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之法--談談「抑鬱症」和「情緒」

2020-10-23 小天真量子催眠

工作中經常會和催眠個案以及同行聊到抑鬱症和情緒的話題。我就此話題集中做一下自己的心得分享,供讀者參考。

  • 抑鬱症是什麼

其實抑鬱症不過是個標籤,它是人在應激狀態下的心理狀態反應,也許突然(或長期)經歷某些創傷和打擊,使得某個人某段時間內持續情緒低落和抑鬱,這段時間可能會持續幾天也可能會持續若干年。

任何人都可能經歷情緒低落的狀態,這是正常的,就像天氣有晴有雨有風有霧,有風和日麗也會有黃梅天暴風雨,都是自然現象也都是某個過渡階段。這種情緒持續極度低落的狀態猶如天氣持續陰霾,你可以為它貼上「抑鬱症」的標籤也可以不貼。

  • 情緒的意義

情緒背後藏著個人成長的功課,若從中無所收穫,則只是一味重複體驗,反之,如果從中有所收穫,它就會成為禮物和祝福。

此話怎講?

情緒是人各個方面的成長指標,當一件事引發了某人的強烈情緒時,這件事中就一定蘊含著某人需要檢視的議題,也就是成長的功課。

  • 情緒的處理方法

那要如何做呢?

首先,不評判情緒,情緒沒有對錯,沒有應該和不應該。充分接納、擁抱它們,與之和平共處。其實做到這一步已經是很大的突破和跨越了。

接著進一步,與之拉開一段距離,看著情緒,也可以縱身躍入其中去充分經歷它,不要害怕經驗情緒,在充分體驗它的同時,看看它到底在傳遞什麼,在試圖教會自己什麼--這是核心、是關鍵。

當你通過這種方式一次次穿越情緒後,你會越來越能覺察自己,覺察情緒背後的信念和模式,慢慢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受模式和慣性的驅使,拿回自己的主動權,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人生的主人。

總而言之,就是不壓抑情緒,充分經歷它,穿越它,得到情緒背後的教育意義,然後放下它。

當然很重要的是,在處理自己情緒的同時,不影響到他人也不傷害到自己。

下面分享我自己實踐過的簡單實用的處理情緒的方法,有些是給情緒找到出口,有些則進一步升華,深入到生活方式和人生智慧:

1.冥想、靜坐、站樁都是很好的方法,可由此觀察到內心起伏,收攝心性,調服身心,也有助於身體氣脈暢通。

我在這裡推薦滿心冥想中的「清心」。(「滿心冥想」公眾號裡有視頻和具體方法)通常在傍晚時進行,平時任何時候如果感到心裡不舒服都可以練習,效果很好。

「以舒適的坐姿坐好,閉上眼睛,想像所有粗雜和不淨的東西統統都在離開自己。讓它們以煙霧的形式從脊椎根部到頭頂之間的區域從身後流出。

帶著信心和決心,慢慢地加快這一過程。持續約20分鐘。

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並且想起了其他事情,請輕輕地將焦點移回清心的過程。

清心臨近結束時,觀想純淨的光來自萬物之源,從前面進入到自己。該能流在整個身心中流動,並使每個粒子為之飽和。

……

現在你已經恢復了更加平衡的狀態。身體的每個粒子都散發出輕盈、純淨和簡樸的感覺。請帶著清心已有效完成的信心結束。然後,慢慢睜開眼睛。」

2.自由寫作

只需一張紙和一支筆,順著內心的感受把所有想要表達的東西訴諸筆端,在書寫的過程中,可以順著能量的自然流淌自由表達所有情緒和想法,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叫就叫。允許一切自然流露。如果不想被別人聽到,可以找一個安靜私密的空間。

這種方法不止於書寫,也可以通過畫畫、聲音、身體動作進行表達,你也可以自行發明任何表達方式。前提是不影響他人也不傷害自己。

3. 培養一個能夠專精的技藝,譬如書法、編織、樂器、插花、烹飪、理髮……一切能夠讓你全心投入其中獲得性靈的滋養和內在定力的法門皆可。

把心念集中在手上的功夫,讓人和情緒拉開一段距離,從情緒的慣性中扯脫出來。心手合一,心手相應。慢慢地,從技藝中練就的內心從容穩定之感也會綿延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4.讀書

讀書能讓我們不再宥於一隅、限於自己的小小世界,而是看到廣袤世界中的人生百態,歷史變遷,哲人的思考,你可以充分和作者交流,在書中找到知音,獲得安慰、療愈的同時收穫無窮盡的啟發和靈感,甚至由此洞見未來的無限可能性,讓你的世界從縱深處展開,開出一片繁華天地。

