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教培機構,一定要具備這些能力(上篇)

2020-09-11 評測學

過去,學生面對的學習問題,無外乎如何提升各科成績。

在這種單純的問題需求下,教培機構只需具備教學能力,能幫助學生提分即可。

而受正在全國推行的高考改革的影響,尤其是對已經實行新高考的14個省市(上海、浙江、山東、海南、北京、天津、江蘇、福建、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的學生而言,他們面臨的學業困惑,已經不止於如何提升學習成績,還有&34;、&34;、&34;、&34;......

面對新的學業困惑,學生家長急需專業的解決方案,這就註定了未來的教培市場,一定更屬意能提供學習輔導、選科諮詢、高報指導等教培服務在內的一站式學習中心。

為迎接這場必將會至的市場變革,教培機構該如何提升全新的教培服務能力?

筆者試著從兩個方面來談論這個問題:

其一是新高考的具體變革,以及這些變革為各學習階段的學生帶來的影響。

其二是教培機構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以此為學生提供專業幫助。



新高考最大的特點是高中不分文理,而是採用&34;或者&34;的選科模式。

原則上,學生要進入高中才開始選科。

但從實際出發,我們更建議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學生就要為高中選科做準備:

小學階段,家長要心中有底,尤其是在還沒有實行新高考的省市,家長更要關注地方政策,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會趕上高考改革。

初中階段,學生正式接觸選修科目,這時就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學科愛好,了解自己的優勢科目,到了真正選科時,才能胸有成竹,而非憑感覺隨意選擇。

高中階段,正式選科。一般情況下,學校多在高一結束前完成選科工作,但不乏一些學校在高一開學時就讓學生選科。此時,若沒有初中時的有意識準備,並尋求專業幫助,學生選科極易出錯。

選科確定後,再換科目,對學生的影響很大。

其一,確定選科後,學生花在已選科目和未選科目上的時間和精力必然不同,重視度迥異,學習效果自然天差地遠。

其二,換選科目後,與一早選定該科目的學生比較,學習進度必然比較落後。

其三,受學校師資有限的情況影響,在教學安排上,不會為未選科目安排很好的老師。換選後,在師資上,又與一早選定該科目的學生落下差距。



選哪些科目,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高考成績、專業填報,甚至影響著學生的一輩子。

首先是高校專業對選考科目有了指定要求。

比如某個學生想要報考某大學的物理工程專業,該大學的報考要求是選科物理。如果學生沒有選考物理,就不能報考該專業。

在剛過去的2020年高考,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以及較好的985大學,就是因為在江蘇現用的&34;高考制度下,清華、北大對文科生的招生要求是選修的科目等級需要達到A+,而白湘菱的必選科目歷史的科目等級只有B+。

新高考同理。如果選科不當,即使是省狀元,也有可能抱憾錯失首等大學。

其次是學生選考科目的高考成績,要受地方等級賦分制的影響——

計入高考成績的有效分,並不是實際的卷面分,而是根據學生成績在所選科目學生中的排名,以及地方的等級賦分制換算而來。

換言之,學生選修科目的最終成績,經過賦分制度換算後,受單科成績的排名影響,有些學生的最終成績會發生很大變化。

我們以浙江省的等級賦分制為例,以說明賦分制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如圖,此為浙江省等級性考試成績賦分表。

假如有學生小評、小測和小學,共同參加了化學考試,成績分別為93分、87分和78分。

此次參加化學考試的學生共計10000名,他們在全省的排名分別為第17名、第988名和第5896名。

經賦分後,他們的有效成績見下表:

經賦分後,小評和小測的成績都比卷面成績要高,而小學的成績卻比卷面成績低。

再假如他們三人中的小學選考了物理,物理成績為71分,排名卻是當次考試的前20%,處於第6等級,經賦分後,計入高考成績的有效分數即變成了85分。

賦分比卷面分高出了13分。

可見,學生在選科時,直接選擇分數較高的科目不一定就對。

優勢科目,不是成績考得更高的那科,而是在全省排名最好的那科!


新高考模式對學生的高考成績、專業選擇等產生重大影響,使得學生的選科結果,一定程度決定了高考成績,決定了一生方向。

在這其中,必然催生出許多疑問:

選擇哪些科目,更易取得好成績?

選擇哪些科目,能報的專業更多?

如果不選某科目,需付出哪些代價......

一家教培機構,對學生而言,一定僅非補習、提分的存在意義,它一樣對學生的人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那麼,在全國面臨高考改革的今天,學生已過早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面臨更多的學業困惑。

機構在關注自身的教學能力時,不也要全面提升自己在選科、高報方面的專業能力,志為學生解決更多的困惑嗎?

