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大安鄉以「特色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走筆

2020-12-24 湘湘帶你看社會

湘西之巔黨旗紅 澧水之源幸福長

——龍山縣大安鄉以「特色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走筆

莽莽武陵群山之間,大靈山脈以突起之勢巍然屹立,孕育出了一方獨特的水土,養育了一方淳樸的人民。坐落於此的龍山縣大安鄉,素有「湘西之巔」、「澧水之源」之稱,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黑色金子林之鄉」,享有「金葉之鄉」、「藥材之鄉」、「生態之鄉」的美譽。

如今,歲月輪轉,歷史的指針指向全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的新刻度。龍山縣大安鄉黨委政府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牢記使命、砥礪奮進,致力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以「特色黨建」為基石,引領實施「特色宜鄉」建設,傾情傾力描繪出「湘西之巔黨旗紅,澧水之源幸福長」的壯麗鄉村畫卷。

「特色黨建」凝聚磅礴振興力量

惟其艱險,更顯擔當。2020年春節期間,海拔1300多米的龍山縣大安鄉翻身村,氣溫在零下1℃至零下5℃,滴水成冰。出入村口的馬家臺,地上鋪著10多公分的積雪,以黨員為主的村幹部、駐村幹部、村民志願者迅速集結,用一頂簡易帳篷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前沿哨所」。他們踏冰雪、戰嚴寒,嚴密排查核對信息、上門入戶宣講勸導,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守一道卡,護一村人,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讓鮮紅的黨旗在雪山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這就是大安鄉黨委政府近年來穩步推進「特色黨建」,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優化、陣地建設不斷完善,黨員活力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推動力、覆蓋力得到切實彰顯的生動寫照。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名黨員都是群眾的「主心骨」和「引路人」。

「老張,快坐,喝口水。」大安鄉萬寶村建檔立卡戶唐銀香看到走訪中的張泰源,隔得老遠便熱情地與他打起了招呼。2019年10月,萬寶村前任村支書因考上了公務員卸任,村裡一時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村裡的第一支書張泰源二話不說便頂上,成了全縣少有的第一書記和村支書一肩挑的「雙書記」。

以真情換真心,以引領促新風。在張泰源潤物無聲的幫助和引領下,萬寶村村民們的觀念和思想在悄然轉變。

「黨和國家給我幫了這麼大的忙,自己要有骨氣。」唐銀香老伴早逝,她拉扯著兩個年幼體弱的兒子,房子年久失修,下雨時連床都要靠塑料布遮擋。2018年底,唐銀香在張泰源的幫助下,通過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現在,兩個兒子都外出務工,生活越來越好,今年3月唐銀香主動申請退出低保。

連綿起伏的煙田翠綠欲滴,新修的產業路寬敞平坦,村民瞿洪平正在忙著收割菸葉。今年初,看好村裡發展勢頭的瞿洪平,放棄出門務工,發展了100畝菸葉,但產業路成了他的擔憂。得知情況後,張泰源向長沙花雨經開區、長沙學院扶貧工作隊申請了產業路項目。

「有這樣的書記在,心裡更踏實。」如今,2公裡的路修好了,瞿洪平的信心更足了。

「老張」其實不老,張泰源今年才33歲。「他『好』,我們才把他喊『老』。」村裡76歲老人金吉文笑呵呵地說,「老」在萬寶村是尊稱,更是大家的認同和信任。

正是像張泰源這樣奮戰在鄉村基層一線的大安鄉黨員幹部,誠心做人、細心做事、真心為民,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愛戴和擁護,讓黨群親如一家、血脈相連,將鮮紅的黨旗插進了每一個村民心裡,凝聚出磅礴的鄉村振興力量。

今年,大安全鄉共發展黨員10名,轉正黨員12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9名,全鄉黨員人數達388名。近幾年來,全鄉還選拔了55名政治素質過硬、年富力強、文化水平高的優秀人才進入村級後備幹部隊伍,保證各村動態儲備3至5名優秀後備幹部,一大批年輕化、知識化優秀青年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充實到隊伍中,逐漸成為各村中堅力量。