寫到這裡,想到兩本書,推薦給大家:

《非暴力溝通》

書如其名,生活中好多問題都是溝通不當造成的,非常實用的書。

②《新世界 靈性的覺醒》

我心中的寶藏書籍,帶你了解痛苦的實質,看清幻象,提升人的意識狀態、意識頻率,走向解脫、覺醒,獲得真正的自由。

5.樹立正知見/正念。不用負面思維評判和詛咒自己,多多祝福自己,祝福他人……

  • 超越情緒,讓它為你服務

說到底,情緒是人在這個世界學習和體驗的方式。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個大型遊樂場,那麼穿越情緒就是在遊樂場中打怪闖關升級。如果沒有情緒,則遊樂場也就會變得單調無聊了無生趣。

煩惱即菩提。不入得煩惱的海洋,怎能覓得海底的珠寶?

通過情緒的教導,採擷靈魂進步的果實。

最終,當你超越了情緒,它可以成為工具,為你所用,為你服務,你使用它,遊刃有餘。你甚至能與之合作,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以及更高的人生理想增添光芒。

相關焦點

  • 焦慮症和抑鬱症到底哪個更嚴重?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危害都挺大,而且焦慮抑鬱容易共病。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焦慮症和抑鬱症這兩種疾病。抑鬱不僅會使人產生不良的情緒,如果諱疾忌醫不及時治療還會引發多種軀體上的疾病,對抑鬱症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重度抑鬱症患者會難以集中精力和思維;抑鬱症會使患者難有清晰的思維並且做很小的決定都變得很困難;患者也會變得語速慢、語量少、反應遲鈍,這會讓患者的人際交往變得困難。
  • 學會辨別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我最近剛好看到有關抑鬱症的新聞,心裡總是害怕自己會不會得了抑鬱症,甚至在網上找了抑鬱症自評量表,做完發現自己好像每一條都能對上,就更緊張了!老師,我應該怎麼辦?  小蘭  親愛的小蘭:  你好!我知道現在你肯定很難過,而且也充滿了擔憂。但是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
    抑鬱症,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疾病。病因還在研究當中,但是人們遇到挫折或者經歷重大變故,也可能會導致抑鬱。尤其是女性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曾遭受過虐待或忽視的人群,易得抑鬱症。(當然這並不絕對)抑鬱情緒,顧名思義,他只是一種情緒。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抑鬱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從道醫角度談談青少年抑鬱症的成因
    大家好:自從我在一篇關於兒童抑鬱症的文章,留言發表了自己對抑鬱症的看法後。很多朋友紛紛私信留言諮詢我。我今天從道醫的角度談談青少年抑鬱症的成因。抑鬱症比較典型的症狀是情緒低落、思維遲鈍、焦慮失眠、社交恐懼。嚴重的對生活失去信心,有悲觀厭世自殺的傾向。其實,還有被人忽視的幾個特點。那就是白天疲憊乏力,晚上有精神,睡覺說夢話,還有很多有夢遊症。近年來抑鬱症發病率越來越高,特別是青少年的發病率上升很快,引起的社會的關注。
  • 勇於成功走出抑鬱症
    常見的治療方法有5種,分別是自我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和聯合治療。自我治療(調節情緒的6個方法)1.運動法 運動能幫身體分泌快樂的多巴胺激素。如跑步、單車、遊泳、羽毛球等有氧運動是最佳選擇,建議堅持每周鍛鍊5次,每次 20分鐘。
  • 二胎媽媽患上產前抑鬱症:死才是唯一解脫
    可怕的數據告訴我們很多準媽媽都因抑鬱症備受煎熬近年來,歐美對妊娠期女性的調查研究顯示,有10%-30%的準媽媽患有抑鬱症。國內的不同研究得到的產前抑鬱發生率多為20%-30%。也有國內調查顯示其研究的妊娠期女性有70%-90%有焦慮情緒。
  • 只有這幾種心態,才是治療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一劑良藥
    現在社會的節奏逐漸加快,生活的各種壓力比比皆是,比如說,我們分手了 我好難過,好想哭,感覺自己快死了,我是不是得抑鬱症了。悲傷,難過,這種消極情緒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這只能說明你有強烈的抑鬱情緒,但是和抑鬱症比還有著本質的差別。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到底有何不同?又是如何判斷是一對情緒低落還是患上抑鬱症?
  • 抑鬱症三大表現 情緒低落興趣缺乏快感缺失
    美國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士的自殺讓「抑鬱症」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人們恍然發現,那些歡樂的身影似乎也無法逃脫抑鬱症的魔爪,世界喜劇之王卓別林擺脫不了抑鬱,「憨豆先生」也曾因為嚴重的抑鬱症而入院治療。
  • 科普|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預計到2022年,抑鬱症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對抑鬱缺少基本的認識,一般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02嚴重程度一般抑鬱程度較輕,抑鬱症的抑鬱程度嚴重, 並且影響個體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無法適應社會,影響其社會功能的發揮,更有甚至會產生消極的自殺言行。
  •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
    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得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有差別的:抑鬱症一般不傳染,抑鬱情緒會傳染
