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craft是706在北京開始獨立於706青年空間本部, 運作的第一個生活實驗室,也是目前706所有生活實驗室裡面,規模最大的生活實驗室,也是第一個嘗試採取財務獨立,面試機制,自治模式,相對獨立於706青年空間本部的生活實驗室,這個項目已經運作了2年多了,706希望可以和Minecraft的小夥伴一起來梳理下Minecraft的發展,同時也思考706的生活實驗室的發展模式。
17年7月,706青年空間內部形成共識。
706青年空間本部定位是一個面向所有青年人開放的公共空間,目前這個本部空間裡面功能的衝突問題本來很嚴重,特別是私人生活和公共活動的衝突尤其嚴重。由706住客形成的社區,和以參與活動和熟人為主的群體,形成了兩股很難合流的勢力,在同一個706青年空間裡面,難免碰撞。
所以,本部裡面的住客很難形成一個歸屬感很強的社群,而且本部空間劃分和使用是由706管理人員決定的,住客很難有自主權,另外,住客也是短期住宿為主,所以也無法形成穩定的共治委員會。
「706生活實驗室」如果要形成真正的共享社區,就需要形成封閉化的社區,不能在706青年空間這個公共交流的場域裡面做,因為面向小規模的共享社區,和公共生活肯定會有衝突,而且是不可調和的。
17年7月底:706決定重新租了一套新的Loft來做這個生活實驗項目。
17年8月14日:光斌,莫邪,曹曉瑋,鞠毅,鄔方榮一起開會,確認新的生活實驗室的基本制度和規模,我們人數規模控制在25人左右,會用1年的時間來進行這次探索實驗。並且同時會進行定期的實驗性的報告和發布,也會引入社會學和人類學的一些調查研究。
17年9月1日:經過2個月的實驗後,706第一批生活實驗室成員入住。
總結
17年9月1日,上面這個「706生活實驗室」項目,是706青年空間在甲15號樓新租了一套複式,用來做的一個實驗性探索性項目。我們人數規模控制在25人左右,會用1年的時間來進行這次探索實驗。這個時候的第一個706獨立於本部的生活實驗室,其實只是空間上面獨立,財務機制還是受限於本部的,雖然有了一個劉彪當時擬定的一個財務透明的方案。
第2節點 Minecraft生活實驗室的理念探討階段
17年10月30日,706生活實驗室(甲15)正式成立,並且形成規範的機制;
706生活實驗室內部4次會議,奠定了生活實驗室的規則和制度。記得11月份我還有竇月汐和邴滔在辦公室裡面爭論甲15第一個生活實驗室的發展方向問題,爭論關於規則的可複製性和普適性等等問題。
在宇宙中心五道口辦一家青年空間,到底是為了什麼?|706會議實錄
706生活實驗室的參考模式或者發展方向?
曉川說
706生活實驗室和美國的兄弟會有點像,美國兄弟會30入左右,通過面試,住進一個大房子。我們美國學校80%的男生在兄弟會裡苦日子悶面,在校園裡面住的只有大一,其他人都是在校園的一個獨棟,有的特別厲害的兄弟會,以後走到世界各地,每個兄弟會在各個學校都有分支,兄弟會比大學更加有歸屬感。兄弟會有各種各樣的儀式,通過各種儀式來培養感情,這個和創造706的背景也很像。上個世紀,學校的學生覺得學校管理太嚴格 ,所以就在校園創造一個空間。學生希望有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空間。兄弟會本來的目的是脫離學校。
趙鵬說
706反而不像美國的兄弟會,更加類似COOP。COOP是介於大學寢室和兄弟會之間的。就是類似大家群租。COOP裡面的人上學也挺忙的。兄弟會會非常求同,只要和自己一樣的人。或者政治兄弟會,或者體育類的兄弟會。同一類性格或有點派別的感覺。我們這裡類似COOP,不那麼一樣的人一起居住和生活。
魚老師說
706生活實驗室給它一個明確的定位為時太早,這個應該根據入住的人群自然形成,不過大概的方向是706生活實驗室居住的青年群體,都是脫離一般的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的模式,從主流的現有的生活模式,相對脫離出來,去探索一個新的居住和生活模式。
706生活實驗室和社會主流的關係?
