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究竟是錢還是陪伴?很多家長至今都不明白…

2020-11-10 孕媽學堂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掙錢重要,還是陪孩子重要?」芽芽媽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有答案,但是你堅信你選擇的答案是正確的嗎?

今天,芽芽媽看到網上一份關於產後媽媽的調查問卷,很簡單的兩個問題卻蘊含著很多思考。

第一個問題:你想上班嗎?

其中43%的媽媽選擇——不想,但是沒辦法。

第二個問題:上班第一天的感受如何?

結果又有34%的媽媽選擇——捨不得孩子,但是沒辦法,要賺錢!

的確,在這個處處都需要「錢」的年代,似乎每天都需要面對柴米油鹽的問題,而且孩子一出生就是碎錢機,奶粉、紙尿褲、衣服、日常護理用品等等,每天都在消耗。「沒有錢」與「沒有陪伴」哪一個更可怕?真的有正確答案嗎?!

@Julia:我不同意養孩子需要很多錢,在經濟配給的年代,大家也都過的好好的,為什麼現在一切都是錢錢錢了呢?沒錢給孩子上早教,為什麼不認識多一點同年齡的寶寶家長,大家有空一起玩玩呢?必須承認,很多時候是父母的攀比和自卑,才會覺得養育孩子很花錢。對於孩子來說,一堆沙子和名貴的玩具,帶來的快樂是一樣的,名牌衣服和超市衣服,穿起來的感覺也沒差很多,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你給孩子再多的物質享受,都沒有陪他們瘋玩一天對他來的珍貴。

@石小姐:我支付著全職育兒嫂的薪水,換來自己出去工作。看起來真的是對事業有追求不甘做全職主婦,其實也是算了筆帳才做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停的給自己做選擇,每一次選擇看似無奈,不過是當下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如果完全不用考慮錢,誰又真的想在職場打拼。想要生活品質,想給孩子好的一切,想以後孩子不會因為沒錢而放棄出國讀書,所以一刻也停不下來,每天忙碌的縫隙裡想孩子,就拿出手機看看他的那些視頻,笑了哭了都很有趣,一個也捨不得刪。我沒有很多時間陪伴他,我的很多時間拿來去工作賺錢了,只能有限的時間裡做到高質量陪伴。

@Allen:原來覺得終於財務自由了,可以好好要個寶寶了,結果寶寶真是碎鈔機,不想因為錢的問題讓寶寶受委屈,所以我家的都在考慮出去上班。很多時候兩個人都會問,要寶寶究竟對不對……還有擔不完的心!

@蛋蛋媽媽:我家寶寶剛過了百天,我跟我老公裸婚,前幾年真的沒有條件要娃,等到手裡有存款了沒有考慮置辦房子車子先考慮要個娃,備孕的時候公司倒閉想著反正以後要全職帶娃就沒找工作,身邊很多人覺得我重點大學畢業的應該找份工作,講真,帶孩子比上班累多了,可孩子交給婆婆帶我真的不放心,她的觀念生活習慣跟我都不一樣,覺得孩子吃飽就行,甚至於孩子拉了粑粑都不讓換尿不溼,更別說講究科學,所以我覺得犧牲我幾年的時間帶孩子是值得的,我把他生下來就要對他負責,錢是重要,可是責任也很重要,養孩子花錢難道比房貸還要多嗎?這都是看個人的取捨,寶寶是給家庭帶來快樂的,不是負擔。

@蘇蘇:其實傳統的觀念都是低估了全職媽媽在家庭中的付出,我產假休了半年深深感到全職媽媽不是每個女人都有能力做得來的,事情那麼瑣碎,而且做過的根本不容易看見,沒有金錢來等同於你的勞動,還會被別人說成是不賺錢伸手問老公要……要為每個全職媽媽點讚!

@涵涵:很多時候錢真的很重要,但是作為母親,也真想時時刻刻都能陪在自己孩子身邊,陪著她一天一天的長大……很現實的問題,比如貴的紙尿褲孩子穿了就是不會紅屁股,可是因為窮只能買便宜的,難道這個時候陪伴有用嗎?看著孩子難受,可是心裡卻是小算盤的每月開銷,不是滋味。


最後,姐妹們覺得「賺錢」與「陪孩子」哪一個更重要呢?或者說,「沒有錢」與「沒有陪伴」哪一個更可怕?

