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我對Super 30的小小努力,我體驗到了學習者臉上的成功笑容,不僅為整個家庭帶來了歡呼,也為整個社區帶來了希望。—阿南德
任何一部電影的背後,都是一個國家文化與社會的反映。繼《三傻大鬧寶萊塢》後,寶萊塢又上映了一部電影《貧民窟的狀元班》,是相隔幾年後再次反應印度教育的電影,在印度國內一經上映就成為最賣座的電影。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印度一位名叫阿南德的老師,他極具數學天賦,但因為家境貧窮,失去了到國外深造的機會,這讓他對那些輟學的窮學生產生了同情,並且深感教育商品化下,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
於是,他放棄了自己在補習班的高薪職位,招了30名窮學生,為他們提供免費教育,並通過自己的補習班順利幫助他們考上著名的印度理工大學的熱血故事。
印度電影向來都比較擅長現實題材,這部電影厚植印度本土文化,探尋印度社會的教育問題:上層社會享受資源和教育,擁有更多機會因而更加富有;社會底層都是貧民,做著最髒最累最苦的工作辛苦餬口,更難有接受深教育的機會,只能困在最底層卻無力改變。阿南德的行為不僅僅在於幫助孩子改寫了命運,更偉大的是,他挑戰了壁壘分明的上層階級。
01,通過真人真事改編與社會現實相結合,對本土元素充分運用,引發現實思考
在這部電影中,溫情和勵志的情節背後,處處凸顯了印度社會的現實。影片中融入了多種印度本土元素,將這些元素與印度的特殊文化相結合,給了觀眾一種異域的審美新奇感,同時也揭露了社會現實。
第一,影片契合印度社會背景,為接下來的故事敘述做鋪墊。
了解一部電影,就必須要了解它的文化背景,才能深刻的了解到所有故事情節背後的深層意義。《貧民窟的狀元班》這部電影當中包含了眾多的印度社會背景的元素。在兩個小時的電影當中,裡面展現了印度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
阿南德是窮苦之家的一員,可是他對於學習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可以說是天才。沒錢的他無法擁有去當地圖書館學習的機會,為了能得到免費閱讀圖書的機會,他解答出了數學難題,並因此得到一次去建橋大學學習的機會,卻又因為窮失去這個機會。曾經誇讚過他的教育部長,面對阿南德經濟支持的請求時無情的拒了,想要申請學習補助,卻又沒有這項政策。
在我們看來這些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的背後,其實也是從側面反映出了印度作為人口大國,面臨著貧富差距大的社會問題,而貧富差距又引出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第二,根據真人故事改編,貼近社會現實,引發觀眾思考
影片為了貼近社會現實,很多故事細節都是根據真人真事而改編,讓人們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下,直擊社會問題的根源,從而產生共鳴。
影片中主要圍繞著貧苦出身的阿南德為了改變教育現狀,傾盡家產開辦窮人上的免費培訓班的故事情節展開的。人物原型是一位名叫阿南德·庫瑪爾的印度老師,他在失去劍橋的機會,眼看天才要被埋沒的時候,好在及時被"伯樂"發現,將他打造為明星教師,在培訓機構任職。
之後阿南德變得有錢又有了聲譽,家庭生活也慢慢變好。可是他此時又放棄了這樣的生活。做了一個影響人生的決定:每年幫助30個因家貧輟學但有天資的學生,輔導他們衝刺IIT考試,吃住和其他費用全部自己承擔。這就是「super 30」!
真實的故事原型,加入電影的藝術化改造,使人們更能深刻的了解到社會背景,同時對故事當中的情節引發自己深層次的思考。
第三,對印度本土歌舞元素充分運用,使故事展現更為多元化
在印度電影當中有一個特殊的標誌,就是印度歌舞,每部電影中或多或少都會採用這一元素。而印度電影的歌舞元素源自於印度教三神之一的溼婆,因為溼婆神就是印度舞的始祖。所以人們通過載歌載舞來傳達情感。
在這部電影當中,當窮學生與富學生在PK時,因先天的自卑而敗下陣來後,隨後他們成長的心路歷程通過歌舞被很好的展現出來。
貧富階級的差異早已刻進了骨子裡,窮學生們必須要有那麼一個刻骨銘心、發憤圖強的過程,去跨越這道坎兒,在影片裡,他們通過一場公演,用載歌載舞方式表達自己的心境,從而達到從內心深處跨越自卑轉而自信的過程。
影片以印度獨有的歌舞文化為基礎,通過對真實故事的改編,與現實緊密結合,從而將觀影者代入其中,引起他們的進一步思考:貧窮也許是起點,但絕不是終點,通過接受教育打破階級差距。
02,單線敘事線條下,展現不同階級和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衝突
為了保證觀眾的審美感受更能直擊問題核心,影片採取了單線敘事結構。在這單一線條的背後,從免費幫助窮孩子考上印度理工這個項目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同時也挑戰了整個印度教育制度,在溫情勵志的氛圍中引發觀眾的深刻思考。
第一,在衝突的背後,可以看到不同階級之間的碰撞
在印度文化的背景中,「國王的兒子才會成為國王」這種觀念依然根深蒂固,造成了今天印度上層社會和底層社會的巨大差別。上層社會和底層社會,是兩個完全隔離的世界,而且這是一個難以打破的循環。
當新的觀念不斷出現,舊的固有觀念產生更迭,舊的觀念與新時代的發展產生衝突時,最難改變的是人們大腦中的頑固思想。然而,打破這種思想的壁壘是十分困難的,必然會遭到強烈反對。
貧苦出身的阿南德為了改變教育現狀,傾盡家產開辦窮人上的免費培訓班。從各地趕來的窮人家孩子格外珍惜這次教育機會。而這也引起了"生意人"的不滿,想盡辦法讓阿南德的免費培訓班關閉,不惜偽裝成恐怖襲擊殺掉阿蘭德和他的學生們。這都沒有改變阿南德和他的學生們的決心。最終,免費培訓班的30個學生全都考上IIT。
