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君的覆滅,再一次證明在線教育機構的模式困境

2021-02-06 柴狗夫斯基

按常理來說,剛剛過去的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導致線下接觸成為了一種高風險活動,因此自然而然地會讓線上商業迎來一波爆發式增長,作為其中之一的在線教育機構,應該也能從中收取到不少紅利。


但很多時候,理論上的東西也只是理論,現實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給予人們一個超出預料的「驚喜」。


前不久,國內知名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突然傳出疑似破產倒閉的消息,一時間讓無數家長、老師都為之人心惶惶。



在想退學費的、想拿回工資的、想索取補償的,又或是單純想要圍觀吃個瓜的路人群眾們共同的關注下,這個消息很快就被抬上了各大媒體的熱搜榜單。



您還別說,這年頭有些事一旦得到了輿論關注,那待遇就是不一樣。


很快,學霸君創始人、CEO張凱磊就表示陸續有不少友商站出來幫忙,不但接手了學霸君的大量員工,還為其墊付了一個月工資,算是把學霸君倒下之後的幾項最為急迫的社會問題解決掉了一部分。


(出自學霸君創始人、CEO張凱磊的微信朋友圈長文)


這些友商的舉動無疑在網絡上為自己贏來了不少喝彩聲,畢竟年關將至,不管未來如何,至少這上千名原學霸君的員工能夠過個相對安心點的年了。


但作為自媒體人士,小柴有些時候還是得站出來說幾句難聽的大實話——這些被友商接盤了的前學霸君員工們,如果不儘快早做打算的話,很可能不久之後又得再來一次悲劇重演。


說直白點,不管是如今學霸君的倒下,還是更早之前優勝教育的破產跑路,其實並非是由於這一家或者幾家企業由於經營不善出現的意外性破產。


本質上,這些企業的倒下,是因為當前國內整個K12在線教育行業的底層邏輯,根本是走不通的!


學霸君與優勝教育的結局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



這可真不是小柴為了博人眼球而故意在這危言聳聽,您要是不信,那咱們不妨就仔細來盤道盤道。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如今依託網際網路技術而出現的在線教育模式,其本身無疑是個好東西,能夠極大程度地幫助社會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



但問題在於,現階段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四處開花,試圖借在線教育模式來實現盈利的這些商業機構,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走錯了路。



不管是那些已經倒下的,還是那些目前尚未倒下的在線教育機構,他們始終都沒法解決一個根本性問題——在線教育本質上只需要「老師」和「學生」這兩個角色,平臺本身說好聽點叫「師生溝通的橋梁」,說直白點那就是一個單純的溝通工具。



就以目前市面上最盛行的師生「線上1對1教學」模式來看,這裡面向學生提供主要服務的從始至終都是授課老師而非平臺,對接教師與學生的,既可以是機構研發的網課平臺,其實也可以是微信/QQ/釘釘等app的視頻對話。


也許效率上多少會有點影響,但事實上這些通訊軟體確實足以勝任讓教師在線上完成自己對學生的教學服務。


在這個大背景下,這些提供平臺的企業天然就缺乏一種「非你莫屬」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即便其提供的教學插件再好用,屬於他的生態位也只是像其他生產力軟體一樣向用戶收取一點使用費。


但如今的現實情況是什麼樣子呢?


國內這些新興的在線教育機構,為了給投資人畫餅,為自己企業創造出更光鮮亮麗地估值,統統都試圖在線上教學裡越俎代庖,從跑龍套的「工具人」變成扛大梁的主角,進而好名正言順地從學生的授課費用裡拿走大頭。



舉個例子,在學霸君事件發生之後,有大量曾在學霸君中任職過的網友現身說法。


從他們的反饋裡,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市面上這些機構的「1對1」線上授課模式裡,真正負責提供教學服務的老師,其實只能從學生支付的學費裡拿走不到一半的份額,而剩下的絕大多數都被平臺拿走了。




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勞動成果被「竊取」,這種分配模式雖然極大地有利於企業本身做大估值、吸引投資,但也引發出了一個極其尖銳的問題。


只要時間一長,當機構的授課老師與學生逐漸熟悉,乃至教師在學生中打出一定名氣掌握到學生客戶資源之後……機構該如何保證這些老師,繼續願意把自己的絕大部分勞動果實貢獻出來呢?


