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物品放哪兒去?新餘愛心義倉需要你!一起讓舊物發揮餘熱...

2021-01-13 澎湃新聞
閒置物品放哪兒去?新餘愛心義倉需要你!一起讓舊物發揮餘熱......

2020-08-22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餘發布往期熱文推薦

▶新餘深挖傳統節日文化 激發夜間文旅消費

▶全國美術家走進分宜雙林寫生創作

▶今晚開始,這條路通行有重大變化!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愛心義倉給我送來了一臺電風扇,讓我感覺很溫暖,讓我體會到了這個大家庭的陽光,我代表殘疾朋友對社會的關愛表示感謝!」8月19日上午,殘障人士彭輝萍感動地說。當天上午,巧匠殘疾人服務中心愛心義倉啟動儀式正式開始,為有需要的巧匠志願者及殘障人士發放300件全新T恤衫、30多臺吊扇及多臺落地風扇,讓殘障人士感受來自社會的大愛和溫暖。

啟動儀式發言代表彭輝萍說起了當天來到現場的緣由:「前段時間,巧匠志願者開展居家服務的時候,發現我家一臺電風扇損壞了,他們告訴我今天是義倉的公益活動,可以領取新的電風扇,我就過來了。當我收到這個電風扇時,我很感動,非常感謝他們。」

巧匠殘疾人服務中心愛心義倉於2020年3月份組建,以「為政府分憂,為殘障解困」為宗旨,以「有殘無障,營造殘健友好社區」為願景,通過每周的便民服務收集社區殘障人士對生活用品方面的需求,發布相關信息,動員愛心企業、商家、愛心人士等各界社會力量捐贈閒置物品或全新物資,發放到有需求的殘障人士手中。愛心義倉是一座存放善心、愛心,發放慈心、義心的倉庫,是巧匠殘疾人服務中心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探索。

儀式最後,幾名志願者代表前往3戶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家中,將愛心物資送到他們手上。「我是發自內心地表示感謝,我內心感受到的溫暖是無法比擬的,哪怕是一點小事,他們也給到了我足夠的關愛。」殘障人士柯善坤對前來發放物資的志願者們表達感激之情。

愛心義倉啟動後,志願者們將通過居委會反饋匯總信息,對社區殘障人士的需求進行登記,現有的物資直接發放,空缺的物資先登記,後發放。「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困難群眾,管理好捐贈物品,我們有專門的管理、登記、造冊,包括它們的品種,類別,新舊程度,都有登記。」 巧匠殘疾人服務中心會長符九芽補充道,「我們還會做一個服務延伸,如果物品有損壞,能修好的我們會修好重新利用,尤其是輪椅一類的物品,會重點觀察。如果是他們家中現有損壞的物品,我們也會進行修理。」

愛心義倉的建立,既切實幫助殘障人士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小困難、小問題,為他們實實在在地排憂解難,緩解生活壓力,也帶動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殘障人士捐款、捐物的熱情,同時讓閒置物品煥發新的生命力。

心系殘疾人,奉獻關愛情。在此,新餘日報社銳青年服務隊倡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為巧匠愛心義倉捐贈衣物、食品、生活用品等物品和資金,貢獻一份愛心,讓困難的殘障人士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

愛不分大小,縱如螢火之光

匯聚在一起也能照亮一方

你的一次捐贈

就能讓貧困戶感受溫暖!

捐贈聯繫方式:15083642412 符九芽

捐贈地址:竹山北路仙來公園東廣場

小夥伴們快來轉發擴散

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消息!

來源:新餘日報

文/圖:記者譚奔 實習生譚雨婷 視頻:實習生何家豪

編輯:吳彥樾 郭晉 值班主任:謝丹

投稿郵箱:xinyuapp@126.com

聲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創,轉載《新餘發布》文章,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和原文連結。部分圖片、文章、音視頻來自網絡,請原作者及時聯繫我們以便發放稿酬,聯繫電話:0790-6446199、6446138。

