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個比較乾燥的季節,因此要多注意滋補,所以很多人喜歡在冬天煲湯。來上一碗營養的煲湯,既美味又養顏,特別是女性一定要多喝點湯,皮膚才會有彈性、滑嫩。不過今年的豬肉價格比較貴,對於一些中層消費水平的家庭來說,要選擇價格適中的肉類煲湯才會實惠。
既然這樣就給大家安利一道燉雞湯吧,大冷的天氣來一碗熱騰騰的雞湯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很多人在燉雞的時候會有疑問:燉雞湯時要不要焯水?還是直接把雞肉下鍋燉嗎?別急,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下燉雞湯的正確方法。燉雞湯時要不要先焯水?一步錯步步錯,少加一步,雞湯更鮮美。
1.把雞切成塊放進清水裡面進行浸泡,大約泡上10分鐘的樣子,之後把雞肉撈出來瀝乾水分。這是很關鍵的一步,通過浸泡能讓雞肉裡面的血水溶出,之後加些水進行簡單清洗後再瀝乾就好了。
2.這時候切上幾片生薑,再把大蒜拍碎,放在一個乾淨的碗碟裡面備用。
3.選一些山藥來燉雞,不僅能提升營養價值,還能讓雞湯的味道變得更棒哦。山藥在下鍋之前,先去掉外皮,再用菜刀切成小段的備用。
4.起熱鍋,加入少量的食用油,等到油的溫度升起來之後把切好的姜蒜放進油鍋裡面爆香,等到香味出來的時候,加入處理好的雞塊進行翻炒。
5.把雞塊炒至金黃的時候撈出來。如果要做燉湯的話用砂鍋來煲湯會鎖住雞肉裡面的營養物質,所以把炒好的雞塊放進砂鍋裡面,加入處理好的山藥,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就可以燉了。
6.當然如果雞的年齡不是很長,那麼燉煮的時間可以稍微少一點,如果是老母雞用砂鍋燉則至少需要燉2個小時。
在燉湯的過程中不要頻繁掀開鍋蓋,等到湯色呈現略帶金黃色的時候就說明湯已經燉好了。往新燉好的雞湯裡面加入適量的鹽就能盛出來品嘗了。
想提升雞湯和雞肉的口感,那麼雞肉的處理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在燉雞的時候不要焯水,很多人在這一步容易犯錯,一步錯步步錯,因為這樣會讓肉質變緊,吃起來很乾澀,少加這一步,雞湯更鮮美。不過燉雞湯時也不能下鍋直接燉,必須先進行浸泡,把血水泡出來,這樣雞肉的口感才會提升。現在大家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