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火熱背後:巨頭燒錢搶灘,農產品順勢進城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9毛9四兩大蒜」

「9毛錢8個雞蛋」......

有沒有心動?

正站在風口上的社區團購,

就以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

闖進許多人的生活!

巨頭們燒錢搶灘背後,

農產品順勢進城,

有些人在「薅羊毛」,

但還有些人卻「心情複雜」。

近期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在濟南進行了走訪,調查社區團購背後的故事。

濟南一社區團購超市內,平臺的宣傳頁貼在牆上。

巨頭燒錢補貼

團長成「香餑餑」

社區團購的興起並非偶然,2020年一場疫情的到來,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讓社區配送開始變得火熱,這種大背景下,各路資本開始搶灘這個市場。

6月滴滴上線橙心優選,7月美團推出美團優選,8月拼多多打造出多多買菜,9月阿里盒馬生鮮的盒馬優選也加入戰團……一時間「社區團購」成為資本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寵兒」,而爭奪消費者的主流打法,就是燒錢補貼。

濟南東部一繁忙的社區團購取貨點。

記者從一款名為「XX優選」的APP上看到,購買四兩大蒜只需要0.99元;購買一斤土豆只需0.01元。「搶」字充斥整個屏幕。而打開「XX到家」APP,「8枚雞蛋0.9元」的提示消息,被放在最醒目位置。

記者採訪的不少市民坦言,就是看重了「便宜」,他們才從手機上下單。

除了補貼消費者外,另一個需要重金補貼的,是負責貨品落地的「團長」,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平臺的樞紐,團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董女士代理的4個平臺佣金大都在10%左右,即消費者購買100元的貨品,她能獲得10元左右的獎勵,除此之外,一些平臺還有其他花樣的補貼。

而除了砸錢城市消費者和「團長」,農村市場也是巨頭們的重要發力方向。

精準定位,差異化競爭

社區團長自有「打法」

記者調查發現,沒有門店的團長,往往在地下室或馬路邊分貨,等待鄰居們來取。幹得好的則開個門店。

在濟南市萬科城小區,徐輝團長的口碑一直是呼聲最高的。多名業主表示,從她這團的水果,好吃又靠譜。徐輝有自己的社區團購品牌,同時擔任橙心優選、興盛優選的團長。12月初,記者採訪到了這位口碑團長。

濟南東部某大型社區內,一家蔬果店在門口掛出了社區團購的優惠以吸引顧客。

「只要是不錯的水果,我一般會到產地去考察,然後再拉回來,賣給鄰居們。」徐輝說。跑到江西找贛南臍橙,跑到陝西找獼猴桃,跑到南方找柚子,跑到新疆找阿克蘇蘋果……這位年輕的女團長几乎跑遍了全國水果產區。

記者看到,她的店面分兩層,一樓是水果超市,二樓全部是冷庫。做證券出身的徐輝把目標瞄準了中高端消費人群。在電商巨頭搶灘社區團購的大戰場中,為了求得生存,她選擇這樣的「打法」:抓取不同人群,差異化競爭。

利潤高、風險小

大小農戶自建平臺殺進社區

一邊是如火如荼的網際網路巨頭搶灘,一邊則是躍躍欲試的小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新型經營主體把目光放在了社區團購上,有的躍躍欲試蓄力「殺」進社區,有的則是在嘗到社區團購的甜頭後準備大規模進軍。

一邊是如火如荼的網際網路巨頭搶灘,一邊則是躍躍欲試的小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新型經營主體把目光放在了社區團購上,有的躍躍欲試蓄力「殺」進社區,有的則是在嘗到社區團購的甜頭後準備大規模進軍。

