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們國家以古代「絲綢之路」歷史為背景,結合當下的世界經濟形勢,提出並發布了「一帶一路」的長期計劃,為的是能夠更好的推動與周邊及沿線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取得更好的共同發展前景。
一時間這「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
孩子的成長關乎著一個國家的興盛,讓他們從小了解國家的歷史,暢想美好的未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正是以此為目的而創作的圖書,在這套專為孩子們打造的歷史類圖書,「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中,我們將與馬可•波羅一起重回那段旅程,共同去看一看七百年前絲綢之路上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故事。讓孩子們能夠通過此書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更好地去了解中華歷史文化。
看精彩的故事
十三世紀時,一位生長於威尼斯商人家庭的17歲少年馬可波羅與他的父親和叔叔一起,踏上了前往中國的行程。
七百多年前的中國,在一個義大利少年的心中,是一個無比神秘且十分嚮往的地方。據說那裡的房子都是黃金建成的,處處流淌著美酒與牛奶,是一個富庶又美麗的地方。懷著這種美好的期待,馬可•波羅對中國這個地處東方的國家,充滿了好奇與嚮往。
不過七百年前的交通可不像現在這樣便捷發達,馬可·波羅一行人從家鄉出發,走了足足四年才來到了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元朝初始,馬可•波羅在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成為了朋友,他在中國整整待了17年,遊歷了中國的許多城市,回到威尼斯後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整理寫成了一部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馬可·波羅遊記》。
四年的時間是一段漫長的時光,在前往中國的這段時光中,馬可•波羅他們在路上遭遇見強盜,翻越過雪山,克服了高原反應……一路上很驚險卻也很有趣。孩子們將在此書通過這些精彩的故事,一起見證一位少年的成長。
曉風俗民情
在甘肅的玉門,馬可•波羅一行參觀了當地的寺廟,被那裡的雕刻的佛像所震撼。中國古代雕像藝術與西方雕像藝術有什麼不同呢?他們各自追求的藝術境界又是什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二者的差異呢?
在到達上都後,馬可•波羅來到了忽必烈金碧輝煌的宮殿,但是在此之前,蒙古人都是生活在大草原上居住在蒙古包裡的。過著遊牧生活的蒙古族人民是怎樣生活的?蒙古包只是蒙古族人的居住形式嗎?
在此系列圖書中,孩子們還能夠通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知識,見到各種民族風情,讓自己的視野得到拓展。
知物產知識
精美的玉器是怎樣打造出來的,這其中包括了哪些工序?
西域的藥材是由誰最早帶回中國的,來自印度的醫學又帶來了什麼藥物,各種獨特的香料又是什麼時候來到的中國呢?
琵琶、腰鼓、胡琴等樂器原來都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它們又經歷了怎樣的融合與演變呢?
「絲綢之路」將豐富的物產帶入了中國,也將中國的文明向世界傳播。原來曾經有這麼多的物品穿越過這條道路,有這麼多物產的來歷是之前我們所不知道的。
學科學知識
人為什麼會有高原反應?
低壓下沸騰的水為何難以煮熟食物?
沙漠中「幽靈」般的叫聲出自何處?
那種在今天被喚作是石油的黑色語文題,為什麼會燃燒,而它又是怎樣形成的?
在旅途中曾經帶給馬可•波羅困擾以及讓他驚訝無比的事情,在今天都能夠用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解釋。
在這本書中孩子們學到看到的不僅僅只有歷史文化知識,各種科普知識也是少不了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的希望,「絲綢之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開闊孩子視野,建立培養孩子世界觀,增長孩子們的見識見聞,快快跟隨馬可•波羅曾經的腳步,一起去「絲綢之路」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