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必須澄清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導入中國大陸已經是n多年了,然而,至今,我們看到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所謂的專家、教授,更不用說那些似懂非懂的供應鏈管理剛入門者,大家對供應鏈管理中的很多基本概念都沒有搞清楚。很多人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在故意地胡亂聯繫,混淆視聽,使得本來就稀裡糊塗的企業界更加摸不著頭腦。

各種各樣的關於供應鏈管理的學術定義我們就不去講了,但你只要分清楚下面幾個概念就可以了:

1.鏈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 SCM)是一個鏈條的概念,突出的是這個「Chain」,按照SCOR(供應鏈管理運作模型)的定義,你的企業,你的客戶,客戶的客戶及你的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由這些節點組成了一個鏈,這就是廣義的外部供應鏈;任何一個節點企業內部,從接單到計劃、採購、生產及物流、配送,這些流程環節又構成一個內部供應鏈。

通俗地理解「鏈」的概念就是「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大家有緣建立了這種供需關係,就應該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而不是爾虞我詐,以大欺小。

這是供應鏈管理要突出的第一個概念,一個端到端的(End to End, E2E)或者叫集成的(Integrated)鏈就是一種利益共同體。

2.需求管理不等於預測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不管需求,你還做什麼供應鏈管理?》,意思是需求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目的,供應管理是為了滿足需求,而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平衡供應。

但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並非是預測(Forecasting)或銷售計劃。

需求管理是供應鏈的事情,而預測則是客戶、銷售的事情。

看到有文章說「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市場問題」,我個人是絕對不敢苟同的, 因為搞供應鏈管理的人可以不懂產品市場,也可以不懂元器件供應市場,但懂市場的人不一定懂供應鏈,這是兩回事,因為,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如何平衡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矛盾,具體來講就是如何以最小的庫存、最小的整體成本,儘可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越來越不講道理的需求。

如何提高預測數據的準確性是銷售、客戶的事情,但我有句話,前半部分是別人說的,後半部分是我說的,加起來就是,「預測永遠是錯的,但這並不排除你可以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判斷」,這其實是個S & OP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責任人是供應鏈,而不是銷售。

那有人說需求計劃(Demand Planning)肯定就是銷售管理的事情了吧?

對市場、客戶進行銷售預測、制定銷售計劃、擬定相關行動或努力,這是一種需求計劃 – 對潛在的市場需求進行計劃以獲取期望的市場份額。

而對已經得到的需求,如客戶訂單,或潛在的、可能得到的需求,如銷售或客戶預測,進行供應分析、計劃並擬定相關行動,這也是需求計劃 – 對看得見的需求進行計劃。

前者是銷售、市場、品牌管理等部門的事情,後者則是供應鏈管理的事情。

二者的結合就是S&OP(Sales & Operations Planning,銷售與運作計劃)。

3. 物流管理僅僅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

供應鏈管理的三流包括物流、信息流、現金流,物就是庫存,庫存就是物,物的流動就是物流,而物流取決於信息的正確流動,然後才能產生合適的、期望得到的現金流。

整個供應鏈管理體系的核心就是信息流,而信息流的來源就是計劃,計劃是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所以,信息流驅動物流,物流的過程伴隨著現金流。

傳統的物流管理包括倉儲(Warehousing)、運輸(Shipping)與關務(Customs),它們都受信息流,也就是供應鏈計劃所驅動,屬於供應鏈的執行層。

4. 尋源採購不是供應鏈管理

很多人說自己是搞供應鏈管理的,但其實他們可能是搞尋源採購(Sourcing)的,狹義角度,尋源採購不屬於供應鏈管理。

尋源採購屬於商務與技術的範疇,跟銷售類似,屬於供應鏈管理的兩端 – 尋源採購提供供應基(Supply Base),銷售提供客戶基(Customer Base)。

如果非要說尋源採購也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那麼,廣義地講,銷售管理也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

另外,尋源採購跟供應鏈裡面講的執行採購(Buy)也不是一回事,執行採購更多關注的是時間(Timing)跟數量(Quantity),它屬於供應鏈管理的範疇。

5. 生產管理也只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

在很多公司,供應鏈管理歸生產廠長管,這看起來是沒有什麼錯的,我是說如果現在還沒有供應鏈管理的概念的話,但實際上,生產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或者叫供應鏈內部的供應商。道理很簡單,MRP一跑產生計劃單,從計劃單出來兩道信息流,一個是對外部元器件供應商的採購計劃,叫PR(Purchase Requisition),一個叫WO(Work Order),工單,對內採購半成品、成品,所以,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一定是供應鏈管理控制生產,而不是被生產控制。生產線、車間,就跟那個養在籠子裡的鳥,給食兒,它就吃,不給,它就餓著,跟外部的供應商是一個道理。當然,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儘可能地平衡內外部的生產,這是肯定的。但由於傳統觀念在作怪,很多公司還是以生產為老大,這是絕對錯誤的,儘管從組織架構角度,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但總有個相對正確與否,「一切為生產服務」其實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一切為客戶服務」其實是在拍腦袋、喊口號, 「一切為贏利」那才是企業的理性與真諦,而供應鏈管理是實現「一切為了贏利」的橋梁,是根本手段,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靈魂。

