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貝樂"2020年華南區域年度精英校區頒獎典禮暨校長論壇"上,易貝樂少兒英語全國校區運營總監Kevin以《教育創新的價值》為題發表了演講。他表示,今年的疫情在給教育行業帶來諸多挑戰的同時,也讓很多教培機構的經營能力和線上化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產品思維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更加注重在教研和產品內容方面的持續投入,即教育產品化。另外,也讓部分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們認知了技術對教育的賦能是具有革命性影響的。
(圖註:易貝樂少兒英語全國校區運營總監Kevin進行《教育創新的價值》主題演講)
疫情期間,線下的教培機構被迫"停擺",紛紛開始嘗試線上化發展,並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績。以易貝樂少兒英語為例,得益於過去幾年對於教研、師訓、技術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以及對OMO教育科技生態解決方案的探索,疫情期間快速實現了在線化的轉型。
從5、6月份開始,國內各城市受疫情的影響相繼減緩以及恢復正常,線下教育機構也逐步恢復正常營業。那在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發展機會在哪裡?教培機構又要如何來實現長期勝出?
對此,Kevin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關於下沉的話題,都想將業務去做下沉, 包括易貝樂在做的OMO項目,也是在為下沉做準備。因為對於教育機構而言,三到六線城市的市場太大了,很多城市的滲透率很低,擁有太多未發掘的市場,這對於整個教育行業來說是非常明顯的增量市場。
要想抓住下沉的機會,對於教學效果自然要有所保證。不可否認,今年的疫情導致原本線下的流量被線上機構所衝擊,但是在教學效果方面,線下教培機構機構依然是有著一定優勢的。只要我們保證教學效果的最大化,依然會有很多的學生會選擇回歸到線下。
在存量市場方面,其實是一個疊加的市場。今年2-7月份,很多學員都在進行線上學習或者等待著線下複課。這些客戶以及7月份以後的新增用戶,是疊加的,我們在招生方面依然有著很多的存量。同時,在招生方面,很多校區普遍都是常態化的招生,每個區域招生其實是定量的。但其實很多學生也都面臨著對於線上、線下的二次選擇,伴隨著消費升級,很多的家長也並不會局限於低價課、低時間成本,因此只要我們在教研、技術等方面紮實發展,是完全有機會抓住這部分流量的。
(圖註:易貝樂少兒英語全國校區運營總監Kevin進行《教育創新的價值》主題演講)
而對於教培機構如何來實現長期勝出,Kevin表示,"質量、效率和能力"是決定教培機構可以長期勝出的主要因素。其中,質量方面包括了教學、服務、效果等;效率方面包括獲客、人效、坪效等;能力方面包括了品牌、綜合性的低運營成本、網絡效應以及高轉換成本等。
最後,關於教育的創新也被Kevin著重強調。
所謂創新,就是舊要素重新排列組合的過程,最小單元要素和供需關係的思考與實踐。對於教育機構而言,包括組織的先進性,管理者和執行者時刻保持的創新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
易貝樂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好大中臺,小前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弱化前臺銷售的環節,強化包括"教研、技術"在內的中臺方面,持續對中臺方面進行重點投入,通過中臺的"教研、技術"來賦能前臺。我們認為這是創新的一種表現,也是未來教育行業中的一個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