這方面也是有不同的2個觀點:
一種觀點是706應該更好的服務於706生活實驗室成員,讓他們更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促使他們提升自我,融入到或很好的適應主流社會。反過來,未來706生活實驗室成員也會反哺我們。就好像美國兄弟會成員和兄弟會的關係一樣。
相反的觀點是,如果選擇706生活實驗室,就是選擇一種和主流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而且這個是706生活實驗室裡面的成員共同探索出來的。所以根本不用融入主流社會。
當然還有折中的思路,覺得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的探索,和一個相對功利化的目標和願景。結合起來。比如,在706生活實驗室裡面,我們放下戒備,弱化彼此的社會身份,背後也沒有功利和利益糾紛。同時這個不代表,我們在外面的真實世界裡面,不懂得賺錢和逢場作戲,也可以適應主流的商業社會,不是非得對立。
706生活實驗室的核心價值觀問題?
這個也是老問題了,我們706內部就存在兩種相互衝突的觀點:
一種觀點是,我們706生活實驗室根本沒有必要強調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因為任何商業公司,都有其社會意義,也有其商業價值和模式,社會意義是「表層」,商業價值和模式才是「裡子」。舉個例子,相似的住宿案例,臺灣的玖樓,他們強調社會正義,不過他們強調這個只不過是他們的品牌傳播的包裝概念,是用來做宣傳和品牌的點,他們實際操作和落實的很多方向和宣傳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觀點是,我們706生活實驗室是目標導向的,不用刻意考慮價值觀,比如如果706生活實驗室未來的商業模式是需要給其他青年公寓提供諮詢和商業服務,那麼,就應該梳理出一套解決方案和諮詢模式,將706生活實驗室塑造出國內第一個共享居住品牌,通過概念和理念包裝,這個包裝也是為了服務於未來的商業模式,以及後續的其他青年公寓諮詢。因為706生活實驗室可能不是一個賺錢的商業產品 ,不過諮詢和給其他青年公寓提供服務,這個是個可以賺錢的生意。
第三個觀點是,706生活實驗室還是需要 抓住初心,到底為啥做這個事情,核心價值觀是什麼?為其他公寓服務和諮詢只是後續形而下的事情了
就好像竇月汐說的:
如果從社會意義方面來探索出它的價值,這個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同時從商業方面可以提高我們的品牌,和影響力。如果能達到呢,它是一個實驗項目,我們的實驗就是如何產出這些東西,最後它產出的東西的形態是如何的?我覺得最後產出的形態應該是一些規則。它可能人員選擇的規則,生活的細節的股則,活動的規則。最後,這個一套規則,可以拿出去,脫離我們的實體空間。你可以在其他地方,找一群人,也可以做這個事情。這個就好像,我們在一個空間裡面探索出來一個狼人殺的規則,狼人殺是什麼呢?狼人殺不是一副牌,它是一個規則。我們做的是什麼呢?我們是在一個空間裡面,找了一群人,他們認可這個規則,找一個地方,就可以進行這個遊戲,來一起生活。這個生活形態是我們一開始預想的。所以,我認為,最終它產出的是一個規則。
當然,對於上面第三個觀點,還有不同的看法,覺得這些規則也是細節問題,在社會影響力層面,只要想清楚用戶需求,根據這個來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是去探索一個制度。
這些探討早在1年以前就就討論過,鄔方榮覺得過了1年,其實問題還是存在的。
第3節點 706探討未來706生活實驗室的可能模式
時間:17年底
在經歷了整個17年這些事件以後,706整體虧損越發嚴重,我們團隊也開始持續質疑706生活實驗室項目的可持續性,以及706的商業模式的問題。我們特意就706的價值觀,願景和發展模式進行了一番探討,最後基本達成了如下共識:
1)為什麼不重點考慮單個空間的盈利能力?
因為706做的不是青年公寓,也不是青旅,不是通過單個空間的盈利,來複製鋪開的,而是做的是一個基於未來價值預期的,年輕人對美好生活方式嚮往基礎上的集合呈現和共同創造這種生活方式的空間集合體。所以,單個空間盈利當然需要考慮,不過只是考慮它的可持續發展,不要虧錢,儘可能持平就可以。
2)為什麼不重點考慮706的商業模式?