    但是能夠明白固定思維帶給自己的迷茫和憂愁。 就比如說:來訪者有很多的情緒問題,這些情緒問題其實是帶有傳染性的。多接觸正能量的人,內心就會變得更加正能量;多接觸負能量的人,渾身都會充滿了負面情緒。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會帶給自己每一天不一樣的心理感受。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有差別的:抑鬱症一般不傳染,抑鬱情緒會傳染
    但是能夠明白固定思維帶給自己的迷茫和憂愁。就比如說:來訪者有很多的情緒問題,這些情緒問題其實是帶有傳染性的。多接觸正能量的人,內心就會變得更加正能量;多接觸負能量的人,渾身都會充滿了負面情緒。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會帶給自己每一天不一樣的心理感受。曾經遇到一位朋友,他問了一個問題:抑鬱症是可以傳染的嗎?
  •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
    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的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只靠藥物治療,用這種方法醫治才是解脫之道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抑鬱症患者除了服用抗抑鬱的西藥外,也必須著重心理的改變,常言道:「心病還須心藥醫」,只有心態(心理模式)改變了,生活中遇到類似或同樣的壓力性事件,就不會再出現過去類似、相同的負面情緒,如此,也自然不會導致抑鬱、焦慮等症狀。有一點我們需要了解,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不單純是一種生理性的病症,源頭指在人的心理。
  •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出現負面情緒怎麼辦?
    當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應該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自己出現了負面情緒,是因為衣服問題還是睡眠不足,還是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等,要及時找出導致負面情緒的源頭,控制好情緒,全面的認識自己的優點和弱點。2、換個環境若是負面的情緒一直擺脫不了的話,不妨嘗試著換一換環境。
  • 產前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的區別
    準媽媽除了防備自己得產前抑鬱症外,還得注意不被產後抑鬱症纏上,話說這個產前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裡菩提果母嬰專家來為您解析一下產前和產後抑鬱症的區別,以便對症下藥。產前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發生時間不同,產前抑鬱症一般發生在 分娩 前,而產後抑鬱症一般在分泌4-6周內會纏上新媽媽,也有少數新媽媽在分娩後數月患上產後抑鬱症。 其實產前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的表現都是差不多的,情緒低落、快感缺乏、悲傷、擔憂、焦慮、煩惱易怒,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悲傷絕望到想自殺。
  • 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中度抑鬱症不治療可以嗎?
    文/阿秋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之間的關係,以及分享一些治療抑鬱症的科學常識,不至於盲目地去走彎路或者以「自己錯誤的認知去對待抑鬱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其實抑鬱情緒在抑鬱症中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之一,而我們通常指的:「抑鬱情緒,就是一種心情低落不開心的一個狀態,它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持續性存在,那麼這樣的抑鬱情緒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抑鬱情緒。」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開心的人很多,但不一定都是抑鬱症。抑鬱症也有輕、中、重之分,重度抑鬱症中大概有2/3的人都曾經想到過自殺,或者曾經試圖去嘗試自殺。在他們中有的是一閃念,覺得活著沒有意思還不如死了,有的人比較執著,想辦法去實現自殺...
  • 峨眉山跳崖女孩遺書:抑鬱症惹的禍?抑鬱症自測表,測一下吧!
    整個過程讓人心驚膽寒,很多網友對女孩感到惋惜之餘也不禁疑惑,女孩為何如此想不開呢?原來,女孩留遺書表示自己患上了抑鬱症,由於不堪其苦於是選擇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尋求解脫。事發後,由於很多人對抑鬱症的不了解,從而對女孩的惡意猜測頗多,認為抑鬱症是因為自身太過脆弱,甚至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矯情云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抑鬱症的知識。
  • 你真的分清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嗎?
    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的種種瑣事,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一點抑鬱情緒。那麼當你聽到「我好像得了抑鬱症」這句話你會怎麼想?是不是覺得這個人真會小題大做,只是不開心就說自己有抑鬱症or這個人是不是他想的太多了?然後來一句「哦,我也抑鬱了」。其實,明明可能只是需要一句安慰就能平息一下他的抑鬱情緒,為什麼要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抑鬱症?這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