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丨桌遊裡的「她」:這本書裡有30位全球頂尖女性桌遊設計師

2020-12-20 新京報書評周刊

又到了星期五,書評君的福利派來啦!

幫你撥開愛情迷霧見真心的遊戲,獲得桌遊界的奧斯卡獎、包含大量瀕危鳥類知識的精美科普遊戲,在日本一路逛吃、泡溫泉、收集伴手禮的遊戲,取材於孩子暑期作業、培養孩子時間規劃能力的假日遊戲……這些桌面遊戲你玩過嗎?

今天介紹給大家的,是一本充滿著桌遊卻不是介紹桌遊的MOOK(雜誌書)《心流:棋盤上的她》(含卡牌桌遊,總價值198元)。與一般的MOOK不同,《心流》不僅用桌遊文化去闡述一個社會問題,還有一款圍繞這個話題設計的遊戲《平平無奇的女子圖鑑》,讓大家在對桌遊產生興趣之後可以立即獲得真實的體驗,為所探討的議題提供一個「遊戲化」的解決方案。

同時,也向遊戲者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有機會可以重新來過,你會選擇如何過完這一生?

本周福利

《心流:棋盤上的她》(含卡牌桌遊)

前方預警,福利來襲

職場PUA、就業歧視、生育焦慮、社交壓力……除此以外,她們所要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對於當下的女性來說,理想和現實總是令人舉棋不定。

2019年,一款名為《展翅翱翔》的策略桌遊橫空出世,火爆桌遊圈的大街小巷,並一舉拿下2019年的桌遊屆的奧斯卡獎:德國年度遊戲大獎。令人驚喜的畫風和遊戲機制,使它超過了身為一款桌遊的價值。精美的藝術設計,精彩的遊戲主題,精良的遊戲製作,設計師伊莉莎白·哈格雷夫創作了一部幾乎天衣無縫的藝術作品。

但在接踵而至的採訪和大量的宣傳中,都會提到女性設計師,這讓哈格雷夫感到厭倦:「我厭倦了人們說我是唯一的女性設計師。」在一個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行業裡,《展翅翱翔》是極少數由全女性創意團隊完成的遊戲,而伊莉莎白是桌遊設計領域中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

「女性主義」顯然是當下最引人關注的話題之一,無論是觸達靈魂的文藝表現,還是發人深省的社會事件,似乎一時間那些「理所當然」的事情都擺上了反思的臺面。而在桌遊界,似乎也從伊莉莎白·哈格雷夫的《展翅翱翔》打開了一個洞,一道射線穿越歷史,光束打在當年拒絕麗茲·瑪姬的成見之牆上。

相較於「體力」而言,沒有人可以說「腦力」是男性的絕對天賦,更不該被社會默認成從業標籤,相反,我們從那些女性設計師設計的暢銷遊戲中發現了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故事。

巴基斯坦女設計師納什拉·巴拉賈瓦拉通過桌遊擺脫包辦婚姻的命運,重獲自由人生;日本女設計師北尾圓通過桌遊,走出家門,開啟職業生涯新階段……從這些女性設計師設計過的暢銷遊戲中可以發現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故事,她們善於將職業研究、個人愛好,乃至身邊人的故事轉化為有趣的遊戲。她們更像是靈感的捕手,比如米蘭達·埃瓦茨,在夢醒之後設計出了暢銷全球的《睡皇后》,那時她才6歲。

看到她們眼前一亮的創意,你會由衷地驚訝,原來市面上還有這麼多好玩的遊戲!這一百多年來,桌遊行業的女性設計師不僅證明著自己可以閃耀在這一度由男性主宰的領域,另一方面也利用桌遊這種表達方式輸出著自己的獨立宣言。就像是書、電影、碧昂絲的音樂,桌面遊戲通過遊戲機制營造代入感,從一個話題切入,讓人們了解到「女性平權」的呼籲並非小題大做。

精彩試讀

《薩福奇託》(Suffragetto)

