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識:讓管理髮揮績效的8個基本概念》書摘九則

2021-02-19 ZigZagzzzzz

        前段時間聽了設計乘數播客介紹的這本《管理的常識:讓管理髮揮績效的8個基本概念》。主播藉助書裡的管理觀念給自己生活的方法論提供了參考。我也找來看了看,對管理的經驗不多,但一些觀點確實寫得不錯。

        作者陳春花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又先後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執行長,山東六和集團總裁。可以說是學術與實踐成功結合的例子,由此觀之,她的書我覺得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從管理演變的歷史來看,管理演變的第一個階段是科學管理階段,代表人物是泰勒,這個階段所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使勞動效率最大化;管理演變的第二個階段是行政組織管理階段,代表人物是韋伯和法約爾,這個階段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使組織效率最大化;管理演變的第三個階段是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包括人際關係理論和人力資源理論,這個階段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使個人效率最大化。

如果對管理所談的效率做細緻的劃分,就是勞動效率、組織效率和個人效率。先解決勞動效率,然後解決組織效率和個人效率,當順序顛倒時我們會發現管理無效。因為個人效率需要支付條件,而支付條件是需要組織給出的,如果沒有勞動生產力的產出就不可能有組織效率,沒有組織效率就不可能有個人效率。

中國為何能40年持續增長?勞動力價值的釋放,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很大程度上因為中國人致富的欲望很強;資本價值——近幾年也被釋放出來;全要素生產率,還是細分為三個方面,即規模效應——巨大的消費人口、勞動力人口,技術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第三方面——效率改善,比美國差得很遠。同樣的投入,美國的產出比中國更高。中國這麼多年為了發展,經濟手段、金融手段用了很多,唯獨效用發揮不好的是管理手段,甚至可以說得誇張一點,幾十年來中國的管理沒有太大進步。

只需要了解兩個相鄰的上下級崗位即可判斷企業的決策是否合格。比如,人力資源總監和人力資源經理,你從人力資源總監這個角度確定他對於人力資源經理崗位重要事情的界定,之後你去問人力資源經理對於自己崗位重要事情的界定,如果兩者界定的重要事情是一致的,那麼該公司的管理處在良性;如果兩者界定的重要事情不一致,那麼就是人力資源總監失職。

「管人理事」是大部分人對於管理的理解,即便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概念,也會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強調對於人的管理。但是很可惜,這個理解是大錯特錯的,正因為我們如此看管理,所以中國的管理一直處在「人治」的狀態,不管如何學習管理理論與方法,管理行為卻是依據對人的判斷來進行的,而根本的事實是——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對於大多數員工來說,他們並沒有被清晰地指引,應該做什麼事情,所以只有憑著興趣和情緒,或者感情來做,這樣的做事方式,一定是無法評定以及無法控制結果的。界定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管理了。評價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能否透過管理,讓組織裡每一個人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發展的目標合二為一。

個人主義文化環境誕生下的企業,卻是要求集體主義的作風,推行獨裁式的結構,也是很奇妙。

很多中國企業的老闆之所以對於員工的忠誠看得這麼重,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夠。老闆知道自己有價的資源有限,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只能夠靠無價的情感來彌補。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留住那些需要情感滿足的員工,而對於需要能力發揮得到滿足的員工來說只能是離開,這樣的企業想長久發展是絕對不可能的。

德與才的取捨中人們希望德才兼備,如果兩者不可兼得人們選擇先德後才。品德和才幹一直是對於人才評價的兩個基本面,幾乎所有的人都告訴我他們會選擇德才兼備的人。我很願意同意這個選擇,但我們面對的事實是,我們所面對的下屬,一定不是德才兼備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再問如何選擇,結果80%左右的人選品德。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才幹才產生績效,品德需要轉化為才幹才會產生績效。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會更加注重才幹的評價而非品德的評價。

除了國外企業所表現出的平臺優勢非常明顯外,國內企業我比較欣賞美的集團的組織管理狀態,它處在職位明確、責任明確、激勵明確的組織管理體系中,事業部經理人所展示出來的良好職業心態正是源於理想設計權力與職位關係的結果。經理人都很清楚,對於他們來說職位就意味著責任,同時也意味著權力,他們很好地理解了權力真實的含義,理解了職位和責任的真實含義,所以他們產出的成果成就了美的成為中國最好的家電企業之一。