今年春天,因為疫情,濟南市歷城區紅梅種植家庭農場的採摘活動戛然而止。在區農業農村局、辦事處同志的建議下,這家農場開始嘗試做社區團購。

萊蕪明利合作社進濟南市一大型社區宣傳自家蔬菜。

用農場主武紅梅的話來講,就是「壞事變好事,初次嘗試取得重大成功」。

「社區團購沒有風險,沒有損耗,是我所有銷售模式裡利潤最高的。受到啟發後,我們農場隨即聯繫了濟南市十餘個大社區,由各社區的朋友自建微信群,面向鄰居銷售我們的草莓。沒想到,效果非常好。」農場主武紅梅說。

這個農場擁有161個草莓大棚,日出草莓近7000斤。今年春天,這家農場80%的草莓都通過社區團購直接進了家庭。

惡補社區團購知識

農場主們蓄力「殺」進社區

城市社區團購如火如荼,遠在鄉野田間的農場主似乎也嗅到了「商機」。

桓臺縣田莊鎮新天地家庭農場的王敬東就是一個鼻子很靈的人。「我們的小柒牌黃白糯玉米碴已經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城裡的客戶們聞著味兒就來了,不惜距離自己到農場來提貨。即便如此,面對社區團購這片藍海,如果我們再不『殺』進社區肯定落後於人了。」王敬東說。

桓臺縣樂鑫家庭農場的楊光樂也看到了社區團購的潛在價值。這位年輕的農場主說,他種了30畝果樹,養了500頭豬、50頭牛、800隻鴨,還有兩畝池塘的魚。如果與大平臺合作,就怕自己的量不夠;如果自建社區團購,就怕運營不善。

「這是一場大戰。周圍的農場、合作社都躍躍欲試呢。我再不發力就被落下了。」談話間,記者感受到了楊光樂的焦慮。

目前,這位年輕的農場主正在找人給開發個小程序,並惡補社區團購知識。他立志今年要把自己的水果和雞鴨魚賣進購買力強大的城市社區。

強勢擠壓下艱難求存

社區菜店這個冬天「有點冷」

如果說社區團購「動了誰的蛋糕」?首當其衝的,就是社區菜店。

這個冬天,對於在濟南市力高國際社區東門開菜店已經四年的邵先生來講,顯得格外寒冷。據他統計,這個冬天,在社區團購的擠壓下,他的營業額下降了40%,10月份以後最厲害,估計會一直持續到明年五一。

圖為濟南市花園路某社區菜店。

同時,邵先生還擔任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的團長,一天只有30多單。即便如此,他依舊擔任團長,為的就是社區居民如果在社區團購平臺上買不到理想的產品,他就伺機推薦自家店的瓜果蔬菜。但截止目前,他兩個多月沒有賺到錢,只能「苦熬」。

與邵姓菜店老闆不同,在華能路上開菜店的王先生則堅決不給團購平臺做團長,他說:「一天有至少有三撥人來找我做團長。我的店一年需要交15萬元的房租,如果我當團長,團購平臺會支付我勞務費,但他們不可能支付我房租。」