1908年3月8日,美國紐約,近15000名女性突然罷工。她們走上街頭,抗議資本家剝削女工,她們一同喊出了「麵包加玫瑰」的口號,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

這是20世紀初最激烈的一次女性主義運動。1909年2月28日,美國社會黨宣布設立婦女節。同年,婦女社會與政治聯盟發行了一款名為《薩福奇託》(Suffragetto)的桌遊,意在支持女性擁有選舉權。這是一款基於婦女社會政治聯盟與警察之間的真實戰鬥的遊戲。遊戲的名字來源於suffragette(女性參政權)。遊戲中,玩家分為兩派,藍色和綠色:藍色代表下議院的警察,綠色代表激進黨派。作為激進派人士,遊戲的目的是衝破警察封鎖,進入下議院,同時阻止警察擾亂會議;作為警察,目的是擾亂參政黨的會議,同時阻止他們進入下議院。

這款遊戲是一款標準的基於政治運動背景下誕生的遊戲。雖然按照現在的口味來看,當時的規則可能太過於簡單,但它畢竟是一款抽象遊戲,複雜的遊戲規則並不利於它的傳播。1920年,美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規定:「美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性別因素而被聯邦或任何一州拒絕或限制。」終於,這個遊戲的目的在這一年得到實現。

《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What Shall I Be)

二戰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其經濟、政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二戰對於女性來說意義非凡,由於戰爭時期勞動力的缺乏,女性接手了原本只限定於男性的工作。她們走入社會,成為社會角色中的一員。1944年,美國婦女在勞動力市場中所佔的比例達到了36%,600萬美國婦女加入了勞動大軍中。無論各行各業,都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女性就業率也從20世紀50 代初開始實現高速增長。

1966年,全國女性組織在美國成立。同年,由塞爾丘和賴特公司發行了一款為女性設計的桌遊《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What Shall I Be)。從這款遊戲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背景對於女性的期望,當然,也包含對女性的規訓和歧視。

在遊戲中,玩家的目標是成為一名職業女性。遊戲共有六個職業可供選擇,分別為:教師、演員、芭蕾舞者、模特、護士和空乘。在進行遊戲時,你可能會抽到這樣的主題卡,例如:「您的妝容太草率,表明您不適合:航空服務員或模特」,或是「您超重」這樣的個性卡——這表明什麼?當我們查看遊戲說明書,會發現對於該遊戲50%的職業來說,這是不可行的。

其實,這款遊戲也存在著進步的意義,它鼓勵女性參與到各種職業當中去(雖然可選擇的職業有限)。但是,其個性卡和主題卡中的部分內容還是存在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同年發行的另一款《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男生版則大不相同。在男性版本裡,你可以選擇的職業有:政治家、科學家、運動員、博士、工程師和太空人。我們不禁感嘆,那個年代的遊戲,是否會直接影響到女性的職業選擇?在看到這些主題卡後,女孩們是否會產生自我懷疑?

《女孩私語》(GirlTalk)

時間轉眼來到80年代。那個年代,美國經歷了通貨膨脹的跌宕起伏後處於發展期,中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這頭沉睡的雄獅即將被喚醒。那個年代,由於經濟的緩慢發展,人們不再關注社會,把目光轉向自我。搖滾和朋克出現了,健美操逐漸流行,一場新的變革正在誕生。

1990年發行的一款遊戲會引起那個年代許多女孩的共鳴:《女孩私語》(Girl Talk)。《女孩私語》是一款系列遊戲,在遊戲中,你將扮演一個白人女孩,通過與好友進行一到三輪的比賽來完成遊戲。這款遊戲描繪了當時的女孩子最喜歡的兩件事的遊戲——打電話和同心儀的男孩聊天。遊戲有磁帶的裝置,女孩們可以在卡牌中,尋找心儀的男生進行聊天。在《真心話大冒險》中,如果玩家獲得了婚姻、孩子、職業和人生中一些重要時刻(例如在工作中結識未來的丈夫等),獲得4分即是贏家。如果沒有獲得其中一項,那麼您就是個失敗者。

