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幾分鐘就忍不住打開微信;
計劃在家辦公卻瀏覽了一上午購物網站;
周末去咖啡館學習,被來回走動到人打擾到無法專心;
……
這些問題我們經常會遇到,好的外部環境可以讓人長時間保持精神的專注,大大提高我們工作、學習的效率。反之各種外界幹擾會時不時跳出來打斷你的注意力。那麼你要怎麼應對這些幹擾呢?
接下來我會分享一種認知模型 —— 注意力模型,它幫助你分析你的注意力被誰「偷」走了。
▍注意力有邊緣
我在最近閱讀《交互的未來》這本書時,了解到了注意力模型。書的作者認為,人的注意力有邊緣。我們不可能將全部注意力放在多件事上,處於我們注意力中心的事物最容易被我們感知,而處於注意力邊緣的事物,往往被我們的視線邊緣、聽覺、嗅覺等知覺感受到。因此,位於注意力中心的事物感知最清晰,所以反饋也更迅速。
以此為基礎,作者把注意力劃分為三個等級,下面以常見的汽車駕駛室為例,看看司機的注意力是怎樣分配的:
前方路況佔據了駕駛員視覺中心,是主要注意力
在視覺邊緣的反光鏡和儀錶盤,以及觸覺反饋的方向盤和腳踏板,是次級注意力
雙閃、應急燈、收音機等設備,周圍的環境音共同構成了第三級注意力
由此,注意力的三個等級可以歸納為:
主要注意力與視覺相關,且是直接的。例如司機對路面所給予的注意,或者臺式計算機用戶對計算機所給予的注意。
次要注意力的對象則較遠。例如,人們對無需直接關注就能感覺到的聲音或振動信號所給予的注意。
第三級注意力的對象則是注意範圍邊緣的聲音、光線或環境振動等。
當一個司機在駕駛時,如果有人跟他不斷交談,那麼司機的注意力模型就變成了:
司機的第三級注意力被乘客的談話內容佔據,所以周圍的環境音就被阻斷了。那假設這輛車使用了屏幕觸摸式導航系統,那麼司機在使用導航系統時,主要注意力就被阻斷了。所以在非自動駕駛的汽車裡使用觸摸操控在交互上是糟糕的設計。
▍使用電子設備的注意力模型
接下來,我們一起回到日常生活中。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工作和學習時,注意力的狀態是這樣:
看到這裡,你頭腦中理想的學習環境是不是下面這樣呢?
次級注意力未被佔用並不一定是件好事。我們大腦裡偶爾冒出來的思緒經常把注意力牽扯到其他事情上。對平時專注力差的人,更會時不時主動尋找手機,看看微信,突然想起某款口紅型號,馬上登錄淘寶……
所以,專注的重點在於合理分配注意力的中心和邊緣,讓它們既不互相阻斷,又不給思緒留出太多遐想空間。
▍用平靜的方式,佔領注意力的邊緣
想像現在你坐在周末的咖啡館裡準備閱讀一本書,但是嘈雜的環境無法讓你沉下心來:飛奔的小朋友發出持續的笑聲,不時從你身邊划過;隔壁桌相親的一男一女舉止曖昧,任誰都不能不關心他們接下來的進展;為了防止顧客久坐而專門設計的座椅讓你的臀部和背部永遠處於找不到理想接觸面積的狀態;這時,手機鎖屏界面顯示「你收到了一條通知」……
▍下面,你應該做什麼呢?
或許是扔掉手機換一家咖啡館,亦或者在奪門而出前親吻隔壁桌的女生,在男生驚慌的眼神裡轉身跑向門口,並在出門前絆倒跑過來的小朋友……
這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你要關掉自己手機的一切通知,或者直接打開勿擾模式。大多手機 App 都想盡辦法留住更多用戶的時間,所以真正變成手機的主人,是你提升一切行動力和專注力的先決條件。
第二步,你要屏蔽掉視覺汙染,讓視線邊緣不會有吸引你注意力的物體。我會在下一小節中告訴你聚光燈的妙用。
最後,你要屏蔽掉聲音的幹擾,戴上耳機,播放點柔和的音樂。除此之外,舒適的座椅和柔軟的靠墊都會安撫你的觸覺神經。
你的注意力應該像下面這樣:
▍用聚光燈營造舞臺感
次級注意力會時不時把視覺中心奪走。許岑在自己的新書《上手》中,提出使用聚光燈來營造極大提升專注力的舞臺感辦公環境。從注意力模型的角度說,次級注意力被較暗的環境包圍時,更不容易阻斷視野內的主要注意力。
▍容易被忽視的第三級注意力
很多人喜歡使用降噪耳機來屏蔽環境音,我認為實際效果因人而異,像我這種腦中經常會冒出異想的人,大腦很難在安靜的環境裡不自我放飛,即便是躺在床上裝睡時……這也是為什麼我提倡佔領注意力的邊緣而不是留出真空,思想是長翅膀的鳥,空間太大就很容易飛到莫名的地方去。
我佔領注意力邊緣的方式是聽音樂。有人會覺得聽音樂幹擾注意力,無法專心工作。有的人則相反,覺得聽音樂是必要的「陪伴」。是幹擾還是陪伴,這取決於音樂是激昂還是舒緩,歌詞是陌生還是熟悉,音量是小還是大。熟悉的旋律和歌聲需要你更少的注意力去理解,音樂也就不會輕易越遷到高一級注意力阻斷你的工作,較小的音量可以保證它只存在於你的第三級注意力中。
潘多拉電臺
網易雲音樂有很多歌單適合工作學習時聽,比如我曾經整理過一個《看書就好好看書》,裡面有 94 首小提琴曲和日系輕音樂。
可是常聽還是會膩,所以潘多拉電臺彌補了我想時不時換換口味的需要,它的推薦歌曲和自主學習能力是我試用過的 App 裡體驗最好的。你也可以使用網頁版的潘多拉電臺打造一套屬於自己的工作學習 BGM。
▍適宜閱讀的舒適觸感
對於一個喜歡閱讀的人,我堅信最適合人類閱讀的姿勢是半躺著。一個舒適的躺椅或是床頭靠墊使你在閱讀時不至於頻繁更換姿勢,配合舒適的暖色燈光,睡前閱讀會成為你的習慣。
舒適的環境
相信讀到這裡你已經知道了自己有哪些外部環境需要改善。
▍小結
本文首先介紹注意力模型,注意力分三個等級:中心是主要注意力、邊緣分別是次級注意力和第三級注意力。接下來我建議你使用聚光燈、背景音樂和舒適的倚靠感來平靜地佔領注意力的各個邊緣,讓你的內心沉浸工作和學習中。
文中對注意力的控制局限於外部環境,實際上,人的內因往往起著更關鍵的作用,有很多調節注意力的方法,如建立大綱模型、思維導圖法。也有很多逐步提高注意力的工具,比如番茄工作法和最近很流行的用 NFC 貼紙自動化記錄時間。在此不詳細展開,讀者可以根據連結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