6.計劃不是文員的工作

很多公司的計劃員是文員出身,這在我看來是件很不幸的事情。

計劃員類似軍隊的作戰參謀,必須是有既有實戰經驗,又有一定理論水平的人,否則無法出謀劃策。一個少尉參謀下達的作戰指令,哪怕你是個少將軍長,你也得服從,否則,被槍斃的是將軍,而不是那個少尉。

7. IT、網際網路不能代替供應鏈管理

這個道理很簡單,IT、網際網路是供應鏈的Enabler(使能者),但IT不能代替供應鏈管理,它只是供應鏈管理的工具而已。

有人問我說,程老師,您覺得工業4.0對我們供應鏈管理有什麼影響?智能製造之後,是不是就不需要供應鏈管理了?

我說,我們連0.4都達不到,哪來的4.0?

所以,我對供應鏈管理的總結就是:

1. 狹義地理解,供應鏈管理就是玩時間與數量的,也就是玩庫存與交付的;

2. 廣義地理解,供應鏈管理包括尋源採購與銷售;

3. 物流管理、生產管理都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而已;

4.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計劃,而計劃不是文員的工作;

5. IT、網際網路是工具,而且永遠只能是供應鏈管理的工具。

作者程曉華(John Cheng ),全面庫存管理(TIM))諮詢獨立顧問,《製造業庫存控制技術與策略》課程創始人、講師,《製造業庫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決戰庫存》、《製造業全面庫存管理》著作者。

