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家克萊夫·貝爾說,「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其意是說藝術既有內涵也有形式; 但退休歡送會的內涵是什麼,如果徒有形式,這樣的歡送會不要也罷
退休了,單位連個歡送會都不給開,的確有一種失落感;從感情上講職工工作了一輩子,臨走連幾句暖心的話都沒有,讓人有些「寒心」和「人走茶涼」的感覺;但仔細想想能順順噹噹走完人生最重要的一站———辦好退休,從此回歸家庭、享受生活、幹自己想幹的事,一個歡送會開不開的真不值得糾結
其實在職場上每個人遲早都將面臨退休;一個人在單位裡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對單位是有著深厚的感情,畢竟單位的發展與職工們幾十年的辛苦努力是分不開的;一個好的單位,一個好的團隊班子,就能帶出來一個好的群體
一個和諧的充滿朝氣充滿正能量的群體,一定會把單位的工作做得很出色;而這樣的單位對即將退休的員工,也將會充滿關愛,讓他們退休時能心情愉悅,真正有心的領導會重視這項工作
分享一個案例:
同事老張是去年12月份退休的;他是研究所改制之前的老員工,事業編制,高級工程師,負責科研項目管理;一輩子在單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勞苦功高,全程參與了公司的改革發展;可是又怎樣呢?辦理離職手續的時候,領導除了幾句誇獎的話,實際行動什麼也沒有;原想著等他退休的時候,領導會組織大家出去吃個飯,結果遲遲不見行動
有一次,碰到老張,問他是否介意領導沒有組織「歡送」,有什麼感覺?他說,多少心裡有些不舒服,畢竟自己的青春都貢獻在這裡了;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事,自己雖然工作時間長,但是對於公司而言,只是一個普通員工罷了
很多人認為員工退休時,公司組織一個歡送會,顯得特別有面子;在我看來,並非完全如此;對於職場人而言,從初入職場、磨礪成長、到退休,一路走來,工作與生活相互交融;退休,等於給其中的一條道路畫了個句號,這個時候他們需要一張組織「認可」證書,可以不是錢,可以不是名,而是一句簡單「謝謝」
有些職工崗位退休以後,無所事事,一方面子女不讓帶小孩,另一方面自己還沒適應退休的生活,特別的無聊;雖然人退休不工作了,但是還要保持一顆工作的心;要知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60歲屬於年輕的老年人,完全可以煥發新動力
比如,上老年大學、跳廣場舞、練毛筆字、當志願者、出去遊玩,甚至自媒體,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選擇這些方向的目的不是錢,而且讓自己充實起來,「忙碌」起來;人太閒了,不好
綜上所述,在單位勤勤懇懇工作一輩子,退休連歡送會都沒有,實屬正常。但是,退休職工心裡要有數,儘快建立新的狀態,充實自己的生活
所謂人走茶涼,有時候在一起的時候熱熱乎乎,但是一旦離開,就感覺冷冷清清;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人如果從一個單位調出之後,就特別不願意再回原單位去,人見面都是淡淡的;退休了也是一樣;其實不管什麼事情,看開了,想通了,放下了就好;何必多想呢?想多了,都是痛苦,看開了才有快樂;人要想快樂,對他人的期望不要太高,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既然退休了,就安排好退休以後的生活
每一個人,生活方式不同,生平際遇不同,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也有隻屬於自己的歸宿
每個人的一生,職業不同,遭際不同,退出群體的方式也不同;所以,退休時大部分人都無所謂歡送會的形式,哪怕沒有歡送會
每個人的一生,赤條條來到這世界,歡迎方式不同,赤裸裸離開這個世界,歡送會也不同;因此,退休了,連個歡送會也沒有,這再正常不過了
開歡送會又如何?千裡搭長棚,豈有不散的宴席?與其感嘆人生苦短依依惜別,不如悄然退出,自己為自己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