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老員工表示:有一類遺體沒人能燒,哪怕家屬要求也不行

2020-12-13 騰訊網

引言

我國自古以來,一直都很重視喪葬文化,認為喪葬之禮就是中國五禮中"孝禮"的體現。儒家認為:"死,葬之以禮"。認為喪禮的意義就在於生者用喪禮憑弔死者,來表達對生命終結時的恭送情懷。《周禮》中也曾提到:"以喪禮哀死亡。"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同時古代的喪禮的規格以及隆重程度也彰顯了死者的身份地位。

《大戴禮記·盛德》中記載:「凡不孝生於不仁愛也,不仁愛生於喪祭之禮不明。喪祭之禮所以教仁愛也,致愛故能致喪葬,春秋祭祀之不絕,致思慕之心也。」這說明在當時,喪葬也能體現仁愛之心。

▲古代葬禮劇照

01

喪葬文化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每個地區信仰不同,葬禮也有所不同,有塔葬、水葬、天葬、土葬、火葬等。一直以來,農村都秉承著入土為安以及落葉歸根的思想,一般都實行土葬。不過隨著現在城市化進程加快,可使用土地少,且土葬一般又會佔用大量的土地空間,所以很多地方都開始推行實行火葬。

一個家庭中若有親人去世,一般都會在家中停放幾天,接受親人朋友們的悼念和祭拜,然後就必須被送到火葬場進行火化處理,最後火葬場將骨灰裝入骨灰盒中,被家人埋葬在選好的公墓裡。

▲葬禮劇照

隨著火葬儀式的普及,每個城市都開始修建火葬場。必須經由專業的員工操作,才能確保準確無誤,乾淨衛生。不過,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規矩。比如火葬場老員工就有個嚴格的規定,有一種屍體是絕對不能燒的,就算家屬要求也不允許。

02

畢竟,火葬場也不是只要送來死者就能火化,必須要按照流程辦事才行。即送來的死者必須要有專業的醫生開出死亡證明才行,如果沒有死亡證明,哪怕是家屬親自要求的也會被拒之門外。那麼,火葬場這個規矩是從何而來的呢?

▲火葬場內部照片

一個原因是,如果火葬場員工不經核對就隨便把死者焚燒的話,有可能這個死者正好是牽涉到某個案件的,是警方查找的重要人證。要是燒了,那所有的證據就化為灰燼了,可能會影響一個重要的案件的偵破。所以這也是工作人員負責的態度的體現。

還有一個原因在於,送來的所謂的"死者"可能還並未死,只是陷於昏迷的一種假死狀態,也就是俗稱的詐屍。若是貿然就給火化了,那不就害了一條無辜的生命了嗎?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小題大做,大可不必,但這還真就發生過,如果火葬場的員工沒注意到,就會釀造成一個慘劇。

▲火葬場中的火化爐

03

在火葬場制度還沒完善的時候,曾經有一戶人家,送來了一位老太太的遺體。據他們描述,是因為回家看到母親不省人事,就猜想老母親是突發疾病,又沒人照看到就去世了。據說是已經經過了搶救無效才送到火葬場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多心,就把這位老太太放在了停屍房。過了沒多久,工作人員突然發現有動靜,他們心裡一驚,認為老太太估計沒有死。

等他們去看的時候,老太太確實已經醒了,還把臉上的布扯了下來,這把在場的工作人員著實嚇得不輕。後來,工作人員立即安排把老太太送回去了,這才避免了一樁冤案。若是老太太再晚醒的話,結果就要改寫了,還好是虛驚一場。

▲火葬場內部照片

從此,為了避免發生同樣的問題,後來才提出,凡是送到火葬場火化的,都必須要醫生認定確實是沒有了生命體徵,開出死亡證明,火葬場的工作人員才會放心火化。畢竟火葬場也是一個標準化流程,每天都要批量操作很多,前期規範流程也能提高效率。現在家裡有人去世,也會在家裡放上幾天,也有這方面因素。

結語

所以火葬場的嚴格,其實也是一種對死者的尊重和負責的一種體現。很多人都會用不尋常的眼光來看待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員,認為他們的行業有些忌諱,不過天下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得有人幹才行。火葬場的員工和其他行業的員工也並無不同,如果有一點區別的話,可能他們更加需要外界的尊重和理解。

參考資料:

