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網11月29日消息(記者 雅萍)11月27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開幕。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又恰逢以東協為核心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剛剛籤署,這是中國—東協經貿關係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南寧開幕。
本屆東博會、商務與投資峰會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主題,通過展覽、論壇、活動,深化經貿、數字經濟、科技、衛生等多領域合作,推動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推動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記者了解到,2009年以來,臺灣企業每年都組團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促進了桂臺經貿交流合作,推動了兩岸產業融合發展,今年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上,依然可以在主會場展館、在各主題論壇、以及座談會上看到臺商們的身影。
東博會上的臺商身影。
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何玲玲理事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陸的展會,市場效果特好,這裡人親、土親,語言也相通,希望藉由參展的機會,把臺灣的企業帶進來,通過『一帶一路』的商機帶領大家接軌世界、走向活水。何玲玲理事長還告訴記者,「跨越海峽、來大陸參展,這一路走下來48天、真心不容易!但我們每家企業都是開心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因為我們既有幸在上海進博會這個買全球、賣全球的最大展會上曝光,現在又亮相東協博覽會主會場展館,能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共享大陸發展的機遇,與有榮焉。」
我們將中華傳統技藝發揚光大了。
走進東博會D9區的「農業」主題展館,28家臺灣企業帶來了食品、農產品深加工產品,以及茶葉、茶具等展品。記者看到,除了以傳統古法煉鐵方式製造的創意鐵壺,來自「臺灣景德鎮」鶯歌的描金牡丹對杯等展品也頗為「吸睛」,臺商劉政揚先生說,對參與這次東博會充滿期待,希望廣西朋友能夠喜歡他帶來的描金瓷器。臺商鍾寶珍女士帶來了新竹東方美人茶和阿里山高山茶,她告訴記者,「沒想到剛一開幕就有參觀者購買了整箱的茶葉,一開展就是開門紅啊!」
臺灣儷健公司代表卜慶紅女士介紹了很受參觀者青睞的紅藜麥堅果飲、燕麥卵磷脂等六種天然穀物產品,「經歷了疫情之後,大家對於健康更關注了!」來自高雄鑫成貿城貿公司的臺商徐洪傑表示,「這次帶來了好吃的夾心海苔以及臺灣有名的特產鳳梨酥、榴槤酥、釋迦酥、藍莓酥、蔓越莓酥等,希望可以通過展會招到大陸的經銷商,也期許有更多大陸朋友吃到臺灣的特產、買到臺灣特色伴手禮。」
廣西民眾也很喜歡我們的鳳梨酥呢。
來自宜蘭的臺灣少數民族展商代表黃炎先生帶來了牛樟芝、牛樟滴丸、牛樟膠囊,談及東協博覽會這樣大的舞臺來亮相,他表示,「這是很棒的一個機會,來自東南亞很多國家的參展廠商匯聚於此,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同時通過這個平臺也可以把臺灣的好產品擴散到東南亞國家。我們願意跟著走!一起學習、一起跟著參展,在大陸的協助下能有機會爭取更大的市場,拿到更多訂單,把自己的工廠做大。」
好味道也引來外商的詢問。
好吃美味受歡迎。
東博會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徐紹川在臺灣賓客專場活動上致辭指出,希望廣大臺灣同胞抓住《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的戰略機遇,依託中國—東協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平臺,藉助廣西全面開放開發新優勢,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融入新發展格局,譜寫共贏發展精彩篇章。
據介紹,廣西有非常好的區位優勢和發展空間,特別是RCEP的籤訂,可以讓參展臺商有非常多的機會跟東協國家做更進一步的對接與合作。對此,廣西壯族自治區臺辦主任李莉表示,支持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希望廣大臺灣同胞融入新發展格局,講好兩岸合作發展故事,奮力譜寫共贏發展的精彩篇章。(攝影:陳雅萍、許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