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自:Bigstock
對準媽媽們來說,甜蜜孕期的煩惱似乎比想像中的要多得多。
比如:
孕前小仙女
孕後黃臉婆
人人都說懷孕後最好不用護膚品,許多孕媽媽連防曬霜都不敢塗。
這樣想就大錯特錯!孕期的護膚可能最需要下功夫。
懷孕後,護膚需求不減反增?
孕期雌激素分泌增加,很多人認為皮膚狀態應該好過孕前,護膚能省就省。
但事實是,更多的孕媽媽會面臨更迫切的護膚需求。
圖自:Bigstock
懷寶寶期間,孕媽媽們的身體器官系統會產生一些生理變化,包括激素水平增加、代謝旺盛,免疫反應也會發生變化。
為了適應這些變化,皮膚需要積極地做準備,最後導致:
▶ 懷孕後,中性皮膚變成了油性還愛冒痘,或者油性皮膚開始變幹了。
▶ 孕期雌激素水平上升,容易出現瘙癢、溼疹,皮膚比之前變得敏感、脆弱,沒有皮膚過敏史的孕媽媽出現了過敏反應。
▶ 孕期體內激素變化,促使黑色素細胞活動力增強,加上雌性激素對黑色素細胞的刺激效應,容易出現黑色素沉澱,通常出現在乳頭、乳暈、腹白線、外陰、腋窩,還有臉頰的蝶形褐色斑,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妊娠黃褐斑」。
▶ 懷孕時,皮膚受到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可以分解彈力纖維蛋白)刺激的反應增強,此時皮膚張力相應減小。隨著子宮增大,孕媽媽的腹壁皮膚張力進一步遭遇挑戰,導致皮膚纖維斷裂,形成紫紅或淡紅色的妊娠紋。
給孕媽媽的幾點護膚準則
病急不能亂投醫,我們請皮膚科醫生整理了幾個孕媽媽的護膚準則。
1. 繞開這些成分
- 水楊酸類
水楊酸是一種脂溶性的有機酸,加入護膚品中能起到祛痘的作用,大部分的祛痘產品中其實都含有水楊酸或水楊酸類衍生物。
水楊酸過量使用會引起嘔吐、腹瀉、頭痛、出汗、皮疹、呼吸頻促、酸中毒症和興奮等症狀。
- 激素類
比如己烯雌酚,會導致胎兒生殖器發育異常,尤其是女嬰會在青春期出現病變,比如陰道透明細胞腺癌、腺瘤病。
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腎上腺皮質功能。
- 類維生素A
維生素A過量,胎兒會出現骨骼發育異常或先天性白內障。
- 香精
香精種類繁多,有些具有藥用價值,有些會誘發宮縮、流產,所以需要慎重使用,用之前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士。
圖自:Bigstock
天然也不等於單純無害,主要看成分,有些天然成分也能夠傷害到寶寶。
- 汞、苯等重金屬類,會致畸。
其他需要避免的成分還有,類視黃醇類、對苯二酚、鄰苯二甲酸鹽、丁基羥基茴香醚,阿達帕林凝膠、丙二醇等。
不想出錯,孕媽媽在挑選護膚品時:
一要避開功能性產品,比如美白、祛痘、抗皺等,以上禁用成分最容易出現在這些產品中;
二要儘量選用大牌正規產品,以防產品說明不規範。
2. 慎選防曬!
孕期是皮膚黑色素活躍期,孕媽媽一定不能忽視防曬。
但防曬霜是重金屬、激素的重災區,尤其是化學防曬,甲氧基、肉桂、酸、乙醚等成分扎堆兒出現,有胎兒致畸風險。
建議選擇物理防曬劑或者硬防曬,比如防曬衣、帽子、遮陽傘等。
塗抹防曬霜前,最好在先塗上一層隔離,避免防曬霜與皮膚直接接觸;儘量不用防曬噴霧,以防誤入口鼻。
3. 簡化成分,適度清潔
- 儘量避免化學添加劑複雜的潔面產品;
- 選擇淡雅或無氣味的潔面產品,儘量避免香氣過於濃烈;
- 清潔適度,最好不使用鹼性潔面乳,選用中性溫和的潔面乳。
4. 生活規律,心情愉悅
心情好氣色佳,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是孕媽媽護膚的重要法則。
皮膚是人體的一部分,規律生活和飲食、適度鍛鍊,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夠避免身體不適對皮膚的傷害。
5. 皮膚有問題,不能拖!
孕期出現皮膚問題不能大意,切忌自行處理,也不要諱疾忌醫。
圖自:Bigstock
有些皮膚問題對孕媽媽影響不大但可能會對肚子裡的寶寶產生致命風險,比如孕期皰疹、妊娠痒疹、由肝內膽汁淤積症引起的妊娠瘙癢和黃疸,需要婦產科和皮膚科共同解決。
↓↓↓ ◆ ◆ ◆ ◆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宋曉娟
婦產科醫生、主治醫師
天津和睦家醫院
宋曉娟醫生,河北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在加入天津和睦家醫院之前,宋醫生先後在國內知名三甲醫院及高端私立婦兒醫院工作十幾年,有著紮實的婦產科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嫻熟處理婦產科門診及急診,熟練掌握住院部管理病人全套流程及工作,可獨立完成各類計劃生育手術和門診婦科手術,並熟悉產程觀察及難產處理方法。
*本文僅為科普,不作為診療依據,個人情況請遵醫囑
著作權歸和睦家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