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波:中國企業的複利時代已經到來

2020-12-23 正和島

口述:沈帥波 湃動品牌戰略諮詢 CEO

編輯:葉開甫

來源:進擊波財經、正和島

本文節選自12月18日進擊波財經年度峰會暨沈帥波年度演講實錄,依然是全程最新洞察+超乾貨內容。

今年的主題叫做《偉大的複利》,我們主打有趣的觀點,不一樣的角度,豐富的維度,好玩的內容,比純娛樂深刻一點。

01、我理解的複利

什麼是複利?

複利是一種思維模式。

我所理解的複利和純資金面炒股、理財無關,是一種思維模式、處事原則和事業理念,是基於一個人、企業和組織的願景,希望長期地、持續地獲得社會價值,獲得社會認同與數字性回報,並願意付出對應的努力和代價。

它需要在一個更長的時間周期裡去理解、看待,而非截取任何一個短周期來粗暴地看待收益率,它需要某一些稟賦能力、認知與資源。

快問快答:

中國軟飲料行業排名前三的集團是誰?

A、娃哈哈、農夫山泉、可口可樂B、可口可樂、娃哈哈、頂新C、娃哈哈、統一、農夫山泉D、可口可樂、農夫山泉、元氣森林

中國排名前三的飲料集團,目前是可口可樂、娃哈哈和頂新(康師傅母公司)。目前很火的網紅品牌大概排在二三十名之外,前三、四名年營收幾乎都超過600億元。排名再往後,到了達利園左右就是百億規模,20名往後在幾十億規模。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如何在中國把飲料賣給更多人的戰略方法,跟網絡上文章沒有太大關係,甚至背道而馳。

中國夫妻老婆店一共有多少?

A、630萬個B、930萬個C、1030萬個

答案是630萬個。

中國的夫妻老婆店數量與中國的快消品、白酒行業,福利彩票行業、搖搖車行業緊密相關,只有搞明白中國的地面網絡到底是什麼樣的,才能夠搞明白消費品最終是怎麼賣掉的。

蜜雪冰城現在最便宜的飲料是多少錢?

答案是3塊錢,它是一款檸檬水。

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統計,中國寵物行業的滲透率現在達到多少?

A、5%B、15%C、25%

答案是C——25%。

此處統計不包含農村的狗和貓,因為它們不是純寵物,我們的定義是純粹的寵物屬性。中國所有寵物相加一共是9000多萬隻,即將超過Z時代的規模。

全中國最喜歡養貓養狗的地方是上海,深圳的寵物滲透率在中國一線城市排倒數第一,只有百分之一點幾,深圳人主要是為了賺錢,而非享受生活。

今年大家可能聽到過這麼一個新聞——因國人無法出國消費,導致國內奢侈品市場猛增,但國外奢侈品跌幅遠高於減少的中國人消費。

在奢侈品行業,歐洲消費規模降幅達36%,美洲達27%,日本達24%,消費者和渠道的結構性決定了企業的抗風險性,當這個結構段裡所有人出現問題,下降就會非常猛烈。

在騰訊的奢侈品報告裡有這麼一個洞察:在中國購買奢侈品的主力人群為「rich Upstarter」,佔22%。中國的主力人群還有兩類,時尚達人佔12%,大城市摩登人士佔16%。

在歐美、日本這幾個主要的發達市場種,奢侈品用戶已明顯轉移,大多數人對奢侈品不是很感興趣,也可能會受到疫情帶來財務影響,他們可分化為「尋求群體認同者、體驗者、不被潮流影響的人、奢侈免疫體質」。

這是一個加速迭代和變幻的商業世界,傳統認知的邊界正在收窄。

虛偽的討好和導師般的忽悠,是當代年輕人最討厭的。

問答環節結束了,總地來說,我分享的內容風格是4個字:做個人吧。說人話做人事。

02、真實的世界

1. 短視頻行業

短視頻流量在Q1佔所有流量的21.1%,即時通訊佔比22.8%,在Q2短視頻流量佔比超過即時通訊,並在Q3保持上升勢頭。

由於短視頻快速崛起,快手、抖音各自形成了一個生態。

快手用戶對於短視頻博主的熱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這種熱愛可稱之為私域流量,也是黏性。

