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童謠,涉及識字、數學、唐詩、手工、自然科學、地理……

2020-09-05 阿柔育兒之家有三寶

今天上午我們在家學了一首童謠,順便把裡面的字認了,把其中涉及的樹葉進行了比較和數數(數學啟蒙),學了唐詩,折了楓葉,並且弄明白了為什麼楓葉會變紅,還去看了地圖。

我們今天做的是「楓葉」的主題式學習,這種陪玩方式幾乎貫穿了我家孩子成長的過程,感興趣的了解一下。


理論篇


什麼是「主題式學習」?

「主題式學習」是指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經過結構化的主題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強調「做中學」,並以活動、專題及解決問題等方式作為學習的主軸。


相比填鴨式學習,「主題式學習」的好處在於:

● 打破學科界限:幫助孩子全面立體地認識一個主題,加深理解。

● 以孩子興趣為主導,主動學習:提高參與度,培養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


實戰篇


閱讀識字

指讀童謠《小樹葉找媽媽》,不懂的字可以問媽媽,不過不懂的字自己要多讀幾遍。

數學啟蒙

提前準備好葉子(有實物最好,沒有的話用圖片代替),讓孩子進行分類。如果是實物的話可以要求孩子從大到小進行排序(比較)。

比較葉子的不同,比如:梧桐樹葉比楓葉胖,銀杏樹葉子是扇形,松樹葉子像針一樣(形狀


銀杏樹葉子像扇子,到了秋天就變成黃色的了。

梧桐葉比楓葉胖。

三四月在鄉下拍到的松樹,葉子很細很細,當時我還給孩子講了闊葉林針葉林、熱帶溫帶寒帶。

姐姐感嘆楓葉好美,我順勢問:記得哪首唐詩有提到楓葉嗎?


唐詩拼圖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按照慣例,姐姐自己把唐詩朗誦熟練了,我給她寫了下來,她自己設計了關卡,假裝在玩遊戲大闖關。我們說這是唐詩拼圖遊戲。之前玩過一兩次,現在都不用我設計,我只需寫好,姐姐就很積極地給自己剪,我拍照的時候她說她已經把唐詩掃描進自己的大腦裡了,雄赳赳氣昂昂地要開始闖關了。



手工摺紙

姐姐很喜歡動手,所以我們一起做了兩片楓葉。媽媽不要怕麻煩,手指一動就可以找到大把和楓葉相關的手工視頻。

楓葉摺紙視頻網上可以搜到。


自然科學

做完手工我問姐姐,知道為什麼楓葉在秋天會變紅嗎?

其實我也不知道,然後我們一起查了資料:


地理

姐姐忽然想起她在哪裡看到楓葉,然後我們一起研究了北京香山的地理位置。姐姐念起「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我問:香山在北京的什麼方位?


總結篇


總結一下,兒童家庭版「主題式學習」要注意什麼

1.不限制學科,不限制活動形式。

2.孩子為主,鼓勵孩子提問和自主探索。

3.多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找答案,活動設計上可以孩子自己提出,也可以家長引導和協助。