令人比較欣慰的是,在那個年代,這個遊戲的確顯現了一定的自由性(雖然難免會有一些刻板印象)。例如,在《真心話大冒險》中,如果玩家獲勝,則會抽取一張神秘的財富卡。卡片上會有這樣的內容:「您將在23歲生日後5天生下雙胞胎」。

除了懷舊的畫風外,《約會臺》中明確規定,只有男孩和女孩才可以進行配對。他們甚至對性別進行了顏色編碼,男孩在黃色卡牌上,女孩在粉色卡牌上。

——Vincent《1909—2019女性主義桌遊演變》

桌遊

《平平無奇的女子圖鑑》

在中國,有70%的女性參與就業,就業率排名世界第一。社會鼓勵女性實現個人價值,但是女性身上的壓力卻也與日俱增。當代女性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不斷地去充實、美化、提升自我,同時卻又要被傳統的標尺衡量,這樣的中國女性很「累」。

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不同身份的女性,經歷青年、中年、老年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翻開一些「平平無奇」的事件,但這些事情無論是你想做的還是你躲不開的,都會帶給你各方面的壓力,你需要規劃好自己人生,最後築建自己的夢想飛屋……你可以按照一款精算的策略遊戲進行體驗,當然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取捨,生成專屬的人生願望清單。

60張精美卡牌+四套房屋拼接版圖+64個壓力指示物+40個放飛自我的氣球

《心流:棋盤上的她》

(含卡牌桌遊《平平無奇的女子圖鑑》)

主編:趙勇權

遊戲設計:DICE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20年8月

如何

參加

1

想要書的朋友請在下方留言區直接留言,給我們發來你想要《心流:棋盤上的她》(含卡牌桌遊《平平無奇的女子圖鑑》)的理由,或者分享你玩桌遊的心得!你給出的理由越真切,你距離收到贈書也就越近。

2

《心流:棋盤上的她》(含卡牌桌遊《平平無奇的女子圖鑑》)贈書共2套。書評君將選擇1位點讚最高的讀者,以及1位留言最為真切的讀者送上贈書。當然,如果你沒有獲得贈書,卻依然希望擁有這套書的話,也可以點擊書封直接購買。