用戶在快手買你的東西,大部分是基於對你的純粹熱愛和信賴,商品也大多通過工廠直銷的模式。我關注過一個博主——石家莊蕊姐,她每天直播賣廠牌的衣服,從早播到晚連續十幾個小時。

這就是「真直變現」——基於真情實感、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場景、真實的流量來進行變現。

2. 老年人消費群體

談及老年人群體,根據2020年預測數據,中國現在有2.55億老年人,並以每10年1億的速度上升,增速在2040年2050年間會稍微放緩。目前在老年人行業裡有幾個痛點,他們沒有消費意願,無論市場上提供了怎樣的服務,大多數老年人還是無感。

但今年有很多低質、低像素的遊戲,在老年人群體裡猛烈擴張。

為什麼?

因為傳統家庭消費鏈條是這樣:你今年買了iPhone 12給你老婆,你終於用上她的iPhone 11,你媽用的是你5年前的小米。5年前的小米只跑得動消消樂、貪吃蛇。基於小程序推廣,他們充幾塊錢就很快樂,還能跟自己的閨密比拼一下,老年遊戲市場竟成為今年移動網際網路遊戲的最大增量,對應的還有輕度娛樂、低門檻的視頻產品。

家樂福客戶也呈現老齡化。在家樂福門店裡,老年人佔比可能超過70%,剩下的20%是老年人帶的孫子孫女,中間那一代逐漸在家樂福消失了。蘇寧、國美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

3. 不要標籤化年輕人

年輕人的精力是快速和豐富,用戶的習慣、用戶的家庭是分層的。

比如說一個教師的孩子和一個商人的孩子,可能骨子裡的觀點完全不一樣,而中國上一代人的職業分化,在過去40年裡面已經很完全了,不像他們的父母要麼是農民,要麼是工人,少數是事業單位人群。

到了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分成幾百種不同的職業和圈層。年輕人收入變化極其明顯和快速,可能在座的這個月賺10萬,下個月賺12萬,但是年輕人的工資從5000塊變成1萬塊時,收入增長了1倍,而可支配收入增長4到5倍,他們的愛好差異巨大,推動中國市場進入多元化時代。

「梗」是年輕人文化重要的體現。

梗文化很重要。你想順利地和Z時代用戶交流,必須掌握真實、不玩梗會死、有理有據令人信服,你只有通過有理有據令年輕人信服,或者你長得帥。

我現在在B站挺火的,原因是講了開店倒閉的事情,B站用戶給我起一個代號——開店倒師,還有用戶希望我這個UP主能成功一次,還有人關心我穿的衣服、戴的耳機、背後方的獺祭,就是沒人關心我的成功案例,這就是他們真實的心理特徵。

今年B站最火的五條彈幕是:爺青回、武漢加油、有內味兒了、雙廚狂喜、禁止套娃。

4. 真實的世界

今天的一線、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都出現一個現象——男性在化妝品上花了更多的錢,平均價格可能超過女性。尤其在醫美消費上,男性客單價是女性的2.75倍,其中既有面部美容,也有植髮。

很多時候你以為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不是一個東西。

03、品類的複利

1. 品類的歸屬發生變化

過去我們對品牌、品類的理解是物理屬性的,是傳統教科書式的。在今天,由於用戶、時代、審美等發生了變化,品類的歸屬也發生了變化。

比如在關注我的B站粉絲中,有30%的用戶把我歸類為搞笑視頻,而非財經視頻,而那一群行業研究者不大會來看視頻,他們喜歡看文章。因此,我的公眾號、得到App上的讀者和B站、抖音、快手的粉絲不是一群人。

每個品牌和IP,在不同場域重新尋找到精神上認知的歸屬,而不是一個模子刻到所有東西上。

2. 傳統渠道依然佔主力

飲料市場在2019年已經接近1萬億的總量,並且依然呈現出一個快速上升的趨勢,但是它的CR5佔總市場份額30.9%,集中度並不高。中國各大品類CR5都不高,傳統渠道依然佔主力,其核心是夫妻老婆店。

