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節,各種喜事不斷,有必要的來一家、沒必要的湊一家,就過個二十五的本命年也要來一家,隨禮已然成為是家常便飯了。
隨禮
前幾日搞了個同學聚會,在閒聊之際就說大家結婚要隨多少禮,我那可愛的同桌便說,我結婚的時候他隨三千元的禮,我頓時驚訝了一下,像他這麼會算計的人給我三千的禮,我得還回去多少啊。況且一年聯繫都不到一兩次,你結婚我去不去都不知道呢,沒法隨這個禮。
隨禮
回想上大學時有個高中同學結婚,有人給我打電話要參加婚禮,我以在外地為由拒絕了,意圖很明確,不是很熟悉,沒必要花這份錢來買這份情,人家到好,張口就說,「你不來,那你把禮錢給我我幫你付」,人家便說是兩千元,我當時每月生活費只有1000元,怎麼可能花兩個月的生活費去寫一個花名冊。
隨禮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的豐富,隨禮倒也有了一些變化,親戚之間的隨禮總是那麼算計,我給你三百,你怎麼給了我兩百,我辦事他沒隨,這回我也不隨,但對於朋友哥們而言,出手過於闊綽,一千兩千都是正常的。但是,隨禮還是要看自身條件的,有錢多點,沒錢露個面問聲好也是好的,沒必要非要跟別人比。
友情提示:收的禮就是欠的債,遲早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