來源:萬聯網

相關焦點

  • 對象存儲OSS的幾個基本概念
    本文主要介紹OSS使用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我們將向您介紹OSS的Bucket,對象,區域,端點和AccessKey。Bucket是用戶用來管理存儲的對象的存儲空間。 每個用戶可以有多個存儲桶。 桶名稱在OSS範圍內必須是全局唯一的。 創建後,名稱將無法更改。 存儲桶中的對象數量沒有限制。 用戶可以簡單地將存儲桶理解為本地計算機上的文件夾。二、對象接下來是對象。 對象是OSS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 它稱為OSS對象,也稱為OSS文件。
  • [供應鏈·術語篇]供應鏈管理與SCOR模型
    呵呵,下家諮詢公司接棒了,或者公司本身是重視供應鏈的,有專業人才、各個職能的中層是有供應鏈意識的。大咖認為SCOR模型是分解思維,而供應鏈運作強調整體,就如西醫與中醫。坦率的說這是個看似有理的比喻,但實際上是偷換了概念。整體是指統一明確的戰略,在同一戰略下細分作業逐步優化才是科學的方法。
  • 值得一讀的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經典書目
    蔡斯),本書收錄為高等學校經濟管理英文版教材叢書系列,是運營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的經典教材之一。本書理論觀點鮮明、結構新穎而又有很強實踐指導意義,為我們有效地結合戰略、人員、技術與運營流程這四個要素提供了指導,是一本培養運營執行力的工具書。書中作者介紹和闡述了運營管理的體系架構、並跟蹤和研究不斷出現與發展的新課題,同時結合企業實踐的案例研究了理論的適用性。
  • 遠程教育理論中幾個基本概念的探討
    【摘 要】 本文對遠程教育理論的三個最基本的概念——遠程教育、遠程教學和遠程學習進行討論,試圖從教育學原理的角度,對這三個最基本的概念涵義和基本特徵進行分析,以便能夠對這些概念加以區分,並把握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
  • 張利洪:學前教育概念的混用與澄清
    關鍵詞:學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兒教育;學校教育;學科意識 作者簡介:   原標題:學前教育:概念的混用與澄清  作者簡介:張利洪,男,四川洪雅人,西華師範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四川 南充 637002)。
  • 讓我們聊聊管理的基本概念
    陳春花之所以提出管理的常識概念,是發現我們中國很多企業實際上對管理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希望把基本概念能夠轉化為我們習以為常的常識她就影響管理績效的八個概念做了分析,讓我們初學者可以更好的進入管理學領域。一、首先談談何為管理?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性就是成就。」這裡強調了管理實踐的重要性,以成果為導向。管理的本質是提升效率。
  • 曼尼託巴大學優勢專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物流本身是一個非常寬廣的概念,它可以說是經濟體的基本骨架,是所有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並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的結合。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物流像是血管一樣連接著各個地區的發展,調動各地的資源,並且信息和資金也是建立在物流條件上而存在。
  • 《管理的常識:讓管理髮揮績效的8個基本概念》書摘九則
    前段時間聽了設計乘數播客介紹的這本《管理的常識:讓管理髮揮績效的8個基本概念》。主播藉助書裡的管理觀念給自己生活的方法論提供了參考。我也找來看了看,對管理的經驗不多,但一些觀點確實寫得不錯。        作者陳春花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 簡化整合傳播(一)——幾個基本概念的通俗解釋
    簡化整合傳播(一)——幾個基本概念的通俗解釋
  •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它的先進性體現在是以顧客和最終消費者為經營導向的,以滿足顧客和消費者的最終期望來生產和供應的。除此之外,供應鏈管理還有以下幾種特點:一、供應鏈管理把所有節點企業看作是一個整體,實現全過程的戰略管理。
  • 管理的常識:如何讓管理變得高效?明白7個基本概念就好了
    金融海嘯百年一遇,宏觀調控無法掌控,管理者真正每日頭疼的不是這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放倒企業巨人的恰恰是由於管理常識缺乏所引發的執行缺失、溝通不暢、績效不振等企業「常見病」。今天來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管理的常識:讓管理髮揮績效的7個基本概念》,書中闡述了從績效角度出發的管理觀、管理要解決的3個效率問題、如何有效管理以及企業組織的管理內容,提供了經過實踐檢驗的、易懂的、科學的方法讓管理者從低效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7個基本概念具體是什麼。
  • 供應鏈計劃的概念、流程和人
    延伸閱讀:壓貨竟壓出了超級經銷商延伸閱讀:需求計劃 | Part5 經銷商進貨預測的呈現和確認延伸閱讀:S&OP | Part3: Forecast Meeting預測會議(下)此前,筆者給幾個朋友所在的企業培訓、診斷時,無一例外都被問到一些基礎的計劃相關話題,比如該不該銷售給預測?給錯了怎麼負責?
  • 供應鏈管理中SCOR的六個流程,他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了!
    我最近在看SCOR方面的書,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教材的編寫者用的詞語都是很抽象的概念。我就想著用一些簡明易懂的方式,來把SCOR中較難懂的概念解釋給沒有學習過這套教材的朋友們。以下是正文。我辦公室的同事最近花了幾萬塊錢買了健身私教課,她堅持鍛鍊了1個多月,體重減了5公斤,健身已經初見成效。
  • [供應鏈·案例篇] 從兩個成功案例看如何進行供應鏈績效管理|案例思考
    在供應鏈績效管理中,也同樣是這樣。當例外情況被分辨出來後,必須分辨出導致這些例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正如在醫生的例子中,診斷是關鍵,一旦作出正確的診斷,說明治療的方式將是很簡單的事情。供應鏈績效管理(SCPM)系統也應該支持這種對任務的理解和診斷。這將允許管理者迅速找回相關數據,正確綜合或分解數據,並根據地理和歷史因素剖析數據。
  • 供應鏈高手必須掌握的79個專業術語
    關注我們daodu來源:物流指聞關於專業術語,每個領域都改領域的專業術語,了解掌握裝也屬於是為了工作上的溝通, 讓我們聽懂同行說的話,也能自身具備專業知識,下面79個專業術語,從事採購、供應鏈的你應該掌握。
  • 供應鏈管理發展趨勢
    3.智能化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和深入應用,實體經濟降本增效、消費升級等宏觀因素對產品流通成本下降和供應鏈效率提升提出的客觀要求,以及供應鏈體系自身的日益複雜化,供應鏈管理呈現出智能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 供應鏈高手必須掌握的76個專業術語
    ,了解掌握也屬於是為了工作上的溝通, 讓我們聽懂同行說的話,也能自身具備專業知識,下面76個專業術語,從事採購、供應鏈的你應該掌握。它是1992年從美國的食品雜貨業發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戰略。結合快速補貨策略和category management /activity-based costing管理技術的應用並得到不斷的發展。44、effcient frontier效率曲線。一條用來描述在供應鏈上成本和彈性的最佳組合的曲線。
  • 從兩個成功案例看如何進行供應鏈績效管理|案例思考
    成功的供應鏈績效管理也需要受過大量對口教育的人和績效管理方法,它還需要創造一個合作性環境,以及將責任分派給合適的人。一、兩個公司的傳說:Flextronics和Daimler Chrysler讓我們看看兩個領導型公司如何在超越傳統方法的績效管理方法中獲得顯著的效益。他們的成功強化了SCPM作為基石性的概念和實踐的力量和重要性。
  • SAP供應鏈管理(SAP SCM) 簡介
    SAP供應鏈管理(SAP SCM) 能夠實現了整個供應鏈網絡的合作、規劃、執行與協調。  SAP SCM 是 SAP Business Suite的成員。該套件採用模塊化軟體,可以與其他 SAP 和非 SAP 軟體配合使用,能夠讓組織機構以獨特的方式完成基本業務流程。
  • 長鞭效應 加強供應鏈管理
    又稱作「需求變異加速放大原理」,是美國著名的供應鏈管理專家HauL. Lee教授對需求信息扭曲在供應鏈中傳遞的一種形象描述。  其基本思想是:在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只根據來自其相鄰的下級企業的需求信息進行生產或者供應決策時,需求信息的不真實性會沿著供應鏈逆流而上,產生逐級放大的現象。當信息達到最源頭的供應商時,其所獲得的需求信息和實際消費市場中的顧客需求信息發生了很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