阿南德放棄了高薪,丟了愛情,但是他實現了「大我」,顛覆了「寒門難出貴子」,「國王的兒子才能成為國王」的觀念,他不僅僅是位老師,更是在改變社會的踐行者。
其次,在教育制度的衝突下,可以看出不同的利益集團會給現實中的人們帶來衝突
阿南德的行為不但挑戰了印度的教育制度,同時也侵犯了利益集團的蛋糕,不同背景下的理念衝突,一個無權無勢卻有改變世界的夢想,一個有錢有勢心裡只有利益,那麼勢必會影響彼此的相處。
打造阿南德成明星老師的培訓機構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媒體資源,同時也將教育做成了生意,只有有錢的學生才能進入,他們通過賺有錢人的錢,自己變的更富有,有錢人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會找到好工作。而窮人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變得更加貧窮。
但是阿南德的出現打破了利益集團在教育上長期壟斷的局面,免費而且可以進入印度理工,讓以培訓班老闆等作為代表的利益集團抓狂,為了個人利益他們不擇手段。正是因為他們的阻撓,使「super 30」項目開始不能順利推動。同時影片也不乏對教育部門的嘲諷。教育部長無知且虛偽,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唯利是圖的商人和政府部門的不作為,使得印度教育改革和發展困難重重。
我們常在社會中看到各種矛盾衝突。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只有我們不斷改變自己的固有觀點,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包容並蓄的態度接納不同觀念,才能使社會得到發展,各個階層和睦相處。
03,寒門出貴子的背後,呼喚的是印度教育制度的改革
在電影情節中,從一開始大眾對「王的兒子才會成為王」的觀點的認同到阿南德憑一己之力的反抗,可以看出阿南德改變的不僅是學生的命運,間接改變的是社會和世界。
首先,教育制度改革沒有崛起,阻礙了印度自身的發展
印度曾一直是種姓制度國家。種姓制度將人分為五個大的等級,並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且有森嚴的制度,各等級不可跨越,因此社會財富分配也極度不平衡。
雖然現代印度廢止了種姓制度,但到今天種姓制度依然根深蒂固,造成了今天印度上層社會和底層社會的巨大差別。上層社會和底層社會,是兩個完全隔離的世界,而且這是一個難以打破的循環。
影片裡有個小細節,引起阿南德回憶起爸爸,這是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裡的故事。比王子阿周那射箭技藝好的孩子,會被要求砍去拇指當作拜師禮,因為這樣才能保證王子阿周那,是最優秀的那個。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必將阻礙印度自身的發展。
其次,新時代人們逐漸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要想打破這種教育制度上階級差距,必須要打破固有的教育制度。現實中的阿南德就是一直免費幫助更多的人能夠得到教育的機會,得到改變命運的機會。
阿南德就是底層的一員,就算他有了去劍橋的機會,卻因為沒有錢而放棄。所以阿南德盡力用自己的力量,給這些孩子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完全顛覆了他們原本既定的人生,打破了森嚴的階級界限,哪怕遇到種種困難,他也一往無前、無所畏懼,挑戰了整個上層社會。
每次雖然只有30人,但其實是在改變上千個人的人生,因為他們身後是是爸爸媽媽,整個家族,還有他們的下一代,都會隨著教育得到改變。
最後,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功離不開大家的支持
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功不能單單依靠阿南德自己的努力,還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與和努力。
自2002年,阿南德一共舉辦了16期「超級30」,480名學員共有422名進入了IIT。阿南德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各種褒獎。《新聞周刊》讚揚「super 30」是世界上最有創造性的4所學校之一;《時代》雜誌讚揚這是亞洲最佳學校之一;2019年阿南德獲得美國2019年教育卓越獎,他的行為得到世界的認可。
阿南德改變的不僅是學生的命運,間接改變的是社會和世界,他的無私和寬廣胸懷,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欽佩,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結束語:
《貧民窟的狀元班》告訴了我們一個靠一己之力讓幾百個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改變了幾千個家庭、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得到社會認可的故事。我感嘆於這樣偉大的故事誕生在印度,儘管印度現在仍然貧窮,但有了這些優秀的故事,加上好電影的宣傳,他們的社會會越來越進步,國家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