4.鼓勵孩子討論,也可以假裝自己不知道向孩子請教。

-end-

相關焦點

  • 數學賞析與唐詩格律
    我大學第一學期選了一門課叫《數學賞析與唐詩格律》。我選它是被這課程名吸引了。
  • 給孩子做國學啟蒙,只知道三字經唐詩宋詞?中華最美童謠了解一下
    在國學啟蒙中,比較流行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唐詩、宋詞等。而國學的啟蒙,其實可以從《聲律啟蒙》開始。為什麼《聲律啟蒙》更適合國學的啟蒙?同時,《聲律啟蒙》的內容,涉及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以及大量的經典典故,讓孩子在誦讀的同時,增加知識量。不過,對於幼兒來說,其中的很多典故,可能還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只要背誦即可,因為現在不理解,不代表長大了也不理解。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要把唐詩歌謠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這些歌曲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但其實不然,他們都有著同一個作者——被外界稱為「粵語童謠之父」的香港人韋然。「在韋然之前,幾乎沒有能唱的粵語童謠。」本土知名音樂人鄧偉標告訴記者。而韋然本人也坦言,如果不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他「傻傻地」不計成本去從事童謠的收集、再創作工作,那些歷來只能誦讀的童謠可能已經不復記憶。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欲把唐詩歌謠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這些歌曲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但其實不然,他們都有著同一個作者——被外界稱為「粵語童謠之父」的香港人韋然。    「在韋然之前,幾乎沒有能唱的粵語童謠。」本土知名音樂人鄧偉標告訴記者。而韋然本人也坦言,如果不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他「傻傻地」不計成本去從事童謠的收集、再創作工作,那些歷來只能誦讀的童謠可能已經不復記憶。
  • 識字App免費學,這份福利你要不要
    早教啟蒙 兒童識字 國學啟蒙 幼小銜接內容豐富 功能全面 寓教於樂 小學同步大語文時代,閱讀和寫作越來越重要,識字量是基礎,小笨貓包括3240個常用漢字的學習,覆蓋小學一至六年級的所有生字。精選的180首兒童必學唐詩,覆蓋小學語文新課標裡的132首古詩。
  •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一首童謠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倫敦橋要倒了 ,是一首非常知名的傳統童謠,來自"鵝媽媽童謠"。它們絕對不像大家對童謠的印象大多是充滿童趣與溫馨的。這些古老且殘酷的童謠可以追溯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人文風貌,藉由童謠的黑暗面,能讓近代的人們更了解歷史。「倫敦橋要倒塌,要倒塌,要倒塌……」一首充滿悲劇色彩的民謠唱說著倫敦橋的滄桑歷史。就像這首童謠中唱的那樣,歷史上的倫敦橋不僅倒塌過,而且倒塌過多次。像倫敦橋這樣屢經興廢而依然名聲不倒的橋梁實屬罕見。
  • 鵝媽媽的英文童謠一首
    這是一首非常古老的童謠,儘管現在大多數人只把它當做英語學習的材料,但是也有不少學者一直試圖考證出童謠的來源。有一個理論是,童謠中的矮胖子代表了理查三世國王。這個國王據說是個駝背,所以被認為是矮胖子。他在1485年的一次戰役中殞命。有人說他從馬上摔下來被砍成碎片,所以沒有人能再次將它拼在一起。這便是童謠的來歷。
  • 唐詩裡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出自一詩僧之手,一般人則是感悟不到!
    唐詩也是中國文學的代表,如果沒有唐詩的中國文學,那應當說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情,也正是由於有了唐詩,才使得我們的文學更加的豐富,也更加的厚重。整個唐朝的詩人,他們身上都有一種自信,而這樣的一種自信,也正是當時由於國家的強大。
  • 考試必備《多功能漢字甲骨文破譯字典》象形識字速記、古文破譯通用字典
    本書針對最新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漢字生詞,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篆文象形字,幫助讀者形象快速地了解漢字的來歷和演變,加深對漢字內涵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把漢字牢固地記憶在腦海中;同時,把每個生字涉及的語文課本中的唐詩等古詩文
  • 巧寶識字:學前幼兒學1200字,如此神速!