706是個平臺,是個有機生態, 單個商業產品還不在706的考慮範圍之內,目前706的核心任務是將這個平臺,將這個有機生態樹立起來。而不是去考慮,我們到底商業如何變現?706應該去創造一個行業,而不是歸類到某個行業裡面去(青年公寓,青旅?)都不是。它應該有自己非常強的主體性。然後在這旗下,才會去開發各種商業模式。
18年1月,在初步解決為了更好的促進Minecraft的自我管理,在706法務顧問劉彪的協助下,706青年空間和706生活實驗室分成2個不同的實體,形成了一個財務透明和分配機制,並且第一次形成了706生活實驗室成員自己管理的公共帳戶,以及用於生活實驗室研究的基金。
在初步解決為了更好的促進Minecraft的自我管理,在706法務顧問劉彪的協助下,706青年空間和706生活實驗室分成2個不同的實體,形成了一個財務透明和分配機制,並且第一次形成了706生活實驗室成員自己管理的公共帳戶,以及用於生活實驗室研究的基金。
為真正形成自我管理的706生活實驗室,讓成員成為實驗室的主人,激發成員創造性和主動性;同時為了保障706青年空間前期投入的收益回報,保障生活實驗室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傳播生活實驗室理念,推動生活實驗室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參與收入分配的包括三方:
確定當月盈餘 = 每個月的所有人繳納的房租收入-固定開支;
706青年空間分配當月盈餘50%作為營運收益;
706生活實驗室(華清嘉園甲15樓)全體成員分配當月盈餘25%作為自由支配基金,乙方自行集體決定這部分收入的用途,可用於購買公共消耗品、集體活動等;
706生活實驗室發展基金分配當月盈餘25%,暫時由706青年空間保管,用於未來的所有生活實驗室。
第5節點 Minecraft生活實驗室嘗試內部自我運營
在經過706對Minecraft的財務改革後,Minecraft裡面的成員也慢慢對自己所住的空間產生了更強的歸屬感,大家覺得有必要建立一套屬於Minecraft的內部規則。
裡面的葉師傅本身對社群模式有著極大的熱情,同時又有臺灣留學經驗,希望對規則監督和具體規則的改革進行嘗試,同時因為剛開始706給Minecraft制定的規則大多數是只有文本而無執行,導致大部分規則失效,也沒有人對規則產生重視的態度。這些原本的規則蛻變為了選擇性執法,例如,樓道吸菸,天台吸菸的問題,並沒有人認真對待,甚至有人在室內吸菸也無法管理。最終Minecraft生活實驗室產生規則監督員一職位保障規則的順利執行。
18年4月,規則監督員出現,由Minecraft住客葉師傅擔任,同時出現的還有衛生監督員(Nox),財務管理員(趙鵬);
18年5月,活動催辦員出現,旨在督促大家進行分享活動,由麥麗素擔任;
18年7月,葉,退宿,前往德國留學,第二任規則監督員由麥麗素擔任,此時還是屬於明顯的禪讓,並未產生競爭制;
Minecraft的內部管理規則正式誕生,由一次會議通過,旨在刪減冗餘法案,可視化流程,online化文檔,並保障了各個職員的交接,以及具體的處罰措施。
第二階段:Minecraft和706本部的衝突和解決(18年)
18年7月份,由於706住宿團隊和Minecraft的溝通不暢,並且面試反饋不太理想,入住率降低,當時還考慮是否要保留甲15號樓生活實驗室的特殊制度。如果需要保留,那麼,甲15號樓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如何的?
最終,在2018年7月20日,706和Minecraft的溝通結果是,針對面試不理想的情況,Minecraft調整面試策略,不過必須保障Minecraft的原有機制不變。
Minecraft的悠揚建議住客面試製度增加兩條法則:
1)指導思想:公平不挑剔
選擇否定之前需要將所有現住客納入比較,如果申請者不是比所有現任住客都要差的話,不可以拒絕。(比如:反對票理由是這個申請者跟現任住客性格太像,沒有多樣性,那麼這時就需要考慮在同樣的方向上這個申請者是不是比所有的現任住客都更不合格,如果不是,那麼這就是不公平挑剔)
2)拒絕權所帶來的義務:定義實驗室的邊界
在公平不挑剔的指導原則下,每當一個申請者被拒絕時,所有投了反對票的人都必須將拒絕理由添加到「實驗室邊界列表」,以明示標準,劃清邊界,幫助實驗室逐步建設確立這個項目社區裡的人群畫像。
當實驗室邊界列表被明晰化了之後,我們就可以不用再虛頭巴腦的自稱「多元可能,開放自由」了,就可以明確表達我們不要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人。
最終達成的妥協:
考慮到各個不同生活實驗室的自主程度不一樣,706決定在統一品牌的同時,放棄統一模式,而是讓不同生活實驗室根據自身情況來發展適合自身的模式。