醬油界海天味業,「醋茅」恆順醋業。中國的複合調味品依然沒有進入真正的大增長。在美國和日本複合調味品佔比超過50%的貢獻度,但是在中國超不過20%。

在中國的護膚美妝品類,2025年或將達到687億美元規模,複合增長在未來5年都是10%。2019年各國護膚人均支出,中國是30美金,日本是185美金。

3. 用戶愛好及分類維度在變化

過去旅遊博主就是旅遊博主,今天出現一個新品類:土味景點vlog博主,他不是去知名景點,而是去全中國很土的景點拍vlog,吐槽那個地方。

我是一個資深的樂高愛好者,但是這個品類觀眾又發生細分,我只看拆箱,因為我沒空看那麼多拼的過程。

我還關注一些股票博主,我特別喜歡他,每天收盤時虧了錢就點開他,他每天都說明天必漲,他已經成為你的精神寄託,每天用幾十套理由分析明天必漲,說得有理有據,明天說因為我又誤判,但是明天還得漲,每天下午3點鐘收盤,收盤一小時後他的閱讀量過5萬,我每天寫深度長文也就那樣。

有的類型博主根本不是為了跟他學股票,雖然他叫股票博主。不是每個用戶在你那買一個東西,就是你真的用戶,背後的需求可能不大一樣。

4. 夫妻老婆店與冰櫃戰略

前面講到夫妻老婆店有630萬,2018年是680萬個,去年消失了50家夫妻老婆店,消失的同時中國的便利店在快速增長,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是31%、14%、8.2%,雖然增速在放緩,但是總量絕對值是快速上升。

夫妻老婆店仍然是中國主力,佔據中國零售出貨量40%,這裡要講到飲料企業的冰櫃戰略。有些人在創業時,很怕跟你講元氣森林,以及很酷的包裝和文案,打消費升級。

問題是,你還沒有搞清楚中國有多少夫妻老婆店,主要出貨在哪裡,就做消費升級,這一定是有問題的。這就是為什麼每年出現在新消費品牌榜單上的企業,在第二年就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50年代可口可樂在美國發起過冰櫃戰略,1994年,和路雪將它帶到中國,在上海鋪了13000個冰櫃,給到每個店的門口有一個返點政策,可以通過這個政策幾個月或者半年就能夠免費拿到這臺電冰箱,目的就是為了全部包上和路雪的廣告,並且主推售和路雪的冰激淋。

目前可口可樂在中國搞了87萬臺冰櫃和自動售賣機,農夫山泉投放了36萬個冰櫃,剩下的大多數是娃哈哈。元氣森林的下一步,一定是做這件事情,如果這件事情做不成,市場份額是無法預估的。

5. 基於場景構建商業模式

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未來我們是以人還是以場景為導向,來構建商業模式呢?來看一個寶潔案例。

2003年寶潔收購了一個品牌——奧斯(Aussie),奧斯的用戶都有脫髮前兆——頭髮變細、軟、扁、塌。基於此奧斯做的視覺增發,通過洗完很蓬鬆顯得你頭髮多,這是不是一種很完美的解決方案,前提是必須有60%系的頭髮,洗完奧斯,感覺還有挺多的頭髮。

今天用戶劃分的方法變了,你的用戶有可能用2元一塊的上海牌硫黃皂,但是願意花200塊買奧斯,這是根據場景鑑定用戶,不是根據中產階級鑑定用戶。很多企業家他不願意購買很貴的西服,可能就買海瀾之家,並且配件也不配,因為他覺得這個東西無所謂。

因此,你要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鑑定你的用戶。奧斯就做種草,匹配有效的KOL,抓住核心人群。

今天在中國有一個小品類——羊奶粉。首先有條件就喝人奶哺乳,其次是牛奶粉,怎麼優先去喝羊奶粉?因為中國每年有1000萬新生兒,有3%左右的人對牛奶過敏,同時又可能沒條件哺乳,哪怕3%都可能有30萬到50萬,這個群體會主動尋找一個替代品來替代牛奶粉,他們就找到羊奶粉。