這些在線教育機構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只能選擇拖延這個問題的爆發時間。




為了維持這種「機構不負責教學本身,但卻能從教學服務費裡拿走大頭」的畸形生態,眾多的在線教育機構幾乎不約而同地採取了相同的應對措施。


一方面,幾乎所有的在線教育企業都在努力把自己僱傭的教師,固定成「只教某幾節甚至某一節特定內容的螺絲釘」;


雖然名義上這個叫分工明確、教學內容細緻化專業化,但本質上這其實只是在儘可能地延長僱傭者的成長速度,拖延他們成為能夠獨當一面完成教學內容的熟練教師的速度;



另一方面,則是靠投入海量的宣發費用、聘請大牌明星代言引流,同時僱傭大量賣課銷售等方式,來不斷拉新,保障自己手頭能掌握到足夠多的新增學生客源,進而不斷招入新的『螺絲釘』教師,進一步分化每位教師的教學任務。


但這種模式顯然是無法長久運行下去的。




首先,在線教育機構既然主動對自己旗下的教師往「螺絲釘化」的方向培養,那麼就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其師資水平的不斷劣化,逐漸與傳統線下教育機構的老師授課質量產生差距,從而喪失競爭力;



其次,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科的教學內容本身是極其有限的,而人總歸是會成長的。


因此任憑機構如何把一段完整的教學內容,不斷進行拆分去交到不同的「螺絲釘」手裡,這些「螺絲釘」教師終有一天還是會慢慢對這一板塊的教學內容融會貫通,從而成長為具備「單飛」實力,可以直接繞開平臺與學生對接提供服務的獨立教師。


畢竟追求「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件事,是所有打工人的天性。




最後,國內的在線教育市場不可能永無止境的擴張下去,機構再怎麼去砸下天量的宣發費用、僱傭海量的賣課銷售,其所能帶來的新學生增長速度,早晚還是會跑不過「單飛教師」將學生帶走的流失速度……



而當新客戶的增長速度一慢下來,學生的預付款資金池就不可避免地會開始萎縮,機構日漸無力承擔在支付教師費用後再額外養一大批「賣課銷售與宣發費用」的成本,資金流開始枯竭,最後進入破產跑路的固定流程。



分析了這麼老半天,要是不舉點實例出來,很多讀者可能會噴小柴是在口說無憑,所以接下來咱們就來多舉幾個例子吧,看看這些國內的在線教育機構到底是不是小柴說的這麼回事。


文章一開始,不是提到了在本次學霸君破產事件裡,有幾家頭部友商扮演了仗義出手相助的俠客角色嘛~


咱們不妨就拿這幾家企業來舉例,首先來看51Talk這家公司。



根據51Talk之前在財報裡披露的最新數據來看,在2020年的第三季度裡,51Talk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了15.1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52%,淨利潤更是達到了1.15億元。


這份成績在絕大多數同類型企業都深陷巨額虧損泥潭,始終難以盈利的K12在線教育行業裡,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極其亮眼的「尖子生」了(其他大多數在線教育機構的淨利潤基本都是負的)。


但即便是這樣的「尖子生」,其財務狀況同樣很難經受得起深究。



從網上公布的數據來看,儘管51Talk在2020年終於實現了扭虧為盈的關鍵轉折,但其身上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的負債問題卻並未得到緩解。


2016年,51Talk身上的總負債為8.75億元,外界預計其會在第二年突破十億大關。


而當時間真正來到2017年後,業內才驚訝地發現,這家企業身上的債務在這一年裡幾乎直接翻倍達到了14.52億元。


從那開始,51Talk身上的總負債上升速度就一年快過一年,2018年時來到了19.73億元;