3

活動截止日期:2020年12月20日10時(我們會通過回復留言確認福利獲得者,然後請被選中的讀者另外單獨發一條留言,告訴書評君你的寄書地址和聯繫方式)。

文案:安也;編輯:石延平。

福利派

閱讀需要主張

相關焦點

  • 好玩的桌遊遠不止《狼人殺》:中文桌遊圈與Dice Con丨觸樂
    而瑟曦,因為坐擁多座城池,讓她能以最低的代價操控局勢。眼見異鬼入侵牆內,不斷牽制、削弱她的對手,她樂享其成,甚至覺得勝券在握……當下,是她執掌著鐵王座。――這可不是美劇《權力的遊戲》最新一季的劇透,只是一群玩家在玩同名桌遊時,隨手記錄的遊戲過程,俗稱「戰報」。
  • 乘風破浪,展翅翱翔——那些優秀的女桌遊設計師們
    有人說這是因為女性玩家比例本就偏低,且桌遊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數字更敏感,要運用到建模等複雜的工科專業,而這些都是女性「不擅長」的。其實如今各行各業的優秀女設計師不在少數,世界上也幾乎沒有什麼工作會被性別所限制。桌遊行業中已經有很多閃耀的女設計師,以女性的視角去解讀和創作桌遊,為所熱愛的事業發光發熱。
  • Dice Con與那些玩桌遊、做桌遊和賣桌遊的人們
    而擁有至少一款正式發行的完整遊戲,他便可以在Dice Con申請展臺,讓更多設計師、玩家乃至逛展的海外發行商,看到、玩到他的作品。今年,在Dice Con這個據說是亞洲最大的桌遊展上,像他這樣的華人原創桌遊設計師,確定出席的就已超過30位——雖然這仍是個比獨立遊戲圈更小的圈子。
  • 優秀的桌遊設計師有哪些鮮明的特點?
    世界上桌遊有萬萬千千,優秀的設計師卻屈指可數,為什麼成為下一個馬丁、下一個烏老師、下一個狼老師、下一個SF會如此的艱難呢?不妨讓我們從桌遊的本質說起:桌遊是藉助版圖、卡牌、骰子等媒質,表現桌遊的核心機制,最後讓玩家獲得愉悅感的一種遊戲。
  • 遊戲設計師眾籌大逃殺桌遊,縮圈搜裝備全都有
    遊戲設計師眾籌大逃殺桌遊,縮圈搜裝備全都有 新聞 愛玩 ▪ 2018-04
  • Designer's kit 桌遊設計師的工具包
    這款產品由WinGo設計團隊經過大膽探索,反覆試驗而成,專門用於填補設計師與生產之間的空白,能夠有效的幫助設計師完成自己原創的產品。其中的內容及選材都非常有針對性,設計師們可以從中找到關於桌遊製造流程、圖稿設計和產品布局等的指導。
  • 最後一本實體《桌遊志》:談桌遊十年事,憶桌遊十年史
    國外的Spiel Box雜誌和戰棋刊物一向精彩紛呈,但國內的桌遊Geek在過去十年裡的每個月總是會準時到附近的報刊亭打聽:這一期的《桌遊志》到了沒?對,這是一本堅持了十年之久的實體桌遊雜誌,它見證了中國桌遊業從無到有,展會、廠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原創桌遊設計師爭奇鬥豔這段漫長且艱辛的歷程,堪稱中國桌遊的活歷史。獨特風格的封面coser、國內外桌遊介紹、三國文化和三國殺玩法,共同組成了《桌遊志》百餘期的精彩內容。
  • 從桌遊中拯救世界:北極熊如何救?女性怎麼活?黑人有多黑?
    在《大富翁》以外也有另外一些關注社會議題的桌遊,在這篇文章裡,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分析了環保、性別和種族三類主題的部分桌遊。玩家可以在遊戲過程中一邊消遣,一邊和朋友探討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
  • 桌遊測評丨兒童寶藏數學桌遊,玩它,玩它,玩它!
    桌遊除了能讓孩子學習輪流、規則及情緒控管之外,還能學習「數學概念」。這篇文章會整理小小孩的數學桌遊,每款遊戲都有適合的共玩年紀,基本上從3歲後就可以開始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數學認知,不過還是要視每款桌遊的難易度。
  • 桌遊展會|盤一盤2019年國內的桌遊展會
    3.23-24 天津河西區新圍堤道渤海明珠A座群眾藝術館 天津T-GAME展會,詳情請見桌遊展會| 天津T-Game重磅來襲!贈票福利來啦!6.1-2 西安碑林區動漫產業園,戰爭與和平主題展,詳情請見桌遊展會| 這個六一不孤單,同好一起相會面!
  • 風靡全球25年:桌遊《卡坦島》誕生記