品牌的核心市場出現是依靠過敏這個點,然後再去做大規模投放、品類的擴張。這就告訴我們另外一件事情——絕對不是根據所謂我的用戶是一線城市的媽媽,就應該喝更貴的羊奶粉。

1)鋼琴檯燈:小眾市場的勝利

有一次我朋友特地帶我參觀了他們家售價1999元的智能鋼琴檯燈。

這個檯燈解決了幾個點:首先通過溢價的定位(智能數碼產品,而非檯燈品類),解決硬性的痛點,佔領行業標準。

因為普通檯燈無法照全整張鋼琴琴譜,而且會影響用眼健康,BenQ智能鋼琴檯燈解決的痛點正是琴童的視力問題。

我還發現另外一件事情,今天廣義中產家庭3000萬個,3000萬個中產家庭等於琴童規模,中國有3000萬琴童,子女教育已經佔了中產階級的主要支出,琴童規模每年以10%的規模上升。

如果抓中產,可能抓的需求很模糊,但是抓中產琴童家庭的需求,又變成有力量準確的抓手。

2)小美:家電業另一個戴森

有一個料理機賣的很好叫小美。我上次去我朋友家,他盛情挽留我吃巧克力蛋糕,讓我看這個東西怎麼運轉,這個東西已經變成一種社交貨幣。

小美這個機器在中國採用直銷模式,在一二線城市建28個美食體驗中心,擁有13萬個活躍用戶,活躍用戶主力是全職媽媽和有生活品位的中產女性。小美先慢慢地給她們培訓,建立本地食譜、本地食譜社區。

現在小美有3000多全職顧問,涵蓋售後銷售食譜用戶,部分用戶又做成了顧問,變成了自己的副業,像安利模式一樣。

3)共享出行的二次抄底

只要品類在成長,我們經常看到有二次抄底成功,比如共享單車,第一次搞趴下之後,二次抄底出現哈羅單車。哈羅單車在三四線城市主推電瓶車,還掙到很多錢。在三四線城市不是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而是小地方五六公裡點到點的問題,騎自行車太累,打車不方便,開車又很煩,騎電瓶車很方便。

4)奶茶的戰爭

你知道中國排名第一的奶茶店是誰?不是喜茶,是蜜雪冰城。

為了把檸檬水賣到3塊錢,蜜雪冰城收購了檸檬園,自己種植。因此,最後做成賺錢且值錢的公司,還是要長期經營你的陣地。

5)桃李麵包的模式

隨著GDP的發展,消費習慣的變化,品類出現了細分化。比如說,在麵包這個行業,細分出了短保麵包、長保麵包、中保麵包、現烘麵包,桃李切入的是短保麵包的賽道,七八天左右保質期的麵包,模式本質上是一個「工廠+終端渠道」的網絡模式。

我們過去有一個常識,所有家族企業都是不大行,但一個反常識,很多全球頂級企業都是家族企業,並且是個人化色彩很嚴重的企業,在它最初的一百年。全球有很多企業名字都很通俗,就是老闆的名字,跟中國的張小泉剪刀是一樣的。

為什麼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沒有出現家族式管理模式,不是中國網際網路老闆不想把七大姑八大姨搞到公司裡,是他們實在不懂網際網路,他們只懂在公司裡打掃衛生和管理錢。但是做別的業務,家族企業擴張就很高效。桃李麵包的擴張就是基於家族模式的擴張。

中國在地面上經營了三代網絡擴張,從第一代關注貨,第二代關注品牌+貨,第三代關注品牌+供應鏈+數據+運營。

每一代人都在做不同的事情,來創造屬於自己這一代人的曲線,這也是我們觀察到中國民營企業順利交接班的核心特色,總是能踩在父輩肩膀上抓住一些新時代機遇去改變自己的企業。