有群眾的地方,就有組織陣地。今年以來,大安鄉投入180萬元對村級綜合服務平臺辦公設備、村民文化廣場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進行了規範和提質改造,讓全鄉15個村級組織的活動場所和辦公條件徹底改善。在村黨組織書記全脫產工作的基礎上,全鄉公開推選了15名村秘書、15名村輔警實行全脫產履職,切實加強了村幹部坐值班管理,提升了村綜合服務平臺服務群眾的功能。同時,全鄉黨支部認真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深入推進支部「五化」建設,所有支部均達到「五化」五星標準;全力推行「黨建引領、互助五興」農村基層治理模式,全鄉成立互助組530個,參與群眾3255戶,成立互助工分超市15個,達到了群眾參與率100%和積分超市建設率100%。

「特色宜鄉」建設美麗幸福家園

「安居才能樂業,住房有保障是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和實現鄉村振興的底線要求和基礎保障。」大安鄉黨委書記瞿宏文介紹,全鄉在縣委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將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奏響了從「憂居」到「安居」再到「優居」的三部曲。

「我今年42歲了,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走進龍口村王煥業的家,高大敞亮、牆壁刷得光亮,新添了家具,砌了火炕,安裝了水衝式廁所。搬進了新居當天,他放了一掛鞭炮,端起了土家族的包穀燒酒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你們的幫助,以後好好幹,爭取明年的收入達到10萬元。」

近年來,大安鄉始終把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目前全鄉276戶無房戶、危房戶,全部住進了滿意、舒適的新房。

銀杏飛黃,芍藥火紅,水泥路乾淨整潔,路兩旁的竹柵欄向寨子裡延伸。寨內雞犬相聞,炊煙嫋嫋,彌散著濃濃的鄉愁。深秋裡的大紅村中坪寨呈現出一派安寧祥和、優美怡人的山寨美景。

今年以來,大安鄉以建設美麗湘西工作為契機,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鄉發揮生態特色優勢建設了五星村、鐵樹村、馬腳坪村3個示範點;完成改廁533戶,建成公廁數量15個,實現旱廁清零;建有縣級垃圾分類試點村2個,建設垃圾處理站點2個,垃圾池建設實現15個自然村落及每個村民小組全覆蓋,對垃圾進行定時定點回收;共評選「最美農家」100戶,其中有2戶被推薦為全州最美農家網絡投票對象;實現汙水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達100%,加強了農村水環境治理,完成了農村黑臭水體清零。

舊貌換新顏,如今大安鄉的村落設施完善布局美,管理規範秩序美,文明和諧生活美,村民們從「安居」到「優居」,邁進了一大步。

產業興則百業旺。近年來,大安鄉黨委政府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強鄉、產業富鄉,化劣勢為優勢,充分發揮高海拔山區優勢,「靠山吃山」大力發展「宜鄉產業」,在做強優勢產業、做活特色產業、做精新興產業的路上,勇毅篤行、蹄疾步穩。

又到一年收購時,大安鄉菸葉收購點擠滿了前來交售菸葉的菸農,一捆捆金黃的菸葉,成為他們脫貧致富的「黃金葉」。今年,該鄉種植菸葉近14000畝,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交售。

沿著蜿蜒的公路,漫山遍野挺立在山間的黃柏、厚柏,積蓄著成長的力量。該鄉發展的5000多畝黃柏、厚柏,逐漸成為村民們的「長期銀行」。

2018年年底,在省銀聯公司幫扶下,由大灣村8名黨員帶頭成立的扁擔鋪中藥材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搞得風生水起。該合作社種植170餘畝吳茱萸,其他藥材為輔,通過土地流轉、產業務工、產業分紅等方式,不斷充實著村民們的錢袋子。