1個

1朵

5毛錢

天天搬磚的小新

能不能吃頓好的

就看你們的啦

原標題:《閒置物品放哪兒去?新餘愛心義倉需要你!一起讓舊物發揮餘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家有閒置物品?來礦泉街愛心屋,捐給有需要的人!
    看過的書佔著書櫃空間導致放不下新書?與其讓物品閒置,佔據空間,不如來礦泉街愛心屋,捐給有需要的人!據悉,礦泉街愛心屋由礦泉街道辦事處資助,礦泉街社工服務站負責日常運行,建立「愛心企業+志願者」社區公益服務平臺,旨在將愛心企業、居民閒置的物品進行集中回收利用
  • 蘭州昨日舉行閒置物品互換捐贈愛心活動(圖)
    活動現場,1000多件愛心捐贈衣物、鞋帽、書刊、電器、灶具等物品,只要您有需要,您就可以隨意挑選拿回家。此舉在蘭州還是頭一回,受到了眾多市民的歡迎和熱捧。  市民紛紛捐贈家中閒置物品  活動現場,一位年輕的小夥子抱著一沓牛仔褲來到捐助臺前,告訴社區工作人員全部捐贈,記者看到,這些牛仔褲有全新的,也有半新的,小夥子告訴記者:「我一直喜歡穿牛仔褲,一年下來,衣櫃裡就放滿了褲子,好多褲子自己已經不再穿了,看到這個活動,就索性捐贈出來,讓需要的人拿去穿,自己閒放著也是浪費,捐贈後能夠幫助到別人,挺開心的!」
  • 你的閒置書去哪兒了?
    那麼——你的閒置書去哪兒了?轉轉二手書圖書倉儲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處理收到的圖書  王 攀攝一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被閱讀多少次。只有非常經典的圖書,才能一直留在書架上。有些書,值得一看,卻不值得收藏,怎麼辦?
  • 交換商店換物也換心情 以物換物盤活閒置物品
    家裡閒置、卻捨不得丟的東西,你會怎麼處理呢?除了上網或在舊貨市場把它們賣掉,如今在上海,還可以通過「以物換物」,得到一份新鮮感。開在虹口區同鳴路的「調一調交換商店」不但為附近的居民盤活了不少生活中的閒置物品,還讓他們收穫了商品背後的故事和心情。
  • 重慶高校組織畢業生捐贈畢業閒置物品,樹立了綠色生活理念
    2020年6月9日,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開展了「捐贈畢業閒置物品,傳遞材料學子真情」主題活動。此次活動目的是幫助2016級的理工學子,回收畢業後閒置下來的物品,並將它們最大利用化,發揮它們的功能,物盡其用,以及通過此次募捐活動,推動大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大學生的公益認識,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
  • 有的捐贈有的工業處理 你放在"愛心屋"的舊衣物去哪了?
    劉大爺:「經濟情況好的,有穿不上的或者不愛的了,人家退下來洗淨淨的擱到這兒,那你說像咱這種情況,可憐人沒啥穿,人家要是不給你,你就受凍去!」  社區群眾劉一平家也在北街村,前段時間她家裡突發火災,所有家當燒了個淨光,關鍵時刻,免費服裝店的衣服救了急。  劉一平:「這會兒啥都沒有了,我這都來幾回了,身上這個,這背心都是在這兒拿的。」
  • 白銀公益捐贈平臺變「廢」為寶受歡迎 讓個人閒置物品發揮更大作用
    8月11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個人閒置的物品扔進垃圾桶,那它就是「垃圾」;但如果把它捐贈給有需要的人,那它就是「寶貝」。這些物品閒擱在家裡佔地方不說,有些大點的物品扔又不好扔。於是我就想,如何為需求雙方搭建一個線上交流的平臺,讓大家把手中閒置的二手物資送給那些有需要的人,讓它們繼續發揮作用。」2019年10月,白銀市二手物資贈送平臺試運行。沒想到短短幾天內,群友通過這個平臺交流並捐贈成功的就近百筆,其中除衣物、小電器等之外,也不乏如發卡、皮筋之類的小玩意。
  • 中國關工委啟動「愛心驛站——閒置物品捐贈活動」
    愛心驛站及少年向上啟動儀式   以閒置物品零拋棄,讓閒置物品常態化循環利用為宗旨, 10月5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社會組織在京啟動「愛心驛站——閒置物品捐贈活動」。張侃認為,這項活動一方面提高了城市閒置物品利用率,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減少了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奉獻意識,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為此,張侃呼籲,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閒置,與其放著折舊變成廢物,不如讓給需要的人,利人利己。
  • 小區「愛心屋」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 記者探訪揭秘
    那麼,舊衣服放在哪兒才最方便需要的人拿?社區服務中心就在街道上,人來人往最合適不過了。強會云:「後來我就在想,這些衣服能不能買個架子掛起來,這樣人看起來就比較一目了然。」於是,免費服裝店就這樣成立起來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捐衣服者源源不斷,領衣服的人也越來越多。北街村的劉大爺兒媳癱瘓多年,兩個孫女兒還在上學,家裡經濟非常困難,這幾年,他一直是免費服裝店的常客。
  • 我的綠色生活:閒置物交換 讓「垃圾」變廢為寶
