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米巴經營的實施中,很多企業都存在將阿米巴經營當作「直接分錢」來使用的誤區。孰不知,培養人才才是阿米巴的最終目的!
阿米巴在中國的推行一直是個難題,但是田和喜老師卻摸索出了一條可行的通路來,就是因為他基於中國國情進行了本土化。
有的企業老闆認為:推阿米巴就是要算帳,現在算不出來,就不推了;也有的老闆認為:企業要做到最小單位的精細化獨立核算才叫阿米巴,否則就不是。
在這一點上,田和喜最有價值的認識在於,他很早就意識到中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基礎參差不齊,並不能用某種固定的形式去設限,認為阿米巴一定就得是某個固定的形態。
因此必須從原理出發,層層撥開,從企業現狀和當下核心問題點切入,圍繞目標分解成不同階段,最終實現極致狀態的阿米巴。
例如:在田和喜的【理念+算盤】體系裡,他把企業學習阿米巴的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指令導向的正三角組織下,包含了壁虎經營、蚯蚓經營、阿米巴經營三種模式;第二階段是以客戶導向的倒三角組織建設,真正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做決策;第三階段是阿米巴經營的最高階段,是'生態共生』的平臺型組織,類似於海爾的創客平臺。
「每個企業管理基礎和發展階段都不一樣,無法做到千篇一律。」以「內部交易」為例,田和喜認為:阿米巴剛開始定價和後期的定價,其目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起初定價是為了鍛鍊員工的經營意識,價格可能是虛的,沒有那麼精準。到後來企業變大了,發展為事業部,就按照真正的市場價進行交易了。
「中國大部分企業在這個地方都卡住了,大家認為必須要定出一個合理的價格,否則就不公平,因為很多企業都想著核算利潤的目的就是要'直接分錢』,這就偏離了推行阿米巴是為了培養人才的初衷。
而且定價的方法也並非某一種,田和喜能講出八到九種常用定價法。但總體來說,都要遵守【理念+算盤】八步連環落地法的基本運作原理,由高層到基層,由大到小,由粗放到精細,理念與算盤相互滲透,物質與精神並重,從人心出發,循序漸進,分步推進。」
在他看來,學習阿米巴最重要的是領悟到——以心為本、利他經營、培養人才、全員參與、循環改善。但是,如何通往這個目的地,每家企業都有屬於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