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通過繪本,與馬可•波羅一起重回曾經的「絲綢之路」

2020-09-17 小狐女的狐言狐語


2015年,我們國家以古代「絲綢之路」歷史為背景,結合當下的世界經濟形勢,提出並發布了「一帶一路」的長期計劃,為的是能夠更好的推動與周邊及沿線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取得更好的共同發展前景。

一時間這「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

孩子的成長關乎著一個國家的興盛,讓他們從小了解國家的歷史,暢想美好的未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正是以此為目的而創作的圖書,在這套專為孩子們打造的歷史類圖書,「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中,我們將與馬可•波羅一起重回那段旅程,共同去看一看七百年前絲綢之路上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故事。讓孩子們能夠通過此書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更好地去了解中華歷史文化。


看精彩的故事

十三世紀時,一位生長於威尼斯商人家庭的17歲少年馬可波羅與他的父親和叔叔一起,踏上了前往中國的行程。

七百多年前的中國,在一個義大利少年的心中,是一個無比神秘且十分嚮往的地方。據說那裡的房子都是黃金建成的,處處流淌著美酒與牛奶,是一個富庶又美麗的地方。懷著這種美好的期待,馬可•波羅對中國這個地處東方的國家,充滿了好奇與嚮往。

不過七百年前的交通可不像現在這樣便捷發達,馬可·波羅一行人從家鄉出發,走了足足四年才來到了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元朝初始,馬可•波羅在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成為了朋友,他在中國整整待了17年,遊歷了中國的許多城市,回到威尼斯後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整理寫成了一部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馬可·波羅遊記》。

四年的時間是一段漫長的時光,在前往中國的這段時光中,馬可•波羅他們在路上遭遇見強盜,翻越過雪山,克服了高原反應……一路上很驚險卻也很有趣。孩子們將在此書通過這些精彩的故事,一起見證一位少年的成長。



曉風俗民情

在甘肅的玉門,馬可•波羅一行參觀了當地的寺廟,被那裡的雕刻的佛像所震撼。中國古代雕像藝術與西方雕像藝術有什麼不同呢?他們各自追求的藝術境界又是什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二者的差異呢?

在到達上都後,馬可•波羅來到了忽必烈金碧輝煌的宮殿,但是在此之前,蒙古人都是生活在大草原上居住在蒙古包裡的。過著遊牧生活的蒙古族人民是怎樣生活的?蒙古包只是蒙古族人的居住形式嗎?

在此系列圖書中,孩子們還能夠通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知識,見到各種民族風情,讓自己的視野得到拓展。



知物產知識

精美的玉器是怎樣打造出來的,這其中包括了哪些工序?

西域的藥材是由誰最早帶回中國的,來自印度的醫學又帶來了什麼藥物,各種獨特的香料又是什麼時候來到的中國呢?

琵琶、腰鼓、胡琴等樂器原來都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它們又經歷了怎樣的融合與演變呢?

「絲綢之路」將豐富的物產帶入了中國,也將中國的文明向世界傳播。原來曾經有這麼多的物品穿越過這條道路,有這麼多物產的來歷是之前我們所不知道的。



學科學知識

人為什麼會有高原反應?

低壓下沸騰的水為何難以煮熟食物?

沙漠中「幽靈」般的叫聲出自何處?

那種在今天被喚作是石油的黑色語文題,為什麼會燃燒,而它又是怎樣形成的?

在旅途中曾經帶給馬可•波羅困擾以及讓他驚訝無比的事情,在今天都能夠用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解釋。

在這本書中孩子們學到看到的不僅僅只有歷史文化知識,各種科普知識也是少不了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的希望,「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開闊孩子視野,建立培養孩子世界觀,增長孩子們的見識見聞,快快跟隨馬可•波羅曾經的腳步,一起去「絲綢之路」看一看吧。

