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禮隨成「月光族」

2020-12-19 大眾數字報

    □ 郭良厚  石奇亭

    「月光族」是近年來出現的網絡新詞,意思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會過日子,月初發到手的工資不到月底即花得一乾二淨。然而記者注意到,每到婚慶旺季,一些薪金低而又要面子的人,隨禮隨成了「月光族」。

    前不久,記者與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王攀談,他說,去年僅9、10 兩個月就參加了11 場婚禮,隨禮1600元,最後連生活費都是借的。

    天香公園是菏澤一市民休閒活動場所,幾位在這裡閒聊的中年婦女對此也頗感無奈。一位中年婦女說:「 從去年5 月到年底8個月時間,僅喜事隨禮即達 6000元,而自己每個月收入不足千元。」

    另一位60來歲老漢的經歷,讓人更感覺到人情消費的沉重。他說:「因為是菏澤當地人,上過高中當過兵,後來又數易單位,同學誰家有事通知,戰友更不用說,過去的同事叫不能不去,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平均三五天就有一次,禮金少了拿不出手,至少 100 元,自去年5 月到年底,各種隨禮已逾萬元。企業退休金又低,幾乎是月月光。」

    和 60歲以上的老年人拉起來,都懷念上世紀 80年代前同志間感情的純真和婚慶的簡單。那時同事之間誰有了喜事,大家主動湊上三五元錢,買個被面、茶具之類的日用品送上祝賀,主家請客人吃塊糖、 喝杯水、 抽支煙,哪像現在,場面越大越好,請柬滿天飛,苦了「月光族」。

    隨禮的有苦說不出,收禮人也不安然。記者的熟人老黃,兒子去年「五一」結婚,收禮金 7.5 萬元,設宴87 桌花費 4.76 萬元,菸酒糖茶費用 7300 元,結餘2.01萬元。他說自己背著人情債。

    記者到過俄羅斯以及北歐的丹麥、瑞典等國家。在俄羅斯記者巧遇過兩次婚禮。一次是在莫斯科大學門前,兩對情侶喜結連理,只見兩對情侶的親朋好友在相距不到 20 米遠的地方,圍成兩個大圓圈,兩對新人在圓號、架子鼓、手風琴等器樂伴奏下翩翩起舞,親朋則打著響指,喊著呼號,場景十分熱鬧。另一次是在莫斯科英雄廣場,新人在親朋家人簇擁下向英雄紀念碑獻花,分明是在進行愛國教育。在北歐時碰到胡人在教堂辦婚禮,則讓人感到肅穆而神聖。

    收禮的送禮的都叫苦,為何照送照收不誤?除了經濟上的考慮,還有人情世故、甚至攀比心理作怪。不少採訪對象表達了這樣的看法:本不願大操大辦,可簡辦怕別人說為人處事不好,沒人緣。再就是該請誰不該請誰很難拿捏,乾脆能多請就多請。因此,人們在比照中,婚慶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宴請檔次越來越高,以致送禮的收禮的都覺得人情債不堪重負。

    傳統習俗有精華也有糟粕,要跳出惡性循環怪圈,還需藉助外力。菏澤城區有凌晨迎親的習俗,新娘須天亮前接到家,因而每逢「吉日」,凌晨三四點鐘「二腳蹬」便在城區夜空炸響,可謂一家結婚全城人聽響,不知有多少人在熟睡中驚醒。習俗雖陋奈祖輩傳承,一家一戶難以扭轉。可喜前些年城區限放煙火,凌晨惱人的「二腳蹬」不再擾人美夢。然而高興了沒兩年,煙火開禁,舊俗復萌,人們重又遭受凌晨震耳欲聾噪音的熬煎。

    據市紀委的同志介紹,前些年菏澤曾在一定範圍內規定結婚用車不超過幾輛,宴請不超過若干桌,紀委指派專人又是拍照錄像,又是到飯店數辦了幾桌酒席,曾起到一定作用,然而畢竟沒有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人易時移,重又進入覆轍。

