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幹
面對商紂王的殘暴不仁,他的叔父比幹到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商紂大怒說:「你這樣想做聖人吧?我聽說聖人的心臟有七竅,我倒要看看你有沒有。」說罷下令剖開比幹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臟來看。
2、商鞅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施行變法,秦國日益強盛,為日後秦國消滅六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但是,他也因此得罪了許多權貴。秦孝公一死,他失去了靠山。繼任的秦惠王車裂商鞅,並滅其族。
3、伍子胥
伍子胥一家受楚王迫害,伍子胥得以逃脫。來到吳國後,與軍事家孫武一起將吳國打造成一時之霸主,攻入楚國都城,掘楚王墳墓,鞭楚王屍。後受小人誣陷,吳王令其自殺。伍子胥不服,留遺言要人把他眼睛挖出來懸於東門之上,他要看到越軍攻入都城。吳王大怒,將他的屍身拋入江中餵魚。後來,吳國被越國所滅,吳王后悔沒聽伍子胥的,死前臉上蒙一塊黑布,說在地下無顏面對伍子胥。
4、李斯
李斯作為秦始皇的重要謀士,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他居功至偉,而且許多影響後世的制度也是由他制定的。但是,後來與趙高沆瀣一氣,逼死公子扶蘇,立胡亥為帝,做出許多倒行逆施之事,最終被趙高所害,腰斬於鹹陽市,並夷三族。
5、韓信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攻城略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他功高震主,為劉邦所猜忌,呂后與蕭何設計,誘使他進宮,被幾十個宮女亂棍打死在長樂宮中。
6、晁錯
漢景帝的智囊,因為堅持削藩政策,激怒諸侯王,引發七國之亂。景帝為安撫人心,不得不讓晁錯做了替罪羊,將他腰斬於長安市,父母、妻子、同族大小一律被殺。
7、司馬遷
漢武帝時的太史令,因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分辯,惹怒漢武帝,被處以宮刑。他忍辱負重完成了巨著《史記》的寫作。後來又因為《史記》中的內容讓漢武帝非常不滿,還是把他處死了。
8、嶽飛
抗金名將嶽飛,本可以揮師打到金國,收復河山,迎回二帝,但這並不是宋高宗的初衷,他就怕二帝回來時,他的帝位不保。因此,用十二道金牌招回在前線的嶽飛。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了嶽飛。
9、袁崇煥
明朝末年,袁崇煥是抵禦清兵入關的重要邊關將領,人稱「袁長城」。皇太極利用崇禎皇帝心急、多疑的致命弱點,用了一個小小的反間計,袁崇煥就被處以剮刑,人們爭食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