相關焦點

  • 家人的陪伴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家長不要忽視對孩子的陪伴
    家人的陪伴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家長不要忽視對孩子的陪伴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財富,對孩子興趣的建立,能力的開發,性格的培養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陪伴,需要親子雙方的靠近,需要互動,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父母帶領孩子去感受這個世界,需要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去認知這個世界,需要父母去挖掘孩子的潛能,需要父母來培養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家人的陪伴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 賺錢重要還是陪伴孩子重要呢?很多家長說對了但卻做錯了!你是嗎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是明白孩子的成長,孩子的陪伴很重要,但是經常都是口頭上這樣說,而在行動中呢?卻都做錯了。於是就有了各種的藉口,不去上班哪裡有錢買奶粉,買尿褲,買衣服。。。但是也有人說,我也是為了孩子好,努力賺錢,送孩子去各種的培訓班等。這是對還是錯呢?
  • 為啥有的孩子頭上會了2個旋?究竟代表了什麼?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為啥有的孩子頭上會了2個旋?究竟代表了什麼?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每位新生兒的誕生都對這個家庭起著重要的意義,而現在許多長輩們更是將,小孫子或是小孫女,當作是瓷娃娃一樣對待,怕磕怕碰,整日陪伴在身旁,這也使許多年輕的家長通常都會訴說老一輩的人就是在慣孩子。而在我們中國的古史就流傳著許多謠言,那麼為啥有的孩子頭上有兩個旋呢?究竟代表了什麼?
  • 什麼叫高質量的陪伴,很多家長都不懂
    在現代很多家庭中,大多父母所理解的親子陪伴,是孩子在自己身邊,便叫做「陪伴」,他只需要天天見到父母,便是「好的陪伴」。1. 要求孩子必須做什麼,嚴格管制他的成長空間,不給孩子任何思考或者嘗試的機會,認為這樣便是「對TA好」的陪伴方式。2.
  • 高考考生家長請知曉,孩子要的是你們的陪伴,而不是錢
    引言:近期恰好我侄子高考,我大表哥呢,又在孩子高三最重要的這一年新找了個對象【我那時候就在腦補,到底你下半生幸福重要還是你兒子人生最關鍵時期重要?】,在孩子高考的第一天,這位「嫂子」又只顧自己和朋友聚餐,不曾陪伴我侄子。
  •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陪伴,請不要誤解!孩子需要這樣的陪伴
    這句話讓我誤解了很多年,以為只要在家陪伴孩子就可以。現實總是無情的打臉。我在家的陪伴,孩子如同進了噩夢中,總是打罵看不上孩子,認為都要笨死了,怎麼都看不順眼,這樣的陪伴,不如不要。心煩意亂的母親責罵她的女兒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麼陪伴孩子呢?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只是陪著,很多父母都錯了
    就像案例中的第一個家庭一樣,雖然一直在孩子身邊,但是他們的心,卻沒有在孩子身上,不是自顧自地聊天,就是在那裡玩手機,對於孩子的呼喚,也是愛答不理的。這樣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有時候可能還是一種傷害,因為這可能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他們了。
  • 錢可以慢慢賺,但孩子童年不會再來!孩子的童年需要父母的陪伴
    教育人王福明,想告訴家長朋友們,錢是永遠掙不完的,而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的童年是短暫的,只要一錯過,就永遠無法找回,家長也無法彌補。」 很多父母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放棄工作,回到家中陪伴孩子。教育人王福明非常支持這種做法。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樂和幸福的;孩子的童年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的童年只有那麼幾年,一旦錯過,孩子的童年不可能再去找回來,這是做父母一生的遺憾!
  • 孩子的教育需要什麼?家長知道嗎?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
    現在養孩子成為了每個家庭中的一個難題,有時因為家庭的教育取決了這個孩子的未來,走向家庭培育的不好,這個孩子有可能就會特別平凡,家庭培育的好即使是寒門也能出現貴子,而在家庭教育面前,我們最需要了解並且知道的應該是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 孩子哭喊請求媽媽陪伴他一天,你有碰到過嗎?錢重要還是陪伴重要
    視頻的內容是男孩在對著媽媽大聲哭著喊叫:「錢,錢,錢,錢有那麼重要嗎?」孩子用自己存儲的儲錢罐裡的錢來跟媽媽換,請求媽媽能夠放下工作陪伴她一天。這個視頻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孩子跟媽媽喊叫的視頻,實則反映了好幾方面的問題。下面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
  • 孩子作業寫不完,是熬夜寫完還是早上再補?很多家長都選錯