    市委宣傳部的黃貴芳建言,官風影響民風,改變目前現狀,應出臺強制措施,明確黨政官員婚慶宴請不超過若干桌,用車不超過多少輛,違規則重罰,矯枉需先過正。

相關焦點

  • 隨禮隨成"月光族"——山東婚慶人情消費掃描
    「月光族」是近年來出現的網絡新詞,意思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會過日子,月初發到手的工資不到月底即花得一乾二淨。然而記者注意到,每到婚慶旺季,一些薪金低而又要面子的人,隨禮隨成了「月光族」。  前不久,記者與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王攀談,他說,去年僅9、10 兩個月就參加了11 場婚禮,隨禮1600元,最後連生活費都是借的。
  • 隨禮隨多少才合適
    一到春節,各種喜事不斷,有必要的來一家、沒必要的湊一家,就過個二十五的本命年也要來一家,隨禮已然成為是家常便飯了。隨禮前幾日搞了個同學聚會,在閒聊之際就說大家結婚要隨多少禮,我那可愛的同桌便說,我結婚的時候他隨三千元的禮,我頓時驚訝了一下,像他這麼會算計的人給我三千的禮,我得還回去多少啊。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放在農村,我覺得這倆字最貼切的解釋應該是農村約定俗成的處事標準,說得再直接一點就是當農民家裡的親戚或者是同村關係要好的人如果家裡有生老病死、喬遷升遷之類的事情的時候,就需要帶著禮金上門慰問,這就是農民口中的隨禮過程。
  • 大家現在怎麼送隨禮錢?比如人家給你600元,還禮時是不是要加100
    可能是正處在人生的這個階段,身邊同學、朋友啥都處於結婚階段,想到同學、朋友這麼多,心疼我的票子,因為自己掙錢不多呀,每個月剩下不多,幾乎月光族的。想到以後也有很多的事情,結婚後還要生孩子,這也是人生大事,熟悉的朋友、同事肯定也要相互有來往,這也需要隨禮錢的,再想想還有二胎是不是也要有的。
  • 「他結婚你隨禮隨了2千,咱倆結婚就隨了300,這種朋友趁早不要」
    「你看看,你這最好的兄弟,給你隨禮金,才給了200!咱們當初可是隨了2千!」王軍正在玩手機,聽見了也是非常的吃驚,「不可能吧!我們關係這麼好,他不會這樣的吧!」鄭琳把帳簿往王軍手上一放!「你自己看看!」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
  • 同學同事結婚,隨禮要一致嗎?
    這周末,朱女士將前往成都參加大學室友的婚禮,至今她都沒想好到底該隨多少禮。原來,她計劃送600元,可其他室友覺得600元少了,要送800元。朱女士糾結,要不要和大家一樣,多送200元?糾結要不要硬著頭皮多送200元在很多人看來,可能多送200元也無妨,但比起其他幾位同學都在成都,唯獨身在重慶的朱女士算起來,往返的路費都得花上兩百多元,「我和老公每月房貸要還三千多元,春節前剛買了車和車位,花光了積蓄,一個月還要還3500元的車貸,現在基本上是月光族,對錢就要看得重一些
  • 18個同事聯合隨禮1314元,大學生份子錢隨不隨,兩者如何平衡
    18個同事聯合隨禮1314元,大學生份子錢隨不隨,兩者如何平衡今天的熱搜版有兩條都是隨著份子錢引起的熱議,一個是18個同事聯合起來隨禮1314元給新娘,讓新娘心裡難以接受,還有一個熱搜就是近日,網上一名「拉黑了幾個讓我去參加婚禮的同學」的大三學生的事跡很火,一個是嫌棄份子錢少了,一個是嫌棄出不起份子錢,那麼份子錢多少合適呢
  • 隨份子竟成月光族?婚禮紅包給多少合適?
    在60年代時,人們一般隨份子錢為3元到5元,到了70年代漲到了5到10元,在80年代20元的比較常見,而50元的也有。在90年代時,50元到100元都有,而在2000年後100元就成為最常見的婚禮紅包,但是現在人們隨份子錢並不是看大眾平均水平,而是和新人之間的親疏關係來決定數額的多少。
  • 同學結婚我隨禮600,我結婚他隨200,紅包裡的小紙條讓我懷疑人生
    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何況自己現在才剛結婚,以後也一定會有孩子的,小張這麼做,就是相當於他們兩個人在隨禮這方面已經兩清了。真的是太氣人了,慄洋當時還為參加小張的婚禮故意請假,為的就是看中他們彼此之間的這份情誼,可是不成想,慄洋所看重的情誼,竟然就用200塊就完全的看清了一個人,這真的是太打臉了。02.
  • 老闆結婚我隨禮500,我結婚老闆卻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愣了
    隨禮講究「禮尚往來」。怎麼說呢?拿同事結婚來說,你給他隨禮500,等你將來結婚,他就得還500給你。當然還可以多,但不能少。楊先生也碰到了老闆沒隨禮的事,不過……「不過」什麼呢?楊先生在一家公司工作了2年,老闆結婚,他隨禮了500。半年後,他結婚,他邀請了老闆來「喝酒」。老闆說一定去。
