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8月17日11時訊(通訊員 陶發明)近年來,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從嚴從實抓好基層黨建工作,落實基層黨建責任,做實「黨建+」模式,不斷豐富黨建內涵,推動鄉村振興,使黨建效能的活力更加凸顯。
黨建+培訓 隊伍強起來
「今天這堂黨課很有意義,我們不只是學到了黨建知識,還懂得了在鄉村振興中,我們作為一名黨員應該怎麼做!」在雙鳳鎮江北村黨支部活動室,一堂黨課後,支部黨員們討論得津津樂道。
近年來,鎮包片領導、村黨支部書記臺上授課、全體黨員臺下聽講已成為常態。在雙鳳鎮村級黨支部的「主題黨日」活動中,各支部科學制定學習計劃,普遍形成一堂黨課1人主講、多人點評、現場交流的生動局面,切實提高村「兩委」成員履職盡責能力。為激發黨員的學習自覺性,各支部還採取普通黨員「現身說教」等方式,讓黨員上臺談心得、談體會,將黨員學習的位置從「幕後」推向「臺前」,為每個黨員提供鍛鍊和展示的平臺,提高了黨員參加學習的積極性。黨建+服務,效率快起來
近日,在雙鳳鎮大槲、佛山等村社,每天都能看見一群身著自願者服裝的黨員奔走在農戶的田間,給農戶收玉米、收稻穀。「有事找黨員」,近年來成了雙鳳鎮村民的共識和習慣。
當地誌願者積極為秋收服務。通訊員 陶發明 攝
在每年的春耕和秋收過程中,雙鳳鎮各村黨支部建立起了「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便民服務體系,同時,還探索實行了「黨員劃片定崗聯戶」黨建模式,每名黨員包抓3至5戶農戶,給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通過設置「文明宣傳崗」、「帶頭致富崗」、「矛盾糾紛調解崗」等崗位,有效地強化黨員的責任意識。這種模式在調解鄰裡矛盾糾紛、鄉村治理、新民風建設、結對幫扶等便民服務效率發揮上起了巨大作用,有效激發了基層組織的活力。
黨建+環境 家園美起來
過去是院落汙水橫流,現在治理的井井有條,村道兩側綠樹成蔭,道路擴寬硬化;寓意深刻的宣傳畫,讓人駐足觀看;白牆紅瓦農家小院,花草盆景生機旺盛;村裡建的小廣場,讓村民休閒時健身娛樂……「家鄉的變化真大!」雙鳳鎮江北村村民小蔣,在外務工回來看到家鄉的變化感慨道。
多年來,由於村裡基礎設施條件差,村民環保意識不強,垃圾亂堆亂放,2017年,江北村以「重慶市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為引領,以鄉村生態環境為抓手,黨員積極帶頭,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經過整治,舊貌換新顏,江北村建成了「重慶市人居環境建設示範片」。
「乾淨的環境就像是人的臉面,看起來精神煥發,讓人心情舒暢,生活更有奔頭了。」村民們高興地說。
黨建+產業 農民富起來
為幫助村裡精準扶貧戶實現穩定脫貧,帶領群眾拔「窮根」尋富路,雙鳳鎮15個村(社區)黨支部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三變」改革,建立了種植業、養殖業等專業合作社10餘個,成功申辦微型企業戶100餘戶,帶動群眾發展桃李、藍莓、楊梅、竹筍、西瓜、中藥材等產業,養殖業突出豬、牛、羊、雞、魚等。
對於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貧困戶,通過參加區、鎮兩級勞動技能培訓,對口安排就業。對於有發展意願,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產業發展、養殖業上,落實黨員幹部幫帶責任,通過租賃、轉包、出讓土地和場地等形式,千方百計實現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真正走出一條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黨建+村規 農村樂起來
前些年,婚喪嫁娶、喬遷升學、做壽生子……各種名目的宴席開支讓許多群眾不堪重負,為改變這種局面,雙鳳鎮針對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奢靡之風,誕生了一套移風易俗的村規民約。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倡導婚事新辦、喜事小辦、喪事簡辦,堅決杜絕講排場、擺闊氣、互相攀比。」
「我是一名退休回村裡的老幹部,我帶頭響應政府號召,紅白事絕對不大操大辦。」
……
轟轟烈烈的移風易俗工作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鋪開,雙鳳鎮充分發揮黨員幹部、本地鄉賢的作用,在各村成立了「一約四會」,規定了紅白事的標準,這套規定不僅剎住了紅白事鋪張浪費歪風,還被村民廣泛點讚,有效地推進了移風易俗鄉村治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