相關焦點

  • 管理的常識:如何讓管理變得高效?明白7個基本概念就好了
    金融海嘯百年一遇,宏觀調控無法掌控,管理者真正每日頭疼的不是這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放倒企業巨人的恰恰是由於管理常識缺乏所引發的執行缺失、溝通不暢、績效不振等企業「常見病」。今天來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管理的常識:讓管理髮揮績效的7個基本概念》,書中闡述了從績效角度出發的管理觀、管理要解決的3個效率問題、如何有效管理以及企業組織的管理內容,提供了經過實踐檢驗的、易懂的、科學的方法讓管理者從低效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7個基本概念具體是什麼。
  • 管理水平是企業軟實力,進步才是致勝王道-《管理的常識》之一
    --陳春花各位朋友,在以後文章中陸續我會和大家一起分享陳春花教授的《管理的常識:讓管理髮揮績效的8個基本概念》這本書的精華內容。最近華章出版社又再版此書,陳春花教授修訂增加了控制這個基本概念。此書出版以來獲得業界一致好評,被稱為縮略本的管理學普及讀本(豆瓣評分8.6分)。
  • 讓我們聊聊管理的基本概念
    陳春花之所以提出管理的常識概念,是發現我們中國很多企業實際上對管理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希望把基本概念能夠轉化為我們習以為常的常識只有能夠輕鬆運用於生活中的才會叫常識。她就影響管理績效的八個概念做了分析,讓我們初學者可以更好的進入管理學領域。一、首先談談何為管理?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性就是成就。」這裡強調了管理實踐的重要性,以成果為導向。
  • 績效管理41:目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企業方針從性質上分有經營方針和管理方針,以經營方針為主。1.2 方針類別經營方針管理方針1.3 方針特點l 定向化。方針是指明實現企業目標的基本方向、途徑和手段;l 定性化。方針原則性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l 高層化。方針是企業領導經營思想的具體體現;l 開拓性。
  • 績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通過管理者與員工之間持續不斷地進行的業務管理循環過程而實現業績的改進,在這個循環過程中包括四個部分: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考核、績效改進。在績效計劃階段,管理者和員工共同投入與參與是進行績效管理的基礎,如果管理者單方面布置任務,員工被動接受,所謂的績效管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一般而言,績效計劃包括如下內容:(1)本崗位在本次績效周期內的工作要項。
  • 績效管理不等同於績效考核:給業務老大和HR的8個績效管理建議
    01績效管理不等同於績效考核就像我開頭說的,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其實是兩回事,但很多人會將兩者等同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具體來說:▶ 績效管理,包括目標設定、績效考核、反饋面談、輔導改進4個環節,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 績效管理的基礎就是目標管理
    來源 | 績效俱樂部ID | jxjlb8作者 | 李正治國家銀河培訓工程主講老師,管理學碩士,西南交大MBA特聘講師,全國多家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和組織績效管理項目諮詢顧問。▼做一個懂目標管理的HR,這個系列一開始,我們就提到了做目標管理的重要性——不僅對個人有威力,站在企業的角度,對企業發展更為重要。相信大家已經熟知這個概念,「績效管理的基礎就是目標管理」,我們要想做好績效管理,就必須做好這兩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一項是目標管理,另一項是工作設計和任務劃分。
  • 績效管理42:目標管理再認識
    Y管理理論認為:一般人並非天性厭惡工作,而是把工作看作同娛樂、休息一樣自然。人們工作中能夠自我指揮和自我控制,其動力來自於對需要的滿足程度。所以管理者不必對下屬的工作具體規定,可以讓個人發揮才智,自覺行動。
  • 為什麼說華為的「BLM模型」是典型的「全過程績效管理」?
    一方面,「績效」的概念很複雜,不僅包含了「能力」、「過程」、「結果」等多個維度,還分為了組織績效、崗位績效,經濟績效、社會績效,任務績效、周邊績效,長期績效、當期績效等多個類別,很多組織至今也未能完全弄明白應該管理的績效是「什麼」;另一方面,「管理」的概念也很複雜,對於「管理是什麼、做什麼,如何有效管理」的理論五花八門,如叢林一般讓管理者迷失其中;然而,由兩個複雜概念組成的「績效管理」卻好像被管理者很簡單地掌握了
  • 人事管理,美業績效管理.崗位職責.人事管理制度.績效考核表...