《周禮》

《大戴禮記·盛德》

相關焦點

  •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即便家屬要求也不行
    《擬輓歌詞三首》:「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古人都相信生死有命,既然無法改變必將死亡的結局,那就只求身死後能永享安寧,所以中國人很重視「入土為安」這個說法,也很重視人死之後的儀式感。
  • 火葬場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內部員工:即使家屬要求也行不通
    火葬場有一種遺體沒人敢燒,內部員工:即使家屬要求也行不通:這就是沒有死亡證明的遺骸,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有一個固定的程序。出生人口需要醫院出具出生證明,然後才能辦理入戶。而且人的死亡也需要醫院出具死亡證明,在醫院確認了死者的身份、死亡時間和死因後,一切才算塵埃落定,進入了喪葬程序。死因鑑定不僅是有關部門的重要依據,也是醫院向死者家屬交代的重要依據。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醫院對每個死者也負有責任。在沒有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的情況下,火葬場的工作人員無法確認死者的相關信息,又怎麼能確定死者是真的死亡呢?
  • 火葬場工作人員稱:有一種遺體不能燒,家屬要求也不行
    每個人都會迎來生老病死,也沒有人能夠逃脫死亡這個最終的結局。因為死亡是生命的最終形態,個體的死亡也是人類社會的自然淘汰。每一個人都需要經歷這樣殯葬的過程,才能夠入土為安。所以自古以來,很多人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殯葬事宜了。雖然現在大多數人在死亡之後都會被火葬,但是有一種人死後火葬場的員工也不敢火化。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火葬場的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即便是家屬請求也不行
    國人更是有「入土為安」的說法。古代的達官貴族在去世之後,都希望自己能夠被厚葬。現如今,隨著人們想法越來越開放,傳統的土葬也變成了新式的火葬。當代人在去世之後,會被火葬,可是並非任何屍體都能夠火葬。根據火葬場的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即使家屬萬分請求,也不行。
  • 火葬場員工直言:有一種屍體不能燒,就算家屬要求也不行,這是為何?
    所以也就誕生了火葬場這一機構。然而在火葬場內部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燒,即便是家屬專門要求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將其火化,可能都得不到應允。自1900年開始,火葬在全世界各地都廣泛被提倡,最開始的時候提出火葬的最主要的原則只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但是後來慢慢的人們發現火葬可能會有一點汙染環境,所以也有了一些關於火葬處理方式的爭議問題陸續出現。
  • 火葬場火化工透露: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燒,家屬給再多錢也不行
    但是也不是什麼情況都可以進行火葬的,火葬場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根據火葬場的工作人員說明,有一類人,他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為其進行火葬的。那麼,這一類人指的是哪些呢?那就是未曾開出過死亡證明的屍體,這類屍體即便是家屬要求,火葬場的工作人員也不會接受的。
  • 火葬場工作人員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就算家屬要求也不行
    因此,喪葬文化和習俗都各具特色,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依舊對喪葬有嚴格的要求,雖然現在的科技發達,在喪葬制度上和古代差距較大,但是在喪葬制度上有很嚴格的要求。火葬場的員工也曾介紹,有一種人在去世後,即使家屬同意也無法將其火化,這又是為何?
  • 火葬場的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無人敢燒,即使家屬懇求也不可以
    義莊到火葬場,從土葬到火化,但是有一點卻改變了。古代義莊是來者不拒,任何人都可以停留屍體,而火葬場則不一樣,它並非所有人的屍體都可以火化,即便是家屬求情也不可以。那麼,是什麼樣的屍體被擋在火葬場之外呢?為什麼不能火化這類屍體呢?
  •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燒,就算是家屬要求同樣不允許!
    在火葬場中有這樣一類屍體是堅決拒絕火化的,這是種什麼屍體?而火葬場又為什麼要有這種講究呢? 一、落葉歸根的習俗,讓中國人對喪葬極為看重。 在中國的各種文化觀念裡素來就有落葉歸根的傳統,中國歷來對於紅白事都非常的重視,再加上一個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也是他們必然要經歷的事情。