(所有這樣就不用糾結於是不是所有非Minecraft要學習Minecraft空間的標準模式,或者Minecraft需要取消目前的財務獨立和面試機制,以適應其他空間,形成統一的有一個模式。)
18年8月份,具體衝突原因記得不是很清楚,706方面因為提前收取了Minecraft的每個人的房租後,前期墊資給了其他空間,導致Minecraft大房東那邊收房租時候,706這邊拖欠,Minecraft裡面負責財務和制度的成員,對706方面的財務風險把控能力不是很信任,擔心萬一706財務斷裂,會影響到整個Minecraft的成員的住宿利益問題,另外,還涉及到706方面希望更改Minecraft的床位問題,來增加收入,引起Minecraft不滿,所以,當時Minecraft那邊就和706方面溝通,看是否可以變更本來的財務模式。
最終和706方面達成的協議是,Minecraft每個月固定給706服務費,用於706生活實驗室的品牌,以及706提供的宣傳招募及保潔維修等服務,除了這個以外,Minecraft自己承擔房租,內部房間設置自我管理;同時,706本部和Minecraft共同維護706生活實驗室的品牌,任何一方對品牌造成損害,都可以提出來並要求對方更正。
這樣也滿足了雙方的共同利益和訴求,Minecraft需要財務獨立,控制財務風險,同時保障內部自我管理,706方面也可以省心很多,不用承擔因為人員入住率導致的財務風險問題,每個月固定收取服務費(宣傳維修及保潔和品牌收入)。
至此,18年9月1日,財務獨立法案正式生效,Minecraft生活實驗室的財務獨立正式開始,由財務管理員(趙鵬)和706方面對接。
第8節點 706方面和Minecraft再次發現衝突
18年10月份,在方榮調研Minecraft空間人員的住宿體驗,寫了一篇「甲15號樓Minecraft的封閉性的一周年總結」的文章,涉及到Minecraft對面試人員的不友好,對706其他生活實驗室的不夠親近,不和其他空間來往,過於封閉而導致的小圈子化,並且也提到Minecraft內部事務管理權限的集中,並且在706內部社群發布,這個引發了軒然大波,麥麗素個人代表Minecraft還召開了公開說明會,公開澄清這些706管理人員對Minecraft的誤解。
過了1個多月,706方面代表方榮又寫了一篇「706對Minecraft的偏見」的文章,裡面具體回應和反思了706在處理和Minecraft的關係的時候的一些問題。一方面表達了方榮個人和Minecraft的選舉出來的住客代表麥麗素和趙鵬沒有任何個人恩怨,純粹是從公共事務的角度來闡釋這些706和Minecraft的衝突的,而且方榮也很理解麥麗素和趙鵬都是公私分明的人。
(事實上也是如此,19年開始麥麗素和706合作開闢了一個新的生活實驗室,趙鵬也和706合作開北大的生活實驗室,這當然是後話了。)
另外一方面706方面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比如希望Minecraft有定期的主題分享,706想去做一些活動要求,這些其實後來發現適得其反,大家還是更喜歡非正式的交流,隨機碰撞的靈感,晚上的夜聊會,而不是固定每周的讀書會。等等。
另外,實際情況與理想自我管理的操作落差,我們706在外邊觀看,和真實在裡面生活的一個社群,對於「規則」的裡面也不一樣,比如706認為的自主和投票在Minecraft應該是很正常的,因為它畢竟是個「生活實驗」,而裡面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我覺得投票驅逐一個現有住客離開的方式太可怕了,這個和古希臘的竹片放逐法沒有區別,不應該有設置投票讓人離開的規則,而是應該說明白一些具體的行為,比如吸毒,比如違反道德或偷竊等行為,違法這些行為的需要離開,而不是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動議投票讓人離開。(Minecraft成員)
投票和動議機制保障了民主,但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入住者的入住「負擔」。生活實驗室首先是一個供入住者在工作之餘生活的地方,入住者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要面對繁瑣的「生活」,這與生活實驗室的定義是違背的。(Minecraft成員)
或許,這個就是一個不斷實踐和不斷犯錯和不斷修正的過程吧,這個本身就是生活實驗。
第三階段:Minecraft的共治和發展(19年)
19年1月春節前,在羅克的張羅下,有思琪,佳嬰和麥麗素等人在706小黑屋一起召開了一次非正式的706共治委員會的籌備會議,初步奠定了一些條款。
