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破產

2021-03-05 紹興東西

   

 

胡雪巖(1823—1885)

       士農工商一直是中國社會對職業的劃分,這種劃分不只是一種職業的分工,更是一種階層的劃分,在這裡地位最低的是商人。

       最後一個帝制時代最大的商人是胡雪巖。

       由於體制控制著所有的資源,商人要想做大必須依附於體制,而代表體制的就是官員。

       胡雪巖十三歲就開始經商,可以說對這做生意的不二法門很了解。他第一個依靠的政府官員是湖州知府王有齡,為了攀上王有齡的關係,胡雪巖無所不用其極。

       胡雪巖的一大愛好是喜歡美女,但為了能做生意,胡雪巖把自己看中的美女介紹給了王有齡。從此兩人成了好兄弟,王有齡成了胡雪巖進入政界的第一人。沒多久王有齡提升了,當上了浙江巡撫,胡雪巖的政界關係也得到了提升。

       差不多和羅斯柴爾德進入金融界同時,胡雪巖也開始把阜康錢莊打造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金融平臺。1860年左右,是滿清政府最難過的時期,一邊有佔據南京的太平軍;一邊有已經深入到大清的各國列強。1860年,圓明園被八國聯軍一把火燒了,滿清政府一邊集體大逃亡,一邊要求緊急募兵。就這樣大筆的募兵款都被存入了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在滿清政府最困難的時候,胡雪巖的事業迎來了輝煌。

       對於商人,國破家亡的時候,或許有著更好的機會,胡雪巖的成功就是一個案例。

       只是胡雪巖的金融操作,和羅斯柴爾德還是有所區別。羅斯柴爾德家族儘管也和胡雪巖一樣,需要利用權力的關係,但羅斯柴爾德是在歐洲各國之間長袖善舞,而胡雪巖的唯一依靠,只能是滿清政府,甚至只能具體到某個官員,這個成就了胡雪巖商業夢想的就是左宗棠。

       正是因為依靠的對象不同,胡雪巖和羅斯柴爾德的命運也截然不同。前者成也左宗棠,敗也左宗棠。後者穿梭於各國之間,終於成就了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帝國,到現在還在影響著國際金融界。

       左宗棠既是胡雪巖的政治靠山,也是胡雪巖的最大客戶。在胡雪巖的資金支持下,左宗棠組建了擁有當時西方最先進武器的常捷軍。在西徵新疆的時候,恭親王都無力幫他籌借軍費,是胡雪巖幫他在外國銀行融到了資。

      胡雪巖幫政府籌款,卻用個人的身份擔保。這種做法,是充分考慮到大清政府在外國銀行中的面子。如果外國銀行不願意借,無非是丟胡雪巖的面子,因為出面的是胡雪巖,如果能借到,使用資金的是大清政府。這種為大清赤膽忠心的做法,為胡雪巖的最終垮掉,埋下了伏線,這確實是胡雪巖做夢也沒想到的結果。

       在左宗棠的全力保舉下,1881年,被授予布政使銜(三品),賞穿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紅頂商人的名頭於此產生,這是胡雪巖人生最輝煌的一年。

       只是,胡雪巖輝煌的時間太短了。

       1882年,胡雪巖開辦的蠶絲廠大量收購生絲,企圖壟斷蠶絲貿易,就這樣引起了本地其他商人和外國商人的不滿,中國百年工商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就此開始。

       就在胡雪巖快要取得最後勝利的節點上,上帝好像突然收走了胡雪巖所有的運氣,遠在義大利的蠶絲豐收了。胡雪巖應該是中國商人中,第一個真切感受到,地球其實就是個村,義大利和中國隔得並不遠。這場商戰的最後結果,胡雪巖投入的兩千萬兩銀子,虧損超過半數。

       一心投入商戰的胡雪巖,根本沒意識到,最終讓他萬劫不復的,不是老外,而是李鴻章。

       李鴻章是左宗棠的政治死敵,兩個人的意見一直向左,往往一個主和、一個主戰。精明老辣的李鴻章知道,要打垮左宗棠,必須先要打倒左的金主胡雪巖。就這樣這個名義上有著二品頂戴的胡雪巖,成了李左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在官本位的體制下,最有錢也敵不過一個官。民不跟官鬥,這是中國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智慧之一。