相關焦點

  • 前往流淌奶與蜜的黃金國,與馬可波羅一起重回曾經的「絲綢之路」
    一時間這「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孩子的成長關乎著一個國家的興盛,讓他們從小了解國家的歷史,暢想美好的未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正是以此為目的而創作的圖書,在這套專為孩子們打造的歷史類圖書,「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中,我們將與馬可•波羅一起重回那段旅程,共同去看一看七百年前絲綢之路上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故事。
  • 《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開展
    鍾旖攝中新網重慶新聞1月9日電由中國科學技術館研發製作的《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9日在重慶科技館開展。《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包含「對異域的想像」「帶什麼商品去中國」「驛站與驛道」「漫遊古代中國」「海上歷險」「世界在變」六部分。
  • 「做一天馬可·波羅」在北京中國科技館展出,帶觀眾重走絲綢之路
    2020年1月3日,北京,「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在中國科技館正式亮相。展覽以第一人稱視角代入的方式,使觀眾「化身」古代絲路旅行家和商人,感受沿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的古代科技與物質文化。
  • 去中國科技館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
    這些問題在中國科技館展出的「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主題展覽中都可以一一找到答案。 2020年1月2日,「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在位於中國科技館東大廳的短期展廳精彩亮相。
  • 去重慶科技館做一天馬可·波羅
    漫漫黃沙、悠揚駝鈴、點點白帆、繁華市集……這是很多人對絲綢之路的印象。但是,絲綢之路到底是什麼樣子?它由多少條線路構成?古代旅行家在漫漫古道上如何克服艱難險阻?1月9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館研發製作的《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
  • 《我想去中國》:跟著「返老還童」的馬可·波羅重溫絲綢之路
    而《我想去中國》,是開篇第一冊,以陸地上的絲綢之路為主,主要講述為了完成中國皇帝忽必烈給與父親的使命,馬可·波羅和父親一起從水城威尼斯出發,一路上一邊給忽必烈準備精美的禮物,一邊經歷各種刺激的冒險,又領略了古代陸地絲綢之路沿途的風光、民情與文化,最後成功來到了中國,見到忽必烈,即將開啟在古代中國的冒險旅程。
  • 讀完《絲綢之路》繪本,11歲兒子感慨:讀懂歷史,才能看清未來
    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每次出海都會帶著《馬克.波羅遊記》。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探險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馬克.波羅遊記》裡的中國。​三、不止關乎歷史,中、高考多門學科頻現「絲綢之路」考點絲綢之路,是一條傳承千年的路。
  • 和馬可·波羅一起玩穿越,是孩子的地理啟蒙書和絲路小百科
    給孩子們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家長們可以通過有趣的歷史書籍,引發他們的好奇心《絲綢之路——我想去中國》是第一冊,這一冊的內容主要是陸地上的絲綢之路為主。它以馬可波羅來中國為線索,串聯起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人文、藝術和科普高度結合。它將人們熟悉卻不熟知的絲綢之路上的故事,通過馬可•波羅這個小朋友的口吻,採用穿越時空的敘述方式倒流,讓孩子們和馬可.波羅一起歷險,重走絲綢之路。
  • 王者榮耀:加一個字毀掉一個英雄皮膚,玩家:馬可賣波羅!
    馬可(賣)波羅歷史中的馬可波羅,他除了是一個旅行家,還是一個商人,這一次給他加上一個字,也算是給他幹回了老本行,馬可賣波羅,各位喜歡馬可的小夥伴可不要忘了去捧捧場哦!
  • 外交部副部長秦剛:時代呼喚更多馬可·波羅
    這位義大利青年就是馬可·波羅。秦剛表示,700多年過去了,滄桑巨變。今天的人們從歐洲到中國不需要像馬可·波羅那樣翻山越嶺、穿越大漠,但歐洲人對當代中國的未知和興趣有增無減。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向何處去?對世界帶來什麼影響?儘管中國已經給出答案,但這一系列的重大問題需要歐洲人去探尋、去認知、去接受。時代呼喚更多當代的馬可·波羅。
  •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承千年絲路文化,奏響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遺產,經歷漫長的歷史時期、越過廣袤的空間,見證了人類文明的交流史。從2000多年前的張騫"鑿空之旅",到600多年前的鄭和七下西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見證了"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輝煌;見證了人類古典風帆時代"向海而生、多元共處"的海洋文化傳統;激發了《馬可 波羅遊記》《伊本 白圖泰遊記》等地理行紀作品的創作。
  • 曾經跟汪涵搭檔的主持人馬可現在怎麼樣了?
    馬可給人的形象一直就是汪涵的小弟,有汪涵就有馬可,他們兩個人搭檔做了好多節目。馬可最早出現在觀眾面前,是主持一檔室內綜藝節目《藝能連環炮》。後來隨著湖南經視的崛起,他先後主持了《Funs娛樂》《越策越開心》,在湖南很紅,特別是和汪涵一起主持的《越策越開心》可以說紅透整個湖南,收視率非常高。
  • 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講述絲綢之路?不如就由馬可•波羅來告訴孩子吧
    《我想去中國》是一本講述絲綢之路的兒童歷史百科繪本。繪本講的是,少年的馬可·波羅和父親一起從威尼斯出發前往中國。一路歷經多個國家,遭遇各種地理環境,領略各種人文風情,終於抵達中國。它採用精裝的大開本形式,配以精美的原創插畫,圖文並茂地展現了「絲綢之路」沿線和中國古代的地理人文風貌。
  • 有人說這道美食源於中國,你怎麼看,歡迎一起交流
    蝦仁披薩有人說披薩是源於中國,說是很早以前,有位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喜歡吃北方的蔥油餡餅。回到義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吃到蔥油餅。可他怎麼琢磨也沒做出來。那位廚師按照馬可.波羅描述的方法忙活了半天,仍越吃將餡料放入麵團內,馬可.波羅就提議將餡料放在餅上面吃。該廚師按照馬可.波羅說的方法,再配上當地的乳酪和佐料,大受歡迎,從此披薩就傳開了。我其實不喜歡吃披薩,也不怎麼做,孩子們喜歡,今天是周末,孩子在家,只要孩子喜歡的我就會做。
  • 一個可愛迷人而又足智多謀的小狗繪本故事《波羅歷險記》下
    波羅掉進了海裡。「咦?我怎麼不會往下沉呢?」波羅說。突然從水裡冒出了一個很像外星人飛船的潛水艇。波羅和小貓一起到潛水艇裡去作客,小貓說:「你看,我正在欣賞魚呢!」波羅和小貓走進雪屋,發現雪屋有一個洞,洞裡面會是什麼呢,波羅和小貓跳了進去。
  • 是什麼樣的繪本閱讀課,讓孩子們驚呼太不可思議?
    在昨天的繪本閱讀課上孩子們表現得非常積極踴躍,每個孩子似乎都有發不完的言,而且每個孩子的觀點都是那麼的獨特。課堂上,孩子們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各自不同的觀點,很多發言讓老師都感到非常驚喜。整堂課孩子們受益匪淺,下課後還遲遲不願離去,這到底是一堂怎樣的繪本閱讀課呢?
  • 是什麼樣的繪本閱讀課,讓孩子們驚呼太不可思議
    在昨天的繪本閱讀課上孩子們表現得非常積極踴躍,每個孩子似乎都有發不完的言,而且每個孩子的觀點都是那麼的獨特。課堂上,孩子們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各自不同的觀點,很多發言讓老師都感到非常驚喜。整堂課孩子們受益匪淺,下課後還遲遲不願離去,這到底是一堂怎樣的繪本閱讀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