蜂鳴嗡嗡,蜜香陣陣。大紅村黃堡坪寨,聞名全鄉的養蜂能手簡禮清一邊忙著裝蜜,一邊樂呵呵地介紹,2018年他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嘗試養了4桶中蜂,2019年發展到了58桶,收入接近5萬元。今年他的中蜂不僅發展到92桶,還承包了村裡的100桶,取糖1600多斤,最少可以賣16萬元。「大安高山百花蜂蜜」,因品質好、口味佳,市場供不應求,目前全鄉發展了2400餘桶。如今,小小蜜蜂,成了村民們的增收大產業。

無限風光在險峰。隨著湘西自治州全域旅遊的啟動,大安鄉素有「湘西屋脊」的萬寶山,成為了眾多戶外旅行、文藝攝影愛好者,夏避暑、冬賞雪的休閒創作聖地。山腰上的農家樂、露營基地等旅遊項目的建成,邁開了該鄉生態旅遊的步伐。

黨建引領謀發展,特色宜鄉話幸福。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大安鄉黨委政府全體黨員幹部正帶領著全鄉人民,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厚積成勢,逐步將願景裡總體布局的「大寫意」,描繪成現實中精雕細琢的「工筆畫」。

【來源:團結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呂勝男 通訊員 閔迎春)農村基層黨支部作為促進產業發展、實現農村興旺的動力源泉,必須以先鋒隊的姿態站在鄉村振興的最前沿。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
  •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餘東鎮富民村: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20 字體:[ 大 中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勐侖鎮以黨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為抓手,以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為核心,以抓實「黨建+產業」「黨建+隊伍」「黨建+治理」「黨建+美麗」為載體,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產業」,促鄉村產業振興 一是強化黨組織示範引領效能。
  •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林店鎮構建「一體五面」鄉村...
    通過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核心主體作用,全面促進區域化組織聯建,產業融合,文化惠民,人才共育共享,治理服務聯動五方面重點工作推進,實現了以組織振興為核心,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文化振興為靈魂,以人才振興為關鍵,以鄉村治理為基礎的「一體五面」鄉村振興新格局。真正把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政治中心、發展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黨建引領趟出鄉村振興龐家路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龐家鎮發揮黨建核心引領作用,推動建立了精準服務機制,組建合作社和聯合社,推進了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的全面振興,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龐家路徑。黨建抓政治、思想、組織引領和人才建設,建機制搭平臺,真抓實幹帶頭擔當實施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黨建引領是鄉村振興的根本,這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共識和指導思想。但黨建引領的方法和路徑在哪裡,卻需要因地制宜。
  • 勐伴鎮組織人大代表外出學習考察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為紮實抓好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助力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傾力打造生態優美的「山水勐伴·甜蜜小鎮」,同時進一步拓寬代表視野,拓展思維,強化履職能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勐伴鎮組織州、縣、鎮人大代表和各村支書、主任40餘人以「走出去、學進來」的方式,分別到景洪市普文鎮、大渡崗鄉、勐海縣勐遮鎮和州委組織部參觀學習,為推進我鎮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工作找差距、謀方法。
  • 海門市將新型合作農場變成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境課堂
    海門市將新型合作農場變成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境課堂 來源: 海門市農業農村局 黃曉笑 陸曉華 發布時間:2020-06-22 字體:[ 大 中 小 ] 夏收時節,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麥浪滾滾、金光閃閃。
  • 望城烏山黨建引領促發展,鄉村振興大變樣
    近年來,望城區烏山街道以黨建引領為主線,以「服務園區」、「城鄉統籌」建設為抓手,像抓經濟項目建設一樣抓鄉村治理,逐步探索出符合地方實際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路徑,特色城鄉布局更加優化,城鄉產業「接二連三」,質量和效益「雙提高」,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取得初步效果。