我們說到品類的複利,有的人一腳踩中超級品類,在超級品類發展成頭部,有的人一腳踩到「偽需求」品類裡,翻不了身,更多人踩在了既不超級也不小的品類裡面,隨波逐流。

04、投資的複利

1. 時間的朋友VS時間點的投機客

投資,是一個高技術高難度的項目。只要你今年沒有重倉新能源和白酒,或者大盤藍籌,基本上在一頓操作猛如虎之下是沒有什麼收益的。

有一句話很流行——做時間的朋友。我仔細地研究了這句話,發現很多時候,大家並不是時間點的朋友,而是時間點的投機客。你不能因為你買了蔚來搞投機,正好漲得很猛,你就覺得你是時間的朋友,這個邏輯是不成立的。

比如茅臺,如今的股價在1800到2000之間,但曾經持續跌到了200塊,絕大多數人在200的時候就已經下車了,當它從500跌到200,很多人對茅臺的信仰已經破滅了。幾乎很少人能夠抓住茅臺每一輪的主升浪,所以,大多數人是時間點的朋友,不是時間的朋友。

2. 長期主義的核心邏輯

我們所謂的長期主義,很多時候變成了高風亮節和無欲無求的東西,我認為這是不對的,這是反人性的說法,這是一種公關。

長期主義的核心邏輯是,因為你有更大的錢想賺,所以你不追逐這些小錢。

我問過很多騰訊的朋友,他們在騰訊股價300塊的時候就清倉了,一些拿到原始股的老員工,他們覺得在騰訊待這麼久,太了解這家公司了,騰訊的股價怎麼可能到500塊呢?只有外人在不了解內部那些不完美的瑣碎細節的東西時,才會覺得能到500塊。

為什麼有的時候投資會變成一種說不明道不清的玄學?很多時候與鈍感力有關。做生意的時候很少會因為虧了10萬塊感到特別痛苦,而一炒股,每天波動幾毛錢就能精神崩潰,對今天漲停或明天跌停這件事情高度敏感。其實利潤來源於長期的持有,持有到泡沫出現的那一天就能賺到錢。

投資不是躺著就能賺錢的業務,投資是一件極其辛苦和費腦力的事情。投資的難度在於它極其耗費你的心力,極其考驗你對一件事情的判斷能力。失敗,是輸給你自己的人性,是因為學的不夠深,和運氣沒有太大關係。

3. 價值投資

我們所說的價值投資是什麼?時間的玫瑰到底什麼時間綻放?但斌寫的一本書叫《時間的玫瑰》,而時間的玫瑰一定要在無望的荒涼中守候才可能出現。換言之,今天做高頻短期交易的,其實就是虧錢的主力。

反思沒有賺到的錢和反思虧掉的錢一樣重要。可能你今年做茅臺掙10個點,做白酒掙10個點,但有的人做完整一輪掙80個點,到底問題出現在哪裡?可能我們始終覺得炒股是搏一把,賺了兩天就走人,不會去分析白酒產業的構成。

很多時候市場的邏輯和幻想的邏輯是不一樣的,不能用靜態的對企業的觀察法套到投資這件事情上,也不要相信投資人給你講的。

投資人經常是投人,但在中國最賠錢的方法就是投你所熟悉的親戚和朋友,最後結果大多數是垮掉的。

那為什麼大佬投人能夠成功?

一方面,大佬有社會影響力,有廣泛的資源,背叛他要付出的社會代價太大了,可能以後在一級市場再也融不到一分錢。

另一方面,大佬說的話是基於個人資源和稟賦得出的結論,跟你做投資沒有太大關係。所以有時候雷軍跟你說就投人就投兄弟,這不是一件事情,因為你不是雷軍。

還有一些資本專投特殊賽道,比如番茄資本,就圍繞中國餐飲行業去做,資源累計也是基於這個行業。他們做了中國最全的2B的餐飲數據品牌,還會針對餐飲的人員組織架構缺失,做供應鏈大學、管理大學,培訓那些學員,做出來之後,再進行投資,形成一個閉環。