王先生說「真正感受到營業額的下跌,是從9月份開始的,以葉菜類為最。截至目前,營業額已經足足下降了四成,今年估計連房租也混不出來」。在他看來,社區團購徹底擾亂了市場價格,他只能不斷壓縮蔬菜水果的進貨量,增加百貨的進貨量。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客戶端)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巨頭搶灘社區團購 生鮮實體店或在巨頭「降維攻擊」中倒下
    巨頭搶灘社區團購 生鮮實體店或在巨頭「降維攻擊」中倒下 2020-12-11 14:55:12 來源:上觀新聞 2020年,網際網路界最火的,除了直播帶貨就要數巨頭搶灘的社區團購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 李喬宇近段時間以來,關於網際網路巨頭進場賣菜的消息不斷。12月1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湖北地區上線「淘寶買菜」業務,採用社區團購模式。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社區團購業務開放核心流量資源。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消費者也瘋狂薅羊毛,15元2.7斤的土雞、1分錢一袋鹽,1元多1斤的蔬菜比比皆是,新用戶甚至可1分錢買一份菜……在市場格局未成型之前,可以預見補貼大戰還將持續下去,巨頭們的俯衝,本質上是看中社區團購背後的市場。
  • 社區團購的燒錢大戰,可能給不了巨頭們想要的結果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簡單分析了巨頭們紛紛入局社區團購的——對流量的焦慮與渴求。恰恰就在文章發出後,京東在收購美菜社區團購業務之外,又向社區團購的區域龍頭興盛優選投資7億美金,進一步激化了戰局。在今年先後出現馬雲當鋪論、貝殼暴雷之後,大家對資本一步步侵入生活的警惕性有了顯著提高,於是在巨頭們紛紛入局社區團購後,相似的警惕也油然而生——他們會不會也繼續以前那種「燒錢獲得壟斷地位,漲價收割」,把這個和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市場也折騰得一地雞毛,無法收拾?這些警惕當然是必要的,也是正當的。
  • 易店無憂:社區團購大戰,巨頭紛紛搶灘或成電商行業新趨勢?
    本網12月07日訊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2019年瀕臨死亡的社區團購又火了。社區團購併不是新鮮事物,隨著眾多的網際網路巨頭進軍此行業,社區團購也進入正面戰場。易店無憂認為,這場戰爭主要看誰資本雄厚,誰付出的更多,誰堅持的更久。一旦形成壁壘之後,社區團購將席捲三四線城市約10億人口的餐桌。
  • 社區團購背後的巨頭操盤手 各顯神通的他們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嗎?
    從網際網路巨頭高管掌控社區團購這一業務來看,背後折射出的是他們對社區團購這一風口的重視。社區團購這塊戰場,集齊了各家公司的得力老將,這仗該怎麼打?美股研究社認為,從各網際網路巨頭指派的負責人身上,或許能窺探到這一混戰背後的幾許脈絡。
  • 社區團購的那些危機
    比如,出行時,有滴滴打車、快車等,吃飯時有美團外賣、餓了麼,買商品有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外出旅遊住店,有攜程、途牛等…… 一句話,民眾的衣食住行,早已為網際網路巨頭所壟斷。 早年間,我們經歷了千團大戰(團購)、打車大戰(出行)等網際網路巨頭廝殺。然而,網際網路巨頭的戰法很簡單,依靠「燒錢」,將對手碾壓,從而實現市場壟斷。
  • 社區團購火熱 巨頭們應該拼什麼
    原標題:巨頭們應該拼什麼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於菜農糧農來說,對比於傳統農產品產業鏈中的批發商抬價、冷鏈和運輸費用高、運營成本高等痛點來看,社區團購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線上線下的資源,網際網路巨頭們如果能夠合理布局社區團購減少中間商的浮動差價,那對於菜農和消費者來說均是一件喜事。有批評聲音認為,社區團購想要實現節省成本價格低廉的話,它的果蔬來源必定是大型種植企業,巨頭入場會擠壓分散的菜農、糧農的生存空間。
  • 追逐千億風口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
    來源:經濟日報社區團購近來愈發火爆,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在該領域加碼布局。機構和業內人士認為,社區團購領域,業態龍頭獲得融資、新興線上巨頭積極布局,短期內市場競爭或將快速加劇,新一輪「燒錢大戰」或將開啟。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背後,農民能做什麼?
    用「瘋狂」來形容最近的社區團購,一點也不誇張: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均已入場,並通過「燒錢大戰」跑馬圈地。於是,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等明顯低於商品價值的「跳樓價」層出不窮,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薅羊毛」用戶。農民作為生產者,這些低價農產品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嗎?
  • 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回應:謠言!
