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每月選兩天做牙?今天是民間傳統節日「尾牙」

2020-12-20 有客祁祁

又到了尾牙的季節,一般常見的尾牙由來,指的是閩南人的習俗,流行於福建及臺灣地區。主要是因為商人在每個農曆月的初二和十六都會祭祀福德正神,每一次的祭祀稱為「做迓」(迓:迎接之意,表示迎接福氣與財富,但通用"牙"字),祈求福德正神能為商人們帶來財富,而農曆12月16日,是一年的最後一次做牙,因此稱之為尾牙。

至於為什麼會每月選兩天做牙,一個說法是以前河洛人在每個月初一與十五時,會聚在一起交換商品(貿易雛形),稱為「互市」,並於隔日初二與十六時歡慶成交,稱為「做互」,這時他們會與家人一同慶祝,吃好一點,但在食用之前,他們先以食物祭祀福德正神,祈求繼續好運,歷經唐代時,因為 「互」與「牙」通用(或誤植),成了「做牙」和「尾牙」,並延續至今,成為僱主表達體恤與答謝員工的晚宴,吃出新年好運氣。

刈包-虎咬豬 :刈包外型象徵著一袋袋的的福氣和錢包,虎咬豬在客家人裡有「福咬住」的意涵,河洛人則認為豬肉象徵壞事,被老虎一口咬住,壞事全被吃掉,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潤餅:潤餅貌似古時候的錢袋(布包著一串錢),因此,明年想繼續賺大錢的,可別忘了來上一份。

雞肉:以前在尾牙餐桌上,大家可是非常害怕所謂的「無情雞」,要是雞頭面對該員工,可不是好意兆,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做法了,反而「雞」象徵「多」的意思,多吃一點,明年業績多多。

麻糬、年糕:因為聽說福德正神很喜歡吃麻糬年糕這類的食物,所以在祭祀時可以準備一些,拜拜過後拿一點來吃,可保佑新年一切順利。

甜點:最大獎都在最後,所以千萬記得留下來吃甜點唷,因為大獎可能隨時獎落你家。

解酒小物:如果貴公司有喝酒文化,記得帶一些解酒產品,或開喝前吃一些含油脂的小零嘴(如花生堅果),避免一開始就酒醉,等等就無法穩穩走上臺領獎囉!

最後,在尾牙大快朵頤的同時,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國外的尾牙怎麼稱呼。

日本-忘年會:通常是在西元年曆年底,忘年會指的是:忘掉這一年的不開心,我們新年重新開始。於是,在這一天,為了酬謝員工,大家是允許可以喝個爛醉的唷!

韓國-送年會:通常從11月起,指的是送走過去這一年,當然也是要喝酒慶祝,不只公司送年會,家人朋友之間也可以舉辦,短時間幾場下來,腸胃也是相當負擔的。

歐美-聖誕晚會:通常是為了凝聚員工向心力,公司選個好餐廳或直接在公司辦聚會,可以是Buffet,也可以是套餐形式,旨在大家聚餐聊天,也會有許多抽獎活動和遊戲,藉此讓員工們在工作時間外能有更多的互動,通常餐會秩序還算良好,不太會有人爛醉如泥。

