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教育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線下教育被按上了暫停鍵。然而孩子的教育不能停,因此,在線教育這一行業,在疫情影響下,得到了逆勢發展。
然而賽道就這麼寬,入局的玩家多了,自然就有被淘汰出局的,成立 17 年的老牌教培巨頭優勝教育已被擠出局,這一次,輪到學霸君了。
學霸君被傳倒閉
近日,網傳的一張疑似學霸君 1 對 1 教務主管的朋友圈截圖稱,「學霸君已經倒閉了」。
內容顯示,學霸君在雙十一、雙十二期間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籠絡了上億資金,現在想「跑路」,這是惡意欺詐行為。其稱,學霸君倒閉或將影響數萬名員工及授課教師 1-2 個月的薪資無法發放,數十萬名家長的學費也恐無法退費。
此外,也有不少學霸君老師在網上證實,學霸君資金鍊斷裂,已經申請破產,學霸君已經不給老師發工資了。在學霸君超話裡,許多老師家長正在討要工資學費,一些老師和家長跑到學霸君代言人海清的微博下,要求維權。
在某教育創業投資群中,學霸君創始人兼 CEO 張凱磊回應稱,「我還沒失聯,在繼續努力」。他表示,學霸君目前在疏散絕大部分的員工,一些機構已經幫助接收合肥的 1200 名員工,並發放 12 月工資。
從爆料信息來看,學霸君面臨的問題似乎有點嚴重,或許難逃破產厄運。要是破產了,那家長的學費不就打了水漂了嗎?據黑貓投訴顯示,作為學霸君投資方的海爾金融,在家長已經申請退課退費後,依舊要求交分期費用。
面對線上教育行業,我們該如何避雷
近幾年來,教育培訓行業已趨於成熟,在線教育成為教育領域新的增長點。尤其是受疫情催化,資本在這個賽道上加注,為在線教育市場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據日前天眼查發布的《天眼查大數據:2020教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在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間,教育相關企業的總數從78萬家上升至412萬家,在線教育相關企業的總數從15萬家上升到了70萬家,實現了倍數化的增長。
能夠如此快速發展,得益於在線教育的特性:其有不受時空限制、可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方便快捷,學生可通過直播課程與教師進行實時互動交流以及查漏補缺以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等優點,因此受到眾多學生和家長青睞。
尤其在今年,教育行業更是得到長足發展。截至10月,2020年新增教育相關企業47.6萬家,註銷13.6萬家,淨增34萬家,淨增企業數同比上漲了22.5%;在線教育企業新增8.2萬家,新增佔比在整個教育行業中達到17.3%。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在線教育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平臺多,競爭激烈在所難免,大浪淘沙之後,自然有一部分企業會被淘汰出局。誰能夠快速高效地滿足學員的學習訴求,誰便能贏得學員口碑,誰就能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
但是作為消費者,應該怎樣避雷呢?畢竟,在線教育所需花費不菲,少則幾千,多則幾萬,一旦平臺暴雷,百姓維權很難。
要避雷,首先看公司教研水平,在線教育企業首先就是做好教育,認真打磨教育產品,提升教育品質,這是發展的根本之道。
其次,考察在線教育企業資本力量十分關鍵。例如學霸君雖然成立了七年,但是近三年,學霸君並沒有拿到融資,其最近一輪融資是在 2017 年 1 月。
再看作業幫,在今年 6 月完成了 7.5 億美元融資,近日又得到了超 16 億美元的投資。而猿輔導今年融資總額超過 35 億美金,成為全球教育科技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有錢企業才能發展壯大,雷的可能性自然也小。
當行業進入資本角逐,中小線上教育創業公司融資的難度將會比去年更大,那些盈利能力不足的中小在線教育機構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未來,在線教育行業的寡頭格局將愈發分明,小玩家生存的空間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