    至此,一場關於孩子寫作業的話題被成功引爆,如果孩子作業寫不完,是熬夜寫完還是早上再補呢?「早上再補」派: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更高效率地學習@ 糰子我認為孩子如果作業太多,晚上熬夜不如早起,早上孩子的大腦是最清醒的,可能晚上一個小時都想不明白的問題早上十分鐘就解決了。
  • 孩子3歲前的陪伴有多重要?!明白這些,給孩子更好的人生起點
    童年時期父母或者養育者的影響十分重要,尤其是人格成長之前,可以說他們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當下的生活壓力,會讓很多的年輕父母都忙於工作,選擇把小孩子寄養。那麼,父母的陪伴對0-3歲孩子究竟有何意義?
  • 給孩子報樂器班,家長不明白以下點,浪費的可不只是錢
    文|秘籍君在育兒界有黃金啟蒙期一說,都說啟蒙要趁早,不少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就開始給娃報各種興趣班,其中必選樂器班。我家娃目前幼兒園大班,幼兒園裡的同學們有的報了鋼琴班,有的報了古箏班,還有的報了架子鼓。問起為什麼要報班,家長們一臉疑惑,好像這不應該是個問題。「讓孩子多學點不好嗎?」他們會這樣說。
  • 給孩子報樂器班,家長不明白以下點,浪費的可不止是錢
    問起為什麼要報班,家長們一臉疑惑,好像這不應該是個問題。「讓孩子多學點不好嗎?」他們會這樣說。其實家長不知道,給孩子報樂器班,家長不明白以下點,浪費的可不止是錢。孩子如果學得不好或者拒絕練習,家長就會使勁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在這樣的高壓之下,之前對學樂器的那點熱情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因為家長的施壓而反感家長,親子關係也面臨挑戰。為了讓孩子學樂器而鬧得雞飛狗跳,這樣的畫面肯定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
  • 孩子長大後需要「拼爹」?家長錯了,優秀孩子背後需要父母的陪伴
    在外人眼裡看似美好的家庭,其實跟大家所想的相差很大,很多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根本就沒有時間在家照顧孩子,連最基本陪伴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家長其實是不稱職的。孩子長大之後難道需要「拼爹」?家長其實錯了,優秀的孩子背後非常需要家長的陪伴。孩子性格的養成也跟家長的陪伴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家長一直不陪伴孩子,孩子很有可能變得特別孤僻,內心也會非常脆弱,而且容易沒有安全感。
  • 家長必須明白,孩子沒有的正確的金錢觀,人生很難擁有幸福
    張媽媽正在點錢,這個時候張媽媽的兒子小天進來了,張媽媽立刻把錢收了回去,小天覺得非常好奇,媽媽究竟在藏些什麼呢?為了弄明白,他立馬跑到媽媽的身後去翻找。媽媽就像撞見了鬼一樣,把錢立馬塞的緊緊的不讓小天摸到。小天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媽媽會這樣呢?張媽媽對小天說,&34;小天說,&34;張媽媽覺得,孩子畢竟是孩子,這麼早了解有關金錢的事絕對沒什麼好作用。張媽媽的說法究竟對不對呢?
  • 你在陪伴手機還是陪伴孩子?虛假陪伴,毀掉的豈止是孩子的童年。
    有很多家長,看似在陪伴孩子,實際上,在陪伴手機。平時你是怎麼陪伴孩子的呢?你是孩子的夥伴,還是手機是夥伴?有家長陪孩子做遊戲是這樣的:孩子做自己的遊戲,家長在一旁沙發上攤著玩手機,連孩子叫自己都沒聽見。
  • 90%的家長都不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究竟是什麼?
    幼小銜接是家長一直在關注的一個問題,那銜接的究竟是什麼?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在開學的時候有一定的優勢。事實證明,這種優勢是不可持續的,若沒有繼續努力,孩子終將被超越。實際上,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學業抗壓和社交能力。
  • 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愛他~陪伴
    兩個孩子很懂事,每天的作業很自覺,但遇到不會的地方也沒人詢問,更談不上父母輔導了,導致成績不是太好。時間久了,見面多了,閒聊中我能切身感受到孩子渴望父母的懷抱,小涵說,不想吃好穿好,只想每天摟著媽媽睡覺。其實,很多爸爸媽媽都是感覺自己太忙,沒時間陪伴孩子,只想多掙點錢,加班加點為孩子的將來奠定物質基礎,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但家長們問過自己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嗎?自己掙錢是為了什麼嗎?
  • 三歲孩子成長需要陪伴,家長陪伴需「用心」,陪伴不僅是陪在身旁
    ,許多父母認為早教機構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專業的教育,殊不知機構中有許多親子活動也是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的,這時許多父母往往會說:「我把孩子送到你們機構不就是為了讓你們帶孩子嘛?這樣的做法與其說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如說是在逃避為人父母所該承擔的責任。很多時候,家長們覺得努力工作給孩子們帶來更加優渥的物質條件,一個價格昂貴的玩具會比父母的陪伴更加讓孩子開心。其實不然,在一項問卷調查中顯示,許多孩子在昂貴玩具和父母的陪伴間選擇了父母,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會對孩子們成長帶來許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