       在胡雪巖全力投入蠶絲大戰的時候,李鴻章拉著盛宣懷開始了整垮胡雪巖的布局。

       盛宣懷當時主管電報局,胡雪巖的每一份發到全國的指令,都逃不過盛宣懷的手心。這個商界奇才,在李鴻章和盛宣懷的眼中,一直在跳著激情洋溢的裸舞。李鴻章掌握著胡雪巖每一兩銀子的調動,了解每一兩銀子的去向。在胡雪巖被商戰打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開始收緊了絞索。一場無情的獵殺,在權力和陰謀的操控下殘酷展開。

       社會上開始盛傳胡雪巖將要破產的謠言,李鴻章鼓勵那些原來放在胡雪巖這邊吃息的政府官員儘快去拿出本金,一場場擠兌潮湧向了阜康錢莊。而更讓胡雪巖無法應付的是各外商銀行的還款,儘管款項的實際使用者是大清政府,但出面借的是胡雪巖。在這多重擠壓下,不到一年,這個紅頂商人就被逼到破產的邊緣。

        1883年,捧起過胡雪巖的左宗棠,帶著朝廷的指令把他查抄了。同年,清廷也割了胡雪巖的職。這個一直被後人習慣稱為的紅頂商人,這紅色頂戴實際在頭上還沒戴足兩年,可以說帽子都沒捂熱,就被收回了。

        好在清廷還算是有人性的,沒有趕盡殺絕,也沒有把他所有的產業都沒收了。把胡慶餘堂留給了胡雪巖作為他養老的生活保障,這和以後的資本家被沒收的乾乾淨淨,胡雪巖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1885年11月,胡雪巖死了。