    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12月12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向上述企業求證,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回復稱:「謠言」;拼多多回復稱:「這消息沒頭沒尾的」;美團回復稱「謠言」。相關報導: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分析師:這是謠傳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
  • 社區團購爭議:你1分錢買菜的背後,菜農們該何去何從?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們相繼投入海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但輿論場上也有許多不同聲音。有人指出,誰能率先搶佔生鮮社區團購市場,誰就能再造一個阿里巴巴。所以,網際網路巨頭們仿佛瘋狂了,無論有沒有電商和生鮮基因,都要不計成本搶佔這個市場。滴滴的CEO程維宣稱: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燒錢換市場,打垮所有競爭對手後依靠壟斷地位再提價獲取暴利,這一招已經被證明為是一條簡單粗暴可行的賺錢道路。資本特別的喜歡。
  • 社區團購蹺蹺板:「團長」是關鍵,巨頭來收割
    據一位從業人員表示,團購業務其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拼的主要是後臺的選品和供應鏈管理,前端靠服務和覆蓋規模,但是這並不代表只能靠燒錢補貼來競爭。實際上,這輪社區電商風生水起,是對生鮮電商的一種全新方式的挖掘,通過小圈+負責人機制(團長),團購+次日達+自提做到集單配送,大大縮短了生鮮產品的交付時間,打消了用戶對於生鮮電商品質的疑慮。用戶的問題解決了,其背後巨大的生鮮電商市場價值就越發凸顯。
  • 多面社區團購,無論多火熱,但最終結局卻只有一個
    社區團購併非商業新物種,過去發展有過熱潮,也有過冰谷,而在2020年,社區團購卻成為了最火熱的概念,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一窩蜂式地湧入社區團購。美團的美團買菜,京東的京東社區團購,阿里的盒馬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就連出行巨頭滴滴也推出了「橙心優選」,再加上原有的叮咚買菜,美菜,以及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玩家,讓整個市場變得火爆起來。
  •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透露啥焦慮?媒體走訪菜場、專家,多維度解析
    新華每日電訊12月21日消息,最近一周,輿論對社區團購的關注持續火熱。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衝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帶著這些疑問,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訪了新老菜市場、買菜居民、行業人士,開展多維度解析,試圖揭開紛爭背後的社區團購真面目。現實中的「社區團購」「90後」李萌是一位年輕媽媽,每天加班到7點,出了地鐵,還得往返2公裡去菜市場買菜。
  • 網際網路巨頭,困在社區團購裡
    此時社區團購中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既要與同行爭地盤、奪流量,還得面對社區團購之外的各種「反對」戰役。內戰:網際網路巨頭的流量爭奪進入 2020 年,基於疫情的影響,社區團購重喚新生,巨頭們紛紛進場,到下半年更是提上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 一大批網際網路巨頭搶灘,「社區團購」又成了一門好生意?
    繼「直播帶貨」之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消費領域的又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社區門麵店的店主、全職媽媽、快遞提貨點的店主等紛紛被網際網路巨頭「看好」,極力拉攏發展成自家的「帶貨員」。
  • 社區團購還能走多遠?
    於是在疫情催化下,生鮮零售的主流模式開始轉向較好打開下沉市場的社區團購這一業態。作為今年下半年競爭姿態最火熱的賽道,社區團購從資本熱捧到多個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入局;從官媒點名批評到供應商相繼禁止供貨再到人民日報再發聲,這一路潮起潮落,走得跌宕起伏。
  • 社區團購瘋狂燒錢的背後,卻會搶了他們的飯碗
    社區團購火了,社區團購又被點名了。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2010年,我上大學那會兒,網購還是在網頁淘寶、網頁京東、網頁亞馬遜上。那時候諾基亞手機還是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諾基亞的時代是2g3g。社區團購你不能夠?社區團購,顧名思義就是以團購的價格,低價賣菜、集中賣菜。其實,就是在一個區域形成一個或者多個品牌的壟斷,比如這個app上賣菜便宜,我買,另一家便宜,我在那裡買。最後哪個app背後的「爸爸」有錢,哪個app就能壟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