2019年時則是24.48億元,而在2020年,一年才過完3/4,51Talk就在當年的9月30日時總負債來到了28.76億元,債務的上漲趨勢可以說是一目了然。


債務這麼多,不禁就讓人忍不住想問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這些債務都是怎麼來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這些錢最終都花到哪去了。



首先來看這個債務是從哪來的這個問題。


分析51Talk的公開財報可以發現,在這28.76億元的天量債務裡,有28.42億元屬於流動債務,而流動債務中的九成,又都屬於學生的預付款學費,即51Talk已從學生處收取但尚未提供服務的費用。


而尷尬的是,從財報上來看,截止2020年9月30日,51Talk總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等全部加起來一共才只有15.92億元


很顯然,這樣的資金流狀況是極其脆弱而危險的,一旦稍微出現點什麼風波,今天還在從友商處「救人」的51Talk,很容易就會變成下一家資不抵債的等待「被救者」。



再來看下一個問題,51Talk背上這麼大的債務,其錢都花哪去了呢?


答案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宣發費用。


根據51Talk的財報披露,該公司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為2.83億元,比去年同期2.154億元增長了31.3%,而在整個2020年前三季度裡,51Talk的營銷費用已高達7.13億元,佔到了當期營業總收入的46.94%。


一句話總結,51Talk幾乎將自己接近一半的營業收入,注意,不是淨利潤的一半,而是營業收入的一半全部拿去做了宣發,只靠剩下的一半來支付員工工資、教師授課費以及其他一切開支。



收支狀況如此畸形的在線教育機構只有51Talk這麼一家嗎?


事實上,小柴之所以拿這家企業來做第一個例子主要分析,並不是因為他做的有多差,恰恰相反,其實正是因為這家公司在整個行業裡相對而言,已經算是做的較好的一家了。



比方說另一個剛剛接盤了學霸君員工的在線教育機構——學而思,其母公司好未來去年4月才剛因為被曝出財務造假、虛假銷售,導致在美股市場上一頓暴跌,市值蒸發了400多億。