  • 【關注】讓村莊更美農業更旺農民更富 昆陽夯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來到村居民中心,周邊圍牆的「村史廊」展區,仿佛在訴說著上林垟鄉村振興的歷史變遷。該村以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抓手,堅持把加強村級班子建設作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保障,築強支部堡壘,激活紅色細胞,引領綠色發展,人民幸福指數與日俱增。而這,只是昆陽鎮依託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 德化縣赤水鎮西洋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路
    「以黨建為引領,增強支部黨員責任感與使命感,激發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積極性,是鄉村振興的基本保證。而發展鄉村旅遊,提升人居環境是關鍵。」西洋村駐村書記黃活虎說。近年來,西洋村在深度契合九仙山景區品牌建設的基礎上,依據客源市場及本村特點開發深度鄉村體驗產品,招商引資建設飛豬熱氣球文創基地和漁樂園項目,並整合村中閒置的民房資源,充分調動食、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讓縱深的鄉村旅遊體驗與橫向的景區觀光形成優勢互補,全力打造九仙山下第一民宿村,塑造自己的特色鄉村振興發展道路。
  • 洪江市:「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幅幅安然舒適的畫面是洪江市夯實基層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健康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引導村民成立了黔陽臍橙、華青柑橘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從「各自為戰」轉向「集團發展」,冰糖橙產供銷一體化渠道暢通無阻,真正將「山果」變成了強村富民的「致富果」。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42萬餘元。
  • 鄉村振興引領 推動城鄉相融共生
    獅山通過鄉村振興引領,以項目帶動、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產業投入為有力抓手,加速城鄉融合。在此背景下,擁有豐富生態、旅遊、歷史文化等資源的農村,也憑藉精準定位,讓鄉村資源價值在城鄉互補融合中凸顯,加速推動城市與農村相融共生。
  • 合川雙鳳鎮「黨建+」模式凸顯黨建效能 推動鄉村振興
    華龍網8月17日11時訊(通訊員 陶發明)近年來,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從嚴從實抓好基層黨建工作,落實基層黨建責任,做實「黨建+」模式,不斷豐富黨建內涵,推動鄉村振興,使黨建效能的活力更加凸顯。
  • 先鋒引領黨旗紅|敦煌市郭家堡鎮:黨建引領促發展 振興鄉村謀新篇
    先鋒引領黨旗紅|敦煌市郭家堡鎮:黨建引領促發展 振興鄉村謀新篇 2020-07-01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昌平區農業農村局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
    12月14日上午,2020年昌平區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正式開班。十三陵鎮、南口鎮、流村鎮、延壽鎮「兩委」負責人,共50餘人參加。培訓中,主講人分別圍繞「黨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的實踐探索」「鄉村產業興旺與家庭農場打造」「鄉村治理」「鄉村融合背景下農村宅基地盤活利用」等內容進行授課,並要求學員們在培訓過程中要多思考、勤思考,通過培訓學習,讓各村黨員幹部進一步熟悉了黨建工作要求,同時提高鄉村工作隊員自身素養及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著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
  • 鄉村美如畫,網紅打卡地!東莞道滘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活力
    實行「黨建+項目建設」、成立項目臨時支部委員會、細分各項任務清單……為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近年來,東莞市道滘鎮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和 「紅色引擎」,全面推動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 松谿縣溪東鄉:黨建引領謀發展 生態銀行促振興
    近年來,該村黨組織抓住鄉村振興機遇,立足生態優勢,以「黨建+」鄉村振興模式,推進「生態銀行」實踐探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林下經濟、生態農業等多種產業,相繼獲評國家級生態村、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市級五星級美麗鄉村,2019年被列入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2.64萬元。
  • 農金論壇丨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黃建新:金融黨建進網格...
    ,推動金融組織、金融知識、金融資源、金融服務、金融文化、金融幹部主動融入,全面滲透到屬地社會治理網格中,打造助推鄉村振興的金融「紅色引擎」,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力求將農商行黨建全面滲透到屬地社會治理網格中,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 九江潯陽區白水湖村:黨建「三化」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目標,進一步突出基層黨建工作的示範引領作用,白水湖街道白水湖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把握「村」這個重點,堅定不移把基層黨建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三化」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一號工程」「書記工程」來抓,不斷推進黨建與鄉村振興相融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