19年3月,在麥麗素和景凌宇的共同推動下,通過在706辦公室的討論,又重新搭建起共治委員會,但這次不再默認所有空間必須參與,而是鼓勵大家主動參與,在前期親自到每個空間拜訪。
(後現代庫房生活實驗室原本多數票反對加入共治委員會,經麥麗素(左一)和景凌宇(左二)的遊說下,轉向多數票同意加入。)
19年3月15日,原合同到期,房東希望提高房租,從1月到3月,反覆的拖延和不恰當的預期,導致最終的房租上漲了15%,並籤署了補充條款,每年3%的遞增。
實驗室的可調控空間被壓縮,只能依靠人數上的增加和房租的上漲來彌補多餘的房租,19年3月份開始到19年底,Minecraft逐漸進入平穩期,有一些新人入住,按部就班的申請和面試,也有人離開。
2019年2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9月份,這個大半年期間,Minecraft的內部活動進入了爆發期,下面是不完全記錄,包括有:
來自美國的Sam分享了南非及波札那的經歷;
Julian,美國政治活動及自身經歷,Beto;
陸慧心發起的園林原理講解;
鄭玲玲,淘寶聯盟及暴力省錢大法;
景凌宇發起了講座 蘇維埃的帝國邊緣,遊蕩的極權主義幽靈;
澤華分享了重要且好上手的初級急救技能(CPR心肺復甦術和急救外科技術);
小威分享了他在阿姆斯特朗的街拍經歷;
文心分享了隕石撞擊的故事;
小方分享了西遊記中的道門修煉術;
悠揚分享了:由《絕殺慕尼黑》談開去:除NBA外的另一種籃球體系;
猶德約分享了他關於美國總統電視競選的觀點;
東儀分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類洞察;
小西做了「中國物質文化遺產」的內部沙龍;
蔡明洋分享了「如何成為溝通高手」的內部培訓;
大蔥的分享 「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的內部夜聊會;
Nana分享了「我的辯論,讓大家對辯論有個基本認識;
2019年8月份到12月份,Minecraft的景凌宇同學還和706本部的浴桶,羅克同學一起,組織了一系列的706空間主題的沙龍,還撰寫了「706空間檔案館」的欄目,記錄了706各個生活實驗室裡面發生的故事,比如:706本部和1805的「菜刀事件」的分析——集體邏輯與公共倫理之爭,706空間中的謊言:以學歷造假為例,706自治之路 - 生活實驗室買書風波等等文章;
Minecraft的麥麗素在積極推進北京的各個生活實驗室加入706共治委員會,包括「法外之地」,「後現代庫房」,「706書屋」等幾個空間加入了,賈蘭還定期組織了戶外夜騎等活動。
20年初,隨著疫情的發展,沒有足夠的住客,瀕臨關閉,在詳細的探討之後,除非Minecraft在4,5月份有足夠的申請人員,才能彌補3月份繳納的房租產生的虧損。
最終,因為疫情遲遲沒有結束,Minecraft也因為房租壓力,不得不集體決定更換居住地點。
Minecraft生活實驗室至少在五道口華清嘉園已經落下帷幕了,這個就是一群年輕人,在五道口華清嘉園進行的一場長達2年半的真正的生活實驗,這場實驗還將繼續。
706生活實驗室說明
706生活實驗室是706青年空間旗下的住宿項目,一直在探索青年人更好的居住方式,15年模式基本成型,陸續被包括紐約時報,第一財經周刊,中青報等媒體報導過。如果你在廣州,上海,北京有住宿需求,也認可我們的理念,歡迎點擊下面連結查看詳細信息,並且微信聯繫706社群小夥伴(微信號xiaohouban706)。
706深圳/成都/南京/杭州生活實驗室
706在19年下旬分別在上海和廣州籌備了輕資本運作,偏非盈利模式的706生活實驗室,目前探索出一些基本的模式,在2020年疫情過後,準備在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分別落地一個線下的706生活實驗室,模式會類似706上海或706廣州生活實驗室,如果你在深圳,成都,南京,杭州這幾個城市,或在國內其他城市,想參與一起籌備706生活實驗室,或者參與706本地的城市青年社群的運營 ,也歡迎聯繫706社群小夥伴。
備註:
706在北京財務緊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選擇逆勢擴張,因為目前706在除了北京以外的城市的拓展的706生活實驗室,核心是提供706品牌,和706宣傳平臺,和提供信用擔保,而不提前墊資租房,也不僱傭全職,屬於特別輕資產的模式擴張,前期屬於輕資產無風險低收益的模式(如果只是考慮資金回報的話)。未來的願景是,706生活實驗室將成為中國國內獨特的偏COOP模式的共享居住產品,成為706社群的線下核心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