相關焦點

  • 尾牙是什麼意思?哪個地區的傳統節日?「尾牙」的來歷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 中國傳統節日-尾牙·臘月十六
    「食福年終是尾牙,盛筵今日請頭家」中的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節日,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一般人家除頭牙、尾牙外,其他牙期不做,而商人則月月做牙不誤。口語化來表達的「做牙」就是為做土地公的第幾「個」祭拜節日,因此在閩南「牙」有「個」的意思。
  • 俗語「大寒逢臘八,喝粥做尾牙」,啥意思?「尾牙」是什麼?
    算到今天,給農曆庚子年留下來的時間也只剩下了屈指可數的二十幾天。  根據曆法測定的時間,2021年1月20日凌晨的4時39分42秒,太陽黃經會達到300°、北鬥七星的鬥柄也會指向「醜」位。從那一刻開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會開始接替小寒登場亮相,開啟屬於自己的時間。節氣進入大寒的哪一天也是農曆庚子年的臘八節。農村有俗語說,「大寒逢臘八,喝粥做尾牙」,這是什麼意思?
  • 今天尾牙,你可懂尾牙的意思?企業舉辦尾牙宴的意義何在?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在閩南地區,每個月的初二和十六有「做牙」的習俗。做牙,起源於古代的「牙旗」,指軍中帳前的大旗,古代大軍在出徵之前,要舉行祭旗儀式,以保證軍隊能夠旗開得勝、一路平安,稱之為「禡牙」。
  • 尾牙的由來!!!!
    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餚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作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代代相傳。
  • 又到一年「尾牙」季,啥是「尾牙」?
    原標題:又到一年「尾牙」季,問題來了:啥是「尾牙」? 為了犒勞大家一年的辛苦,想必各家公司都陸續在忙活的年會。年會在古時也稱「尾牙宴」,甚至現代很多地方也依然保持這個稱呼。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啥是「尾牙」?古代「尾牙」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就來帶你一探究竟!
  • 又到一年「尾牙」季,問題來了:啥是「尾牙」?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啥是「尾牙」?古代「尾牙」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就來帶你一探究竟!「尾牙」的由來「牙」是中國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
  • 隆重「尾牙」節 全市如過年
    N本報記者 謝丹 文/圖 本報訊 昨天,是莆田市的「尾牙」,但此「尾牙」非企業年會「尾牙」,而是莆田人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關於「尾牙」的由來,莆田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誠信故事。 作為蛇年的最後一個「牙」節,莆田市一大清早就傳出陣陣鞭炮聲,街上的商鋪也早早擺出貢桌,各處廟宇祠堂人頭攢動、香火旺盛。
  • 中國古代臘月十六作尾牙,迎財迎福,是有什麼說法?
    「作牙」迎福 祭拜土地公民間在黃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兩天祭拜土地公--福德正神,俗稱「作牙」。這種習俗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臺灣一帶經營生意的店家間尤其興盛。據傳這種習俗起源於祭祀福德正神,感謝土地神保護、迎接福氣。
  • 福建閩南人尾牙的由來
    ●牙的涵義 「牙」是中國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香枝與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
  • 兩岸同現尾牙送大禮,古時軍旅商家祭拜牙旗,分肉非常受歡迎
    尾牙是閩南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流行於東南沿海尾牙在閩南,不少公司更大排延席,慰勞員工尾牙這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臺地區,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
  • 2018-2019公司尾牙是什麼時候 今年尾牙哪一天幾月幾號時間
    尾牙是福建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那麼2018年至2019年的公司尾牙是在什麼時候,哪一天幾月幾號呢?
  • 2019年尾牙是什麼時候 今年尾牙農曆幾月幾號
    2019年尾牙是什麼時候 今年尾牙農曆幾月幾號  根據傳統,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六月十六是「半年牙」,而十二月十六,也就是每年的最後的一個「牙期」,就被稱為「尾牙」,也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牙期」。所以,尾牙一般是農曆臘月十六。2019年尾牙時間也就是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 莆田「尾牙」節隆重如過年 背後有個誠信典故
    」,但此「尾牙」非企業年會「尾牙」,而是莆田人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尾牙」背後有個誠信典故莆田市群眾藝術館的林成彬,對莆田民俗頗有研究。他告訴記者,莆田人之所以如此重視一個「牙」節,好似過年一樣,皆是因為一個在興化大地上流傳的關於誠信和道德的故事。林成彬說,「牙」在過去並不是一個節日,人們把中介這種職業稱為「牙」,一位陳姓人專門從事米的中介,因此被人稱為「陳米牙」。
  • 2016年尾牙是哪一天 福建尾牙的習俗和由來怎麼過
    2016年尾牙是哪一天 2016年尾牙是幾月幾日2016年尾牙時間:是2016年1月25日尾牙的習俗和由來: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
  • 說說尾牙的來歷
    又到臘月十六,社會上的一些企業紛紛選擇這一天辦年會,為何會選擇這一天,其實是和民間傳統的文化活動「祭尾牙」有關的。那麼尾牙是什麼呢?這個名稱的來歷是什麼?所謂「祭」,肯定是有所祭祀的對向的,這個尾牙又和哪個神仙有關呢?
  • 弄清尾牙的來歷,自然明白年會聚餐為什麼不要對著雞頭
    開年會的習俗源於我國古代的尾牙祭,現在福建一帶稱尾牙。福建的文化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起初由周朝七大部落組成七閩,後跟于越人融合建立閩越國。福建的簡稱是閩,閩字中的蟲,代表的並非是蟲、而是蛇(蛇在古代又稱長蟲),到今天福建各地仍有奉蛇神、祀蛇王廟、遊蛇燈等崇蛇風俗。在《詩經》中,越常跟粵通用,廣東的簡稱粵也就是起源於南越國。
  • 臺灣人的年終慶典——「尾牙」
    農曆臘月十六,又是一年臺灣人的「尾牙」節日。今年臺灣的「尾牙」還因為「一例一休」鬧出了點風波。在「一例一休」下,非工作時間辦「尾牙」,員工出席算不算加班,島內眾說紛紜。近日,勞動部門政務次長給出了回應:老闆如果強制員工在非上班時間出席「尾牙」,就要支付加班費,引起言論一片。
  • 這和傳統的「尾牙」有何關係
    至於為何是臘月十六開始春運,這是有相關的傳統文化因素的考量。今天我們就說說這相關的文化。這個節日就是「尾牙」,最早是以祭祀福德正神(土地神)的節點(每月的初二和十六),因臘月十六為每年的最後一次祭祀,所以才稱為「尾牙」。在舊社會,尾牙代表一些商家店鋪營業的結束,在祭祀福德正神的同時,用豐盛的十五犒勞夥計小二這一年的辛勞。
  • 年末尾牙,沒準兒老闆欠你一頓大餐?
    今天是農曆臘月十六,我們迎來了中華傳統節日——尾牙節。 尾牙節這一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閩臺地區,這一節日源自於古人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