只要做投資就一定會遇到錯過,錯過是常有的,重要的是抓住屬於你的那一個機遇就可以了。

很多心靈雞湯告訴大家要吃苦,吃苦並沒有意義,絕大多數人不喜歡吃苦,這是人類的本性。

現在吃的苦是無意義的苦還是臥薪嘗膽,這與你的願景和你的遠方有關係。

你想做超級職業經理人,就需要在職場裡摸爬滾打。

如果你就想自己開個店,就不需要在那裡開無意義的會。

05、人生的複利

1. 警惕慣性思考

所有實現偉大的負數利潤的人都是想賺錢又裝,同時基於他的運氣帶來的慣性思考決定所有事情。

中國男人什麼時候開始走向油膩的,書桌背後掛了8個字寧靜致遠,厚德載物,徹底跟年輕人杜絕了,戴著盤串也是走向油膩的開始。

很多人談格局,格局這個詞被我譽為21世紀走向神壇的第一個詞。

沒有格局的老闆,往下一坐,跟你說人要有格局,自己要成為下一個賈伯斯等。格局這個詞天天掛嘴上代表你沒什麼格局。往往這一類人已經不願意去基層,不再真正願意理解和擁抱基層和市場。

還有比如在你順利的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幹垮中國企業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元化。

賣礦泉水的能幹成首富,賣麵條的能幹成首富,賣礦泉水的突然看上別人開火鍋店。就很容易做砸。

2. 面向未來的增量思考

當你的思考邏輯是基於資源富裕的時候,你總是傾向於為未來的增量思考。

當你的邏輯基於匱乏、資源不足的時候,就傾向於存量思考。

所以你會發現,當你認為自己的人生只有這麼一次機會,明年什麼事情都不好說,以後怎麼辦都不知道,你就會走向收縮和走向賺快錢的主要打法,並且你對於所有未來基於長線的一切投資都不想幹,你的品牌就很容易做黃掉。個人覺得自己不富裕,覺得這應該省那應該省,往往這個時候增長跟你真的沒有什麼關係了。

我們認為是中國最聰明的人,怎麼一把把自己搞完蛋的,主要是以前全是佔別人的便宜,從來沒吃過虧,算帳永遠是覺得一把下去又怎麼樣,從來沒有覺得會有意外出現,並且怎麼算都是覺得我是不會錯的,這又跟我覺得無所不能有關係。

我從來不勸所有的資源和資產做一個事情,這是對別人的不負責任。可能未來真的賺不到過去暴富的時候賺到一大筆錢,真的做不擅長沒有底層思考的問題,就真的能幹起來,這件事情一定是不對的。

3. 我們的追求

所謂偉大的複利,需要專注於某件事情本身,一直堅持做持續的創新。市場每年都在變,企業一定要有一套系統的方法,能夠去了解市場發生什麼變化,然後踐行創新,你的企業才能持續地在變化的市場上永立潮頭。

從我自己當下來看,一個是初心、本心和專業,第二個是創新。

很多東西我們只講半小時,只負責讓大家開心的就可以。如果講5小時,這個邏輯就變了,就需要兼顧體驗感和內容深度,必須保證大家獲得的信息增量,不是往那一站講元氣森林、花西子多麼牛這些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所以我們研究了三得利,研究了那些東西。

