師只要不退休換新人,年年是這幾個老師出題,慢慢老師們就掌握住他們的規律了,雖然不會猜中100%,但是必考的題型,老師們會在練習中反覆強調,這也是孩子們在最後考試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所在。
最後還跟閱卷有關
就像高考也是的,能給分的題就給分,孩子嗯也不容易,那麼給一年級時,都不是本年級的老師,大家也知道,老師的所有一切榮譽和獎勵都來自於學生的考試成績,老師也不為難老師,也不為難孩子,所以閱卷比平時自己的老師閱卷要寬鬆。平時自己的老師閱卷,為了嚴格要求孩子,錯一點老師就會扣分,所以平時孩子們考滿分的並不是很多。老師也怕孩子驕傲,所以故意嚴格點,告訴他們依然要繼續繼續努力。
孩子們在一年級考滿分當然是好事,但是家長不要被這點小成績所迷惑,一年級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孩子接受了三四年的教育,並且在幼兒園老師、家長、一年級老師三方多加關注下才取得的成績,所以這成績不值得驕傲。說有水分也不為過。希望家長們關注的不只是孩子這一點點的成績,而是看孩子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才是孩子將來學業走得長遠的保障。不看一時,我們要看一世。
我還要給一部分家長敲敲警鐘,就是那些在一年級就取得不了什麼好成績的孩子,也可能有種種原因造成孩子現在成績低下,但是家長一定要找到造成孩子成績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找到原因要多加幫扶不然你和優秀孩子差別會越來越大。人家考100分,是因為卷面上就100分,你考不及格,是因為你就會那點,不努力你會跟優秀孩子差距越來越大。
有的家長說一二年級優秀的孩子到了高年級就不優秀了,你說的真有這種可能。可是人家優秀的會隨著知識的加深變得不優秀,你憑什麼斷定你家的孩子就會變得優秀了呢?
小學裡面到了四年級,那些學差生還是沒有起色,成績依然墊底,家長們期盼的逆襲的好現象基本就不太會實現了,即使有也是極其渺茫了。
打好小學的基礎,培養好孩子的學習品質,這是家長幫助孩子必須完成的兩項任務。這樣才可以在學業上走的長遠。』
這是我的一點點個人看法,如果手機前的友友們有什麼補充說明的,期待友友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