    「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有不少6-8歲的低幼選手,古詩詞儲量已有數百首,計算下來,每年均以百首的速度在增長,讓人嘆服。牛蛙的爸媽都很注重寶寶的識字教育:識字早,方法巧,重堅持。通過科學的啟蒙教育,漢字及中國文化的美就永遠烙印在幼兒的心裡,在人文素養方面對人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讀完以下內容,你對寶寶識字將有全新的認識。分享給家有學前寶寶或即將有寶寶的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而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兒童文學評論家譚旭東則認為,英文童謠迎合了一些家長的功利化需求,「現在的英文童謠為什麼受到追捧,就因為滿足了家長參與應試教育的心理,好多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時就學英文、學數學、學寫作。」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老師布置寫童謠,跪求春遊童謠。」
  • 恐怖童謠,遠不止一首《小白船》︱原創
    如果這一首童謠就讓你不寒而慄,那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幾首童謠,恐怕會讓你夜不能寐。小白船算什麼,帶你看看推理界的恐怖遊輪。同樣一場暴風雪山莊殺人案件,也引用了一首童謠:Three blind mice! See how they run!三隻瞎老鼠!它們全在跑!
  • 每周「玩」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搞定孩子的英語啟蒙
    童謠,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千百年來無數的媽媽溫柔地抱著自己的孩子,哼唱著或溫柔或詼諧的童謠;在花園,在街頭,在教室,無數的兒童一邊唱著童謠,一邊和小朋友遊戲。由於童謠易學易記,很多媽媽教孩子中文,都是從朗朗上口的中文童謠開始的。其實,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藉助英語童謠,作用也是一樣的。
  • 老時光裡的土家童謠
    孩子稍微大點了,可以獨立行走或者結伴玩耍,新的童謠成為孩子的樂趣。幾個孩子圍在吊腳樓的「耍子」邊,唱著《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果果香,賣乾薑,乾薑辣,賣水娃,水娃短,賣花碗,花碗花,賣冬瓜……」如今唱來,勾起兒時趣事,我多麼思念那些陪我念過童謠的小夥伴呀。此外,長大後學了語文修辭手法,我才發現這簡單的童謠把頂針手法用得如此嫻熟自然呢。
  • 優美動人的英文童謠歌曲,I see the moon
    跟大家分享一首在優美動人的童謠,I see the moon。這首童謠在歐美家喻戶曉,歌詞是一首小詩,簡單通暢,不管是讀起來還是唱起來,都能讓人感到一種優美的韻律。童謠唱法有幾種,我選擇的其實是改編的歌曲,不過內容大致是一樣的。
  • 一首《詠鵝》給孩子帶來全新的識字玩法 Day5
    10(分鐘)×7(天)的家庭教育「菜譜」專注兒童學習力啟蒙隔周1套「家庭教育」菜譜;隔周1個主題研究探索主題:學習一首唐詩
  • 【玩手工學英語】鵝媽媽童謠:Little Miss Muffet
    孩子們在優美的童謠兒歌中說說唱唱,蹦蹦跳跳,在歡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令家長們頭痛不已的英語---這是興趣的力量,也是唱童謠在英語啟蒙中優越性的體現。學英語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首鵝媽媽童謠中的經典兒歌《Little Miss Muffet》,這既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童謠,還是一個充滿童趣的兒童故事.兒歌唱的是馬菲特小姐在森林野餐時,遇到了一隻蜘蛛,進而發生了一場小小森林冒險的故事。趕緊帶著孩子來聽聽吧!
  • 7款識字APP測評,識字啟蒙和幼小銜接,哪個識字APP更好?
    ,該公司旗下還有悟空拼音、悟空數學等多個產品。除了識字的闖關遊戲,還配有一些啟蒙讀物,包括階梯閱讀、數學啟蒙和拼音讀本。總體介紹:小笨貓識字不僅可以學漢字,還可以學唐詩。APP中還有「同班同學」的功能,孩子們學完唐詩後可以上傳錄音,當領讀員還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 數學是不是自然科學?
    6月6日《上海書評》刊登有小寶的文章《數學是點三八重管左輪》,文中說:「數學並不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是一種工具,就像語言也是一種工具……對人文、社科學人而言,語言是趁手的匕首,數學是點三八重管左輪。」數學是不是自然科學,有關這個問題的著作汗牛充棟,背後的哲學討論無休無止,筆者僅就所知略談一二。
  •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快速提高識字量
    上一次的小升初講座,總結篇中,說到了現在的課改要求,在一到二年級的教育中,識字量佔了總的教學目標的大部分內容。部編教材中更加明確的說明漢語拼音只是一種學習工具。相對拼音識字更為重要,整個一二年級語文考試。基礎知識佔50%,閱讀寫話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