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未來商業觀察,作者 | 卓宇
繼10月優勝教育破產倒閉之後,K12賽道主打一對一在線輔導的學霸君,也被傳爆雷。
一位教育媒體人士告訴《未來商業觀察》:「上周五就看到群裡有人說學霸君要破產了。」知乎、微博和脈脈上,不少學霸君員工、老師和家長爆料稱,工資發不下來,學費也退不了。有網友評論:又一個優勝教育。
今年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需求迎來井噴式增長,市場進入紅利期。然而,隨之資本湧入,巨頭入局,看似紅火的在線教育市場,賽道越發擁擠,競爭殘酷而激烈。
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內容日趨同質化、資金回流周期長,一層又一層的冰霜覆蓋,將學霸君壓倒在這個冬天。
在這冰霜之下,學霸君不會是最後一個。
01 又與「教育貸」有關
12月27日,一張「學霸君要倒閉了」的朋友圈截圖傳遍教育圈。
據網上曝光的消息顯示,學霸君老師排隊上交工作手機和卡號,許多班主任、老師、規劃師被辭退。在學霸君超話裡,許多老師家長討要工資學費。知乎上有自稱學霸君員工說,領導已通知開始找工作了。
學霸君破產跑路的傳言鬧得滿城風雨,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用戶維權反饋中,又出現了「教育貸」的影子。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最近兩個月學霸君收到大量關於退費難、欺騙消費者的投訴。其中有家長稱:學霸君不予退款,還讓消費者背著貸款名義繳納學費,班主任發微信不回,客服也從逃避到失聯。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就有學生家長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在學霸君上購買的2萬多元網課,只上了2節課,學費退了4個多月,還要每月給銀行還款。在購課之前,學霸君的銷售人員曾表示,中途不學可以隨時退費。
直到銀行發來提醒還貸簡訊,不少家長才反應過來,所謂的教育分期付款,其實是消費金融貸款。從報名那一刻起,銀行就替他們繳清了全部學費,不過這些學費早已被平臺花光了。
比較諷刺的是,直到26日學霸君官方公眾號,還在以即將漲價為由,吸引家長報名囤課。
近年來,因資金鍊危機破產倒閉的教培機構不在少數。如去年的韋博英語、學霸一對一,今年的優勝教育,頻發的爆雷事件無不將矛頭指向教育分期。
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但嚴監管之下,部分教育培訓機構找到另外一條規避監察的路線:與消費金融機構合作。
實際上,教育分期與租房分期、消費分期一樣,套得是網際網路的皮,骨子裡還是金融貸款業務。
之所以會容易出現蛋殼公寓、優勝教育這種暴雷後的連鎖反應,是因為一些網際網路平臺淡化了預付式消費的風險,但其實風險一直都在。
02 糧草已斷了四年
不可否認,分期消費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確實為消費者分擔了一次性支付壓力,同時也加速了如長租公寓、教培機構等資金回流周期。
但要避免暴雷至少需保證兩個重要條件:其一,企業能造血;其二,有資本持續輸血。
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顯示,學霸君最新一輪融資消息尚停留在4年前。在此之前,學霸君自2013年創辦以來,一直保持一年一輪新融資的輸血頻次。
2016年底,學霸君完成由招商局資本和遠翼投資兩個國有資本領投,多家機構跟投的1億美元C輪融資,資本的青睞也到此為止。
隨後幾年,在線教育產業成為資本追逐的香餑餑,但卻沒人來敲學霸君的門。當然,學霸君也嘗試過探尋自身造血能力。
2014年,學霸君切入K12賽道,以拍照搜題打開局面,與作業幫、小猿搜題並駕齊驅。三家平臺同年誕生,又在拍照搜題同一賽道,廝殺在所難免。
2015年,百度以學霸君涉嫌抄襲百度知道內容為由,在百度手機應用上下架學霸君APP。這場大戰似乎從百度帶著作業幫進場以後就勝局已定。
當時學霸君CEO張凱磊曾以公開信表達抗議,最後也只能無奈留下一句,「我相信市場才是最好的裁決者」。
2016年,學霸君推出一對一輔導業務,與猿輔導展開第二輪角逐。
結果猿輔導經過不到兩年試錯,便從2017年開始逐漸叫停一對一業務,後來靠大班課翻身。但學霸君選擇一條路走到底。
2018年,K12在線一對一賽道呈現出冰火兩重天態勢。一面資本扎堆聚集,有海風教育、掌門一對一接連完成過億美元融資;一面破產倒閉不斷,學霸一對一、理優一對一相繼爆雷。
一對一模式本身利潤增長空間有限,因此資本更青睞於跟投頭部機構,這就意味著多數這一賽道的企業更難獲得輸血機會。
這一年,張凱磊在3月年會上,稱學霸君單月流水過3000萬,有望完成全年保底10億營收的小目標。
幾個月後就被媒體曝出,學霸君將B端業務高價賣給了今日頭條。
03 躲不過的燒錢大戰
如今,與學霸君境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猿輔導、作業幫這兩個昔日對手。
28日,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4.57元)巨額融資。此輪融資背後,站著阿里巴巴、Tiger Global、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資本巨頭。
幾天前,猿輔導交割了雲鋒基金3億美元的投資。加上今年的前兩輪10億美元和22億美元融資,猿輔導今年得到注血35億美元,成為目前全球教育科技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兩家在線教育獨角獸已為即將來臨的寒假一戰備齊糧草。
如今,燒錢獲客已成在線教育市場常態。有資料顯示,去年夏天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三家合計投入20億左右市場費用,整個行業僅一個暑假便砸入40多億資金。
而今年愈演愈烈,據第三方測算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7、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即便是上市即巔峰的黑馬跟誰學,也在營銷成本拖累下,由盈轉虧。當下在線教育市場,已經逐漸演變成一場燒錢遊戲。
這場燒錢遊戲背後的主因是居高不下的獲客成本。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獲客成本在四五百元,到今年這一數字已經一路上漲到八九百元,峰值期甚至超過千元。
今年因疫情在線教育掀起一片熱火,資本在加速在線教育寡頭的形成,隨之獲客成本繼續走高,中小玩家或將面臨被市場勸退的局面。
截至發稿前,學霸君相關負責人對於甚囂塵上的倒閉傳聞,緘默不言。唯有張凱磊在教育創業投資群中回應稱「我還沒失聯,在繼續努力」。
學霸君倒在2020年的最後結尾,令人唏噓的是,讓它倒下的不是疫情,而是一場場燒錢大戰。
2018年,學霸君曾請過熱播劇《小歡喜》裡的海清做代言。如今破產倒閉消息一出,海清工作室立即發出聲明稱,與學霸君已不存在代言關係。此外還提醒到,「學霸君仍拖欠工作室代言期間的款項。」