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圍棋,家長的態度很重要。有的家長不了解圍棋,認為圍棋難度大,孩子年齡小學不會,索性也不去培養孩子對圍棋的興趣。
圍棋,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高深莫測、晦澀難懂嗎?
其實不然,家長們對圍棋的「刻板印象」反而是讓大家對圍棋「敬而遠之」的主要原因。
圍棋是我國古人發明的一種智力棋類遊戲,但這個「遊戲」不簡單,不是說學起來有多難,而是它的來歷非同一般。
第一,它具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五千年湮沒了多少棋類遊戲,何以它流傳至今呢?因為它是深邃的中華傳統文化結晶的體現。第二,圍棋的技藝和理念仍在與時俱進,現在職業棋手全認為圍棋藝術還遠遠未挖掘出來,而求變創新又恰恰是所有事物發展的根本。第三,圍棋的規則簡單明了,棋子可以下在棋盤的任何地方,這是自由的體現;棋子沒有等級之分,這是平等的體現。所以,在現代社會,圍棋的魅力更捋放大,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談到學圍棋的益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好處是,它可以有助於孩子情商的培養。現在的義務教育中,過多地強調了對智商的重視,導致孩子缺乏基本的自控能力,面對困難時焦慮不安,缺乏溝通能力和排解壓力的解決辦法,情緒容易失控。
下圍棋可以使孩子在勝與負的交替過程中自我調整心理狀態,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凡事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其次,在很小的時候學習圍棋,就是一個培養好習慣的過程。每節課下來,專注度都在學習和遊戲中不斷提高,專注度提高了,成績自然會好,讓孩子充分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Q 有的家長問了,我的孩子能學好圍棋嗎?
圍棋在初學階段十分簡單,有的孩子從3、4歲就開始入門了,這階段只要求孩子會一些10以內的加減法就可以開始學了。它之所以會讓人覺得高深莫測,是因為圍棋易學難精,要達到國手的水平的確不容易,這需要超常的毅力和天分。
Q 我們家長不會下圍棋,輔導不了怎麼辦?
在入門階段,孩子小,不一定能把老師講的內容充分理解,這很正常。我們建議家長在孩子啟蒙階段也學學圍棋,每次課後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增進感情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代替孩子完成作業,如果發現他(她)累了,可以休息一下,或換個時間再做,不要勉強。會下棋的家長有時會比較強勢,認為孩子這都不會,言語中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要不得的。
Q 我的孩子坐不住、愛走神,學圍棋能解決嗎?
對於幼小的學前兒童來說,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通常不會超過 15分鐘,這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表現得更明顯一些,其中原因也許並不源於孩子本身,需要老師和家長一起探討,針對孩子面臨的問題加以解決。有的家長為了哄住孩子,上課時帶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食品,這對孩子是沒好處的,只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和興趣點。
圍棋本身並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老師與家長的協作配合是關鍵的一步,幫助孩子在逐漸適應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陳毅元帥說過∶&34;,從圍棋的第一節課老師就要講一些圍棋的禮儀,潛移默化中給予孩子正能量,長此以往,聰明懂事的好孩子便成長起來了。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