    」的活動,活動發起人陳肖霞是河北人,今年是她在成都的第八年,在平時的生活裡,除了舉辦閒置物交換活動以外,她還向身邊更多的人傳遞她的環保理念,即最大化減少個人「生活垃圾」。2012年,陳肖霞開了一家專門做二手物品交換的小店,家裡有閒置品的人可以將東西放到店裡去,有需要的人可以拿其他的東西來交換,「我一直認為每一件物品對不同的人來說,都有不同的價值,可能當你不需要的東西,對於他來說正合適。」陳肖霞告訴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在她看來,現代社會的發展,讓人們沉浸在「快時尚」的消費觀念裡,很多衣服、物品用過幾次之後就變成了「垃圾」或者閒置物。
  • 你以為捐衣服就是獻愛心?舊衣到底該怎麼回收? | 閒置衣物攻略
    隨著購物方式的升級,剁手也忍不住要買買買的我們,一到換季,閒置的衣物就會倍增。去年「雙11」後,有位lohas的小編曾寫過快消服裝的「壽命」,留下了個問題,那些丟不下手、留著沒用的衣物到底該去哪兒?許多人想當然地以為「我很多閒置的衣服並不是很舊,完全可以捐給需要的人啊!」許多小區都放有捐衣箱,這種捐贈看似很方便,然而,事實上「捐衣」並非毫無門檻。而且大家往往忽略了自己捐出衣物後的重要步驟。
  • 大連:閒置衣物有出路 市民獻愛心無顧慮
    閒置衣物有出路 市民獻愛心無顧慮現在正是換季時節,由大連市慈善總會設立於街道和社區的舊衣物回收箱「吃得很飽」。很多市民將閒置衣物投放於回收箱內,希望通過舊衣物奉獻一份愛心。第一類舊衣物被回收後,會由工作人員將八九成新的衣物分揀出來,再進行消毒和熨燙,最後將男士、女士和兒童服裝分別打包,清點數量並登記用於發放。自去年9月在中、西、沙三區設立衣物回收箱以來,大連市慈善總會向辛寨子街道所轄外來務工人員、東港建築工地農民工等千餘名困難群眾發放衣物近6000件,在傳播市民愛心的同時,完成對舊衣物的利用。
  • 你捐的舊衣服最後去哪兒了?
    當把舊衣物放進回收箱後,你知道你捐的衣服去了哪裡嗎?它的使用率怎麼樣?近日,記者走訪了巡津街、慶豐街、新聞路、官渡區日新路的部分小區了解到,多個小區存在非工作人員拿走舊衣服的情況。同時,舊衣回收箱破爛、不衛生的情況也有發生。
  • 教你一招,讓老舊顯示器發揮餘熱,畢亞茲轉接線評測
    也許以前碰到回收舊手機等數碼產品的你會叫上門去將閒置的產品賣掉,不過當網絡曝光有人會通過舊手機等竊取用戶信息後,很多人都寧可扔在家裡。那麼這些老舊的產品究竟能不能發揮作用呢?今天筆者就教大家一個方法,讓老舊的電子產品也能發揮餘熱!相信很多人家中都有舊顯示器,這種產品放在家裡佔地方,很多人認為是電子垃圾。
  • 遵義人,你知道放在愛心回收箱裡的舊衣服都去哪了嗎?
    現在在咱們遵義的很多小區都能見到舊衣服回收箱很多居民家裡平時有了不穿的衣物、鞋子等等舊衣服回收箱就成了處置這些廢棄物品的最佳選擇最終去了哪兒?工作人員打包捐贈公益協會負責人 吳先生: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捐贈一批,我們主要是以貴州省的山區為主,也會寄給雲南等偏遠山區,只要是有困難的我們都會幫助,每個村鎮的都會有愛心人士和我們對接。
  • 舉辦「轉讓大會」交換閒置物品
    如何讓閒置物品得到有效利用,一些網友想出了新點子——舉辦「轉讓大會」交換閒置物品主辦者表示該活動旨在倡導節約為環保出力,有關人士提醒要注意衛生和安全問題報料人:吳小姐報料內容:網友舉辦物物交換「轉讓大會」報料獎:200元「請把你的閒置物品拿出來,大家一起來交換吧!」
  • 多數人有囤積閒置物品習慣 建議將閒置物品捐給他人
    75.8%受訪者有囤積閒置物品習慣58.9%受訪者建議將閒置物品捐給有需要的人居家過日子難免積累下一些長期不用的東西。有的人會把閒置物品長期囤放在家中,有的人則會定期清理。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8%的受訪者有囤積閒置物品的習慣。62.3%的受訪者不清理閒置物品是覺得還有可能用到。要處理閒置物品,58.9%的受訪者建議捐給有需要的人,54.5%的受訪者建議放在二手平臺上出售。
  • 揭秘:你捐的舊衣服去哪兒了?
    兩次消毒之後,舊衣服就可以用於捐贈了。第二步:愛心衣櫥成新家舊衣服捐到了哪裡?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它們有的去了小區的愛心衣櫥,有的穿越千山萬水,送到了貧困山區。「這些衣服消毒好了之後,會有很多大學生志願者過來幫忙疊好,然後包裝好。」王俊傑表示,如果有養老院或者慈善機構需要衣服,一個電話他就會把衣服送過去,地方遠的就郵寄。
  • 以物易物電商新模式登陸濰坊 閒置舊物可發揮新價值
    以物易物曾是古代重要的商品流通方式,現在這種方式依託網際網路煥發了新生,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種新興模式。9月21日,山東愛易物網在高新區求是大廈成立,標誌著這種電商新模式登陸濰坊。  據悉,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物品交換,是電子商務中的新興領域。
  • 閒置物品交換是什麼?怎樣進行閒置物品交換
    其實閒置物品交換並不是近幾年來才有的概念,早在原始時代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就已經在使用這種方式了,用自己比較多的物品或者不太需要的物品去和別人交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麼閒置物品交換到底怎麼操作?有什麼樣的優點呢?接下來久旺易貨網為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