至於學而思本身,則在2019年10月就向外界公開發表聲明稱要暫時「放棄盈利,準備進入整體戰略性虧損」。


雖然這個官方發言說的還蠻好聽,但是這背後究竟是個啥情況,相信各位讀者心裡應該也都多少有數。

主筆 | 阿虛

編輯 | 四少

本文特約首發於網易新聞·網易號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K12在線教育「天問」:學霸君暴雷,1對1模式被劃上句號?
    開春全國學生網上集體上課的驚喜,暑假招生時燒錢大戰的火爆,秋涼季報紛紛虧損的反思,入冬後融資與破產傳聞不時傳出的一驚一乍……這一年,K12在線教育領域開始兩極分化,認準雙師直播大班課模式的猿輔導、作業幫,金錢滾滾,招生大戰從年頭打到年尾;堅守1對1在線名師輔導模式的海風教育、學霸君,一個老闆成了老賴,一個公司瀕臨破產,似乎只剩下掌門這棵獨苗在寒風中挺著……2018年風頭猶盛的在線1對
  • 學霸君爆雷之後,在線教育1對1徹底沒戲了?
    2020年末,由他一手創辦的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爆雷,欠薪、破產、退費無門,壞消息困住了這家曾經的明星公司。學霸君以拍照搜題起家,主打在線1對1課程,發展已有8年,爆雷毫無預兆。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 來源:學霸君網站去年以來,聚焦直播大班課的猿輔導、作業幫,頻頻宣布獲大額融資。
  • 從學霸君的八年,看在線教育的瘋狂與崩盤
    我們尊重每一家企業,我們更敬畏教育培訓這個行業。相較於著眼於某一家企業,我們更可以放眼整個行業。比如學霸君及其背後的在線教育,希望大家能從中汲取經驗、教訓與思考。「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整個K12在線業務,帶有預付款模式。
  • 學霸君步優勝教育後塵,在線教育如何讓家長心安?
    其稱,學霸君倒閉或將影響數萬名員工及授課教師 1-2 個月的薪資無法發放,數十萬名家長的學費也恐無法退費。 此外,也有不少學霸君老師在網上證實,學霸君資金鍊斷裂,已經申請破產,學霸君已經不給老師發工資了。在學霸君超話裡,許多老師家長正在討要工資學費,一些老師和家長跑到學霸君代言人海清的微博下,要求維權。
  • 在線一對一家教哪家好?學霸君一對一借力大數據實現個性化教育
    據了解,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在2018年即將突破3000億元大關,這一數據再一次證明了在線教育的火熱,而一對一在線家教更是其中的主力。 市場火熱,平臺不斷增多,這為學生以及家長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帶來疑惑。究竟在線一對一家教哪家好成為很多家長的疑問。而無論是口碑還是用戶都在節節攀升的學霸君一對一或許能解答這一問題。
  • 學霸君是怎麼倒下的?
    網上有傳言稱,學霸君將於2021年1月1日官宣破產。成立7年的學霸君,曾是在線教育1對1模式的佼佼者。雖然行業內各企業在大班雙師模式上戰火越燒越烈,學霸君一直堅守1對1,並曾在2018年宣布1對1業務實現單月營收破億,公司全年流水總額超過10億元。一切看似順風順水。但一些不好的消息在今年上半年就開始出現,疫情期間多位家長集體投訴學霸君退費難。
  • 680億入市,為何民生銀行、海爾消金等金融機構合作的學霸君退市?
    面對疫情的反覆,在線教育成為常態化。隨著在線教育風口的興起,一大批在線教育平臺迎來了發展的紅利期。整個2020年,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出國留學,幾乎所有學生都是對著屏幕上課的狀態。學霸君作為在線教育平臺中的一員,憑藉著8年來打造的1對1輔導特色,頗受家長與學生們的青睞。
  • 學霸君一對一,差異化教育的先行者
    學霸君1對1,高性價比的在線一對一教輔模式,讓家長既不必為家教學費發愁,同時孩子又可獲得全國各地優秀教師的一對一輔導。這種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家教的諸多短板,利用雲計算等先進科技手段,生動描繪出每位學生的自我認知世界,通過為每位學生量身定製課程學習計劃,真正實現了一對一的在線差異化教學供給。
  • 在線教育投訴數據報告發布 學慧網、學霸君1對1、DaDa英語被點名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自稱遠程教育領跑者的「嗨學網」,為了吸引學員報班,聲稱「每天30分鐘就可挑戰20萬年薪」,還許下各種承諾,這也導致大量學員陷入「考過成空,退費無門」的困境。事實上,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迎來爆發式的增長,但增長背後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因平臺內容審核不嚴謹導致低俗內容、網遊宣傳及消費者投訴也多有發生。
  • 問教丨把幾輪融資作為教育培訓機構成功的指標,OUT了
    據媒體報導,12月29日,記者前往學霸君位於北京瀚海國際大廈的辦公地點時發現,其工位大量空置,現場擠滿了要求退款的家長,但並未見到相關管理人員出現。學霸君成立於2013年,在成立之初,學霸君是與猿輔導、作業幫等一眾現今在線教育龍頭並駕齊驅。截至目前,其已完成6次融資。已有超過500萬學員,分布在全國超300個城市。