  • 同事結婚我隨禮800,我結婚他卻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愣了
    不過,有的人確實有這種情況,生活中花錢的地方多,「囊中羞澀」,不得不去隨禮就尷尬了。有位朋友在某職場論壇發了篇帖子,同事結婚他隨禮800,他結婚同事卻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他在帖子裡是這麼說的:有個同事比我早進公司二年,我上班時他沒少帶我。關係因此比較好。
  • 老闆結婚,說隨禮少了會後悔,我氣憤了!到底隨多少好呢?
    老闆結婚可是件大事,隨禮肯定少不了,我工作沒多久,工資本來就不高,這個月又要多出一筆開支了。 但沒辦法,如果是同事結婚,裝個糊塗不去問題也不大,但老闆結婚,肯定不行。我在腦子裡計算著這個月的錢,看能拿出多少來隨禮。 就在我決定拿出300元來隨禮時,辦公室內又響起了同事們的叫聲。 旁邊的同事叫我拿出手機看微信群,說老闆在裡面又發話了。
  • 小姑娘國慶7天參加6場婚禮,曬出隨禮紅包,網友:泡麵都吃不起
    【社會萬花筒,看繽紛世界】導讀:小姑娘國慶7天參加6場婚禮,曬出隨禮紅包,網友:泡麵都吃不起國慶節剛剛結束,在這七天長假裡,相信不少小夥伴們口袋都掉了一大半7天的長假參加了6場婚禮,隨份子錢拿出去手都感到顫抖。網友表示下個月估計連泡麵都吃不起。國慶長假除了景區裡隨處可見的遊客,那恐怕就是酒店裡一場場的婚禮了吧。對於如今很多年輕人來說,平時工作忙,也只有國慶假期會比較有充足的時間而且國慶佳節也是非常不錯的好日子。
  • 隨份子錢必須「保持隊型」嗎?
    糾結要不要硬著頭皮多送200元在很多人看來,可能多送200元也無妨,但朱女士她告訴記者,其他幾位同學都在成都,只有她一個人在重慶,來回的路費都得花上兩百多元,「我和老公每個月的房貸要還三千多元,春節前剛買車買車位,花光了積蓄,一個月還要還3500元的車貸,我倆現在基本上是月光族
  • 託人隨份子錢,是先說還是先給隨禮錢?牢記這3點,人脈越來越廣
    託人隨份子錢,是先說還是先給隨禮錢?牢記這3點,人脈越來越廣當我們去參加親朋好友的酒席時,除了要帶上自己的祝福以外,份子錢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隨禮已經成為了一種形式,當別人邀請你參加他的喜宴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其實就是讓你隨禮去的。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親戚朋友是真心想和大家一起聚一聚。
  • 老員工結婚,同事隨禮200我隨2000,沒想到一周後被調職!
    前段時間老員工結婚,同事們都私下商量隨禮200元,小陳覺得老員工一直對自己比較好,所以私下隨禮2000元,主要是感謝老員工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照顧,所以進入酒店籤到時,小陳把自己的姓名和紅包給了籤到的人。老員工結婚時,大家都非常高興,公司的經理也來了,整個公司的人在一起,氛圍那是相當的好。
  • 同學結婚王思聰隨禮30萬 網友:和我們隨300一樣
    【王思聰隨禮30萬】今年特別流行一個詞,叫XX限制了我的想像力。這一回,又輪到中國最著名的富二代王思聰了。這一回又輪到中國最著名的富二代王思聰了,在他身上的詞永遠都離不開一段話——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 10年錢孩子結婚朋友隨禮一千塊,現在他孩子結婚,我隨多少合適呢
    隨禮在我國中國也是自古以來禮尚往來的一種表現,這種習慣和風俗也是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可以說歷經了那麼多年也是沒有改變過,這些也是一種傳統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麼在農村裡不管是白事還是紅事,都是需要拉來往的,來往也是體現了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那麼對於有人說了,在農村裡頭十年的時候,自己的孩子結婚了朋友當時是隨了
  • 結婚隨禮錢,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那麼這個隨份子錢有什麼注意事項和禁忌呢?一、隨禮講究1、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在喜事上就講究好事成雙,所以隨禮或隨份子錢都要雙數為宜2、中國人對某些數字還是比較忌諱的,尤其是3和4,3為散,4為死,結婚給人這樣的數字會讓別人誤會二、吉利數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