這個過程可能佔據了我好幾周集體作戰去查完整的企業史。整個內容窮盡一年時間去梳理。

就像寫一篇文章可以抒情中間加幾個故事,就很漂亮,但是寫一本書絕對不能靠寫幾個故事插幾張圖就過去了,這就是我們今年難的一個地方。希望,你們喜歡。

內容是我唯一把控做最深的地方。既兼顧有趣感很多章節深度,是真誠的東西,不是拿市面上大家都說的東西來搪塞你。這是我們的追求。

這個世界上除了規模,有一些東西依然是有價值的,而不是每個人都很幸運進入超級品類和做出永恆的產業。對於剩下所有人到底應該做什麼,應該是找到符合你的複利曲線和模式。

把自己做到極致,這一生也不會過得太差。

作者:沈帥波,湃動品牌戰略諮詢CEO。

相關焦點

  • 聽財經作家沈帥波抖音...
    在資訊時代,相信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在想看書的時候會習慣性打開「暢銷書排行榜」,找一些「暢銷書」來看。這麼做雖然表面看節省了一些時間,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很多好書可能因為比較小眾,或者還沒被更多的人所認可,並不在暢銷書單上。
  • 財經作家沈帥波做客抖音直播推薦「不暢銷」書單,你想讀哪一本?
    昨天,沈帥波做客抖音直播間,為我們帶來的分享主題卻是:「人生需要一份『不暢銷』書單」,頗讓人意外和好奇。沈帥波和大家聊了許多關於書、關於思考的話題。在與網友互動時,他被問到:「讀書無用論」是不是完全錯誤的?沈帥波回答說:「不能說這個觀點完全錯,這個觀點有一部分是對的。」
  • 偉大的複利:洞察未來中國商業的兩萬字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進擊波財經」(ID:jinbubo),作者:沈帥波,36氪經授權發布。 0 什麼是複利? 複利是一種思維模式 我所理解的複利和純資金面炒股、理財無關,是一種思維模式、處事原則和事業理念,是基於一個人、企業和組織的願景,希望長期地、持續地獲得社會價值,獲得社會認同與數字性回報,並願意付出對應的努力和代價。
  • 【星耀食界】2020中國餐飲規模化高峰論壇(長沙站)完美收官
    近年來,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對傳統餐飲的加速滲透,加之在後疫情時代的背景下,所有的餐飲企業早已成為網際網路+物聯網公司。在餐飲的一片汪洋中,遊弋著資本、品牌、渠道、供應鏈、信息化如此眾多紅利機會。餐飲大玩家的名利場遊戲,餐企如何提前布局發起決戰步步抄底,又或是裹足不前落跑賽道等待被收割。敏銳的創業者也守正出新,擁抱變革,拿到規模化的入場券,才能擁有進場遊戲的競爭法寶。
  • 鉑諾董事長簡毅:基於人工智慧細分深耕的時代已經到來
    (原標題:鉑諾董事長簡毅:基於人工智慧細分深耕的時代已經到來)
  • 中國買手店的好時代到來了嗎?(上篇)
    若以十年為單位,中國時尚買手店已經迎來了第二個十年的新徵程。歷經十年間的爆發式增長、洗牌與行業重塑,那些留下的買手店已經改變了國內時尚零售的格局。它們聚集起了自己的一批忠實顧客,買手本人的時尚品味和態度也與本土消費者的個性化訴求產生了共鳴。
  • 我國陶瓷行業的巖板時代已經到來
    無疑,屬於我國陶瓷行業的巖板時代已經到來。著名產品人梁寧曾說,一個爆炸發展的新物種,一定會引發生態改變和生態機會。換句話說,巖板就是這樣一種新物種,它正在引發陶瓷行業基本生態的改變,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痛點、難點,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生態機會。忽然間走紅的巖板到底是何方神聖?
  • 中國的太空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嫦娥飛天」預示著中國走向發展高科技道路,全力發展太空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那麼,什麼是太空經濟呢? 中國的太空經濟該如何進行布局與發展呢?
  • 馬光遠:中國經濟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從上半年一些重要的宏觀指標看,都出現了超預期的好轉:反應企業家對中國經濟信心的民間投資在經歷去年的斷崖式下滑之後,今年上半年強力反彈,上半年增速反彈至7.2%;製造業復甦加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048億元,同比增長22.7%,比上年同期加快16.3個百分點;外需超預期反彈,上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長19.6%
  • 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和複利思維
