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鮮奶吧「能否成為」安全供奶「新渠道?
消費者饒丹丹購買新鮮牛奶,除了在國內外乳品品牌中做選擇外,還有一個新渠道--」鮮奶吧「. 」我家附近的『鮮奶吧』既可以訂牛奶,又可以電話訂餐,很方便。「饒丹丹告訴記者,」對我來說,『鮮奶吧』供應的牛奶意味著『奶農直供'』新鮮健康『,這讓我喝起來放心。「
興起
業內人士認為,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廣大消費者更有條件追求高質量乳製品。英國研究和信息諮詢公司英敏特的報告顯示,中國年人均牛奶消費量逐年提高,5年內增加了50%.
而近年發生的國產乳製品事件和外資乳品企業的」變相漲價「」食品安全「事件,讓許多消費者難以選擇。
」鮮奶吧「的興起,被認為是迎合了廣大消費者」新鮮「」健康「的需求。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山東在2009年7月濰坊出現」鮮奶吧「以來,經過發展,目前已有各種類型」鮮奶吧「3000餘家。
作為山東濟南一家名為」旺角鮮奶飲品吧「的會員,濟南市民王家濤一家人飲用的牛奶,都來自這家」鮮奶吧「.
」超市裡的盒裝奶保質期動輒10天半個月,而這裡買的牛奶保質期只有1-2天,感覺喝著更有奶味兒。「王家濤說。
隱患
雖然「鮮奶吧」主打「健康牌」,然而,不少業內人士反映,由於部分「鮮奶吧」存在奶源不明、從業人員缺乏乳製品專業製作知識、多頭監管等問題,「鮮奶吧」存在乳製品安全隱患。
山東省畜牧獸醫信息中心統計科副科長胡智勝認為,「鮮奶吧」是近年才出現的,尚未形成統一的經營規範。少數「鮮奶吧」經營者為追求利益,使用來源不明、不固定的生鮮乳為原料,導致「鮮奶吧」出售的乳製品質量難以控制,為乳製品安全埋下隱患。
山東省畜牧協會奶業分會秘書長張志民告訴記者,部分「鮮奶吧」從業人員缺乏食品安全和乳製品製作專業知識,製作工藝、操作方法有待規範。比如,有些「鮮奶吧」僅使用幾千元的蒸箱消毒器,不能十分準確地控制消毒蒸煮的時間,存在一定隱患。
完善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鮮奶吧加盟」,出現相關信息80多萬條,經過查詢發現,大多數加盟企業經營「鮮奶吧」,只是專注相關生產設備,而在技術培訓、市場調研、連鎖管理等方面,幾乎是「空白」.
不僅如此,有專家向記者反映,在「鮮奶吧」乳製品製售過程中,牛羊的健康狀況、擠奶的操作手法、賣家容器的衛生狀況等缺乏統一標準,存在「二次汙染」的可能。
作為國內消費者牛奶消費的新渠道,「鮮奶吧」的食品安全隱患正在被一些地區關注。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處處長王立河說,在2012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聯合山東省公安廳、山東省監察廳、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下發了《關於清理整頓和規範鮮奶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奶源監管、加強加工過程控制、加強監督抽檢。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如何確保消費者在「鮮奶吧」喝上「放心奶」,相關乳品企業任重而道遠。
新華社記者葉婧、潘林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