  • 在線一對一教育,到底有沒有戲?
    就在2021年元旦晚間,K12在線一對一品牌學霸君CEO張凱磊發布公開信稱,學霸君的潛在投資人因為估計暴雷風險,不能投錢了,學霸君的1對1和優學小班要歇業了。與此同時,關於「學霸君爆雷、拖欠員工薪水、學員退費無門、加盟商加盟費打水漂」等相關話題引發了熱議。
  • 在線教育獨角獸學霸君被傳倒閉,家長被拉黑,老師被辭退!創始人被曝想捲款跑路!
    日前,在線教育獨角獸學霸君被傳倒閉。網傳的一張疑似學霸君 1 對 1 教務主管的朋友圈截圖稱,「學霸君已經倒閉了」。
  • 學霸君生死大逃亡:爆雷還是金蟬脫殼?
    這名曾經的「學霸」,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的創始人目前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2020年12月25日本應是學霸君老師的發薪日,但公司以銀行埠問題為由沒有按時發薪,第二天有老師在網上爆料。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近半年來,學霸君向蘇州項目投入了近1億元資金,作為當地招商引資項目,除了享受土地大禮包,蘇州項目還直接拿到了當地政府產業基金的借款。
  • 解題APP變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小猿搜題、學霸君各有何優劣?
    近日,在線教育品牌「作業幫「完成了3.5 億美元 D 輪融資,緊接著,今日頭條也被爆出已經收購在線教育公司學霸君的2B業務。兩大在線教育APP的融資與收購,反應了資本看好,價值所在。解題APP走向在線教育平臺本質上是工具到內容服務的轉變。
  • 學霸君1對1:持續升級智能化教育服務體驗
    以學霸君為代表的智能化教育領域的領軍企業,緊緊把握住行業的技術大趨勢,聚焦K12領域,以提供高品質教育為核心,用技術賦能教育,提高教學效率,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優質的教育。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家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踐行「用技術提升教學效率」的使命——從突破性推出國內首個拍照答疑工具開始,學霸君依次打開了圖像識別、文字/公式識別、圖像搜索、深度學習等關鍵技術的黑匣子,完成了海量用戶與內容體系的儲備和積累,同時在業務布局上不斷延伸,開拓在線1對1教學業務,致力於為追求更優教育資源的用戶提供高效而深入的個性化服務。
  • 學霸君始終堅守教育初心:技術賦能高品質教學回饋用戶
    學霸君,作為國內領先的中小學智能化教育企業,聚焦K12在線教育賽道,專注於&34;領域的探索與實踐:始於最早推出國內首個拍照答疑工具&34;,逐步攻克圖像識別、文字/公式識別、圖像搜索、深度學習等關鍵技術,到自主搭建AI教學系統,開拓1對1在線輔導業務,始終堅守教育初心,以個性化教學服務和優質體驗回饋用戶。
  • 一對一輔導哪個平臺好,學霸君憑實力獲「必備法寶」之稱
    事實證明,只有好的教育平臺,才能凝聚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老師。可是目前市場上一對一在線輔導機構雲集,家長在面對眾多輔導品牌時,難免會選來選去選得眼花繚亂。究竟一對一輔導哪個平臺好?這個困惑真的是另無數家長頭疼不已。
  • 2020在線教育行業面面觀,一半生如夏花一半逝若秋葉
    ,學霸君、優勝教育等則苦苦支撐,還在為能否「活」下去而擔憂,而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老牌教育公司,依舊沒能撐過這個冬天。 新東方雖然跑通了OMO的模式,但行業內尚未有成熟的OMO模式範本,而且各家對OMO模式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更多的行業從業者認為OMO線上線下融合知易行難。 潮水退去後,風平浪靜依舊。但在線教育行業過度依賴資本、OMO模式尚未成熟,在線教育機構的壓力仍在加劇。
  • 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73期:掌門1對1計劃在美上市 學霸君...
    原標題: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73期:掌門1對1計劃在美上市,學霸君公開信稱絕不跑路
  • 學霸君和優勝倒下了,在線教育虛火能燒多久?
    2021年1月6日,DoNews探訪學霸君位於酒仙橋校區翰海國際大廈時,門口保安、前臺物業已經拒絕前來找學霸君的人員進入,並告知學霸君已經不在了,並且我們在其大樓公司名單裡也未找到學霸君的名字。 大廈門口的字條顯示:「智周教育(學霸君)於2020年12月30日起已撤離本大廈停止辦公,如有業務辦理請自行聯繫智周教育公司人員,感謝理解配合。」當我們希望進一步了解詳情時,物業稱學霸君已經不在了,樓上的辦公室僅有些辦公用品沒有搬走。 目前,在眾多的公開資料和爆料中均顯示出學霸君已經「倒閉」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