        也是在這一年,左宗棠先離他而去。

        胡雪巖在魯迅的眼裡,是中國帝制時代最後一個商人。

        在同樣發跡於杭州的馬雲眼裡,胡雪巖是個榜樣:是個很好的榜樣和很壞的榜樣。

      實際胡雪巖在這樣體制底下,根本決定不了自己能做什麼樣的榜樣。

      就如現在的馬雲自己,估計也說不清,到底樹立了一個什麼樣的榜樣。

此公號不錯,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胡雪巖是清代的紅頂商人呢?
    我想大家看見這個題目也是心中有很多問號,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小艾心中也是很疑惑,所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胡雪巖。胡雪巖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這就要從他和左宗棠合作開始說起了,他是一個商人和左宗棠合作,當然是為了賺錢。胡雪巖託人找關係終於有一次拜見左宗棠的機會,他帶去的見面禮便是十萬兩現銀,「報效軍中」。之後左宗棠新疆平亂時期因軍餉不繼,委託胡雪巖在上海給他籌辦洋款、購買軍械,胡雪巖經手六筆生意,借款總額一千七百萬兩,利息累積達八百萬兩。
  • 胡雪巖「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那麼,胡雪巖臨死前所說的「切勿白虎」究竟何意?如果對胡雪巖的一生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的話,就不難理解胡雪巖所說的「切勿白虎」,單論筆者本人,對胡雪巖的臨終遺言是頗有感觸的,胡雪巖曾是一名半民半官性質的商人,他口中所說的「白虎」即是白花花的銀子,而胡雪巖告誡子孫後代「切勿白虎」即在告誡他們不要學自己去經商,錢財可以讓人得到一切但也可以毀滅一切
  • 胡雪巖臨死告誡,「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破產去世之時,留下一句警示遺言:勿近白虎許多人會費解,勿近白虎 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靜心鬥膽,為大家講解一下這胡雪巖說出這四個字的確切含義。要懂得胡雪巖為何要說出這幾個字,作為遺言,我們必須了解一下胡雪巖的一生經歷簡要的說一下胡雪巖:本名光墉,字,雪巖,安徽績溪人,13歲移居杭州,清末著名的徽商代表,號稱紅頂商人發跡歷史,在清末的鹹豐十一年,由於當時的太平軍進攻杭州
  • 胡雪巖:清朝最大富商,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這是何意?
    而胡雪巖是中國近代以來封建王朝最富有的一個商人。 但是胡雪巖在後期的時候家產都敗光了,而導致破產的原因是因為清政府的幹預。當時的他和清朝官員左中堂來往十分密切。
  • 胡雪巖說「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你所追求的,把握不好會害了你
    就這樣,胡雪巖逐漸發家致富,但是野心和欲望也隨之增大,胡雪巖有一個十分特別的愛好就是喜歡娶老婆,見到美女就要娶回來分一個店讓其經營,不過他的老婆們倒是很有商業頭腦的,幫助胡雪巖經營十分不錯。要是胡雪巖在這個時候全身而退,也許一切就會不一樣,可是胡雪巖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欲望已經讓他迷失自己。曾經是因為欲望,讓胡雪巖不甘於平庸,可是如今因為欲望,胡雪巖即將面對挫折,因為他把很多錢用來去囤積生絲,他覺得生絲肯定會升值。
  • 胡雪巖和盛宣懷誰是近代上海灘第一家族?當屬盛宣懷家族!
    說起近代的商人,最為人熟知的肯定是胡雪巖。常言道「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足以看出胡雪巖在商界的威望。可是論成就和結局,盛宣懷要比胡雪巖厲害的多。身為現代人的我們,胡雪巖要比盛宣懷知名的多。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然而在左宗棠的幫助下,胡雪巖的生意是日漸增長,而胡雪巖作為左宗棠的經濟支柱,也給他帶來了不少的幫助。 但是外商們為了抵制胡雪巖的收購計劃,便與胡雪巖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商戰。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外商戰」。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胡雪巖幼年時常聽大人們說:「南面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到那裡去肯定有飯吃。」 隨即,胡雪巖便沿著古道來到杭州。創業初期,胡雪巖結識了一位落魄的官二代王有齡。 一番運作之後,胡雪巖資助王有齡500兩白銀,幫其補實官位。
  • 晚清首富胡雪巖,三十年積累,一朝破產,臨終前留下3句話