    在投資理財領域,最最著名的概念還是複利,很多資產配置、投資理財的大師,不管方法是多麼的完美、獨特,要取得長期的成功都離不開複利。關於複利效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所謂的在一個西洋棋盤上,從左上角第一個格子裡放1粒米,第二格翻倍放2粒,第三格再翻倍放4粒,以此類推,下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一倍,猜猜在第64格,也就是最後一格的米放完後,總共是多少米粒呢?答案是:1844億億!相當於中國1000年的糧食產量。
  • All in cloud 時代已經到來!阿里雲表態未來「雲智能」!
    技術的革新見證時代的變化,站在這個時代新技術風口的人,毫無疑問是阿里雲。今天,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舉行,已經走過十年旅程的阿里雲扔出了許多重磅消息。其中,就包括"雲智能"。雲智能的含義:——IT基礎設施的雲化All in cloud 時代已經到來,各行各業都在向公共雲上全站遷移。
  •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複利的經典故事:在1979年,耶魯大學有一群已經畢業很多年的校友
  • 複利的四個層級(投資經驗的分享),文末有彩蛋
    對於穩健型價值投資標的,比如銀行業、部分消費股和醫藥股的龍頭企業,就屬於穩健型價值投資標的,首先這類型上市公司具備強大的壁壘,後進的上市公司短時間內很難超越;第二,靠市場容量和企業的規模能維持正常的業績增長;第三,上市公司經歷過資本市場的考驗,已經形成價值型底部資金,建立起成熟的估值體系,估值呈現明顯的牛熊特徵,這樣的股票投資也相對最簡單。
  • 通過一次性複利終值和現值的案例,剖析複利現值和終值的基本計算
    本篇通過幾個案例將企業財務管理中一些財務管理基礎理論的基礎打牢,這裡主要是企業的貨幣時間價值的複利形式及其公式方面的知識點的講解。通過已知條件可以得到案例要求的是複利終值或也可以這麼說是5年後的本利和。根據已知條件,回憶一下什麼是複利終值和複利終值的計算公式呢?複利終值是指現在特定資金按照複利計算方法,折算到未來某一時點的價值,或者說現在一定本金在將來一定時間裡,按複利計算的本金和利息之和。
  • 學會雙向成長提升複利
    其實,這個問題說明很多朋友已經持有了這些低估值大藍籌的企業,並期望這些大藍籌價值得以恢復。我們來思考在買入企業之前,投資者最應該明確的是什麼?我覺得首要應該是:明確投資目的!普通投資人做股票,僅僅是為了一個低估的價格差價?還是為了獲取常年滿意的複利收益?
  • 企業數位化轉型2.0時代已經到來 10個關鍵點讀懂數位化轉型
    隨著傳感器、網際網路、物聯網的出現,IoT時代正在到來,所有的產品最終都將成為一個網絡終端。正如波特所說,未來,所有的產品功能將由四個基本模塊構成:動力部件、執行部件、智能部件、互聯部件,未來的智能產品可以監測、可以控制、可以優化,產品的功能靈活性、易擴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都得到提高。
  • 「新時代」即將到來,這家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有望成為第二個華為!
    原題:「新時代」即將到來了,這家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有望成為第二個華為!對此大家怎麼看?目前能夠達到L5級別的可以說是聊勝於無,不過國內卻有這樣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在無人駕駛領域佔據了領先的位置,可以說已經嶄露頭角了。「新時代」即將到來,無人駕駛離我們真的遠嗎?
  •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郭玉金:第三代特許經營時代已經到來
    發布會現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郭玉金隊德佑在連鎖行業的發展成果及業務模式表示認可,郭玉金表示,特許經營的優勢在於快速複製,今天全國德佑門店突破10000家,德佑速度也證明了特許經營行業的這一突出優勢。
  • 散莊書苑陸文清:什麼是複利思維
    什麼是複利思維?  雖然答案並不難  但可能也需要點時間思考一下  答案是第29天  這就是荷葉定律  它揭示了一條人生大道——  說投資,怎麼能不提複利呢?  它可是價值投資中重要的一環  有了複利,你就會得到  超乎你想像的回報!
  • 王利明:「一個解釋論的時代已經到來」
    許多經濟學家都已經證明,如果沒有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對個人財產權利加以保障並為個人創造財富提供激勵機制,近代工業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尤其是近代以來,世界上任何一個崛起的大國,莫不以保護產權為其重要任務。產權保護越完善,就越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最終促使大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