關於機構如何提升自身這方面的能力,請關注我們的下期推文——

《未來的教培機構,一定要具備這些能力(下篇)》!

相關焦點

  • 教培行業的降維打擊:教育機構未來的利潤源在哪?
    教培行業的降維打擊:教育機構未來的利潤源在哪?,三年級、新初一、新高一入口班不就是這麼來的嗎,後面才是一對一(小六、初三、高三),網校(網校不適合入口班,入口班在家長眼裡類似全日制課程,全日制課程需要強管控和強社交屬性,網校太弱了)等。
  • 畢業後直接去教培機構當老師很沒有未來嗎?
    任何時候你想做教育,都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做公校老師還是教培老師?典型的情況就是公校老師嫌錢少,出來做教培了;教培老師擔心未來沒保證,進公校了。也有一些老師在兩者之間反覆橫跳。在此,重點介紹一下為什麼大學畢業生一定要選擇教培機構?
  • VIPKID米雯娟:釘釘具備數字基建能力 適合大中小教培企業
    鞭牛士報導 8月17日,阿里釘釘主辦的「未來教培釘峰會」在杭州召開,公布了全新的教培行業解決方案,並提供價值億元的補貼普惠教培行業。VIPKID創始人兼CEO米雯娟在會上表示,釘釘開放數位化能力,對行業很有幫助。
  • 教培機構線上團隊搭建指南
    現階段,尤其是受疫情的影響,線下教培機構面臨著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雙重挑戰,教培機構需要處亂不驚,從容面對,見招拆招,真正利用組織變革,不斷保存、發揚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化被動為主動,化挑戰為機遇。在組織職務劃分上,線上業務部(公司),與傳統線下教培機構,沒有本質區別,因為,教學服務的本質是不變的:都是基於教學流程的組織機構服務能力建設,教學、教研、教務,分別定位為服務學生和家長;市場營銷,解決品牌宣傳和獲客,需要線上運用和市場營銷能力的打造;唯一在「技術服務
  • 釘釘發布教培新產品,發放億元補貼,賦能10000家教培機構
    程攻認為,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要善於藉助外力,中小教培機構沒有能力自行開發APP,後期維護成本太高,利用好釘釘這樣的數字基礎設施,是可行的辦法。對教培行業而言,釘釘的基礎功能強大而且免費,用釘釘就沒必要再開發OA了。這次在線課堂和教務管理等產品的推出彌補了釘釘此前在教育行業專業化深度有所欠缺的短板。
  • 釘釘發布教培新產品 發放億元補貼 賦能萬家教培機構
    針對這一現狀,釘釘這次發布了完整的教培產品解決方案,幫助教培機構實現數位化轉型,培養新的業務能力。」阿里巴巴合伙人,釘釘教育負責人方永新介紹。程攻認為,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要善於藉助外力,中小教培機構沒有能力自行開發APP,後期維護成本太高,利用好釘釘這樣的數字基礎設施,是可行的辦法。對教培行業而言,釘釘的基礎功能強大而且免費,用釘釘就沒必要再開發OA了。這次在線課堂和教務管理等產品的推出彌補了釘釘此前在教育行業專業化深度有所欠缺的短板。
  • 區域教培機構探索OMO的切入點分析與能力支持
    ……OMO(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教培機構的必然趨勢,而區域教培機構如何抓住OMO的發展趨勢,需要要求機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產品體系,哪些產品放到線上會更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哪些產品放在線下會更有價值?OMO既是將線上技術應用到線下課堂,同時也是線下課堂中的一部分內容放到線上。
  • 2020年下半年,什麼樣的教培機構校長,才能引領機構破局?
    ,迫使教培校長時時刻刻都要做選擇!首先,分權,教培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接近於成熟了,各種規範和人才已經滿足現在的需求!校長想要破局,一定要學會用人,懂得放權!機構校長的工作是管人,而不是管事。因為人管好了,事就有人做了。人沒有管好,校長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結束累死了自己員工整天沒事幹。所以智慧的校長千萬別本末倒置。而且,校長個人能力再強,也抵不過一個卓越的團隊運作。
  • 疫情後的教培機構:分析過往,及時止損
    (不同類型機構所面臨的困難排位略有差異)從純線下機構的角度來看,由於受「在疫情期間不能進行線下培訓」的政策影響,因此其直接面臨著「場地租金壓力」和「人力成本壓力」,與此同時「線下轉線上的壓力」也遠遠高於其他已經具備線上功能的機構。
  • 教培機構攻略十二:如何讓機構未來充滿希望?五要點了解一下
    隨著教培行業疫情衝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有的培訓機構成為區域領軍者,有的卻培訓機構一直停滯不前,甚至於倒閉跑路,導致現有格局一變再變!而且,疫情之後,不少教育培訓機構更是出現了難以有所突破、無從發展的難題。那麼,導致教育培訓機構難以發展壯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 教培機構應該靠什麼驅動發展?