    正文 事情發生在清朝晚期,胡雪巖本來出生於貧苦家庭,年少時期,他的父親早亡,母親帶著他,生活也是異常艱苦。因為生活貧苦,也歷練了他的心性,所以養成了勤勞肯幹的個性。早期,他在錢莊當過夥計,老闆對他很是看重。他為人也是樂於助人,對朋友講義氣,對國家盡忠義。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什麼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胡雪巖12歲父親去世後,就外出打工為生,後來進入了錢莊當了一名跑腿的小夥計。錢莊掌柜去世時沒有後人繼承家業,因胡雪巖聰明勤快,就將家產和生意交給胡雪巖打理,逐漸胡雪巖開始走上了官商合作的生意之路。為了感謝胡雪巖的幫助,王有齡對胡雪巖的生意照顧有加,讓他代理州府公庫資金,在湖州辦絲行,從錢莊掌柜,逐漸積累,擁有了大量財富。並以此結交更多的官場權貴,讓官員入股開辦藥店,官商合作讓胡雪巖產業規模劇增,同時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 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13歲這一年,胡雪巖拾到了金銀包裹,而母親的教導讓他選擇了等待失主,也因此他得到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蔣家糧行」學徒,也就是那位失主的店鋪。此後,胡雪巖似乎擁有商業專研的能力和心勁,進賤賣貴、製造差價,為蔣家糧行添了不少進帳。而蔣先生也念著胡雪巖的好,給他推薦了更好的火腿店學徒工作,此後更是謀得了一份錢莊學徒工作,一幹就是八年。
  • 紅頂商人胡雪巖:人這一輩子,永遠不能碰的3條紅線,是什麼呢?
    胡雪巖和曾國藩都是晚清時代的重要人物,一個是政界大佬,一個商界第一。所以有人評價說:為官要學曾國藩,經商當學胡雪巖。 然而不同的是,曾國藩晚年時功成身退,頤養天年;胡雪巖卻身陷囹圄,一夜之間萬貫家財破產殆盡,他本人也鬱鬱而終,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 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所謂:「北票號,南錢莊」,與晉商領袖喬致庸的票號不同,胡雪巖是靠錢莊起家的…… 清朝道光三年(1823),胡雪巖出生於徽州績溪縣湖裡村一個窮苦人家,父親是一位落魄的讀書人,受他的薰陶,從小胡雪巖聰明伶俐,也學習了一些文化知識。但為了生活,更多的時間胡雪巖還是要給地主家去放牛。
  • 清末首富胡雪巖,臨終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所謂白虎有何含義?
    胡雪巖作為清末著名「紅頂商人」,一生經商致富,在臨終前卻告訴子孫 「勿近白虎」。那麼,令胡雪巖如此忌憚的「白虎」到底是什麼?此後,胡雪巖便來到杭州當學徒以維持生計,後來又進入信和錢莊幫忙打雜。錢莊於掌柜沒有子嗣,看胡雪巖勤快機靈,便將他當作自己的親兒子對待,在臨終前將這座價值5000兩白銀的錢莊贈予胡雪巖,而這也成為胡雪巖踏入商業的第一桶金。比起「由商入官」的胡雪巖,盛宣懷則更接近官員而非商人。盛宣懷當初連鄉試都沒考中,全靠李鴻章(盛宣懷為其幕僚)的一路提拔,這才成為創辦並管理各類洋務企業的負責人,賺取到巨額利益。
  • 清朝另一位紅頂商人,聯合洋人整垮胡雪巖,成為晚清首富
    前面胡雪巖幫左宗棠貸款,買軍需等事都是經過滙豐銀行,這其中胡雪巖撈了不少的好處。本來是一件雖不光彩,但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李鴻章的作用下,慈禧太后大發雷霆,你胡雪巖居然拿回扣,我不讓你好過。前面說到過銀行貸款的擔保人是胡雪巖,而目前有一筆四百萬的貸款馬上到期了,慈禧就以胡雪巖貪汙受賄為由,拒絕還貸。
  • 紅頂商人胡雪巖傳奇一生,從他身上學到什麼?馬雲「18字」評價
    很多人都聽過在光緒時期紅極一時的大商人胡雪巖,他總資產達到3000萬兩白銀,相當於如今將近33億人民幣。提醒一下,這可是100多年前的33億。作為歷史上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人脈不僅分布商界,而且更是延伸到了官場,可謂是八面玲瓏、左右逢源。
  • 胡雪巖死前的最後智慧:讓九姨太將壽衣一角撕下,交給一個神秘人
    胡雪巖結交王有齡1823年,胡雪巖出生在安徽省徽州績溪縣湖裡村。幼時家貧,胡雪巖以放牛為生。19歲那年,因為辦事妥當,被阜康錢莊的錢掌柜收為學徒。錢掌柜死後,由於沒有留下子嗣,這座價值5000兩的錢莊,就留給了他。胡雪巖就以阜康錢莊為根基,開啟了他亦官亦商的傳奇人生。
  • 看見 親愛的《親愛的,胡雪巖》
    胡雪巖是熟人,熟到婦幼皆知;胡雪巖也是陌生人,都只是道聽途說。而這回港版《親愛的,胡雪巖》,卻是「中年視角」的嶄新版胡雪巖。 果然,新屋落成、左宗棠到訪,隨著第二幕開啟,人生巔峰的抵達亦即「下坡路」的開端,告別了升降機一般高速飆升的胡雪巖,胡雪巖這部戲也開始好看了起來。人到中年,即便是普通人生,亦將走過人生的制高點,所以這個「好看」的背後,疊加著普通中年人胡雪巖和成功人士胡雪巖的困惑與選擇,也是本劇重心的落腳所在。
  • 晚清重臣李鴻章,為何要逼死首富胡雪巖?你看胡雪巖的後臺是誰
    胡雪巖,晚清時期著名的紅頂商人,徽商的代表人物。巔峰時期的胡雪巖,將錢莊開遍大江南北,坐擁2000萬白銀的資產,擁有萬畝田地;而且,還被朝廷賜穿黃馬褂,戴二品正紅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在晚清時期的政商兩界,可謂風光無限、一時無兩。
  • 「獵殺」胡雪巖,騙慘張謇,整垮徐潤
    而話中所說的餉錢,既是每年要撥給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協餉。按理說,每年一到時候邵友濂就應該把協餉交給胡雪巖,但李鴻章作為當朝大臣,自然是他得罪不起的,而將協餉壓個20天,對他本人是沒什麼損失,胡雪巖就慘了。胡雪巖是左宗棠的親信,而盛宣懷是李鴻章的忠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