    它們要麼是複雜程度各異的戰爭遊戲,要麼就是試圖爭奪年輕一代注意力的聚會遊戲——然而,年輕人正逐漸遠離桌遊,轉向電子娛樂產品。就在桌遊市場整體式微的那個年代,一款新的經典作品誕生了。在德國中西部城市達姆施塔特,一位牙科技師即將創造現代最成功,同時也最具開創性的桌遊之一。那款遊戲既像傳教士也像繆斯女神,在問世至今的25年裡風靡全球,激勵了無數玩家和設計師。
  • 在桌遊的小眾世界裡 那些堅守和離開的人
    他們曾經在中國的桌遊行業裡經歷了什麼?如今他們如何看待桌遊這個行業?這裡有6位遊戲人向我們分享了自己與桌遊的故事。KayaK 《三國殺》創始人在桌遊行業裡我是幸運的,因為《三國殺》很成功。我當初做這個遊戲只是大學時期的娛樂,並沒有任何預期,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桌遊玩家眼中的萬物:當桌遊遇上教育、職業和人生
    但倘若將「桌遊是什麼」這一問題拋給資深的桌遊玩家與設計師們,他們的答案或許遠比上述兩種定義豐富、精彩得多。Emma是上海桌遊設計聯盟的成員,也是一名桌遊設計師,在她看來:「用桌遊的視角去理解世界,其實很好玩。
  • 無法抗拒的可愛——桌遊裡的動物與童趣
    這個六一,各位大朋友們不妨帶著小朋友和桌遊裡小動物們一起感受可愛吧!《俠鼠魔途》《俠鼠魔途》是 2012 年發行的一款角色扮演類桌遊,適合1-4位玩家,每局時長大約90分鐘,有趣的背景設定十分適合大朋友帶著小朋友一起玩。
  • 這篇文章告訴你:玩一套桌遊=讀完一本書
    在全球瘋桌遊的當下,多數人都將號稱「不插電遊戲」的德國桌遊。從「大富翁」遊戲衍生而來的「書富翁」桌遊,玩家的目標是成為書店巨亨,每張卡片後面載有關於作家和作品的資訊,玩家可邊玩邊認識經典作品。除了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另一個全球規模最盛大的「埃森展」(EssenSpiel),每年同樣吸引眾多出版人朝聖。
  • 明星桌遊設計師PK,誰是最值得被收藏的「男神」?
    其實,桌遊圈也有「追星」的傳統,甚至有些「雛鳥」情節——新人剛接觸到品類繁多的桌遊時眼花繚亂,玩多了可能會對某幾款作品情有獨鍾,結果發現這些作品都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對這位設計師自然青眼有加。那些產出過出大量優秀作品、特點鮮明的桌遊設計師,自然就會比無名小蝦擁更許多忠實的擁躉和粉絲。
  • DICE CON九人談:中國桌遊的變化與未來
    他們中有在桌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前輩,有今年剛剛成為設計師的新人;有人經營著自己的桌遊吧,生意日趨紅火,也有人入不敷出,精打細算才能勉強餬口。有人轉型做「劇本(謀殺之謎)」,有人覺得實景娛樂才是最好的道路。讓我們聽聽他們關於「未來」的回答。
  • 我是學霸,也是奶爸,我在節目裡給撒貝寧推薦桌遊
    在之前的桌遊眾生裡,我介紹過很多人,他們的身份標籤裡都有一個共同的名詞,那就是父親。而今天,我也要給大家介紹一位父親,我認識他,是源於一檔親子真人秀節目,沒想到的是,他也是一位資深的桌遊玩家。」在「不嚴肅育兒」裡,不僅有珊爸為家長推薦可以親子一起玩的桌遊,也有他對遊戲化教育的一些思考。這些都是他在帶著女兒珊妹一起玩桌遊的過程中發現和總結出來的。
  • 國外桌遊設計師眼裡的「中國風」是什麼樣的?
    文明古國是世界的寶貴財富,也是一套經久不衰的「IP」,在一款桌遊想要顯得「有文化底蘊」時尤其如此。近年來以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為背景的桌遊層出不窮,追求新鮮感的西方設計師們又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神秘的東方。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是一片未經開墾的富饒之地,可對於西方設計師們來說,理解起來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
  • 福利 ▎BGM桌遊展(上海站)即將上線,《終極逛展指南》奉上!
    桌遊設計師、劇本作者大佬 零距離交流兒童實景遊樂園眾多廠商、工作室偕 新品參展盛大頒獎&激烈賽事就算您是LV0的萌新玩家,只要有我們負責教學的專業NPC幫助,也能在遊戲裡大展身手,再也不必害怕來自的大觸「碾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