    doc(33頁)東方鉑金會所美容部員工晉級制度2010年度某美容美體中心人員薪酬doc(8頁)薩瑞斯化妝品公司各部門績效考核表xls(12表)業務人員績效考核指南doc(89頁)九鑫日化總部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doc(22頁)九鑫日化省辦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doc(19頁)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表格doc(43
  •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制度(參考)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宗旨在於:1、 考察員工的工作績效;2、 作為員工獎懲、調遷、薪酬、晉升、退職管理的依據;3、 了解、評估員工工作態度與能力;4、 有效促進員工不斷提高和改進工作績效。第二條:績效管理是指上級為了不斷提高和改善下屬員工職業能力與工作業績所做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 專家觀點|王學軍: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的治理轉型
    這意味著,需要治理公共服務組織網絡間的多重關係,以及公共服務組織、服務使用者和公民之間的關係[2]8。治理的本質是構建一個更符合實際的、動態的分析框架和機制,如果說早期的「治理」概念強調外包和競爭等手段的話,新公共治理理論則認為,共同願景和一致性構建是實現治理目標的關鍵所在,其實質是建立在市場原則、共同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
  • 企業管理諮詢之績效管理溝通的三個過程
    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績效考核管理已日益成為現代企業培養競爭力,提升凝聚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和途徑。由於績效管理過程中的溝通存在著意識層面和實踐層面的各類問題,因此需要管理者適時選用合理的溝通方法和技巧,實現有效、和諧的利益共贏。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體系、關鍵績效指標、關鍵流程及具體操作過程
    二、績效管理的四個環節績效管理循環績效管理體系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包括「目標設定」、「跟蹤匯報」、「分析調整」和「考核激勵」四個主要的管理環節。三、績效管理對企業管理的五個方面,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總是將公司遠景目標和戰略轉化成各個層次的績效考核指標。
  • 績效管理的職責分工
    (7)在企業內已經建立了高績效文化,追求卓越績效成為大家共同的目標和訴求。(8)企業的信息反饋系統比較完善,員工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他們的現實工作與績效目標的差距。(9)員工固然期望獲得物質報酬,獎勵和認可也能對他們發揮較強的激勵作用。(10)員工在工作時激情十足,他們認為工作的意義高於生存,對於實現組織的目標懷有較強的使命感。
  • 績效管理常見的6大誤區
    1.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事情,與其他部門無關在企業績效管理實踐中,有很多這樣的事例:公司領導對績效管理工作很重視,人力資源部門也下了很大功夫推進績效管理工作,但各部門領導和員工對績效管理認識不夠,總認為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事情。
  • 超強績效管理總結:為什麼你的績效管理總是沒有效果?
    為什麼你做績效管理無法落地? 很多人認為績效管理就是用來降低管理成本,管控員工行為的制度,其實不然。 績效管理是一種能讓企業和員工達到雙贏的策略。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沒有什麼績效管理工具是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企業,一勞永逸的。
  • 持續績效管理成功 5 大要素
    傳統的績效管理注重的是固定的目標,這些目標在年度考核時很可能已經過時,而敏捷的績效管理則是基於與業務成果直接相關的近期目標設定。其基本論點是,目標感、明確性和進步性是績效的關鍵。對於希望更強大地走出困境的組織來說,實施這一流程的時機從未如此之好。
  • 醫院目前績效管理現狀是什麼樣?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問:醫院目前績效管理現狀是什麼樣?、實際貢獻直接關聯,因此難以有效建立和發揮績效工資分配製度的激勵機制。
  • 成功實施績效管理的關鍵
    索尼公司前常務董事曾經撰寫了一篇名為《績效主義毀了索尼》的文章,深情地控訴了績效管理給索尼帶來的惡劣影響。為什麼在推行績效管理的過程中有人歡樂有人愁?究其原因,是由於績效管理的實施具有複雜性和系統性,企業在實施的時候稍有考慮不周,便有可能帶來很多次生問題,甚至非但沒有心想事成地提高企業的績效,反而導致企業績效下滑。其實,績效管理並沒有絕對的「好」或者「壞」的色彩,關鍵取決於企業如何推行績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