  • 火葬場某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火葬場某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除了死亡之外,人這輩子最怕去的地方應該就是火葬場吧,很多人甚至對此避而不談。但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卻每日都要在這個人人敬而遠之的地方靜默工作,在這個壓抑沉悶的空間,為每一個離世的人做最後一場告別儀式。而他們對這份特殊工作的認知,看似冷酷卻也真實到骨子裡。
  • 火葬場一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火葬場某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除了死亡之外,人這輩子最怕去的地方應該就是火葬場吧,很多人甚至對此避而不談。但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卻每日都要在這個人人敬而遠之的地方靜默工作,在這個壓抑沉悶的空間,為每一個離世的人做最後一場告別儀式。而他們對這份特殊工作的認知,看似冷酷卻也真實到骨子裡。
  • 火葬場工作人員透露,有一種屍體誰也不敢燒,就算家屬請求也不行
    現代墓葬制度也在隨之發展,人們逐漸改變了傳統的觀念,不再將屍體直接下葬,一定要保留所謂的「全屍」,而是選擇將屍體進行火化處理,然後再下葬,所以火葬場已經逐漸成為了是現代墓葬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火葬場中也流傳著很多傳說,所以是很多人都不敢踏足的一個場所。有一個火葬場的工作人員透露,雖然火葬場每天要處理很多屍體,但是有一種屍體卻是誰也不敢燒的,就算家屬請求也不行。
  • 遺體火化後為何裝不滿骨灰盒?火葬員工揭露火化過程,告訴你真相
    且不說當事人是否能承擔的起土葬的花銷,隨意埋放死者也會導致很大的環境汙染。為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火葬。遺體火化後,佔地面積就會減少許多。在一些人看來,將人燒成灰未免有些過於殘忍,但是火葬這種方式,秦朝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為了杜絕生者過於悲痛,火化過程是拒絕生者參觀的。如此一來,就有人擔心親人的骨灰是否能全部都裝進骨灰盒呢?
  • 死刑犯槍斃後為什麼家屬不能領遺體,而是直接拉到火葬場呢?
    現在的社會相比以前來說實在是好太多了,法律對於人們的處決也是相當的人道了,但是還有很多人知法犯法,最後走向犯罪的道路,越走越遠,最後等著的是那冰冷的手銬,甚至有的丟掉了自己的生命。那麼大家是否想知道死刑犯最後處決之後,為什麼都不讓家屬領走遺體呢?國家也是考慮得非常的周全的。死刑處決的全程,首先是家屬與犯人最後的道別,犯人是否有最後的囑託啊什麼的,然後是否願意捐出自己的器官啊,這些都是在這個時候完成的程序。
  • 死刑犯槍斃後家屬不能領遺體,為何直接拉到火葬場?
    現在的我們身處於一個法治社會,法律也變得比較人道了,我國在對死刑的判定時,向來採取的是嚴格限制的態度.堅持少殺.嚴防錯殺,可殺可不殺的堅決不殺,是我國一貫的死刑政策.我們都知道「法不容情」,法律是鐵面無私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可是卻還是會有很多人知法犯法,那麼最後等待著他們的就只會是冰冷的手銬法律的嚴懲
  • 火葬場人員表示:有一種屍體誰都不敢碰,哪怕家屬乞求也不能燒
    "人日食米一升,歲衣縑一匹,嫁娶喪葬,皆有贍給。"——北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 在我國古代,喪事乃是人這一生頭等大事之一,王公貴族的葬禮全都有相應的規格,什麼停靈七七四十九天,得要親眷不停跪拜哭泣,往來弔唁者絡繹不絕,同時法事不能停,瓜果香薰更是不能斷。
  • 火葬場的員工月薪過數萬,為什麼很多人還辭職?離職員工透露真相
    「火葬場」這看似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可以嚇倒無數個正常人。並不是我們太過於膽小,而是活人根本就沒有勇氣去面對這三個字。大家也都知道火葬場幾乎屬於一個「朝陽產業」但是入職人員少之又少,就算入了職,但沒多久還會選擇離職,這又是為什麼呢?
  • 火葬場的靈車是什麼樣的?能免費使用嗎?
    火葬場的車是什麼樣的?可以免費使用嗎?關於火葬場靈車的問題,筆者結合東郊火葬場、石家莊火葬場的靈車規格及費用,給大家談一下火葬場靈車收費的問題。東郊火葬場靈車北京市東郊火葬場有靈車20餘輛,靈車品牌有凱迪拉克、奔馳、豐田等多個品牌,其中凱迪拉克、奔馳為火葬場的豪華殯儀車,市區內接運遺體是按次收費的;豐田、海獅、福田殯儀車是按照北京市遺體免費接運政策提供遺體接運服務的。
  • 日本殯葬新風俗:火葬場不堪重負 遺體被送到賓館
    這些酒店既是殯儀館,也是賓館,它們的服務對象是那些不想舉辦大型的傳統葬禮的日本人,鑑於人口快速老齡化,社區紐帶不斷松解,死亡人口的急速增加令火葬場不堪重負,這個市場正在日益興起。  報導稱,通常,日本家庭會把親人的遺體從醫院帶回家,守喪一晚,第二天上午,鄰居、同事和朋友都來參加追悼儀式。下午,遺體被送往火葬場。
  • 執行槍決時,不允許家屬來現場,那遺體要怎麼處理呢?
    就算治安好,也會有一些不法分子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走向了犯罪的道理。法律中對於判刑都是看嫌疑人犯罪的嚴重程度而決定的。有些人因犯的罪比較嚴重,那就要面臨槍決的下場。因為我們都是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對犯罪這方面接觸的也很少,對槍決更是不了解,很多人就很疑問槍決時要求家屬在場嗎?槍決後他們的遺體又將如何處置呢?現在的槍決等同以前的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