    所以我說一家可持續發展的教培機構一定是靠 商業模式(市場營銷)+教育服務(內容)來驅動的。02教學服務驅動型的機構大部分發展比較緩慢,以教學成果促招生,贏口碑。我們桃李邦團隊12月初賦能的金華這家校區,在金華東陽已經發展15年了,目前為止沒有市場&銷售部門,在當地巔峰時期將近萬名學員,可是這三四年市場佔有率逐漸下滑。
  • 初創教培機構運營的那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如果要客觀的去評價教培行業,我覺得用「偽熱門」來形容是最貼切不過的了。教培行業看似進入門檻低,幸運的話還會受到資本的追捧。很多人覺得教培行業好,主要是看中了教培行業的現金流。於是很多老師、市場、銷售、跨界進來的從業者越來越多,在具備一定的優勢或者資源後,加入到教育行業的創業大潮中,從此踏入教育培訓行業這一「苦逼」行業。
  • 易貝樂:教培機構長期勝出的因素:質量、效率和能力
    他表示,今年的疫情在給教育行業帶來諸多挑戰的同時,也讓很多教培機構的經營能力和線上化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產品思維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更加注重在教研和產品內容方面的持續投入,即教育產品化。另外,也讓部分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們認知了技術對教育的賦能是具有革命性影響的。
  • 教培「戰疫」半場總結與未來展望
    春季班開課後,出勤率一直穩定在90%以上(95%可視為全勤),目前已經進入暑秋續費期,預期續費率在75%以上,教學過硬的機構可達到85%以上(去除畢業班)。純粹的在線機構數據正常,業績增長幅度同比去年有提高,但並無級數級變化。寒假期間出現短期流量紅利,但受制於師資能力,接納學生量在疫情中難以迅速增加。中等機構(縣級龍頭,1000萬營收)為分水嶺。
  • 「學費碼」橫空出世,這次要「革了教培機構的命」?
    預付費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現金流的充足,一些激進的機構會使用遞延收入進行擴張和營銷,但如果教培機構產品交付不理想,尤其是引發大量退費後,預付費模式對機構的殺傷也堪稱致命。為了降低機構「跑路」給學員的資金損失,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8月下發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規定,教培機構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 釘釘要給10000家教培機構「上一課」?
    這次教培解決方案的發布,意味著釘釘在教育信息化服務領域再進一步,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教培企業通過釘釘提供的服務完成自身教育數位化轉型升級。釘釘教育負責人方永新也在發布會上表示,釘釘將發放億元補貼普惠教培行業,幫助10000家教培機構實現數位化轉型。
  • 教培機構轉捩點(下)——短期措施與長期策略
    從短期來看,復工之前以下事情要做好:1,徹底放棄春季班,現有已續費學習平行轉移到暑期班。2,對出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短期課程,線下為依託,線上做追蹤。基於前幾個月線上教學的經驗做整合和優化,並且力圖實現秩序恢復以後的線上和線下教育並行的常規教育模式。3,短期課程要有一個目標性,對於老學員作為春季到暑期階段的優惠措施。以費用的抵扣折算到暑期班報名費用中。
  • 新東方好未來等大機構的創新之道 | 教培行業峰會首日實錄
    這次行業會議的主題是「創新迎接行業新挑戰」,為了帶給現場參會的2000多位校長最新的行業信息,騰躍校長在線也邀請了新東方、好未來、高思、楊基教育、臺灣知識庫等海峽兩岸知名機構的創始人/高管來到現場,分享他們對行業最新的觀察,討論行業未來的發展風向。什麼是創新?對於培訓機構而言該怎麼創新?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答案,新東方、好未來和臺灣的楊基教育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 教培機構在秋季打響持久戰
    在這些行業百態面前,李先生自知自己的機構體量小,轉型線上和大面積營銷對於他來講,都不太現實。直到八月的下旬,李先生的機構才剛剛通過了政府機關與教育部門的審核,終於正式複課了。 「查的特別嚴,必須要合規才能複課,而且不斷有地區疫情反覆,這也讓我們不敢輕舉妄動。」李先生表示道。
  • 教培機構毛利率80%與20%的區別
    ,5月15日全國眾多地區線下教培機構能夠復工複課。正式恢復線下培訓以前,機構春季班的課消通過什麼方式實現?提前規避擠兌風險的必要條件,複課一定要做,⽽且必須要做好。2. 正式恢復線下培訓以後,機構春季班需不需要保留線上課程?如何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